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增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真实的教学案例为基础,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对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展开总结和概述,从学生的成长和历史教学的发展等多个角度,明确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溯源历史轨迹、研读人物事迹、创设仿真情境和巧设探究话题等方式,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1-0076-0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其中涵盖“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和“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等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将历史教学指向了家国情怀。对此,高中历史教学要将家国情怀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从选材、创设情境等多个层面开展德育工作,让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史实的过程中,从学科文献、榜样力量、亲身体验中获取精神食粮,明确英雄人物身上具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传承的意识,从而产生模仿、学习的欲望。久而久之,高中生的家国情怀也能逐渐增强。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既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将家国情怀作为培养目标,以目标为中心,甄选教学案例,设计教学环节,将富含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理想信念的素材引入历史课堂,既能使学生深化对“家国情怀”的认知,也能推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融合,践行《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此外,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基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要求,教师也会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历史课堂及课外活动中感受历史事件、英雄人物蕴含的家国情怀,让他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受到积极影响,增强自身的爱国精神和意志力,强化高中德育效果[1]。除此之外,从国家发展的层面来说,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科技、经济等硬实力,也需要国民素质、文化积累等软实力,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积累的丰富也要建立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将家国情怀作为重要培养目标,有助于高中生从心底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依据核心价值观中的思想和理念展开行动,成为拥有健康体魄、深厚底蕴的青少年。
二、高中歷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具体策略
为了加强高中德育工作的效果、健全高中生的人格,同时提升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要创建以家国情怀教育为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精选教材中的内容和课外史料资源,带领学生追溯历史和英雄的轨迹,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使学生逐步将家国情怀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一)溯源历史轨迹,使学生于解读文献中了解家国情怀
文献资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以文字、图表等为载体,记录了某一个历史阶段的真实事件或社会状态。要想探寻真实的历史故事,就必须正确解读文献资料,而在历史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家国情怀教育,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在解读历史文献的过程中,溯源历史事件的轨迹,让他们跟随事件的发展脉络,体会历史故事的真实感和形象感,并深入品味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感思想,真正了解“什么是家国情怀”“如何才能增强家国情怀素养”等[2]。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依据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资源和历史著作、学术研究文献等,让学生从名人名言、史料评论、文物资源等素材中,挖掘出丰富的隐藏信息,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感受特殊事件中人物群像体现出的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品质。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无数青年学生、市民群众通过示威、请愿等形式表达了他们的爱国精神。教师基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其历史地位,将其作为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是十分恰当的。在高一上学期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共同梳理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取得的历史成就,明确参与该运动的主要人员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经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对五四运动的价值和历史地位有所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入与五四运动相关的文献史料。其中,《申报》的文字报道资料以史料的真实、过程的详细得到关注和认可。教师可从《申报》的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内容,带领学生一同解读和分析报道中的文字、图片素材,让他们了解学生群体、学术团体意识觉醒之深刻,明确他们在爱国运动中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贡献。
教师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引导学生溯源历史事件的轨迹,既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能让他们明确历史进程中某一个人物群体或全体国民的爱国精神,以及深陷民族危亡境遇中的人们的觉醒意识。在解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明显增强,他们也能在习得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研读人物事迹,使学生于榜样力量中感知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脱离历史人物往往会显得空洞、抽象,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课堂上,如果没有典型人物事例的铺垫,学生就会难以真正理解家国情怀的具体含义。对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研读人物事迹,让学生从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出发,在勾勒人物图像、品味人物品格的过程中受到榜样力量的影响,感知家国情怀。
为使学生能够全面、立体地勾勒典型历史人物的形象,教师选择的人物要有典型性,并以人物研读会的形式,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方面陈述不同的历史材料,真正了解历史人物的实际贡献和历史影响。以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这一单元为例,在教学“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这一课时,为了凸显榜样的力量和作用,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感知和形成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将袁隆平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以人物研读会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走近袁隆平的科学世界和真实生活,领会一代科学家身上具备的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为国奉献的工匠精神以及深埋内心的家国情怀等。经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于互联网平台搜集相关素材与资源,并与小组成员讨论,撰写一份袁隆平先生的人物简历,具体可涵盖“求学经历”“水稻研究”“任职经历”“社会活动”“科技成就”“教学成果”及“主要贡献”等方面,并对典型事迹进行细致研磨,从而全面感受他身上的家国情怀。比如,学生可以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经历作为重点研磨的对象,围绕“亲历饥饿”“以农业报国”等主题,讲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经历了真实的饥饿岁月后,袁隆平坚定了自己的农业报国梦,他于1953年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农学研究工作。1961年,他在田里发现了一株不同寻常的水稻,经过观察和分析,他发现这是一株杂交水稻,由此坚定了“杂交水稻能够在自然界生长”的理论观点。在此之后,为了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水稻,袁隆平不畏高温和酷暑,在几十万稻株中摸爬滚打,晕倒后再爬起来继续寻找。两年后,他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袁隆平与其学生在多年间,一直坚持最初的目标。十年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培育出杂交水稻,也解决了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正是因为有袁隆平这样爱国的科学家,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蓬勃发展。
以上文本结合了袁隆平的真实经历,以“培育杂交水稻”这一典型事迹为例,书写了一段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故事。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声情并茂地讲述袁隆平的故事,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针对袁隆平为科学事业、为国家农业所做的贡献,表达自身的感悟,体会到他身上的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
通过研读典型历史人物事迹的方式,学生既能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又能对人物身上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有所理解。在榜样力量的驱动下,学生也会产生思想和情感共鸣,他们的家国情怀也能不断加深,这对高中历史教学和德育工作皆有重要作用。
(三)创设仿真情境,使学生于亲身体验中认同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还原某一个历史场景、事件或人物,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历史事实,认同家国情怀。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采用情景演绎、影视鉴赏等途径,创设仿真的情境,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和感悟力。
基于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需要,教师在创设仿真情境时,也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让学生在视与听高度融合的环境中,了解历史故事的全貌。如此,学生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也会随之增强。以“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为了让学生认同家国情怀,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演绎的方式创设仿真的历史情境,结合《狼牙山五壮士》组织演绎活动。首先,编创剧本。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自主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材料,明确《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学作品中对应的历史故事,并将其改编为符合史实、有丰富情节的剧本。其次,精彩演绎。各小组根据本组编创的剧本,围绕人物的对话、行动、心理活动等细节,结合多媒体设备中的影音素材,将狼牙山五壮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故事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果决。最后,分析总结。待学生结束表演后,教师让他们口头叙述此次表演活动的收获,将自身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见闻一一陈述出来,引导他们深入分析五壮士的品质。
教师将创设仿真情境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表现。在情境的驱动和影响下,学生不仅能够重新审视和认知历史知识,深刻记忆基础教学内容,还能从教学内容中凝练出思想和情感,最终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
(四)巧设探究话题,使学生于课堂讨论中强化家国情怀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历史人物的诞生都有其原因。当深入解析和探究原因时,学生往往能够挖掘到隐含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培养和强化高中生的家国情怀十分珍贵。而为了帮助学生挖掘隐含信息,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巧妙地设计探究类的话题,引领学生针对具体的话题展开讨论,梳理事件的过程,明确原因和结果。
在设计探究性话题时,教师一要考虑与课程内容的适配度,二要考虑学生的真实思维和理解能力。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为了让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观念、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如下探究话题:
“19世纪初,英国从中国大量输入茶叶和生丝……在中国珠江口外伶仃洋面停留的鸦片走私船有30多艘……”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围绕“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内因与外因”展开讨论,从辩证的角度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以上述话题为依据,在与教师和同学交谈、辩证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理清战争爆发的原因,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对战争过程中出现的民族豪杰、仁人志士等产生敬佩之情,至此,高中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家国意识皆得以增强。
三、结束语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可以将家国情怀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通过溯源历史轨迹、研读人物事迹、创设仿真情境和巧设探究话题等策略,引导学生解读历史文献,明确榜样的力量,重演歷史故事,深入探究历史话题,了解家国情怀的含义,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产生认同感。
参考文献
甘孝龙.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3):65-66.
吴凤银.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1):79.
作者简介:刘忠骅(1980.12-),男,重庆人,任教于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