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路幼儿园 刘晓霞
新生入园的适应问题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每年新生入园季,小班教师都会经历缓解新生分离焦虑的辛苦历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名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名新入园幼儿的适应期表现,在新生入园工作实践中不断调整方法策略,奏响“入园四步曲”,开启入园欢乐季。
1.制订新生适应方案
为了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新生,幼儿园在开展招生报名工作时,家长除了填写《入园登记表》以外,还需填写一份《入园幼儿基本情况调查表》,便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本班新生的入园适应方案。
2.开展新生试园活动
为了让新生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我园通常在八月下旬组织新生开展试园活动——新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体验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他们玩一玩幼儿园的玩具,看一看哥哥姐姐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在小班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活动,提前认识和熟悉小班的老师,既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又激发了幼儿入园的愿望。
3.召开新生家长会
在新生入园前一周,我们会召开新生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了解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等,让新生家长尽快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做好与教师共同教育幼儿的心理准备。
4.做好新生家访工作
为推动新生入园的适应工作,我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新生家访工作——教师到幼儿家里陪幼儿说说话、玩玩游戏,有意识地将幼儿园里的趣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缓解即将入园的紧张情绪,减少精神压力,从而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
1.物质准备
家长应为幼儿准备便于穿脱、便于运动的衣裤和鞋子,衣裤上尽量减少装饰物的干扰,在幼儿的小书包、被褥、枕头上做上醒目的标记,便于与其他幼儿区分;还可以让幼儿在小书包里携带一件自己心爱的依恋物,如布娃娃、小汽车等,以增强幼儿内心的安全感。
2.心理准备
首先,给予幼儿积极的心理暗示。家长应多给孩子描述幼儿园的美好生活:“幼儿园有好多好玩的玩具、有好多小伙伴一起玩,老师会讲好听的故事、会带领小朋友玩有趣的游戏……”,以激发幼儿入园的欲望;其次,做好生活作息的过渡,入园前三个月,家长应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幼儿的午睡,关注幼儿的午睡时间和晚上入睡的时间,为幼儿提前适应幼儿园作息时间打下基础;最后,尽量让幼儿在家少吃零食,养成定点加餐、定时喝水的习惯。
3.能力准备
家长应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会用勺子吃饭,大小便后自己会擦屁股、提裤子等,及时表扬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其入园适应增强自信心。
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新入园的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难免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教师给予孩子的爱就是“催化剂”,能够化解幼儿内心的焦虑,让幼儿尽快把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教师的身上,从而喜欢上幼儿园。
1.适宜的亲昵与拥抱
新生入园时,教师亲切地接待,直呼幼儿的乳名,抱一抱他,摸一摸他的头,递给他一个玩具,当着孩子的面对家长说:“下午早点来接孩子。”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满足——亲昵的肢体语言能够使初入园的幼儿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2.用心的倾听与帮助
小班教师一定要轻声细语地耐心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敢亲近老师,而老师也才能细心地观察每一位幼儿,及时听他诉说内心的感受,适时帮助他解决难题。
3.投入的接纳与宽容
面对大哭大闹的幼儿,教师要像妈妈般关心他,帮他擦眼泪、擤鼻涕,把他抱在怀中,给他讲故事,教师母亲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安全感。
在实践和研讨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小妙招。
1.音乐放松情绪法
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为此,我们从早上入园开始就播放欢快、轻松的音乐,或是幼儿耳熟能详的儿歌,力求用音乐感染孩子的情绪。
2.游戏稳定情绪法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有趣的游戏能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其中,乐而忘返,教师要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
3.转移注意力法
小班幼儿比较情绪化,因此其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也特别容易转移——新奇的玩具、好玩的游戏、有趣的故事等都能有效吸引孩子,进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解孩子的哭闹情绪。
4.好伙伴带动法
面对分离焦虑较为严重的幼儿,教师应尽快给幼儿找一两个玩伴,并注意观察幼儿喜欢和谁玩,可持续鼓励他们一起玩,让幼儿的内心不再孤单;同时教师应及时告知家长送幼儿入园时可以说:“我们找×××玩去!”或者说:“×××在幼儿园等着和你玩呢!”
5.兴趣点激励法
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喜好,多引导幼儿参与其感兴趣的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同时,多关注幼儿的细微进步,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促使幼儿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解决新生入园的适应性问题,需要家园合力、密切配合。
1.放平心态,信任老师
有些家长非常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哭闹,因此,送孩子入园时常常恋恋不舍,甚至偷偷地躲到窗外观察孩子——家长过多的担心、过多的叮嘱、过多的询问无形中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因此,家长要放平心态,信任教师,送孩子入园后应立即离开,有事情及时与教师通过电话、短信等进行沟通。家长克服了焦虑情绪,孩子才能愉快入园。
2.及时鼓励、坚持不懈
家长应多从正面评价幼儿园和教师,看见孩子的进步,及时奖励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并坚持每天亲自送孩子入园,不能看孩子哭得厉害就不忍心送了,这样只会前功尽弃。
3.交流学习、专业成长
我园通过家园宣传栏、家园小报、家长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向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知识、家庭教育的经验方法等,家长既可以多向身边的其他家长取经,又可以随时和教师交流,从而步调一致地帮助孩子缓解入园焦虑,恰当地处理孩子入园后的各种不适——家长多学习,孩子进步快。
总之,新生入园的不适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只要教师和家长携手配合,用心去爱孩子,用行动去感染孩子,及时缓解入园焦虑,开启入园欢乐季,那么每个孩子都会爱上幼儿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