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芬
[摘 要] 结构化教学是指应用结构化的意识、思维与方法,不断提升学生思维结构层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注重联系、关注经验、强调条理、突出方法、优化思维等特点。文章从如下四方面探讨结构化教学的具体措施:深耕教材,加强知识结构的联系;循序渐进,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联系生活,丰富结构化教学内容;积极互动,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
[关键词] 结构化教学;特点;措施
结构化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按其内部要素间的联系与逻辑关系进行组合、连结的教学模式,它能让知识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规律与结构性特征,这些结构会随着知识与观念的深化而逐渐完善。鉴于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将数学学科知识结构化更有必要,它能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和认识数学逻辑与知识本质。
一、结构化教学的特点
1. 注重联系,知识结构化
数学学科不仅含有最基础的事实性知识与统摄性较低的概念等,还有高层次的核心知识。结构化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各个层次概念与知识的内涵,强调为不同层次的点状、零散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知识架构,为知识的正迁移奠定基础[1]。
因此,结构化教学是注重知识与知识间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需站在学科的高度为知识建构网状联系,帮助学生将零散、碎片的知识整理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简而言之,教师需要将课时教学内容与章节知识、教材以及跨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信息材料,并在知识的联系中进行深度思考,发现知识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奠定基础。
2. 关注经验,计划明朗化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新知的建构是立足于旧知这一基础的,学习行为是从旧知出发建构新知的过程。结构化教学同样需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结构化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梳理知识脉络,让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严谨有序。
3. 强调条理,过程清晰化
结构化教学需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重视知识本身的结构,让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有条理。纵向分析,结构化教学的各个环节组成了整个教学结构;横向分析,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又构成了一个个子结构。因此,结构化教学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实施,以确保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且有明确的操作说明。
4. 突出方法,知识迁移化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定理、法则、数学思想方法等的提炼,都遵循一定的方法,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获得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学生在考试中所碰到的问题,教师不可能都教过,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与思考问题的常规逻辑,就能自主解决問题。结构化教学就是将学法指导放在首位,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促进知识的正迁移[2]。
5. 优化思维,发展认知水平
结构化教学注重整合教学内容与系统设计。随着知识的重组,学生可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结构化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可经过逐层深入的思考实现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这对优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知识结构的探寻过程是学生思维不断发散的过程,学生通过类比推理可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发展认知水平。
二、结构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1. 深耕教材,加强知识结构的联系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任何教学计划的制订都应在“以教材为本”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合、重组。因此,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想要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内涵,仅从理论层面来看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领略教材所传递的信息,让教材成为教学的得力助手。
鉴于此,我们一线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教材的解读中,从纵深与横宽两个角度深化对教材的认识,尤其对于单元整合要有一定的能力,这是制订单元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安排作业的基础。事实告诉教师,深度研读教材可推进小学数学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方向迈进,这对促进个体差异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若在解读教材上花费功夫,授课水平则水涨船高。但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解读教材的时间自然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提高效率,从单元整体化的角度出发,在结构化教学背景下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让结构化教学落到实处。
案例1 “小数”的教学
本章节主要涉及小数的乘法与除法两部分知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之前应从教材出发,认真研读教材,将小数乘法与除法两部分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出它们在逻辑体系上存在的联系,并尝试从知识点的内部着手实施单元整合教学。
小数乘法部分主要包含了小数与整数、小数相乘,积的近似值以及从整数乘法运算迁移到小数乘法运算等;小数除法所包含的内容有一个数除以小数、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计算器应用与循环小数等。
乘法与除法本身就属于逆运算,将它们进行整合教学合情合理,有利于学生建构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的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所取得的效果远远大于传统按部就班的教学。因此,深耕教材并非死读教材,而是灵活应用教材,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为教师更好地实施结构化教学服务。
2. 循序渐进,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遵循了从浅层到深层、由易到难、由低阶到高阶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时,除了从教材出发,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重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层次清晰、逻辑清楚、结构明朗。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根据学情来重点梳理单元内容,优化教学思路,想方设法将一些零散的知识集合到一起,并探寻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分数的意义”内容较多且与后续将要教学的分数的加、减、乘、除法都有联系,它属于分数这一分支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先要详细地分析各个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而后制订教学计划。
观察发现,“分数的意义”这块内容各知识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以计算为主,区别在于分数和运算规则的融合上,后半部分的难度较大。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可按照教学内容难度的高低来设计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要体现出单元整合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师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特征细致剖析教学内容,根据学情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的思维呈螺旋式上升。
3. 联系生活,丰富结构化教学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重要教育教学理论之一。该理论明确告诉教师,生活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教育与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更高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教师在实施结构化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生活现象发现数学知识,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案例3 “圆”的教学
圆这一章节的内容较多,教材安排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周率—圆的面积。不同版本的教材都穿插了与圆相关的数学史,以便于数学文化的渗透。实践发现,想要进行结构化教学,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与重组。
如将教材在圆周率部分穿插的圆的欣赏设计与圆周率的发展史放到课堂起始阶段,让学生从课堂伊始就对圆的形成背景有一个大致了解。而后带领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一些常见的物品来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各种美观的圆形图案,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物品,它们分别有哪些用途。学生根据这个问题,会联想到圆桌、车轮、各种球等,并根据实际物品抽象出圆的概念。而后,教师借助微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中体验含有圆元素的作品创作过程,提升学生鉴赏数学美的能力。
探究环节,教师可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形成的疑惑展示出来与学生共同探索,一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鼓励学生自主答疑解惑,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圆周长的教学是圆面积教学的过渡,教师可带领学生借助生活材料动手操作,在直观中观察圆的周长、面积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操作环节,学生在图钉上拴一根绳子,固定住图钉,用笔钩住绳子末端拉直画圆,估算所画出来圆的周长。学生从这个生活操作中,能感知到绳子的长度与圆周长的关系,激趣的同时,也能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周长探索类似,圆面积计算同样可通过操作与交流的方式进行。
教师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不仅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深刻形象的认识,还让学生在自主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4. 积极互动,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
结构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而结构化思维的形成离不开师生、生生积极的双边互动[3]。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并不是单纯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师生积极的互动中将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完善知识体系。师生、生生通过对新知的分析,可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而基于旧知构建新知更容易。
案例4 “解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
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求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若能通过交流的方式,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三角形的面积探究上来,能起到不错的效果。为此,笔者在此处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
学生从自身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应用“倍拼法”“割补法”“补形法”(见图1、图2、图3)等,将三角形转化成所熟悉的图形来计算面积。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通过交流,将三角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不仅获得了三角形的面积,还从特殊到一般主动抽象出求解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为后续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奠定了方法基础。
师生、生生间积极的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还进一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现知识的本质,为形成良好的探索能力夯实基础,也为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好铺垫。
总之,缺乏结构化的知识只是零散的點状碎片,这些碎片无法为解决问题服务。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结构化教学,可将零碎的知识化零为整,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因此,每一位教师要具备整合分析教材的能力,要能辨析出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学会搭建科学合理的知识架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云.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例谈[J]. 小学数学教育,2021(23):29-30.
[2] 陈艳霞. 结构化教学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例[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2):103-107.
[3] 郭维朱.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中旬),2022(0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