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公立医院口腔医护人力资源及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2023-08-24 01:40:58石兴莲王太萍黎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口腔卫生医护学历

石兴莲 王太萍 黎丽

(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口腔疾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与全球人民健康息息相关[1]。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2],要求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管理工作,完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口腔诊疗机构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口腔卫生服务的开展,从而影响口腔卫生服务的质量。目前,贵州省尚未开展口腔卫生人力资源及卫生服务现状的调查。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口腔科医护人力资源数量及结构、口腔护士所在岗位及主要工作职责、“互联网+护理”及四手操作等卫生服务开展现况进行调查,以期为医院管理者合理规划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并为医院开展高质量的口腔卫生服务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将贵州省截止至2021年10月31日前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公立医院口腔科及口腔专科医院,以及登记注册的口腔从业人员(包括口腔医生和口腔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调查医疗机构所有在职医生及护士;年龄≥18岁。排除标准:进修医生及护士。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的《医疗机构口腔专业护理基本信息调查表》开展调查,本调查表经过专家小组进行讨论,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口腔医生护士数量、职称、年龄、学历、护士工作的职责范围、护士规划化培训现状、开展四手操作技术现状及开展互联网+护理工作现状等内容。

1.2.2调查方法 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将 《医疗机构口腔专业护理基本信息调查表》以问卷的形式依托贵州省口腔医学会护理专委会及贵州省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委会下发至所调查的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口腔科,由护理部统一填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1份,回收问卷61份,有效问卷59份,有效回收率为96.7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 软件对合格的问卷进行数据双录入,并使用SPA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贵州省各级公立医院口腔医护人力资源情况 全省参与调查的公立医院共61所,其中主要为三级甲等医院,占24.59%,二级乙等医院,占57.38%。贵阳和遵义地区集中了全省70.65%的口腔医护人力资源。口腔医生护士共计1 680名,其中医生986名(58.69%),护士694名(41.30%),医护比为1.42∶1。牙科综合治疗椅总数为916台,椅护比为1.32∶1。贵州省口腔医护人力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贵州省口腔医护人力资源分布情况

2.1.1口腔医生人力资源结构 本研究共完成986名口腔医生的调查,职称主要以主治医师320名(32.45%)和住院医师及助理医师462名(46.86%)为主,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204名(20.69%);大专学历73名(7.40%),本科学历522名(52.94%),硕士学历356名(36.11%),博士学历35名(3.55%)。

2.1.2口腔护士人力结构 本研究共完成694名口腔科护士的调查,职称:主任护师仅1名(0.14%);副主任护师23名(3.31%);主管护师116名(16.71%);护师359名(51.73%);护士188名(27.09%);未定职称7名(1.01%)。学历:博士研究生0名,硕士研究生5名(0.72%);本科478名(68.88%);大专191名(27.52%);中专及以下20名(2.88%)。年龄以青年为主,其中≤25岁占13.98%,26~34岁占60.95%,35~44岁占18.73%,≥45岁仅占6.34%。

2.2口腔护士职责范围及口腔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贵州省2020年门诊患者总人数最多的是贵阳市,其次是遵义市。口腔护士主要职责为诊疗前环境评估、器械物品准备及临床配合等,接待、管理、处理紧急情况及牙周洁治等工作较少。贵州省61所公立口腔医疗单位均尚未开展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和“互联网+口腔护理”服务;其次,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医院占18.03%,开展四手操作的牙椅数仅占37.23%。口腔护士职责范围,见表2。

表2 口腔护士职责范围(n=61)

3 讨论

3.1贵州省口腔医护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口腔门诊病人总数位于前3的依次是贵阳市、遵义市及黔南州,全省70.65%的口腔医护人员集中在贵阳和遵义。这可能与经济条件好的城市居民具有较好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关[3]。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支撑下,贵州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4]。2020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3的依次是贵阳市、遵义市和黔西南州。

3.2口腔医护比例结构不合理 口腔诊疗操作精细而繁杂,对医护人员的协同合作能力要求高,因此,口腔医护比是反映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贵州省口腔医护比处于倒置现象,即医生人数多余护士,医护比从最小值的贵阳地区1.15∶1 到黔西南州的4.5∶1,表明护士由1人配合1个医生到1人配合4~5个医生;椅护比由贵阳地区的最小值1.2∶1到最大值3.5∶1的黔西南州地区,表明护士由1人配合1台牙科治疗椅到1人配合3~4台牙科治疗椅。《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5]要求,医生与护士之比至少为1∶1.5。英国口腔门诊医护比标准为1∶1,甚至1∶3[6]。由此可知,贵州省口腔护理人力资源较为匮乏,医护比和椅护比失调。护士人数少,意味着口腔医生必须做护士的部分工作,导致医生诊疗时间延长,医生资源浪费,而护士人数充足,医护比达到1∶1及以上有利于开展四手操作;四手操作既可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又能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还能提高护士的价值[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口腔疾病的治疗和需求不断增加,对口腔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口腔护士既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要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议医疗机构主管部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增加口腔护理人员的数量,并升级其质量。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提高福利待遇,防止人才流失,从而改善医护比例[8]。

3.3口腔医护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本研究显示:贵州省公立医院口腔医生和护士高级职称占比均较低,尤其是口腔护士高级职称仅占3.45%,表明口腔医疗机构缺乏高职称护理人才;贵州省口腔医生和护士学历以本科为主,分别占52.94%和68.88%,口腔护士硕士学历仅占0.72%;口腔医护人员整体学历较低,高学历人才稀少。口腔诊疗水平的提升重在口腔医务人员技能水平。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学培养体系中,口腔护士的培养相较于口腔医生一直较为滞后,口腔护士绝大多数接受的是大综合护理教育,而口腔护理理论及技能基本依靠在职教育完成。据文献[9]报道,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几所本科院校开设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护理硕士教育,导致高学历与专科型口腔护士极少。另外,医院管理者对口腔护士的作用重视度不高,导致多数口腔护理人员参与专科护士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能力和地位提升受限,因此高级职称口腔护士占比也极少。建议具备较强口腔专业师资力量的本科院校增设口腔护理专业,并设置一套有效的教学培训体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增加口腔护士数量。其次,建议医院进一步加强口腔医务人员的临床继续教育培训,从临床实践技能、教育、团队协作、管理和科研等方面提高口腔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10],鼓励口腔专科护士参加研究生教育培训,改善口腔医生和护士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口腔护理专科性强,不同科室工作内容差距大,对临床实践操作要求高,因此可借鉴德国的“院-校”联合培养模式[11],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协调能力、教育指导能力、科研创新与应用等核心能力的口腔专科护士,从而提高口腔专科护士质量。口腔护理管理人员在制定培训计划前,可进行初步调查口腔护士护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教育需求,尽量做到按需培训。

3.4口腔护士角色定位和职责范围不清 本研究结果显示:口腔护士主要职责为诊疗前环境及器械物品准备、临床专业椅旁诊疗辅助、放射学辅助、感染控制和技工室工作。目前,我国口腔科护士的工作职责尚无明确的规定,各医疗机构均是根据各自的需要分配护士工作,导致口腔专科护理人才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设定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12],由医生培训护士,使其能具备治疗口腔常见疾病和指导口腔卫生保健,并向上级医院转诊患者。该模式增加了护士的临床权限范围,也进一步提高了护士的专业实践能力。建议我国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口腔医疗服务模式,开展以护士主导的口腔护理专科门诊,充分发挥口腔专科护士的专科能力和技能。

3.5口腔四手操作开展率低,“互联网+口腔护理”服务尚未开展 四手操作能使患者的操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降低患者因疾病而造成的忧郁和焦虑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状态,提高治疗效果[13]。本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公立医院四手操作开展率仅有37.23%,这与医院对口腔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有关。“互联网+护理”是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派出机构执业护士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居家护理的服务模式[14],该模式下,护士既能帮助患者又能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也能提高薪资报酬[15]。我国“十四五规划”[16]提出,需建立远程医疗和教育平台,加快诊疗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增加康复与护理资源,进一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2019年2月12日,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17]。本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暂未开展“互联网+口腔护理”服务模式,建议应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口腔护理”服务模式建设,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贵州省公立医疗机构口腔医护人力资源在贵阳和遵义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地方分布较多,口腔医生和护士文化程度均以本科为主,口腔护士严重缺乏高学历人才,护士工作职责主要是操作环境及物品的准备和控制感染,护士临床权限范围严重受限,且贵州省口腔医护比严重失调,四手操作开展率低。建议调整口腔卫生资源分布区域,优化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创新口腔服务模式,培养口腔专科护士,全面提升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贵州省居民口腔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医护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金卡生活(2021年7期)2021-07-07 05:14:40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口腔卫生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2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知识无力感
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