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洁 廖桂宇
内容摘要:《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经典哲学著作,传递着中华文化优秀的文化与精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國内外学者研究。本文旨在从译者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的角度,通过对比和分析林语堂和亚瑟·韦利两位译者的《道德经》英译本,探究二人在理解原文、方法策略以及翻译风格方面的主体性作用的体现。本文强调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并验证了译者在翻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时发挥主体性作用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及原文信息的再现。希望本文能够为后续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道德经》 译者主体性 典籍英译
当今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有关于中华文化的翻译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德经》作为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几千年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中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
“传统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层面,却忽视了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许钧,2003)直到1990年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奈特正式提出“文化转向”的主张,翻译研究才开始摆脱了原作与译作的封闭对立状态,确立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杨建华,2009)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查明建&田雨,2003)本文通过对比林语堂和韦利对《道德经》的英译,探究东西方两位译者在理解原文、方法策略以及翻译风格三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的体现,还可以为后续处理中国传统典籍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提供范例。
一.《道德经》的英译研究
《道德经》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其英译本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辛红娟和高圣兵(2008)对以往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了《道德经》的英译经历了三次高潮。张小钢,包通法(2010)认为,《道德经》既是可译的,也有其不可译性。其中的许多思想只有通过和西方文化全面融会贯通,才能让读者理解。
除了与上述文章一样总述以往英译本之外,还有对英译本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样的研究主要分三类:对单个译本进行评价与分析;基于西方翻译理论对比两个或者多个译本;两个或多个译本进行多视角分析。因篇幅所限,只能列举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介绍。陈娟(2022)从翻译美学理论视角对两本英译本的修辞手法和翻译方法进行了对比;马苏妮(2016)从“道”、注释、韵脚以及句式结构的角度对詹姆斯·理雅各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了探究。余石屹(2016)认为保罗·卡鲁斯将《道德经》变成一本与当时颇为流行的基督教灵修思想相近的修炼手册。
不难发现,以往关于《道德经》译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译文本身的翻译技巧方面,但是这些研究很少思考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所以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究《道德经》的翻译有很高的学术意义。
二.译者主体性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性活动,是译者、原作者、读者等翻译主体在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译作翻译质量,对于推动不同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纽带作用。
1.译者主体性提出背景
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仅仅两种语言间相互转换的过程(谢天振,2001)。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翻译研究的重点都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探讨,而不能从文学、文化等层面进行评价,忽视了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査明建,田雨,2003)
直到“文化转向”理论的提出,译者的地位的关注才显著增强,译学研究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译者不再是“仆人”(translator-as-servant)(董琇,2019),还会根据自身背景,做出能动性的选择。翻译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译者就是其核心。(宫军,2010:128-130)由此,译学研究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的巨大跨越。
2.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原文本的基础上,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动性则是译者受到其不同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的影响。为我性是译者有各自翻译目的,如译者追求怎样的翻译风格。(査明建&田雨,2003)
许钧(2003)指出,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格意识及创作意识。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鲜明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是翻译实践的唯一主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在与原文、原作者、译者自身甚至包括译文、译文环境等的复杂互动关系中,在从选择翻译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译者主体性在《道德经》两个英译本中的体现
上文已经提到,在典籍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体现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下面将分析韦利(Arthur Waley)译本和林语堂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句,比较两位译者在对原文理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和翻译风格三个层面的异同。
1.对原文的理解
一部译作在目标语文化中的形象主要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观念和目标语文学体系中的主流诗学。Bassnett, S. & Lefevere, A.,(1990)二者都由译者决定,与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等有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原文。但不同译者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可能有差异,进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本,这就体现了译者的能动性。
1.1词汇的选择
东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有着巨大的不同,再加上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本身的表达与结构也有所不同,这也加大了其英译的难度。不同译者对词汇的理解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原文的再创作的选择,这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例1:大道废(王弼,2008)
韦利:It was when the Great Way declined(Arthur Waley,2013)
林语堂:On the decline of the great Tao (林语堂,2016)
“道”一字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文化底蕴,在《道德经》中出现多次。韦利受西方基督教影响,将“道”理解成圣典《圣经》中表示真理的“the Way”。林语堂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明白“道”的深刻的含义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所以直接做了音译处理,保留了道家对于“道”丰富内涵,也不影响翻译效果。两个译者呈现出不同翻译,这仅仅是因为译者对词语的理解方面有差异,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
1.2句子的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因为原文版本不同。对原文的内涵的理解有差异,进而呈现出了不同的译文。
例2: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王弼版本)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帛书版本)
韦利:Can your mind penetrate every corner of the land, but you yourself never interfere?
林语堂:In comprehending all knowledge,
Can you renounce the mind?
两位译者对这一句话的理解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译者选择不同版本的原文而造成的。韦利选取了王弼的版本,将“明白四达”理解为通晓四方信息,翻译成“penetrate every corner of the land”。而林语堂则选择了帛书版本,将其理解为知识上的通达,进而翻译为“comprehending all knowledge”。这证明了译者会能动地解读原文中的句子,进而造成了各式各样的英译本,以上同样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2.翻译策略的选择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一颗明珠,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2004)在《论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将翻译策略分为“归化”或“异化”。不论译者是否接受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 都会受到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的影响而遵循某种翻译策略。翻译策略的选择是一个译者发挥受动性的过程。
例3:载营魄抱一
韦利:Can you keep the unquiet physical-soul from straying, hold fast to the Unity
林语堂:In embracing the One with your soul
分析:韦利用含有《圣经》文化的“the Unity”来代指“一”,以此更能让读者理解。而林语堂的译文中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将其译作“the One”,尊重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原文的陈述较为接近。对比二者的译文不难发现,韦利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扩大了译本的接受范围,从而便于西方接受东方文化。而另一位译者林语堂采用了异化法,尽可能地还原原文内容,极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增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
上述例子表明,不同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不同时代或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受动性特征。
3.翻译风格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能会因实现某些翻译目的,追求特色的翻译风格,于是出现了不同的译文,这就体现了译者的为我性。
例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韦利:In that it is empty, but gives a supply that never fails.
Work it, and more comes out.
林语堂:Empty, yet it gives a supply that never fails;
The more it is worked, the more it brings forth.
分析:原文是由两个简洁而富有韵律的四字格构成。韦利对原文做了改写,虽然避免了原文晦涩难懂,但丢失了部分原文本的韵味。而林语堂则采用了诗歌形式,不仅准确传达了原文的内容,而且“fails”和“forth”押了尾韵,提高了译文的韵律性。二者对比可以看出,韦利为了提高英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度,更崇尚于简洁明了的译文。而林语堂先生为了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其译文相比之下能够较好的保持原文本的诗意之美。由此可见,译者主体性在译文的风格方面也能有所体现。
《道德经》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译者在翻译《道德经》时无法完全传达原文的内容,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对其进行语言及风格的再创作,因此译者主体性是研究翻译,尤其是典籍翻译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考虑译者的主体性角色,承认译者创造性的合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无法进行更详尽的分析,望之后可以再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 & Lefevere, A.(1990).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Printer Publishers.
[2]Venuti, L.(2004).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Waley, L.(2013). The Way and Its Power. New York:Grove Press.
[4]陳娟.(2022).翻译美学理论视角下《道德经》修辞手法的英译对比——以亚瑟·韦利和林语堂译本为例.宜春学院学报(02),94-99.
[5]董琇.(2019).译者主体性与翻译风格.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宫军.(2010).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外语学刊,(02),128-130.
[7]林语堂.(2016).老子的智慧.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8]马苏妮.(2016).传教士詹姆斯·理雅各《道德经》英译本翻译风格简析.亚太教育(33),261-262.
[9]王弼.(2008).《老子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注本).上海:中华书局
[10]谢天振.(2001).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04),2-5.
[11]辛红娟&高圣兵.(2008).追寻老子的踪迹——《道德经》英语译本的历时描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79-84.
[12]许钧.(2003).“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01),8-13.
[13]严语&宋晓月.(202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吴经熊《道德经》中的意象翻译研究.海外英语(24),72-74.
[14]杨建华.(2009).西方译学理论辑要.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5]余石屹.(2016).保罗·卡鲁斯的《道德经》英译本研究.中国翻译(06),24-30.
[16]查明建&田雨.(2003).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中国翻译,(01),21-26.
[17]张俊乐.(2022).译者主体性视角下《道德经》三英译本的比较研究.今古文创(23),105-107.
[18]张小钢&包通法.(2010).《道德经》英译版本的归类及思考.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2),115-120.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讯作者:廖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