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学玮?向九如?刘红叶?韦昕楠
摘要:青少年早期情绪波动较为剧烈,探究内在情绪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作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1880名初中生,并对其中549名初中生数据进行3年追踪,发现:情绪问题能有效预测注意力问题、成瘾问题、厌学问题等三类外化问题行为;心理韧性对情绪问题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当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高时,其外化问题随着情绪问题的减轻而显著减弱;反之,其外化问题则不随着情绪问题的减轻而变化。这些结果为开展针对青少年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行为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情绪问题;外化问题行为;心理韧性;调节作用;追踪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4-0018-07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而在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都达到新高度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情绪风暴、学业压力、网络诱惑、独立与依赖的矛盾等,如果应对不良或发展受阻,他们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适应问题。内化问题(internalizing problems)和外化问题(externalizing problems)作为问题行为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是青少年适应不良的常用指征[1]。内化问题为指向个体心理内部的情绪情感问题[2],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层面,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外化问题主要为个体向外部环境做出消极反应的一系列外向性行为[3],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层面,多表现为自我伤害[4]、注意力问题[5]、网络成瘾[6]、厌学拒学[7]等行为。
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作为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两个重要方面被廣泛研究[8],两者之间存在的作用关系较为复杂,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支持不同的观点。一部分研究发现,外化问题导致内化问题的出现[9]。这一观点认为,外化问题是一种不适应的应对方式,它会导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从而引发内化问题。例如,一项追踪研究发现,青少年早期的攻击行为会增加其后期的抑郁风险[10]。但也有部分研究发现内化问题会导致外化问题。这一观点认为,个体会用外显的行为问题来掩盖他们内在的情绪问题[11],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化问题会加剧已有或后续外化问题的发生进程及严重程度[12-13]。例如,一项纵向研究发现,青少年早期的焦虑会增加其后期的攻击行为。另一项研究发现在青少年女性群体中,早期的内化问题能够预测、强化后期的外化问题。同时,一项有关韩国儿童的研究也表明,8~9岁的内化问题可负向预测12~13岁的外化问题[14]。此外,还有少量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15]和协同发展[16]的关系。这一观点认为,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是两种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它们会相互促进或抑制,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轨迹。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抑郁心境容易导致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也是个体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17]。而在学校心理辅导室里常见的心理主诉之一是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根据大量临床经验得知,这一典型的内化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节,将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通常会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手机成瘾、学业厌倦等外在表现被老师和家长关注,并引起师长们的高度担忧与重视。综上,本研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推测青少年的内化问题存在发展为外化问题的可能。
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早期,是个体品格、能力和积极发展的关键期[18]。为了减少或预防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许多研究关注“发展资源框架”[19],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资源是个体的心理韧性(resilience)[20]。心理韧性是指个人在遭遇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能够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保持或恢复正常功能的能力[21]。心理韧性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提升[22-23],从而帮助个体减轻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维持心理健康[24]。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对外化问题行为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水平越高,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25]。这或许得益于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具有更灵活的情绪适应和行为调节策略,心理韧性水平越高,个体情绪问题带来困扰的可能性越低,例如,高心理韧性个体孤独感水平更低[26]、焦虑感体验程度更弱[27]。由此可见心理韧性不仅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和调节消极情绪,还可以提高个体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减少相关问题行为。合理推测心理韧性很可能在内化问题发展成为外化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保护因子的作用。
综上,虽然已经有不少研究关注了心理韧性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关系,但内外化问题在时序关系上的表现较为复杂,特别是在青少年早期群体中,以往的研究结果对此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28]。此外,心理韧性在内外化两类问题关系中的作用与角色还没有被充分研究。因此,本研究将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三年的追踪调查,探讨青少年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之间的关系,并聚焦心理韧性在这一关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具体研究假设如下:青少年早期情绪问题会影响后续的外化问题;心理韧性在情绪问题与外化问题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1.青少年问题行为量表
采用北师大心理测评平台量表,该量表基于儿童行为评价系统(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 for children,BASC)量表编制青少年问题行为量表,本研究使用其中的情绪问题(58题)分量表作为内化问题的指征,使用注意力问题(24题)、成瘾问题(22题)、厌学问题(33题)三个分量表测量不同外化问题程度。四个分量表共计137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1表示“从不”, 4表示“ 总是”。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7~0.94之间,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2.心理韧性量表
该量表由坎贝尔和思坦因(Campbell-Sills & Stein)[29]对25条项目的心理韧性量表简版 (CD-RISC)简化而成,中文版由张丹梅等[30]修订。全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即1表示“不符合”, 2表示“比较不符合”,3表示“一般”,4表示“有些符合”以及5表示“符合”,量表总分为各项目计分直接相加,总分越高代表心理弹性越强。此量表 Cronbach α 系数为0.942。
(二)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市某中学2021届~2024届学生施测,连续追踪3年,共1880人,采用2022届在2019~2022年三年的追踪数据,共549人,其中279人(50.8%)为男性,270人(49.2%)为女性;以及2021年9月的横断数据,其中初一(2024届)976人,初二(2023届)475人,初三(2022届)429人,其中933人(49.6%)为男性,947人(50.4%)为女性。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以学校心理测评工作为依托,在每年9月份,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并收集数据。具体过程为:在征得学生及其父母的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采用线上答题的方式,集体宣布指导语并填写问卷。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回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录入处理。使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使用第一年施测的1880份横断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比较,并通过PROCESS宏插件对追踪三年的549份数据进行路径分析,采用模型1对心理韧性在情绪问题与外化问题间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检验。
三、结果分析
(一)中学生情绪、外化问题行为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
采用第一年收集的1880份横断数据进行各变量的相关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心理韧性与情绪问题、注意力等外化问题均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p<0.01),情绪问题与注意力等三种外化问题之间则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
(二)中学生不同心理韧性水平下情绪、外化问题行为程度的比较
將心理韧性的得分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上下各取27%作为高低分组依据,比较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学生在情绪、厌学、注意力、成瘾这些问题上的得分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低中高不同心理韧性水平在情绪问题和厌学问题上的表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1)。低中心理韧性水平在注意力和成瘾问题上的表现没有差异,但两者均显著高于高心理韧性水平在这两类问题上的表现(p<0.01)。
(三)中学生情绪问题与外化问题的关系: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采用2022届学生三年追踪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控制了学生第一年的注意力水平后,第一年的情绪问题(β=0.206,p<0.05)对第三年的注意力问题的主效应显著,第一年的情绪问题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第三年的注意力问题。第一年的心理韧性(β=-0.028,p>0.05)对第三年的注意力问题的主效应不显著。第一年情绪问题与心理韧性的交互项对第三年注意力问题预测显著,表明心理韧性对情绪问题和注意力问题的调节作用显著(β=0.109,p<0.01)。为进一步检验调节效应,对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绘制交互效应图(见图1)。图中直线斜率反映了情绪问题对注意力问题影响的大小。简单斜率分析表明,对低心理韧性的学生而言,情绪问题对注意力问题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97,p>0.01),无论情绪问题水平高低,注意力问题水平都偏高。对高心理韧性的学生而言,情绪问题对注意力的预测作用显著(β=0.315,p<0.01),并且随着情绪问题的降低,注意力问题大幅改善。
在情绪问题与成瘾问题和厌学问题的关系中,心理韧性存在类似的调节作用(分别见表4和表5)。当心理韧性水平低时,第一年的情绪问题并不能显著预测第三年的成瘾问题(β=0.048,p>0.05)和第三年的厌学问题(β=0.113,p>0.05),且后两者总体水平偏高。而当心理韧性水平高时,第一年的情绪问题可以显著预测第三年的成瘾问题(β=0.253,p<0.01)和第三年的厌学问题(β=0.312,p<0.01),且随着情绪问题水平的降低,成瘾问题和厌学问题水平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结果表明,情绪问题对上述三种外化问题的影响受到了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四、讨论
(一)初中生情绪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关联
本研究采用纵向追踪的方式探讨了初中生情绪问题与外化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对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情绪问题与注意力、成瘾以及厌学这三类外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发现一致,内外化问题存在相互关联[31]。
(二)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对问题行为的保护作用
心理韧性水平会影响初中生在情绪、注意力、成瘾以及厌学问题上的表现。心理韧性水平更高的个体,在情绪、注意力等方面的问题更轻微,即心理韧性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起缓冲保护作用。以往的研究曾提到高心理韧性的个体日常情绪问题的水平通常较低,一般不易受到消极事件与情绪的影响,这与他们更擅长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关。而高心理韧性的个体也具备更多应对问题的资源,从而较少地出现外化问题行为。
(三)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探究内外化问题的关系发现,情绪问题与外化问题的关系受到了心理韧性的调节。这与以往的研究存在细微出入,具体表现为情绪问题对外化问题的影响仅出现在高心理韧性的群体之中。对高心理韧性的青少年而言,外化问题是由早期的情绪问题引发的,一旦出现情绪问题,则容易呈现外化问题。可能的解释是:一般而言,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个体在情绪调节方式上更为重视积极情绪,相对减少对消极情绪的抑制,通常能较好地平衡情绪状态[32]。但根据心理韧性的保护模型[33](见图2),内外部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同时起作用,并相互影响。若外在压力情境所导致的消极情绪过于强烈,保护性因素的作用也将随之减弱,情绪状态可能出现一定的失衡,最后以“见诸行动”的方式倾泻而出。即,对心理韧性水平高的青少年来说,外化问题的本质或许是与过度内在平衡与调节有关的内化问题[34-35]。正因如此,其情绪问题的减弱才会有效促进外化问题的改善。
另一方面,对低心理韧性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情绪问题水平的起伏并不能显著预测外化问题水平的变化:不论情绪问题严重与否,其外化问题水平总体偏高。且他们的情绪问题和外化问题的水平都高于心理韧性更强的个体。这似乎说明,当个体缺乏一定的抵御危险和压力的能力时,内化外问题可能分化为两条不同的心理病理路径,按各自的路径发展。
五、启示与建议
(一)关注早期情绪问题的信号,预防问题的迁移与外化
本研究的优势和贡献在于用三年的追踪数据进一步探索了内外化问题之间的变化关系,发现了早期的内化问题,即情绪问题会导致后期的外化问题,如注意力、成瘾、厌学问题。虽然以往大部分研究认为是外化问题导致内化问题,但从学校心理辅导的实践出发,来访的学生大多存在情绪问题,进而出现难以集中于课堂、对学习产生厌恶或沉迷网络等更为明显的行为现象,在一些针对青少年学习表现的研究中也发现,情绪问题是很重要的预测影响因素[36-37]。本研究的结果符合学校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对外化问题的关注也更聚焦于家长和老师更为重视的学业表现,以警示家长和老师不可忽视孩子前期暴露的情绪问题,应正视并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学校和社区也可以通过向家长和老师提供有关青少年情绪与心理的讲座,提升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情绪的识别与应对能力。
(二)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增强问题应对能力
通过在本次青少年群体中所发现的不同心理韧性水平下呈现的不同的内外化问题间的关系,得到启示:相比于不良的内外部环境和状态带来的影响,对不良处境的心理承受和应对能力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38],心理韧性对于内外化问题的发展有一定的延缓、保护作用。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在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及其他外部资源的同时,也需重视青少年内部资源的积累,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促进对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培育,例如重视挫折教育、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或延缓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进程。增强学生抵御压力和风险的能力,让学生在遇到一般心理问题时,可以更好地自我调节与应对。
(三)将心理韧性水平纳入初始评估,确定后续干预重点
针对存在较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研究结果也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策略提供了指导:将学生来访者的心理韧性水平纳入评估,对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可以着重干预情绪问题,因为其情绪问题的改善也会有助于外化问题的改善。而对低心理韧性的来访者则要定制更全面的辅导计划,以便分别应对同时存在的不同的内外化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提供看待问题和事件的不同视角,提升学生来访者灵活应对的能力。
六、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为期三年的追踪测评,本研究考察了心理韧性在初中生情绪问题与注意力、成瘾、厌学这三类外化问题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情绪问题与注意力问题、成瘾问题、厌学问题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心理韧性水平高的学生,在情绪问题、注意力问题、成瘾问题及厌学问题方面的表现要显著低于心理韧性水平低的学生;(3)心理韧性对情绪问题和注意力等三类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对心理韧性水平高的学生而言,注意力等外化问题随着情绪问题的减轻而显著减弱;对心理韧性水平低的学生而言,注意力等外化问题水平总体偏高,情绪问题水平的变化并不能显著预测注意力问题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肖家乐,申子姣,李晓燕,等. 同伴侵害变化轨迹及其与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的关系:共同增强还是风险易感[J]. 心理学报,2023,55(6):978-993.
[2]Reijntjes A,Kamphuis J H,Prinzie P,et al. Peer victimization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in children: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 Child abuse & neglect,2010,34(4):244-252.
[3] Wang Y,Liu 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 primary school:Contributions of executive function and social competence[J]. Child Development,2021,92(3):889-903.
[4]Gvion Y,Apter A. Suicide and suicidal behavior[J]. Public health reviews,2012(34):1-20.
[5]余萌,徐慊,朱雅雯,等. 青少年內外化症状现状调查及预测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11):1733-1738.
[6]刘勤学,杨燕,林悦,等. 智能手机成瘾: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1):82-87.
[7]廖友国,王峥,陈建文,等. 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2):297-300.
[8]刘志军,刘旭,冼丽清. 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2):210-212.
[9]Memmott-Elison M K,Holmgren H G,Padilla-Walker L M,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prosocial behavior,externalizing behaviors,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during adolescence: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20,80:98-114.
[10]Fite P J,Stoppelbein L,Greening L.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 in a child psychiatric inpatient population:Relations to psychopathic characteristics[J].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09,36(5):481-493.
[11]Carlson G A,Cantwell D P. A surve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heir correlate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1980,19(4):545-564.
[12]王瑞芳,张文新.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关系:心理韧性与同伴影响抵抗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0):1731-1740.
[13]侯金芹,郭菲,陈祉妍. 青少年抑郁情绪和违纪行为的共存——孰因孰果?[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439-442.
[14]Lee E J,Stone S I. Co-occurring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al problems:The mediating effect of negative self-concept[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2,41:717-731.
[15]Weeks M,Ploubidis G B,Cairney J,et al. Developmental pathways link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internalizing,externalizing,academic competence,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6,51:30-40.
[16]Chen J ,Yu J ,Zhang J ,et al. Investigating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behavior in a collectivistic culture:A multi-informant twin study[J]. Psychological Medicine,2015,45(9):1989-1997.
[17]Chi X,Liu X,Guo T,et al. Internet addiction and depression in chinese adolescents: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 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9(10):816-825.
[18]王艷辉,李董平,孙文强,等.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2017,49(5):663-679.
[19]常淑敏,张丽娅,王玲晓. 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中的累积效应及关系模式[J]. 心理学报,2019,51(11):1244-1255.
[20]Benson P L,Leffert N,Scales P C,et al. Beyond the'village'rhetoric:Creating healthy communiti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1998,2(3):138-159.
[21]Garmezy N. Resiliency and vulnerability to adverse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overty[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91,34(4):416-430.
[22]徐明津,万鹏宇,杨新国. 研究型心理咨询模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中学为例[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10):59-64.
[23]徐明津,杨新国,冯志远,等. 基于研究型心理咨询模式的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团体辅导[J]. 校园心理,2015,13(5):297-299.
[24]Lee S O,Choi Y H. Influences of family environment risk factors and ego resilience on the early adolescents' problem behaviors[J]. Journal of Korean Public Health Nursing,2014,28(3):484-494.
[25]何玉敏,陈惠玲. 初中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190-192.
[26]韩静,尹彬. 大学生孤独感与错失焦虑: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研究,2020,13(4):359-365.
[27]胡潇林,李晓燕,郭海英,等.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潜在类别及内外化问题比较[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507-511.
[28]段文婷,孙启武,王铭,等.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J]. 心理学报,2022,54(7):813-827.
[29]Campbell-Sills L ,Stein M B . Psychometric analysis and refinement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Validation of a 10-item measure of resilience.[J].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2010,20(6):1019-1028.
[30]张丹梅,熊梅,李彦章. 心理弹性量表简版在社区老年人中的信效度检验[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10):942-946.
[31]张良,柳霖,纪林芹,张文新. 儿童青少年内外化心理病理问题“共发”现象研究现状与展望[J]. 心理科学,2022(1):219-226.
[32]席居哲,左志宏,Wu Wei. 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与情绪自我调节方式[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9):709-714.
[33]Garmezy N,Masten A S,Tellegen A. The Study of stress and competence in children:A building block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J]. Child Development,1984,55(1):97-111.
[34]Flynn E ,Ehrenreich S E ,Beron K J ,et al. Prosocial behavior:Long-term trajectories and psychosocial outcomes[J]. Soc Dev,2015,24(3):462-482.
[35]A Nantel‐Vivier,Pihl R O,S Cté,et al. Developmental association of prosocial behaviour with aggression,anxiety and depression from infancy to preadolescence[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2014,55(10):1135-1144.
[36]洪寶瑟,刘福源,王志春. 抑郁、焦虑性情绪障碍对学习成绩的影响[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3):262-264.
[37]孙芳萍,陈传锋. 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2010(1):204-206.
[38]张珊珊,鞠睿,李亚林,王晓庄.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关系:心理韧性与同伴影响抵抗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3):354-360.
编辑/黄偲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