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理论课程革新路径研究

2023-08-25 15:12山郁兰
高教学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摘  要:艺术理论课程是多所高校均有开设且辐射多个艺术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艺术理论知识和作品案例引导学生建立认知并理解内化,从而探索艺术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在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方略之下,立足学校专业特色和教学实情,从课程定位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融通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探求行之有效的课程革新策略,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和国家教育建设新需求的必经之途。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课程改革;艺术理论;作品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3-0131-04

Abstract: Art Theory Course is a basic theory course offered by many universities and radiates many art majors. The course aims to guide students to build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 internalization through art theory knowledge and work cases, so as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essence and development law of art. Under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trategy, the study 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hool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the truth. We explore the effective curriculum innovation strategyfrom the course orientation, the forefront of the pertinence and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methods. This i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Times and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new demand.

Keyword: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reform; art theory; workcases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的宏观背景下,高校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综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作为艺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艺术概论课程本身就具备着理论性、综合性和涵盖性等特点,要想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必须立足课程内部教学改革,借由教学实践来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  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的大背景

(一)  新文科建设的时代需求

早在2018年8月,中共中央发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质量革命的提出既是中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也是高等教育实践的指南。2020年11月3日,在山东大学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正式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我国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将“坚持立足国情”放到重点位置加以突出,指出“推进新文科建设,要坚持不懈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形成中国特色文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1]。

“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在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势在必行,新文科建设对我国教育战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其立足点在于要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技术背景下,有效融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革新技术,在传统文科的学理基础上守正创新,在学科架构上与时俱进、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建构起更适合当前社会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培养出更高质量、更具内涵、具有创新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新型文科人才。

(二)  “课程思政”主导思想的重要地位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我国教育方略的主导思想,习总书记早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此次讲话是谓“课程思政”的缘起。

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深化,教育部2020年正式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教师和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

课程思政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已从思政课程的有限空间拓展到了教书育人的全局层面,不但要把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育改革建设的重要方针和总体原则,还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门类的设置上得以体现,而课程思政的真正落实则要体现在微观层面的细节上,即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內容和实践上都能明确地贯彻实施和有效融会贯通。

艺术理论课程作为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本身就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和人文性,其研究内容牵涉到自然学科、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具备着先天的“通识”基础,也有着学科自带的普适化前提和可能性。而且,随着时代发展和我国教育建设需求的实际变化,艺术学理论又衍生出了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管理学、艺术传播学等更具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交叉学科,使其又具备了鲜明的融通性,这就为面向不同专业授课对象开设艺术理论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教学实践的顺畅实施提供了打通专业知识架构的必备前提。因此,客观认识艺术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探求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传统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困境

(一)  课程教学的内容固化

艺术理论课程多年来在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研究和教学实践之下,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框架。如由彭吉象主编的《艺术学概论》一直以来都是多所艺术类院校的首选参考教材,同时也位列艺术专业研究生考试指定参考书目,具有极高的学术权威性和专业认可度,在教材运用的广泛性和教学实践的普适性上得到了长期的验证。此外,由其他学者主编或各大院校自行出版的同类教材也不胜枚举。

经过长期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艺术学概论》无论从宏观的课程定位、理论架构还是具体内容、作品案例都已自成体系,具备了较强的稳定性和系统性,这对课程的推广和普及大有裨益。但基于理论课程的课程性质和授课教师的讲授风格等原因,若仅仅严格按照教材教学,必然会导致教学过程循环往复的模式化和程式化,不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更何况,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文化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拘泥于教材的困顿不前必然会使教学产生明显的滞后性,造成与学生接受视野的割裂感。而且,开设该课程的院校在各自的学科设置、教学目标和授课对象的专业诉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授课教师如若在教学过程中未能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只是盲目地紧扣教材机械教学,必然会造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僵化甚至固化。

(二)  传受双方的模式固化

学生对理论课程普遍持有刻板印象,认为其内容过于艰涩、不易理解,课堂必定枯燥乏味,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投入的兴趣。事实上,对于理论课程的偏见并非课程的自带特质,更多还是取决于授课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计安排、教师的个人风格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传统理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虽并不只会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但对艺术理论观点的阐述和讲解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如何将理论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并让其内化于心,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攻坚目标。线下教学的传统课堂模式,局限于有限的教室空间内,学生作为听众被动输入和接受,这一局面难免会形成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一言堂”,而学生对理论的接纳吸收也只能在盲目地记笔记和死记硬背等固化模式中困顿不前。

(三)  传统课堂的思维固化

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稳定化,确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熟悉程度的持续累积以及在教学方法上多次循环、反复操练的熟能生巧,但长此以往也可能造成教师教学思维和知识传授方式的程式化和惰性化,如果缺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考量和因材施教的课前准备,必然会形成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断层和思维能力的局限,而教师个人在教学中也会逐渐陷入“瓶颈”,很难突破和自我提升。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都会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作品案例对艺术理论、艺术现象、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等分析归纳、比较总结。但基于课程原本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上课学生普遍是合班或大班编制,加上学校对基础理论课程的课时、结课形式等限制以及部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天然排斥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大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只能点到即止,无法再进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延伸,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不能适应新文科建设和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方略的实际需求,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变革已势在必行。

三  艺术理论课程的破局与革新

(一)  课程的跨学科性和融合性优势

如前所述,艺术学理论本就具有多学科的融通性,随着时代推进和科技进步,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元素都对艺术产生着影响并与其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早已突破艺术本有的范围,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研究语境中。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习俗等本就彼此影响,而科技的突飞猛进同样催生了艺术的创新,出现了更多形式新颖、内容多元、表达各异的艺术类型。

当下科技元素对影视艺术在特效、三维动画、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借助网络和高科技衍生出的电子艺术、网络游戏、全息摄影、虚拟艺术、交互艺术、综合装置等新媒体艺术更是层出不穷,而艺术传播媒介平台也通过数字技术的革新实现了跨界融合,呈现出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多维度的景观,不断开拓着艺术更为宽广的疆域。因此,艺术理论课程的跨学科性和高度融合性自然会成为促进课程从形式到内容优化改革和不断创新的有效动力。

(二)  凸显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针对性

南京传媒学院作为传媒艺术类院校,开设艺术概论课程的专业有十余个,除了各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不同,授课对象所在年级也有所差别,涵盖了大一到大三年级的学生。因此,在遵照教育部规定使用“马工程”教材的基础上,面向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的授课对象,必须采用更具针对性和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根据授课对象所在年级的先修课程和理论接受能力,在讲授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选择与专业更具紧密关联度和接受匹配度的内容进行实际教学,才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针对大一新生,教学重心主要放在由作品赏析导入理论认知、激发学生艺术感知、树立良性艺术观念等方面,课堂上运用生动多元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结课方式为以主观题型为主的开卷考试,更有利于督促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面向高年级尤其是有考研诉求的学生,课程则更注重理论的系统建构和深入探求,教学重心则转移到学生内化理解理论知识、对艺术现象和作品深度挖掘、建立自我知识体系上,结课方式则采用论文形式,既有利于学生系统阐发个人思考并初步確立学术规范,又能保证观点的原创性。

具体而言,面向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在结合作品案例时,一是借助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作品进行解析,让学生更易产生代入感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二是注重补充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案例,对学生的知识领域进行必要补充,促使学生建立对艺术门类间互融互通的包容与接受并形成兼收并蓄的艺术观念。针对戏美专业的学生,则要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创作的兴趣,培养其对理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借助理论观点阐释个人创作,在此基础上再有效结合和借鉴其他门类作品,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理论基础。

当下教师面对日益年轻的网生代学生,难免会产生紧迫感甚至危机感,在学生眼界思维日渐开阔、媒介融合时代信息获取更便捷广泛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知识面外延不断扩大、思维方式独特刁钻都在倒逼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我,否则会觉得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受到了挑战和撼动。所以,授课教师不但要在知识结构和理论积累上持续充电,每次开课前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实时更新案例和课件使其具备前沿性,如对短视频等网络资源精选之后的合理分享,就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共鸣,还可鼓励学生将自己课余关注的藝术作品和现象在课上讨论,激发学生踊跃参与课堂的热情。此外还需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在授课方式上实施灵活多样的调适。想要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必须要对传统理论课程进行大胆创新地破局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

(三)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探索和运用

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力求寓教于乐,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借鉴教育戏剧的多种范式,引入课堂教学。

1)“双无原则”:指针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主观感受遵循“没有权威意见、没有标准答案”的原则,教师课上随机提问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交流感悟,尽力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勇敢表达不同观点,强调对艺术作品感受的主观性和当下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建立学生个人感悟力的明确认知和自信心,并在合理引导和启发的基础上,让学生原有的固化观念经历被打破和重塑的过程,更有利于对理论的活学活用和自我内化。

2)“唇枪舌剑”:指打破传统教师权威模式的“一言堂”,师生互动讨论甚至展开辩论,此做法遵循了教育戏剧的讨论范式。授课教师即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也难免会存在知识盲点,尤其是对最前沿的艺术现象不可能毫无遗漏地全面掌握,而学生却往往有自己关注的角度和想法,在师生间建立取长补短、平等交流、互通有无的“桥梁”,更利于强化对问题的认知、加深理解,教师再借助“专家的外衣”范式,适时地加以总结归纳和合理引导,确立学生对理论观点的整体认知。

3)“翻转课堂”:师生身份角色互换。提前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利用课下搜集整理资料,课上集中呈现小组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和评论者集体讨论和点评。如艺术门类论章节的内容在学习接受上难度系数较低,教师直接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点广泛涉猎不同艺术类型、有理有据地分析总结,既能在资料准备过程中加深记忆,也能让师生在分享共学中换位思考、拓展视野。

4)“情景再现”或“角色代入”:该方法充分借鉴即兴创作范式,由学生根据艺术作品自主建构空间和情境,设置核心人物和相应人物关系,代入其中进行角色扮演和感受揣摩。譬如在讲到某艺术家及其作品时,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在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遭遇之下创作情境视角,分组进行情景再现,通过对艺术家的角色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在特定情境下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创作动机,从而更深刻地领会作品主旨,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心理,对学生今后的创作实践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5)“破门而出”:指打破书本和教室空间局限,利用校园内部或本地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各种作品展、艺术展等。南京传媒学院校园内每学期都会有各专业举办的作品汇报演出和展览,具备近水楼台的先决条件。借助学生与作品原作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把通过多媒体感受作品的间接性转换为直面作品的冲击力,其环境、心态及接受形式的变化都会为学生理解作品和理论带来诸多助力。此外学校还经常邀请业内专家或域内学者开设各类主题讲座、工作坊等,鼓励学生聆听更多元、不同层次的声音和观点,及时分享心得体会,彻底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

(四)  对课程思政的有效贯彻

授课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始终将课程思政作为标杆和导向,力求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分析,从各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巧妙地融入讲授内容之中。在结合作品案例时,尽量选择贴近时代和社会现实、具有正面导向的作品,通过讲解艺术家的创作经历,剖析作品背后的“故事”,增强代入感,从而实现“盐溶于汤”和润物无声的效果。

如学习社会主义文艺观念的章节时,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借助近年来优秀的新主流电影和现实题材电视剧,从熟悉的作品切入,先激发兴趣,再引导学生借助作品自己总结创作规律,更加具象地把握“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艺术创作实践标准,借助鲜活的案例加深对“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理解。同时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如《家有九凤》《跨过鸭绿江》等主旋律作品,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在学习先进典型光辉事迹的同时学以致用,在后续实践创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文艺观念,创作出在思想上有坚定立场的作品,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明确自己未来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担当,让课程内容更具温度和深度,对学生形成超越课堂之外、更具持久性的良性影响。

当然,真正的课程思政不能仅仅局限于讲授内容上的潜移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中的理论引导和艺术作品的熏陶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真正培养学生树立良好正向的艺术观,从而影响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授课教师自身也要把立德树人当成根本准则,严于律己,努力用自己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和个人修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出鲜活生动的示范表率,真正做到让学生耳濡目染、如沐春风。这样在课堂内外师生协力、内外兼修,才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主导思想,使其更有效地融入教学。

四  结束语

授课教师对所承担课程的长期打磨和经验积累,其最终目的不但是为了将课程打造成为知识体系更合理、课堂内容更丰富、教学手段更多元、学生反馈更满意、教学效果更优质的精品课程,更是为了能够实现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教学相长、打通课堂内外的良好氛围,真正使学生在知识结构、文化修养乃至生命感悟层面上受益匪浅。面对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大文科”理念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艺术理论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与调适依然任重道远,尚需一线教师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摸索,力求探寻出更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重磅:《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中国新文科建设从这里启航![EB/OL].(2020-11-04).https://www.sohu.com/a/429602946_614563.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戏剧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B/2021/01/26);南京传媒学院2019年校级金课项目“艺术概论”的结项成果之一(JK201926)

作者简介:山郁兰(1975-),女,汉族,甘肃兰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与传播、性别叙事与影视文学。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