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的凄美爱情传说,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广为大众喜爱;同名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为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它将中国民间故事与西方现代器乐相结合,既运用了本民族的音乐特点,也展现了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笔者在下文将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学艺术性作赏析。
一、音乐的文学性概述
具体来说,音乐的文学性是音乐作品在呈现时所具有的文学特质。自音乐产生之始,音乐和文学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音乐是文学情感递进的发展和表述。当人类的复杂情感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时,音乐能清楚地抒发寄存于内心的万千思绪。因此,可以说音乐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表达,它不仅可以反映人类内心的情感,还可以通过旋律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羁绊,跨越物质表达,与人产生共鸣。
其次,音乐和文学相互依存,相互参照。能够对音乐有精准的理解需要人有一定程度的文学功底,同样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人能更好地表达音乐内涵。仔细审视音乐会,我们发现,每首音乐都有独特的起伏变化、高潮转折,以及一定的文化历史脉络,只有透彻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学内涵才能在欣赏时将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融会贯通。
最后,音乐和文学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听众和读者在欣赏一部作品时,会运用到自己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听众可以将本故事的内涵在音乐的发展中进行思考,便可以达到音乐性与文学性的融会贯通。
音乐作品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节性是音乐作品叙述的手段
情节性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情节性是支撑起整个作品的骨架,这与音乐作品中的故事叙述是相通的。每个乐段相当于一个故事的章节部分,但在音乐作品中,不仅展现了文学故事的发展,更是体现了音乐作品其独特的情节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有其完满的故事结构和框架,其中包括了同窗共读、长亭惜别、英台拒婚等经典片段,运用音乐发展将一个个故事情节进行串联,表现出生动的音乐篇章。
(二)展现力是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
音调的起伏将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變化自如地表现出来,旋律的转变将作品中蕴含的意义直接呈现出来,运用高超的技巧表现出事件发展各个阶段的状态变化,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音乐作品更直接的表达手法比文学作品更易于解读和诠释。
(三)冲突性是音乐作品演奏的魅力
在古老的文学作品中,冲突是文学作品戏剧性的体现,是文学作品的内核,也是吸引读者兴趣的主要手段。在音乐中,冲突性依旧相当重要,通过加速与放慢声音的节奏让听众清晰地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表述的情节的变化,这种感觉往往比文学作品更明显、更强烈。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学性因素构成
由何占豪、陈钢等人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融入浓厚中国元素的经典小提琴曲。在作品中,听众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旋律迸发出的强烈情感,还在作品所流露出的生活气息中了解了故事背景,并惊叹于二人的爱情故事。这部交响乐时而像小溪般涓涓细流,细声慢语;时而像大江东去般浩浩荡荡,奔腾咆哮;时而像雾气般朦朦胧胧,让人置身仙境般梦幻华丽,化蝶而去。音符将语言表达不出的情感和变化连接成线,在听众的心灵上慢慢敲击,碰撞出属于自己的那份音乐感悟。这部民族作品虽融入西方乐器元素,但不失中国韵味。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典型的奏鸣式乐曲,包括四个部分、三个情节单元。这个故事传说有三个情节,包括“梁祝结拜”“英台抗婚”和“梁祝化蝶”。作品用起承转合的方式形成整个乐章篇幅,篇乐章具有连续性的同时展现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从开始的甜蜜爱情到后续的凄美别离,二人彼此相爱却不能相守,无奈命运的造化弄人。其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与抵抗,只可惜再相见二人已是阴阳相隔,只能化成翩翩蝴蝶相伴永远。
在人类文明的遗产中,音乐和文学往往最能谱写人世间的丰富情感。文学表达往往在含蓄中隐藏深意,音乐却更直接、更强烈,甚至能让人身临其境。
中国民间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源于越剧,后流传于沪浙地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取材具有强烈的文学性特质。何占豪、陈钢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融入了许多民族音乐,增强音乐民族风格的同时更渲染了其文学特色,包括故事情节的转变和乐章高潮的发展,一直延续到化蝶起舞的凄美结尾。作品包括西式乐器的奏鸣、越剧的文学表现形式及其主要文学作品,是中西民族音乐的结合和升华。
交响乐的民族化发展在1949年初期几乎鲜见成效。为了弥补交响乐民族化运用的空缺,何占豪、陈钢等人将西方交响乐通过多种乐器演奏形式表现出民族特色,从而创作出了民族化的交响乐作品,以越剧为基础的表现手法融入交响乐的民族化演奏形式,让作品更具有时代特色。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将原本剧本中的戏剧冲突刻画描写成乐段,利用小提琴和鼓的弦乐鼓声转换,协调表达音乐艺术性。所以,听众能够从复杂的交响乐中感受到“梁祝结拜”“英台抗婚”“梁祝化蝶”三部分的音乐变化和情感更迭。作者的文学特色运用功不可没。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越剧元素的运用将其独特的文学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乐曲在文学的渲染下异常优美文雅,不乏旋律抒情、故事情节细腻,在演奏过程中处处呈现出柔美。越剧的风格融入对于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融入了民族特色的音调起伏和西方交响乐的文学性表达,编织了故事传说中人类的真挚情感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戏剧矛盾。小提琴、竖琴和鼓的交替演奏,充分展现了小提琴协奏曲的文学艺术;开放张扬的交响乐与柔美细腻的越剧元素相结合,使旋律不断层层递进,将乐曲的文学艺术推向高潮。此外,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乐曲实现了最终的升华,“世间已无留恋,唯有化蝶重生”。
由三部曲式进阶发展产生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通过将故事主旨章节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从而将“梁祝结拜”“英台抗婚”“梁祝化蝶”三个部分以乐曲层层递进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其更具欣赏性。乐曲的奏鸣式结构与文学性艺术交融,每个单元的特点更具有民族化特征。
三、对《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文学性相关
因素的赏析
关于音乐中文学性相关因素的赏析,其实是指人们对音乐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感知、理解。这个过程需要特定的时间,并且包括整个赏析的全过程。作者通常会运用不同的赏析方式与模式,如暗示、模仿、抒情等方式,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听众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针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笔者会从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来逐一分析。
在这部小提琴音乐作品中,作者主要通过叙事性的手法来为听众呈现这个故事。其中,作者通过运用不同的旋律、力度、速度的方式来展现故事的开展、发展、高潮和结束。在整个过程中,音乐性与文学性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创造出更多的艺术性。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动人的爱情故事,封建时代礼教文化带来的枷锁,人们所向往的浪漫主义。这三者并没有重要与非重要之分,每位听众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感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也是每部具有文学性的音乐作品的最大特色之一。
在本作品中,作者通过颤音、悠长的笛声和小提琴对乐曲的三个部分进行自由的转换,完美地进行故事的叙述和进行。这种方式可以将中国民间故事与西方器樂完美结合,是一种中西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音乐中虽不能直白地展现故事文字,但通过音乐节奏、情绪的转换,听众仍可以从中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柔美缠绵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共鸣,是演奏者与听众都可以感同身受的。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体音乐贯穿始终,从一种全新的角度为听众展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这也是乐曲具有文学性的目标诉求之一。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演奏者要尽可能地丰富这个民间故事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音乐的节奏变化,或舒缓,或紧凑,都是展现故事发展的一种手法。乐曲中交融着文学,文学中渗透着音乐,由此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性的音乐文学作品。
四、《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文学性与音乐性相互融合
人们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最初诞生于河南省,依据真实的故事进行改编。在故事流传和发展的过程中,其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地点,所以具有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这部作品可以运用多种民族乐器的表演风格。那么,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要运用了中国文学与西洋乐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音乐表现。
作品的主体音乐部分运用了竖琴进行伴奏。其中,主要乐器小提琴可以很好地展现两位主人公在前期感情中的快乐与美好。这段旋律是本作品的主旋律。弦乐的出现会带来伤感的倾诉,这时展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学成之后,依依惜别的场景。随后,进入抒情阶段,在这一部分会运用到小提琴与乐队音乐交替、融合等多种形式,来展现此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细腻的情感变化,并分别展现二人经历了同窗三年、依依惜别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颤音的出现会不断暗示二人的命运、故事的发展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作品的第二部分,作者把小提琴演奏以散板的音乐手法表现出来,与之成为对比的是乐队的演奏十分强烈。这样的手法,一是可以突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分离的痛苦之情,二是可以表达二人对封建礼教文化的反抗。乐曲在经历过故事的一个个高潮后,就会进入一段舒缓的慢节奏。这里主要展现的场景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楼台执手相看、互诉情思。这段乐曲渲染着一种凄厉忧伤的氛围。
作品的最后主要叙述的是梁山伯抑郁终日,不幸病逝;而祝英台也另嫁他人,渐慢的音乐表演速度展现了祝英台内心的悲痛与不甘。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祝英台祭奠梁山伯时,乐曲达到了高潮。祝英台纵身跳入了梁山伯的坟冢,然后乐曲笔锋一转,二人已然化为翩翩而飞的蝴蝶。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跨越时间和空间,将如此凄美动人的故事展现给听众。听众在欣赏时,通过音乐不同表现手法的转换,与两位主人公一同走过初遇时的爱恋,一起快乐,一起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