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探究: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

2023-08-24 01:36:54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家校智慧家长

梅 易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

2021年10月,为进一步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由此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到了新时代的重要“国事”[1]。家庭教育不仅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睦向荣,它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也起到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作为成就人才的主心骨,眼光不仅要放到教学质量的总体优化上,也要看到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深刻影响,充分意识到家校合作的必要价值。现如今,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作为信息技术赋能未来教育范式的智慧教育应运而生。在技术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早已无法满足教育主体的需求,因此,为紧跟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在智慧教育视域下,审视小学家校合作的方方面面,把握小学家校合作的现实意义,打破传统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探索智慧化小学家校融合创新的提升路径显得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小学教育各主体需要深入探究把握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信息技术渗透至小学家校合作领域,实现家校合作现代化的有效保障。

一、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意蕴

(一)智慧教育为小学家校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与特点

正如钟晓流等教授在文章中论及到的,智慧教育是伴随着第四次教育革命而兴起并不断发展的,并且最终会成为当下教育革命的未来趋势[2]。因此,将智慧教育相关技术融入家校合作的内容形式无疑是未来家校合作创新的必然趋势。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激发了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去开拓教学和学习环境的智能化路径,信息技术的渗透不仅仅指向于学校教育中资源的扩张和方式的转变,也应该在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方面给予基于数据分析和智能导向的创新支持。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小学家校合作具有了新的内涵: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家校合作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小学家校合作,它是建立在智慧教育背景基础之上,吸纳传统家校合作的部分内容,并兼具智慧性、多样性特色内容的一种新型的家庭和学校共同培育学生的合作模式。与此同时,智慧教育为小学家校合作也赋予了新的特点:第一,智慧性。合作形式与过程依托于云计算、学习分析、情景感知技术等智能技术,家长和学校双方的交流方式更加智能,主要包括云交流、智慧交流等。第二,多样性。家校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学习资源具有多样性,可利用智慧教育相关技术为其匹配更加个性化的资源,提供精准云资源,并在最终评价方式上给予更为科学和多样化的评价。第三,兼容性。根据当下社会发展的进程和速度,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智慧平台和设备要加入到家校合作的系统中来,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家校合作势必会形成全新的发展生态。

(二)智慧教育帮助小学家校合作完善了内容和方式

家校合作亟需解决和完善的一个问题便是其内容与形式的单一和固化。当前,小学家校合作往往是学校占据“垄断”地位,教师单方面决定沟通协作的主题内容,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学业,过于看重短期利益而限制了长远发展,缺乏一定的特色,窄化了整体范围。具体而言,家长会便是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活动类型让家长浅层次地参与学校教育中去,学校教育占据主导权,教师和家长的地位并不平等,从而致使家庭教育边缘化,并未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势功能,也未建立起家庭和学校的连接桥梁。实际上,家校合作育人不仅仅指的是教育主体双方就学生的近期学业状况进行沟通,也包含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和思维能力、道德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培育。例如,在全国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的现阶段,学校就可以在智能平台的协助下与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向家长汇报孩子有无发热症状、身体状况是否健康,开展便捷化学生疫情防控管理。在智慧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增强双方联系合作的精准性,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班级学生、家长的差异去制定出有效且丰富的个性化方案,将信息资源引入家校合作项目,为教师群体搭建智慧教育工作体系,为家长群体建立线上智慧学习平台,从而系统解决家长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核心问题,促进小学家校合作共育规范化。

(三)智慧教育提升了小学家校合作的沟通效率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们在社会生存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任务,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如果没有具有教育素养的家长配合,无论学校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3]虽然早在20世纪90年代,家校合作的理念就开始在我国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常常“单打独斗”,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的实践并未与理论相同步,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成为家长和教师两大教育主体的唯一沟通机会,家长忙于工作,教师单方面管教孩子,遇事叫家长,平时不联系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不难发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时间成本是每个人所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家校合作上提高双方沟通效率、节省彼此时间就变得至关重要。根据Haken的协同教育理论可知,互补、协同会生成有序的教育管理秩序,进而使得教育系统在运行期间能够聚集更多教育合力,展现出1+1>2 的整体效果[4]。具体而言,协同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别:“快驰豫参量”和“慢驰豫参量”,“慢弛豫参量”主要指代以信息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处理行为,“快弛豫参量”则指代家校合作期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如表1所示)。显而易见,将智慧教育的相应信息技术与家校合作共育深度融合,改进传统的沟通合作形式和内容,升级校讯通平台,提升家校沟通效率,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校双方建立更加紧密而深入的联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更加持久的影响。

表1 快驰豫参量与慢驰豫参量的对比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困境

(一)意识方面:家校合作思维认识存在偏差

小学家校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担当着对孩子进行基础阶段正确三观养成和良好学习习惯培育的责任。教育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它需要多方的配合和参与,然而现实却是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平时工作繁忙,教育应当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做,对于家校合作共育持有不关心的态度,教师通常对家长进行单方面沟通,家长与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共识,从而导致家校共育效果不佳。同时,教师对智慧型家校平台认同度不高,很多教师对国家最新的教育政策和热点话题了解不够透彻。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开展家校合作意味着教师需要学习更多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加之平时教学任务繁重,自身对智慧教育平台了解不足,就会致使教师产生懈怠心理。此外,家校双方还缺乏培养学生的长期合作意识。教师和家长往往会就学生当下发生的错误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和教育,但是对学生长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意识方面却关注不够深入,无法有效挖掘出学生产生不良习惯背后的真正原因。

(二)硬件方面:家校合作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我国当前小学家校合作的形式还是较为传统,尤其在2021年《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前,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并未引起多数人重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专业育人知识,因此孩子的教育还是以学校为主,一些家校沟通组织和活动的开设也大多流于形式。小学开展家校合作互动的传统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家长会、班级家长群、家长委员会、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并且其内容主要涵盖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业成绩、在校表现、教师评语及节日问候[5]。不论哪种沟通合作形式,往往都是教师单方面输出,家长全程被动接受,学校“指挥”,家长“照做”,双方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即便当下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普及,众多小学开始建设开发智慧家校沟通平台,但是效果仍然差强人意。官网论坛和管理平台还是作为学校信息单向传递渠道,教师还是注重学生成绩方面,在对家长的指导方面,缺乏人道主义关怀和教师主观参与评估。

(三)软件方面:家校合作师资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做好家校合作育人工作的根本保障。在小学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他们素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合作效果的好坏。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往往更加关注自身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从而忽视了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首先,在理论素养方面,很多教师擅长经验积累,但忽视经验的理论提炼;擅长经验传播,但不善于理论传播[6],因此,在家校合作过程中遇到家长面临棘手的教育问题而向自己寻求帮助时,教师可能无法给出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其次,在信息素养方面,教师的平台设备操纵与管理技能欠缺,从而导致其面对智慧型互动合作平台的内容更新、教学动态管理和运行问题的处理可能束手无策。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提升路径

(一)强化宏观领导,完善家校合作总体方案

面对智慧教育与家校合作的全新融合,首要的便是学校管理层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领导,统筹规划各要素,为实现育人目标制定出高效且便于实施的总体方案。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智能化小学家校合作的创建目的,结合平台建设、实施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阻碍,规划出一个健全、实用且能够应对所预设出的各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校方管理人员还需要为小学家校合作提供持续可靠的资金来源,确保合作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及时可用和系统资源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校方管理层需要重视各方要素的规划建设,明确“以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体、学生为中心”的前提条件,家庭和学校这两大主体的地位应当是完全平等的。学校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必须厘清错误认知,家长并非学校管理学生过程中的“绊脚石”,而是协助其培育学生的“同盟军”,只有双方和谐互动才能达到高效促进学生群体全面发展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学校方面,至始至终对国家出台的有关智慧教育和家校合作的政策要求给予高度关注,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根据最新的文件内容来适当调整合作方案以确保学校创新发展;在教师群体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老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步伐;在家长群体方面,积极邀请其参与学生成长过程中来,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消除家长心中的消极因素,将微课的形式运用到家长教育中来,便于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学习育儿知识和技巧,为家庭和学校高效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依托智慧技术,创新家长学校沟通形式

要加强小学家校合作、培养智慧型基础人才,必不可少的就是应该优化双方的沟通交流形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成立智慧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组织,也是学校联系广大家长的纽带[7]。家长可以通过智能家长委员会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特色,并就学生教育和学校管理问题,使用平台投票或在线调研功能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再查看统计信息,调查统计用户指标,启动智能管理功能分析真实数据背后所具有的信息价值,进而增强家校双向的信任和联通。第二,开发家长学校教育云课程,泛在学习不仅能够聚焦学生的课程学习,也能将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教育课程囊括其中,例如:将家长育儿课程、教师指导家庭教育课程和家校合作实操类课程以短小精悍的视频进行呈现,可供教师和家长们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第三,构建智慧家校平台。智慧型家校平台具有类似于智慧校园的特点形式,智慧校园具有环境全面感知、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性服务等特征[8],智慧型家校平台则采取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表现状况进行检测,实时汇报到平台让家长了解孩子情况。同时,平台设置智能亲子教育咨询服务,家长所咨询问题的回答内容将由教师和智能技术管理人员共同负责,以便通过平台后端的智能引擎为其提供更好的亲子教育互动内容和参考建议,并同步将双方沟通数据及时存储到云端,保证数据永不丢失[9],为改善小学家校合作的内容形式提供数据支持。

(三)加强理论指导,提升教师适应能力与效率

在小学家校合作平台进行智能化升级管理后,教师群体尤其是对于一些老教师而言,可能存在无法尽快适应、合作沟通效率不升反降的现象,此时校方就亟需加强理论指导,对教师进行亲子教育以及新型智能化平台使用信息素养的指导培训,提高教师智慧教育背景下家校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指导能力和反思能力,更新其家校合作育人理念,提升家校合作育人效率。首先,学校应为教师教育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借助数字资源体系和网络化学习空间的智慧支持,创新“互联网+”亲子教育指导课程生成模式,探索搭建教师家校合作培育共同体。其次,应当邀请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名师、学校管理者和专家人员对教师进行现场培训,通过分享他们管理合作的成功经验为其日后的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通过同行交流与学习,深入感知家校合作理念,激励教师根据实际感受反省自我实践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师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开展合作探究,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从而保障家校合作效果。最后,学校可以采取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的办法,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智慧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平台使用和建设。学校可将教师的信息素养表现能力和日常家校沟通合作频率、效果纳入到绩效考评指标中,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全体教师的自我学习动力,促进任课教师与家长群体保持紧密联系,便于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问题,不能迅速处理时,可以及时得到父母对学校教师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猜你喜欢
家校智慧家长
家校距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中国火炬(2010年4期)2010-07-25 07: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