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书 黄可可 李怀攀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陀螺运动的特点以及游戏性质,提出陀螺运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希望对建立新的教学和训练体系有所帮助。本文在对陀螺运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尤其突出了陀螺运动的趣味性、游戏性,借鉴了各民族陀螺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陀螺运动;教学改革;身心健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旅游职业学院2020年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YJJG2020020)的研究成果。
陀螺运动是一项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西南地区开展比较普遍。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多年来十分重视陀螺运动项目的开展,已经开设该项选修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构建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及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这种改革思路的指导下,将陀螺运动作为教学改革对象,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开展趣味性教学,增加学生对陀螺运动的全面了解和认知。
1陀螺教学的内容
在进行教学改革前,陀螺教学内容是根据竞赛设计的,它主要是围绕竞赛技术层面而展开的,比如陀螺运动的基本技术、陀螺运动的基本战术和陀螺运动的基本素质训练三大内容体系。本次教学改革主要从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全面继承各民族的陀螺传统体育文化而展开。在教学中保留了各民族的不同打法,增加了游戏和娱乐的成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形成一套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大类:
1.1比旋类
比旋类,其方法是将陀螺旋转后不断用鞭子抽打,让陀螺不断旋转来维持陀螺旋转的时间,旋转时间长者胜;或者将陀螺用鞭子抽打到对方场区,保证陀螺不在自己场区停转。这种类型的打法是让学生练习抽打动作和放陀螺的技巧。抽陀螺可以增强学生上肢力量和协调性,愉悦身心。在教学中,重点进行陀螺游戏性质的比赛,根据不同民族的打法,分别进行练习,达到愉悦学生身心的目的。
1.2抛陀螺类
抛陀螺是从一个起点向一个规定的区域抛掷陀螺,规则以抛掷陀螺的准确度和陀螺旋转时间决定胜负。抛陀螺练习可以锻炼上肢力量,具有游戏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愉悦的目的。在一个教学单元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会抛掷的基本技术外,还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资料,总结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采用的抛掷陀螺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了解陀螺运动的悠久历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和演变规律。
1.3抛陀类和旋转类相结合
这类方法具有竞赛性和游戏性的双重性质,在一个特定的场地,防守一方用鞭绳缠好陀螺,然后将陀螺抛入旋放区进行旋转,进攻一方在6米(女生比赛为5米)外的区域用自己鞭绳缠绕好陀螺掷打对方的陀螺,击中可以得1到4分:击不中不得分。如果进攻方的陀螺在场内先于防守方的陀螺停转可以得1分,防守方的陀螺先于进攻方的陀螺停转得3分,进攻和防守陀螺一起停转得2分,进攻方将对方陀螺击出界外,而攻方陀螺仍在场内继续旋转得4分。比赛的时候,得分只计攻防得分,攻防互换击打,以比赛的累计得分决定胜负。
1.4打陀螺类
打陀螺多数是先以一种方式(比旋类或抛接类的结合)决定攻方与守方,守方将自己的陀螺旋转,攻方缠好自己的陀螺在规定距离内击打守方陀螺,把守方陀螺击打到规定区域之外或击准后比旋转时间,按其结果进行攻守互换及判定胜负。
1.5竞技类陀螺教学
竞技类陀螺项目是由旋转类和抛陀类演变而来的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技术包括防陀技术和攻陀技术。防陀技术用于防守,技术要求位置要准确、旋转速度快而平稳。放陀技术分为两种,即单手放陀技术和双手放陀技术。单手放陀技术动作简单易于掌握,是教学中的辅助练习,在练习时,一开始鞭绳可短些,缠绕圈数可少些,熟练以后,逐渐加长鞭绳和缠绕圈数来增加陀螺旋轉强度。双手放陀是主要技术之一,练习中可以安排规定次数、规定时间、多陀放陀、多点放陀练习与攻陀交替的放陀比赛练习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用力顺序、发力特点、放陀和拉陀配合的动作技巧。放陀技术中,猛力提拉动作是放陀技术的关键,是陀螺旋转的动力来源,需要反复练习、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放陀教学中,应从“简到繁”“从准到旋”,在鞭绳的缠绕方向上可采取顺、逆时针不同的缠绕方向,左、右手掷陀、拉陀的放陀练习,从而使学生提高对放陀技术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使技术熟练,能适应对抗比赛的需要。
攻陀技术是陀螺运动的重要技术之一,技术要点分为命中率(准确性)、力量、转动惯量。在教学训练中,首先要强调打准,开始练习打准时可以采用短鞭,缠绕圈数少的攻陀和打准练习,再用长鞭绳,缠绕圈数多的攻陀练习。先要求准确,然后逐渐发展到准而有力量;从短距离开始练习,逐渐加大距离直至达到规则要求的距离。
2陀螺教学中的身体素质训练
2.1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是陀螺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构成速度素质的基本要素包括下肢爆发力和神经肌肉快速工作的能力。训练计划中采用高抬腿跑、后蹬跑、小步跑,跨步跑等练习。重复多次的30米快速度跑、50-60米追逐跑等练习可以有效提升速度,下肢的爆发力可以通过负重深蹲跳、蛙跳、立定跳、跨步跑、变速变向跑、双人躲闪、听哨音突然启动的加速跑和急停等练习。
2.2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这两种耐力都很重要。肌肉耐力训练通常采用俯卧撑练习发展上肢耐力,仰卧起坐练习发展腹肌耐力。心肺耐力通过长时间的运动,以增加心脏、肺的工作负荷的有氧运动来实现。训练方法采用慢跑3000米、走跑交替5000米及5千米竞走练习。
2.3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有节奏地、循序渐进地增加负重练习,包括负重深蹲、俯卧撑、杠铃等练习。力量练习每周进行三次,多次练习之间,要让学生的体能得到充分的恢复后再进行训练。
2.4柔韧训练
柔韧性表现的是人体关节活动的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运动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性的好坏与神经肌肉放松的程度有关。训练柔韧性可以通过拉伸式训练和弹射式训练两种方式交替应用。拉伸式以肩、背、上下肢伸展练习为主。上肢练习包括拉肩、压肩、转肩等;下肢练习包括压腿、单叉、仆步等。弹射式动作以正踢腿、侧摆、后摆腿练习为主,先做拉伸练习,再做弹射练习,幅度由小到大。
3教学改革后的效果
3.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陀螺教学的6个班的学生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300份有效问卷,从学生满意度、有没有兴趣、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认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没有正向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学生对兴趣、教学内容的认同、身心健康方面的正向影响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学生对新的陀螺教学内容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8%。
3.2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在进行陀螺教学改革前、后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采集,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并对教学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在改革前的合格率为70.56%,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后,合格率达到了71.67%;改革前的优秀率为5.56%,改革后的优秀率为6.67%;改革前的良好率为16.11%,改革后达到了18.33%。经t检验,达到差异显著(P<0.05)的水平。结果表明,通过一学期的陀螺运动选修课教学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指标有明显提高。
3.3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
在教学改革前后采用常用心理健康量表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后学生的10项因子均出现了下降,其中在抑郁、焦虑、强迫和其他四项因子,差异显著(P<0.05),在抑郁、焦虑两项差异非常显著(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总体而言,陀螺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新的陀螺教学体系包括我国各民族的陀螺打法,继承了各民族的陀螺民族文化,对继承和發扬传统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关教师总结了多年来陀螺教学经验,提出了新的陀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了新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体系。学生对改革后的新的陀螺教学体系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效果显著。新的陀螺运动教学体系在改革传统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增添了趣味性、游戏性,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2建议
高等院校应全面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游戏性、娱乐性为特点对陀螺运动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教育中实施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途径,实现预防性的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的陀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娱乐功能来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
作者简介:
1.王陶书(1983-),女,河北巨鹿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2.黄可可(1986-),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3.李怀攀(1986-),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