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艳,王自英,郑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根治手术是治疗早中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通过切除病灶及部分组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1]。但因前列腺包绕尿道且与膀胱相连,根治术治疗过程中极易损伤患者尿道括约肌及周围神经,使患者术后短期内控尿能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通过术前注意事项、疾病科普到术后及时督促盆底肌训练、科学饮食等相关措施,缓解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创伤应激反应,提高控尿能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但源于对癌症的恐惧,前列腺癌患者护理期间多伴有消极抵抗心理甚至拒绝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功能训练,降低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效果,不利于患者术后控尿能力的恢复[3]。因此,需联合其他心理干预措施,以期提高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信心,使其可积极面对疾病,促进术后控尿功能尽快恢复。叙事护理是一种将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可通过对患者故事的聆听、吸收、改写、重构等方式来实现与患者心与心沟通,帮助患者走出消极心理,积极面向未来[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医院拟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叙事护理联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应对方式及控尿功能的影响。
前瞻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拟接受根治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前列腺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5]中诊断标准,且经活检病理检查确诊;(2)拟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3)临床分期Ⅰ~Ⅲa期。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2)身体营养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3)存在严重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4)合并其他恶性肿瘤;(5)存在听力、言语功能障碍。剔除标准:(1)研究中途主动退出;(2)后续随访中失访。根据纳入、排除、剔除标准,共纳入前列腺癌患者8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年龄50~64岁,平均(56.85±3.48)岁;体重50~81 kg,平均(66.37±7.29)kg;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19例,高中以上22例;疾病类型前列腺腺癌38例,其他3例;居住地区城市18例,农村23例;Gleason评分3~8分,平均(5.54±1.19)分;肿瘤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18例,Ⅲa期7例。观察组年龄49~66岁,平均(55.71±0.78)岁;体重54~78 kg,平均(64.90±5.17)kg;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3例,高中以上18例;疾病类型前列腺腺癌37例,其他4例;居住地区城市20例,农村21例;Gleason评分3~8分,平均(5.73±1.29)分;肿瘤临床分期Ⅰ期14例,Ⅱ期19例,Ⅲa期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鼓励、开导患者,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缓解不良情绪;告知患者整体治疗计划及治疗的必要性,通过分享成功治疗案例的方式帮助患者减轻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建立治疗的信心;告知患者术前1 d高蛋白饮食,并于术前6 h内保证绝对禁食并接受清洁灌肠,排清宿便,期间患者如有心理或生理不适,及时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好血压及血糖水平,同时叮嘱患者避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为手术做好充足准备。术中: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手术所需摆放体位,在相应皮肤下垫上软垫,必要时可贴膜保护,避免受压部位压伤;摆放体位时确保患者四肢处于功能位置,不过度外展;术前将手术室调节至合适温度,对于非手术区域给予保温毯保暖,确保患者体温恒定在36 ℃左右;密切关注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上报。术后:术后6 h左右指导患者适当进食米汤,而后慢慢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坚持少食多餐原则;密切关注引流管变化,保证引流管通畅、不脱落;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翻身、抬臀等活动,并鼓励其尽快进行盆底肌训练,提高会阴、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根据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情况调整排尿间隔,必要时可通过按压下腹部协助排尿。围手术期护理于术前7 d开始,术后7 d结束,干预2周。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基础上接受叙事护理。(1)准备阶段:选取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2名医护人员成立指导小组,通过查阅病历、咨询家属、走访等方式充分收集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治疗现状、重要生活事件等信息,初步确定患者近期最关心的问题并预测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叙事护理的顺利开展做好充足准备。(2)外化:引导患者完整的叙述生活中与疾病相关的某一件事。在患者叙事规程中应耐心听讲,不打断,不随意插言,使患者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可以充分外化。待倾诉完毕后可以与患者释放交流,建立信任感,并引导患者将治疗或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尽情表述出来,减轻心理压力。(3)解构:通过交谈引导患者回忆既往相似经历及最终问题如何解决,引导患者通过思考得出可以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也通过引入其他成功案例来指导患者从积极角度思考问题,修正自身对疾病的认知误区,提高患者对治疗和相关术后护理措施的依从性。(4)改写:根据提前收集的资料和患者每次的叙事经历,引导患者发掘自身隐藏的闪光点,并重塑对自我的认知,让患者可以积极面对未来,增加希望的心理空间。(5)外部见证人:选取2名医护人员中的其中1人作为外部见证人,通过对患者叙事过程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部分进行表述来使患者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意义和存在感。(6)治疗文件:通过奖励的形式对患者积极的自我认同给予肯定与认可,强化患者内心信念感,使患者愿意以积极心态去解决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整个叙事护理过程中应以患者为中心,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每周进行2次,共干预2周。
(1)控尿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干预2周结束时尿失禁分度[6]:1度为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2度为屏气、稍用力时发生尿失禁;3度为站立或行走时发生尿失禁;4度为卧床或卧位体位变换期间发生尿失禁。尿失禁分度越高,代表患者控尿能力越差。(2)心理应对方式。于干预前、干预2周结束时,通过简易应对方式问卷[7]评估心理应对方式。该量表涵盖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其中积极应对12个条目,消极应对8个条目,共计20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某一应对方式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越倾向于此应对方式。(3)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Broome pelvic muscle self-efficacy scale,BPMSES)[8]评分。于干预前、干预2周结束时,通过BPMSES评估患者盆底肌肉锻炼依从性,该量表包括预期自我效能(14个条目)和预期结果(9个条目)2个维度,23个条目,每个条目0~10分,满分0~230分,分值越高,患者盆底肌肉锻炼依从性越好。
观察组控尿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控尿能力对比[n(%)]
干预前两组积极、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积极应对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应对方式对比分)
干预前,两组BPMSE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PMSE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盆底肌肉锻炼依从性对比分)
源于肿瘤病灶对患者躯体的折磨、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和对前列腺癌预后不确定等因素,大多前列腺癌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期间呈消极应对心理[9]。而消极应对心理会增加患者自卑、焦虑等负性认知,减少战胜疾病的信心,继而促使患者消极应对围手术期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措施,不利于术后控尿等能力的恢复。因此,临床中应积极探寻可改善前列腺癌消极心理的措施,帮助术后控尿功能尽快恢复。
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是前列腺癌患者常用康复护理方案,可通过疾病宣讲、分享成功治疗案例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建立积极应对方式。但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更多的是通过医护人员主观灌输正向理念来帮助患者暂时忘却消极情绪,无法真正从根源上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应对方式,故单独应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改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应对方式效果欠佳,需联合其他心理干预方式。叙事护理可从对患者亲身经历的故事聆听来走进患者内心真实世界,了解消极应对方式的来源,并通过对故事意义的重构来启发患者多角度剖析自身,发掘潜在力量,帮助患者更好的构建积极应对方式[10-11]。此外,叙事护理还可通过共情式倾听与回应来引导患者反思自己与疾病共处中的积极意义,继而帮助患者重建积极的应对方式[12]。因此,将叙事护理与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联合应用,能更好地帮助前列腺癌患者在术后建立积极应对方式。正如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提升,消极应对评分下降,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尿失禁低分度占比较对照组高,提示叙事护理联合快速康复可提升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分析原因,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可通过督促患者术后及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合理规划排尿间隔来逐渐增加前列腺癌患者膀胱的容量,并帮助大脑皮层重建对膀胱功能的控制,提高术后控尿功能[13-14]。叙事护理可通过积极沟通来引导患者及时反馈膀胱功能训练、排尿等护理过程感受和效果,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个人特点来进一步优化膀胱功能训练、排尿间隔等方案细节,帮助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更好的恢复。因此,叙事护理联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可有效降低尿失禁分度,提高术后控尿功能。此外,从本研究结果中还看出,叙事护理联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可提升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盆底肌肉锻炼的依从性。因为叙事护理联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可通过时刻保持与前列腺患者的高质量沟通来获取患者的信任,增强其对护理或治疗的信心,使其愿意主动参与到医护人员制定的盆底肌肉锻炼中,盆底肌肉锻炼依从性提高。研究指出,盆底肌肉锻炼可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来促进患者尿道括约肌和周围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控尿功能[15]。所以叙事护理联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还可通过提高盆底肌肉锻炼依从性来促进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
叙事护理联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可促使前列腺癌患者以积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且可提高盆底肌肉锻炼依从性和控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