张娟,汪道静,刘东方,石玉君,黄亚娟,王玉香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股骨头坏死(necrosis of femoral head,NFH)是由于髋关节外伤脱位、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饮酒等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疾病。临床上对NFH患者多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治疗,以阶段性常规护理干预为主,可改善髋关节活动受限,但对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不明显[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为世界卫生组织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的,可广泛用于卫生保健。研究表明,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可调节NFH患者的行走能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ICF理念的核心肌锻炼在NF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1例接受THR术的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康复组和训练组。康复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62~71(66.74±2.31)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26例,初中及高中以上34例;患病部位为单侧28例,双侧32例。训练组61例,男34例,女27例;年龄62~71(66.57±2.14)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29例,初中及高中以上32例;患病部位为单侧31例,双侧30例。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患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20)》[3]中NFH的诊断标准;经CT、MRI等检查确诊;年龄62~71岁。排除标准:行走能力完全丧失、凝血功能异常、精神障碍等。
1.2.1康复组
接受阶段化康复护理。依据患者所处阶段给予相应干预,包括深呼吸叩背排痰、被动踝泵运动、脚趾背屈运动、下肢内外旋阻抗运动、髋外展等,每次0.5 h,每日1次,每周5 d。
1.2.2训练组
接受基于ICF的核心肌锻炼。引入ICF理念,综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方案制定,行核心肌训练。(1)桥式运动:嘱患者平卧,双腿平行并微分开,膝关节屈曲,双足在床面上平放。行双桥运动,使臀部抬离床面,使髋关节过伸,促使膝、股骨、髋和躯干处于平直状态,离开床面8 s左右,然后缓慢放下,即完成1次训练,每组20次,每日3组,做完1组休息30 s左右,再接着做下1组,每周5 d。待双桥运动结束,行动态桥运动,将臀部抬起,缓慢伸直一侧下肢,行小幅度内收肌外展运动,即完成1次训练,每组20次,每日3组,做完1组休息30 s左右,再接着做下1组,每周5 d。(2)等速运动:术后1周,采用BORAN BR-kF等速肌力训练仪(山东博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嘱患者取半坐位,角度为80°,将固定带放置在骨盆、大腿和胸部,膝关节与股四头肌间为0~90°,做向心性收缩练习,分别以每秒10°、20°、30°的速度锻炼,每种模式下练习10次最大收缩,模式切换间歇1~2 min,30次收缩结束后休息3 min左右,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行肌耐力训练,对应训练角速度为每秒180°,10次大收缩为1组,组间间歇2~4 min,每次训练3组,每周2~4次。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
(1)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量表[4]评估髋关节功能,包括关节畸形与活动度(0~9分)、行走能力(0~33分)、疼痛程度(0~44分)、生活能力(0~14分),分数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步行能力。采用Gaitview AFA-50步态分析仪[鸿泰盛(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测定25 m内的步长、步速、6 min最大步行距离、步频。(3)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 mL,3 600 r·min-1离心11 min,分离血清,采用PUZS-300X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水平。(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压力性损伤等。
干预3个月后两组关节畸形与活动度、行走能力、疼痛程度、生活能力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训练组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比较分)
干预3个月后训练组步长、步速、6 min最大步行距离、步频水平大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步行能力比较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主效应、交互效应、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至干预3个月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训练组低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比较
康复组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切口感染2例,压力性损伤1例;训练组深静脉血栓1例,切口感染1例。训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8%(2/61)]低于康复组[8.33%(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2,P=0.423)。
临床上NFH患者多出现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步行困难,下肢活动受限,NFH多见于中年人群,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8]。阶段性训练对THR术后患者的站立水平有所调节,但可能引起术后切口感染[9]。研究表明,肌群强化训练可改善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0]。
由于术后需卧床休养,NFH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下降,其步行水平异常。通过被动踝泵运动及脚趾背屈运动,阶段化康复护理可调节患者的步行水平,但对各阶段的训练缺乏具体规划,患者在训练期间较为盲目,致使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不理想[11]。ICF通过多个维度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便于更好指导其康复治疗。基于ICF的核心肌锻炼通过动态桥训练进行小幅度内收肌外展运动,利于臀中肌力量的恢复,推动髋关节的主动外展进程,维持髋关节站立稳定,便于髋关节功能的调节;利用桥式运动,可增强腰背部肌群、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的肌力与肌耐力,利于提高骨盆对下肢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促使患者尽早下床锻炼;且通过等速训练促进深浅核心肌群肌力改善,为患者后期步行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利于调节步行能力[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3个月后关节畸形与活动度、行走能力、疼痛程度、生活能力评分较干预前升高,训练组高于康复组;训练组干预3个月后步长、步速、6 min最大步行距离、步频水平高于康复组。这表明基于ICF理念的核心肌锻炼可调节NFH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步行能力。李涛等[13]研究指出,基于ICF指导的康复对NFH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能力及步行水平具有改善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肌酸激酶为一种特异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其在正常机体血清中含量较少,为衡量肌肉损伤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主效应、交互效应、时间效应有差异,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训练组低于康复组,表明ICF理念下的核心肌锻炼可改善NFH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阶段化康复护理通过不同阶段的不同锻炼方式,促进患者术后运动水平恢复,但缺乏系统指导,患者训练时较为盲目,致使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改善不明显[14]。术后长期卧床,患者骨骼肌的肌浆网对钙离子的摄取和释放增加,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变细,致使肌肉萎缩。而等速肌力训练对患者机体快慢纤维的比例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可提升主动收缩力量,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密度,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运动时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肌肉不易疲劳;桥式运动通过对伸髋、屈膝等进行复合式锻炼,降低肌肉牵扯感,提高运动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肌肉收缩状态,避免肌肉萎缩的发生,从而调节血清肌酸激酶水平[15]。陈岩等[16]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调节NFH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THR术可使NFH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引发深静脉血栓。阶段化康复护理虽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患者训练缺乏针对性,致使术后下床活动效果一般,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17]。基于ICF引导的核心肌锻炼通过桥式运动,促使患者臀部规律地抬离床面,减少因术后长期卧床引起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核心肌训练可提升患者重要肌群的力量,促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激活机体的免疫调节系统,提高患者免疫力,避免因免疫力低引起的切口感染;且等速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加快其下肢血流速度,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18]。本研究结果显示训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康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方案对NFH患者均有较高的安全性,基于ICF理念的核心肌锻炼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显示,核心肌训练在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同时,能确保患者术后安全性[19-20],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基于ICF理念的核心肌锻炼可提高THR术后NFH患者的步行能力,调节髋关节功能,调控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安全性较高,疗效优于阶段化康复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