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勋 张静
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契机,积极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智慧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典型教育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职业院校教师应正确认识智慧教育,明确职业院校开展智慧教育的必要性、意义与价值,积极分析职业院校提升教学有效性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职业院校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以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智慧教育;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信息时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2-0081-04
智慧教育主要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有智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提升。有效教学主要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讲解与引导以及教学实践促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检测教学是否有效的最为直接、高效的方法就是学生是否获得进步与发展。那么,在智慧教育理念下,如何才能提升职业院校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相关探讨。
智慧教育作为全面、多元以及综合教育的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智能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融合上,其主要特征为科学教育、教学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知识体系的衔接,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人才[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智慧教育不僅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分配相对应的学习任务,还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档案。教师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在线学习资源,以此完善差异性教学。另外,智慧教育更加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且具有一定的互动性,非常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创设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使教育逐渐向现代化发展。国家针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丰富了教育信息化内涵,促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全新时代。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应跟上时代发展脚步,帮助教师树立信息化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从而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智慧教育的应用驱动
各种高标准与高质量的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场地等都可以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融合下进行发展,衍生出许多在线学习形态以及智能技术教学管理与评价诊断平台[2]。在这一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为了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智慧教育,深化教育改革,逐步实现智慧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融合,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与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进而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同步提升。
3.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求
“教育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如果一直延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就会使教学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习环境、知识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只有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运用,合理实施智慧教育,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有效达成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1.使课堂教学从知识型转变为智慧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位置,习惯于围绕着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灌输教育,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效果不理想。智慧教育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数字化、智慧化及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与空间,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经验预设、实时评测困难、师生互动缺乏以及课内外协作互补有限等多个方面的不足,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智慧教育模式下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协同发展。
2.使教学方式从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开展理论教学时习惯于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开展实践操作训练时习惯于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的练习,这使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效不显著。智慧教育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智慧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智慧环境、智慧平台,以及实施智慧评价,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产生主体行为,进而实现个性化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3.使学生的学习模式从线下学习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职业院校教师开展的基本上都是课堂教育和实训室教育。而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智慧教育的承载力不断提升,这使得教学可以有效突破时空限制,不断创新,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极大便利。在智慧教育模式下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线上教育,为学生搭建线上智慧学习平台以及资源库等,使学生的学习从传统的时间与地点的局限中脱离出来,学习的便利性显著提升。
4.使教学评价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职业院校教师通常较为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智慧教育模式下,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再是单纯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通过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并针对其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智慧化学习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个性化评价指标,做到全过程的纵向评价,保证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发展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部分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不足
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学有效性不单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存在着密切关系,还与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当前,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不足,没有针对教学内容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2.部分教师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职业院校教师没有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来,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然而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时,不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针对学生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也没有从学生需求出发进行知识传授和讲解,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学生学习效果不好。
3.部分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一方面,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数量较少,师资力量薄弱,甚至存在不同学科教师混合教学的情况,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另一方面,部分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不高,实践创新能力有限,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听课效果不理想。
4.教学资源与专业技能实训条件不足
当前,部分职业院校虽然已经引入了一些精品课程及线上教育资源,但并没有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去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资源,这使得教学资源不能充分体现出教师易用、学生易学的特性,因此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部分职业院校本身专业性的技能实训条件不足,导致其所开展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学生的学习要求不符合,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有效提升。
当前,我国针对智慧教育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并且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广泛的实践运用,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样重要的教育形式,也需要全面落实智慧教育,并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智慧教育的实施策略,从而为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率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职业教育现状,对职业院校落实智慧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究。
1.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1)职业院校需要加大对智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首先,建设智慧校园。职业院校应加大对实施智慧教育基础设备的投入力度,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相对应的智慧教室,以此为智慧校园建成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引进智慧教育平台。要想使信息化教学资源发挥最大化效用,基于信息化的智慧教育平台必须提供支持[3]。因此,职业院校应积极引进智慧教育平台,以便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智慧教育服务,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步提升,从而为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最后,引入职业技能仿真实训系统。职业技能仿真实训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专业性的技能。职业技能仿真实训系统的有效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部分职业院校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教学思想,为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加强师资团队建设。一方面,扩大教师培训范围,加大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不仅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教育者和引导者,还是智慧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其对智慧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智慧教育教学能力等都对智慧教育的实施效果具有较大影响[4]。为保证智慧教育的实施效果,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扩大教师培训范围,加大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力度,以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调动教师的智慧教育实施热情,有效增加教师的智慧教育理论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智慧教育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结合职业院校各专业特点,制订完善的人才引进计划。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及各专业特点,积极主动引进具有较高智慧教育能力的教师,并鼓励教师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以此提升本校教师的整体智慧教育水平。另外,职业院校还应建立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教师在提高自身智慧教育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全方位落实智慧教育,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
(1)积极进行自我提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在教学工作开展,以及优化与调整教学活动上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智慧教育理念落实,提升教学有效性更是无法离开教师的努力与奋斗。因此,为了保证智慧教育效果达到理想状态,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科学有效地运用智慧教育资源丰富自身的智慧教育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智慧教育能力水平,从而为智慧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2)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应积极运用智慧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合理运用智慧技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拥有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人[5]。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时,应科学运用智慧技术优化教学思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应基于智慧教育理念,运用现代化先进教学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设计,以便将技术的热点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融合到一起,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6]。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应将数字化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结合起来,以此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以便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4)建立并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智慧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单要建立教学评价机制,还应结合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具体来说,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中心建立智慧教育评价机制,以此保证教学评价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教师应结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进行智慧评价,以此使智慧教育能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用。
(5)改善教学环境。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不仅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7]。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前做好智慧环境布置工作,以保证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有智慧的学习。特别是当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能力水平不足,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智慧仪器设备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智慧教育模式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设备为学生营造可视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观看到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激发学习欲望。
3.培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成效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技能型人才,不单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还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效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以确保自己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人[8]。为有效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学院教师必须积极借助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教师要在智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智慧手段,如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线上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类型的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效率,还能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在课堂下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外,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借助信息技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智慧互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布置相对应的作业,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智慧探究,以此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3)促使学生反复学习学科知识。教师应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高效完成复习提供有力保障。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智慧教育工具,有针对性地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增加知识积累,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育形式,其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智慧。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将智慧教育理念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从知识型转变为智慧型,使教学方式从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使学生的学习模式从线下学习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使教学评价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因此,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必须积极构建智慧课堂,实施智慧教育,以此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白玲,安立魁.智慧教育:中巴高校合作的战略选择与施为路向———基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2025愿景》[J].比较教育研究, 2020,42(07):27-34.
[2]刘东波.跨文化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策略探析———评《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356(12):110.
[3]姜勇,洪江凝.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追寻与坚守:学、智、哲三识合一[J].中国教育学刊,2021,334(02):41-46+80.
[4]王慧琳,谢文静.体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发展: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措施一瞥[J].体育教学,2016,36(06):61-62.
[5]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地质教育, 2022,31(03):109-112.
[6]李兰,刘何.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发展———《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教学新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21,No.336(04):134.
[7]罗晓峰,宋盼盼.基于智慧教育的高质量新型数学教与学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66-167+170.
[8]朱雨萌,李艳,翟雪松,陈文智.基于文本大数据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政策(2000—2020年)分析及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5):49-58.
Explor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mart Education
Song Jianxun, Zhang Jing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Henan Province, X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educa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a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mart education is a typical educational model that combin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education, which meet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should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smart education, clarify the necessity,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conducting smart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actively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vocational schools in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explor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mart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 in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smart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