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英语文学研究历来广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斐然。然而,该领域研究的现有文献,时间节点尚有滞后,且研究方法缺乏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科学计量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与英语文学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词频分布、关键词聚类、热点突变等知识图谱,通过总体趋势、研究热点、高影响力作者等参数,探究了国内英语文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研究发现,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经历了2000—2008年发展初期、2009—2012年快速增长期、2013—2014年下滑期、2015—2018年逐步回升期、2019—2022年错落发展期5个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为小说家、加拿大、文化差异、文学翻译、阿特伍德等;高影响力作者为学者朱振武、胡曙中等。
【关键词】英语文学;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1-0055-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1.017
近些年,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硕果累累,佳作频出。乔国强[1]从世界文学谱系的视角研究了英语文学谱系的形成与构建;着重探讨了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和加拿大文学以及这三国文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原本属于英语文学文化圈的次级文学逐步建立了其文学传统,从而成为能够自洽且相对独立的文化中心。程朝翔[2]认为在英语文学研究中引入主题和方法是战略性考量的基础和前提;梳理了英语文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文学理论、文学体裁、流派文学、国别文学、重要作家等;提出了人文学科其他领域约束英语文学研究的必要性。然而研究表明,现有文献时间节点略显滞后,且研究方法多为质性分析,量化分析的实证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尝试用CiteSpace 软件对英语文学的国内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研究现状、热点演变及前沿动态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根据其搜索范围,将发文年限设定为1982年1月—2022 年12月,检索的时间是 2023年 3月 9日,检索到CNKI数据1170条,去重后得到有效数据1159条,作为本文的数据源。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 CiteSpace V.6.1.R6軟件,对英语文学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该软件由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基于文献计量学,以文献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特征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定量呈现参数的轮廓分布,还可以分析不同国家、机构、期刊和学者的信息,从而追踪和分析某学科的前沿性研究[3]。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值,绘制词频分布、关键词聚类、热点突变、作者合作网络等知识图谱,从总体趋势、研究热点、高影响力作者等维度,探讨国内英语文学领域的研究状况。
二、英语文学总体趋势
将CNKI的数据导入CiteSpace,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之后,选择“英语文学”节点的 “Citation History”选项,从而得到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的词频分布图(如图1所示),该图可以直观反映出国内英语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图1呈现了英语文学研究经历的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8年为发展初期,年均发文量约2.667;第二阶段2009—2012年为快速增长期,年均发文量约45.2;第三阶段2013—2014年为下滑期,年均发文量为12;第四阶段2015—2018年为逐步回升期,年均发文量为22;第五阶段2019—2022年为错落发展期,年均发文量约26.667。很明显,国内英语文学研究从 2008 年开始出现了第一次发文量激增,本次研究热度持续了 5年,至2013年达到鼎盛期,虽然开始出现下滑,但很快又在2014年出现了第二次研究热,且重回巅峰,然后又开始呈现下滑态势,但整体发文量并不低,而且回落与上升,交替错落发展。由此可见国内学界对英语文学研究的热衷。
三、英语文学研究热点
从论文标题或主题提取的关键词,能够准确反映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大数据科学计量工具提取文献关键词并绘制其频次的高低分布,可以呈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4]。本文通过CiteSpace 软件生成英语文学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和突变热点知识图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领域热点的总体发展态势、阶段性研究热点和新兴研究热点,并基于此类可视化视图,分析归纳了英语文学研究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规律。
(一)热点的总体态势
以英语文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运行CiteSpace程序,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见图2,该关键词聚类图谱由节点之间的连线组成,节点代表关键词,即研究热点,其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而节点间连线的粗细程度表示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 [4]。
如图2所示,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为小说家、多伦多、纽芬兰和世界英语;热点国别为加拿大;热点主题为文化差异、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文学作品;热点学科领域为文学翻译和英语教学;热门作家为阿特伍德。在此种研究背景之下,更多的作家开始探讨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和意义,比如美国著名当代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孙行者》既具备现实主义色彩,又包含浪漫主义元素,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青年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和融合[5];人工智能也提供了全新的文学创作思路,例如英国作家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的《弗兰奇斯斯坦》(Frankissstein)从性别视角对人工智能存疑,反映了作者对科技伦理的关注,为读者带来了崭新的阅读体验;许多作家尝试了实验文学,而英国女作家埃尔曼(Lucy Ellmann)为其中的佼佼者,其作品《鸭子,纽伯里波特》(Ducks,Newburyport)反思现实、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意识流和缩略语的创造手法,表达对现状的不满和批判,达到了英语实验文学复兴的高潮;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逐步恶化,全球环保意识高涨,诸多作家反思了科技文明的发展,开始透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表达生态意识,例如英国作家马歇尔(Helen Marshall) 的《迁徙》(The Migration);新世纪英语文学钟爱关于记忆、创伤以及历史拟写的题材,曼特尔(Hilary Mantel)等作家在该领域崭露头角,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再现了历史事实,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小说的发展[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艾丽丝· 门罗(Alice Munro)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微妙的心理,呈现出人性的细微特质,拓展了短篇小说写作空间的轨迹[7]。
(二)阶段性热点
關键词时间线图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英语文学研究的阶段性热点,相同时间段内的节点聚类在一起,时间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能够清晰呈现文献的更新状况和内部关联;某一时间段的节点愈多,说明该时间段内发表的成果愈多,该领域处于蓬勃发展期,反之则处于式微停滞期;各时间段之间连线的疏密程度可以直观反映各阶段之间的传承关系,连线愈密,传承关系愈强,反之则愈弱[4]。
如图3所示,国内英语文学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由此至90年代,研究热点寥寥无几,学界对该领域并不热衷,直到迈入21世纪,英语文学研究急剧上升,多领域、密热点层出不穷,交相辉映,稳步发展并呈现出跨学科、多视角的演进趋势,向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翻译等领域进军。出现此种现象主要是由于21世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普及迅速,人类社会迈入电子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世界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特征,使文学作品在审美取向、叙事方式、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等方面都趋于多元化;学界广泛关注文学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视角;文学作品跨国家、跨文化现象明显,跨国界理论研究在外国文学批评中已然跃为热点;外国文学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重返道德关怀和人文价值主题;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也历经了变革,从文本传播演变为影视传播[8]。
英语文学开始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学界开始关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众多作家在作品创作中酣畅淋漓地呈现缤纷多彩的创作理念,凸显多样的个性,文学作品沿着多元化轨迹飞奔,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融合交汇,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9]。21世纪城市化进程加快,催化了消费文化与都市文学创作,许多作家开始思考光鲜亮丽的城市繁华背后,现代人迷茫颓废的心理以及新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例如维贾伊(Madhuri Vijay)、马哈勒(Amrita Mahale)、穆克杰(Rheea Mukherjee)等[6];诸多作家深入探讨族裔差异、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异,以及文明冲突与民族身份构建等主题,例如加拿大族裔作家劳伦斯·希尔(Lawrence Hill)[10]。
(三)突变热点
CiteSpace的突变值可以检测某一领域研究热度的骤增程度,突变是指某一词条的使用频次骤然增高,或短期内突现[3]。英语文学领域名列前茅的热点突变词见图4。
如图4所示,英语文学研究最高频的突现词为小说家,热度突发于1983年,结束于1997年,英语文学界的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了14年;其次为文学翻译、语言艺术、文化差异和美学价值,其突变热度均开始于2017年,并持续至2022年,连续5年维持热度,反映了英语文学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突变值最高的关键词为文学翻译,突变强度值为7.54,其次为翻译技巧和语言艺术,突变强度值分别为7.07和7;首次出现时间最近的为艺术语言,出现于2018年,其次为语言艺术,出现在2016年,再次为美学价值和翻译技巧,均首次出现在2015年;综合来看,各项指标都突出的是文学翻译及其相关主题,由此可见,文学翻译为英语文学研究的焦点,研究视角涉及美学、语言、教学、翻译及文化等。
四、高影响力作者
高影响力的作者可以折射出某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作者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发文量和中心性两个方面。作者网络图谱中,节点代表某一学科领域的发文作者,节点的大小表示这些作者在该学科领域的发文量,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疏密则代表各个作者之间合作的强度,其中处于中心位置的节点代表该学科领域贡献度最高的核心作者,即高影响力作者[4]。
图5呈现了国内英语文学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发文量跻身前列的是学者朱振武(19篇)、胡曙中(8篇)、颜治强(6篇)、芮小河(5篇)、刘延超(5篇)和王薇(5篇);如图5所示,学者朱振武和学者韩文婷、綦亮、张毅及刘略昌合作密切;该领域作者的机构及中心性在表1中有所体现,如表1所示,学者朱振武(上海师范大学)、胡曙中(上海外国语大学)、颜治强(湖州师范学院)的中心性都为0.04,其次是黄晖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心性为0.03,再次是学者王薇(贵州师范学院)和隋刚(首都师范大学),中心性皆为0.02。
图5和表1中的作者在英语文学研究领域贡献度颇高,已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其中上海师范大学的朱振武教授发文量和中心性都居高。朱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问题与策略”首席专家,主要关注古尔纳、福克纳、爱伦· 坡、丹·布朗系列小说以及非洲英语文学等。朱教授的著作《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阐述了美国文学以及文化中的多元因素对美国本土小说的影响,该书从北美印第安人的口头文学着手,融合了北美大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美国小说中的清教元素,探讨了美国本土小说逐渐脱离其母体英国文学,渐次独立演变的历程[11]。
五、结论
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 CiteSpace,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对英语文学研究领域的总体趋势、研究热点、相关作者等参数做了可视化处理,并依据数据结果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四十年来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经历了2000—2008年发展初期、2009—2012年快速增长期、2013—2014 年下滑期、2015—2018年逐步回升期和2019—2022年错落发展期5个主要阶段且21世纪英语文学研究急剧上升,呈现出跨学科、多视角的演进趋势,向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翻译等领域进军。
(2)国内该领域研究呈现出热点与领域多元化的特征。学界关注的高频词汇为小说家、多伦多、纽芬兰和世界英语;由此衍生出的文学翻译、语言艺术、文化差异和美学价值,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视角涉及美学、语言、教学、翻译及文化等;此外,研究对象的热门包括加拿大和作家阿特伍德等。
(3)从国内英语文学研究高影响力作者的视角分析,学者朱振武、胡曙中等既是高产作者又是高中心性作者,在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贡献度,已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
(4)在研究方法上,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目前以质性研究为主流,量化研究相对不足。
21世纪的英语文学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双面神雅努斯,一面朝着过去,一面向着未来,不断地变幻着新面貌。本文僅选取了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部分参数,分析了1982—2022年期间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前沿动态,还有许多其他的参数可供选择,如作者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作者及机构的区域分布、该领域研究的项目基金分布和相关期刊的主题占比等。期待本研究能为更多研究者提供参考,从而促使该领域的研究进一步趋向多元系统化。
参考文献:
[1]乔国强.世界文学谱系中的英语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23,(01):2-19.
[2]程朝翔.文学研究何为——英语文学研究刍议[J].东吴学术,2020,(03):6-15.
[3]陈超美,李杰.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
[4]陈悦,陈超美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 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芮小河.英语文学的实验与创新—— 2019年度全球英语文学回眸[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0,(04):97-105.
[7]匡咏梅.2013年英语文学年度报告[J].外国文学动态,2014,(05):10-19.
[8]张平功.文化研究语境中的英国文学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3,(06):111-115.
[9]江宁康.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4,(02):77-81.
[10]芮小河.英语文学全球化中的作家代际更替——2015英语文学年度报告[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04):
79-94.
[11]朱振武.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孙燕,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