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贵鸣
盐城,是乔冠华的家乡。作为乔冠华诞生和成长的摇篮,这片故土既存储着他童年的记忆、留有他成长的足迹,更印记着他对光明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虽然乔冠华很早就离开了家乡盐城,去淮安,赴南京,入学清华,东渡日本,西赴德国,穿梭粤港,辗转重庆,再返沪港,最后由北京走向世界并荣登国际外交舞台,但融进他血液和生命里的那段家乡记忆,总是让他“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乔冠华,1913年3月28日生于盐城县(今盐城市盐都区)东乔庄(今属建湖县庆丰镇)一大户人家,父亲乔守恒是个开明士绅,祖父乔世泰往上几代都有科举功名。父亲当年为他取名“冠华”,就是期盼他日后能“冠盖满京华”。后来的乔冠华果然不负所望,博学多才,成为著名国际评论家和世界著名外交家。
具有诗人气质的乔冠华,国文底子好,擅作诗词,不能不说与书香家庭的熏陶,尤其是父亲和叔父的启蒙训练有关。他曾自豪地向人们说过自己的父亲:“我父亲是个有文化知书达理的人,从小念过书、上过私塾,写一手好字,画一笔好画,也能作几句旧诗。……父亲虽然也很严厉,但毕竟有相当开明的一面。我3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给我的印象很深,他喜欢中国画,喜欢作诗,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的教养、教育是很有影响的。”
青年乔冠华
乔冠华5岁入乔氏宗祠家塾,开始接受叔父乔守清对他的启蒙教育。乔冠华悟性好,记忆力强,读书过目成诵。叔父满心欢喜,为此常对他父亲说:小冠华聪明,爱学习,好好管教,将来必成大器。父亲自然是望子成龙的,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检查乔冠华的功课。可喜的是,乔冠华的国文课总是背得滚瓜烂熟,不久居然能把《三字经》《百家姓》及四书五经等所有读过的书,一字不漏从头至尾背诵出来。一天,父亲想试试儿子的才气与志向,便让他作诗明志。乔冠华稍作思考便脱口而出,末句故意放慢语速:“天下文章李杜乔!”听完惊人之语,父亲一时瞠目结舌。片刻,才谆谆告诫:“孩儿有志,固然可喜,但切不可狂妄自大。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孩儿当切记。”乔守恒虽批评儿子狂妄,内心却十分赏识,认为小冠华志向远大,抱负不凡。
当年,笔者在写《乔冠华传》时,曾对乔冠华的早年作过深入采风并对相关资料作过分析研究,乔冠华作为世界一流外交家,其文人气质的那种儒雅与风采,与其早年所处的家庭环境、求学时代的校园风气和学习氛围、工作后的职业习惯和文人交往,是有因果关系的。笔者记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寻访中,家乡知情老人对笔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冠华自幼聪颖过人,5岁的时候对四书五经就能熟读,人称“苏北神童”。
应当说,父亲乔守恒、叔父乔守清对乔冠华的早期教育是成功的。他们在乔冠华的启蒙阶段,就已经将中国传统的早期教育运用得很是到位,入塾后严格让他读书背书,先背一车经典“宝贝”入库,以备日后一件件拿出来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后来,乔冠华能够成为文章家,且篇篇文章彰显其知识渊博、用典丰富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他孩提时的这种“经典入库”的严格训练。
乔冠华10岁离开家乡,在盐城第二高小就读了两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亭湖中学。亭中校长宋我真,毕业于北京大学。他不仅将从北京带回的包括《新青年》在内的许多进步书刊拿出来让师生阅读,还常在课堂上介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乔冠华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后来,乔冠华因参加学生会组织的罢课运动,入校不到一年即被学校除名。此后,在转入盐城教会学校淮美初级中学后,他又因参加地下党组织并领导的以“反对文化侵略”“取消《圣经》课”“驱逐洋人”“收回教育权”为主旨的学生运动,再次被校方除名。
连续两次被校方开除,这让原本开明的父亲很是恼火。大失所望的父亲打算送乔冠华去店铺当学徒,以图他日后能自食其力。乔冠华自然不从,遂以“绝食”要挟。后经叔父几次“调停”,父亲总算勉强同意他转入淮安中学就读。然而,因受革命思潮的影响,跳级插入淮中高一的乔冠华“不思悔改”,又带头闹起了学潮,结果又一次被校方开除了。
事不过三!这一下问题严重了。家,肯定是不能回了。走投无路之际,乔冠华忽然想起本家叔叔乔耀汉在南京钟南中学,何不找他试试?来到钟南中学,他要求直接插入高三毕业班,但校方考虑到他此前在淮中连高中一年级的课程都未读完,坚决不同意。经乔耀汉与同是本家的校长乔一凡几次协商,这位乔校长才勉强同意:试读一学期再说吧。机会来之不易!乔冠华后来在其身世自述中说:“这半年我没有再闹事,也不能再闹了。再闹就砸锅了,高中不能毕业,也考不了大学。”在此后短短的几个月内,乔冠华轻松“啃”完高中全部課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钟南中学的高中毕业文凭。
也就是这一年,16岁的乔冠华同时报考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结果皆被录取。他选择了清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进入清华后,乔冠华与家乡盐城开始渐行渐远,但他的根系却在盐城。
好男儿志在四方。1929年秋,乔冠华考入清华首次远离家乡。也就是这次备考清华期间的大量阅读,使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懂得了革命需要有革命理论的武装,于是在进入清华后,又有了与中学时代迥然不同的另一种“疯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一个书呆子……我专心致志干的,就是无论如何要把马克思主义读通、读懂,是百分之百的书生”,大有钱锺书“横扫清华图书馆”的霸气!
乔冠华入校第二年,另一名家乡才子胡乔木(时名胡鼎新),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原本互不相识的两位盐城同乡,相隔一年在清华园由相识相聚到相知相融,多少减轻了对家乡的思念。
然而,好景不长。1931年秋,已是共青团北平市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的胡乔木,因内部有人“捕风捉影”称说“北平团市委与托派有联系”而卷入旋涡。中共河北省委下令解散北平团市委,胡乔木亦因“同情托派”被“下岗”,其名字“胡鼎新”还被列入北平市警察局要抓捕的黑名单。
这年寒假,胡乔木没有回家乡盐城。胡乔木的父亲不放心,春节一过,便让他的大女婿陪同,一起北上清华看个究竟。乔冠华盛情接待了他们。通过乔冠华,他们知道,此时的胡乔木已不在清华园,目前亦无工作。
乔冠华很快为家乡客人找来了胡乔木。考虑到胡乔木的现实处境,加之有病在身,胡乔木父亲建议他先回盐城调养,然后再作打算。胡乔木采纳了父亲的建议,组织上也同意了胡乔木的请求。于是,校结乡谊的这对盐城才子在清华园挥手告别。
胡乔木回到家乡不久,中共盐城县委书记嵇荫根在了解其“红色”经历后,经过考察亲自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来,胡乔木便完成了他由北平到家乡盐城这段红色之路的接续。入党后的胡乔木,很快被点将负责盐城党的地下宣传工作。
1932年暑假,乔冠华由清华回到家乡盐城。暑假期间,他在胞兄乔冠军任教的盐城集仙堂,结识了盐城《民声日报》记者胡扬(时名邱剑鸣);胡扬又经乔冠华介绍,结识了当时恰好也在盐城的胡乔木。于是,这些进步青年一下子便聚集在乔冠华的大哥乔冠军周围。
当时,由乔冠军组建的进步文艺社团“综流文艺社”刚成立,一些未及加入的青年获悉后,也准备成立个文艺社团以与“综流文艺社”对立。乔冠华、胡乔木等获悉情况后,认为“最好是他们也能进入这个‘综流文艺社组织,便于改造他们,帮助、引导他们进步”。经乔冠华与大哥乔冠军居间协商,最后通过成立理事会并采取民主选举理事的办法,推荐乔冠军为理事长,中共地下党员还寄萍(原名还佩琮)、胡扬等为理事,改组并统一了这个社团,将其成功地掌控在中共地下党手中。接着,乔冠华和胡乔木倡议,与乔冠军、胡扬等人利用“综流文艺社”,开始筹创进步文艺期刊的工作。
乔冠华雕像
后来,乔冠华因新学期开学在即,返回校园。组织考虑到胡乔木系由北平回乡,目标大且无固定职业,不便抛头露面,让他主要负责组稿、撰稿、编辑,从事实际主编工作。因以“综流文艺社”名义主办,主编由乔冠军出任。刊名定为《海霞》,由上海美专毕业、时为盐城女中和景鲁中学文艺美术教师的陈栖山负责封面设计和美编;印刷事宜由陈廷显负责与其胞兄陈廷启联系承办;资金依靠大家的共同筹措拼凑。他们都很清楚,在经历了1930年“左”倾冒险的“八一暴动”失败和盐城“双十事件”后,中共盐城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斗争环境十分恶劣。白色恐怖下的盐城热血青年,都在企盼着能够及时洞察时局的走向,感受外部世界的微光。
1933年春,32开本的《海霞》半月刊面世后,受到进步青年的普遍欢迎和由衷喜爱。封面“海边激浪,跃出一轮红日”的设计别具一格,喻指和象征特别引人注目;内文以“反封建独裁,争民主自由”为主旨的各类题材文章,令人耳目一新。胡乔木中学同窗乐怡然赞叹:《海霞》的面世,恰似一股迎面而来的清风,涤荡了进步青年心中的迷茫和惶恐,使我们在阴暗的时局看到希望的霞光。
时在清华读书的乔冠华,在收到由长兄乔冠军和校友胡乔木共同主编的《海霞》创刊号样刊时,同样是爱不释手。
1981年5月,时隔近半个世纪,当年参与筹创《海霞》的胡扬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依然感慨万分,说:“这些也是我在大革命低潮中能够坚定信念,由一个思想激进的青年迈向革命道路的重要推动因素。我是通过乔冠军认识了乔冠华,又由乔冠华介绍和胡乔木认识了。乔冠军是乔冠华的哥哥,当时在盐城宁府街小学当教师。此人思想比较进步,家里左的文艺小说很多,因我常去借书而和他熟悉。1932年暑假,乔冠华回盐城筹集经费去日本留学(此处有误。乔冠华籌集经费赴日留学是在次年),在盐城住了一个暑假。此间,乔冠华介绍我和胡乔木同志认识了……”
因反响强烈,《海霞》很快引起国民党县党部的注意。为避免损失,加之经费不济,在出完第三期后,胡乔木等果断决定:停刊《海霞》,改出周报《文艺青年》。
得知《海霞》将被改为八开四版的《文艺青年》,而且是不定期“周报”,乔冠华十分赞同。他觉得,报纸的灵活性强,内容和形式活泼,编辑的自主空间大,改刊后的《文艺青年》,应比此前的《海霞》办得更有品位、更有特色、更富于时代性。不仅如此,乔冠华在应对毕业前繁重的学业和毕业论文期间,还陆续为胡乔木翻译了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等人的短篇小说,以及国际知名人士爱因斯坦、柯勒惠支夫人等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宣言等文章,先后发表在《文艺青年》上。
1953年7月,李克农(左三)、乔冠华(左四)陪同彭德怀(左一)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上签字
风云突变。1933年2月,中共淮盐特委书记王伯谦赴上海寻找中共江苏省委联系工作途中,因叛徒出卖被捕,后很快变节。反动当局为彻底摧毁淮盐地区中共地下组织,采取“防制和争取并重”的“自首政策”,提出“利用叛徒,以毒攻毒,扩大线索,一网打尽”策略,企图自上而下地摧毁党的各级地下组织。
盐城,又将面临一场腥风血雨的考验。根据王伯谦提供的名单,国民党江苏省特务室迅速出动,大肆搜捕共产党人。8月,淮盐特委继任书记陈霞霖又不幸被捕。一时间,在叛徒的指认下,淮盐地区地下党员纷纷遭到特务的追踪逮捕。9月,中共盐城县委书记嵇荫根赴阜宁城与淮盐特委的来人联络时,被捕并很快变节,供出了包括胡乔木在内的盐城地下党员名单。在嵇荫根的带领下,特务们向胡乔木暂住的盐城贫儿院直扑而来。胡乔木巧妙躲过抓捕后,被迫仓促离开盐城,秘密前往沪浙……
此时的乔冠华,因时局动荡提前于清华毕业后,在恩师钱稻孙的举荐和斡旋下,已获取赴日本留学深造的名额。就在胡乔木告别盐城并经上海转赴浙江大学之际,与其擦肩而过的乔冠华在上海登上赴日远轮,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
自此,乔冠华与胡乔木又天各一方,直到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的重庆相聚,失去联系长达12年。谁也没想到,时处天南海北的这两位盐城学子竟不约而同地起用“乔木”笔名,发表各自不同的述评和时论并在中国文坛、政坛尽领风骚,从而给世人留下了一段“南北二乔”的佳话。
这里笔者特想说的是: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病逝当天,胡乔木惊悉噩耗不胜痛悼,“惜因在外地,未能作最后诀别,实深憾恨”,随即给外交部办公厅和章含之发来唁电,称颂“冠华同志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同时为他“晚年遭遇坎坷,方庆重新工作,得以博学英才,再为人民服务,不幸被病魔夺去生命”而痛惜。
情牵盐城的乔冠华,自留学日本起,再未重返过家乡。他生于盐城、长于盐城,水乡泽国的风土人情、海盐古城的厚重文化,曾深深地熏陶、温润过他年轻而驿动的心。对于后来的乔冠华,家乡的情愫始终让他魂牵梦萦。
家乡,是一种情怀,是一份眷恋。怀旧、恋家、思乡,是人类永恒的情愫。
1935年春,时在日本留学的乔冠华,一次在与日共联系接头时被捕,不久被驱逐出境。回国后,因不便向家人交代,乔冠华没敢返回盐城,只好暂住上海的侄儿乔宗秀家。随后,应同乡、校友颜正平之邀北上北平,居然又巧遇暑假期间清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换处互派留学生的机遇,经昔日恩师金岳霖、冯友兰等极力举荐,竟幸运地获取由清华派赴德国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唯一名额。1935年8月31日,他与季羡林等几名清华校友一起,登上了远赴德国的列车。
被日本驱逐出境回到国内后,乔冠华在上海、北平逗留的这一短暂时间,虽说是抓住了西赴德国留学这一十分难得的机遇,并由此改写了日后的人生之路,但因未能返回家乡盐城而一直引为憾事。直至临终前,他依然为错过了这次本来应该回乡的机遇而耿耿于怀并深深自责。
1937年7月,全国性抗战爆发。此时,欧洲上空也是战云密布。国际国内日益紧张的局势,使乔冠华已无法在校园里静坐下来读书,他遂决定立即起程回国。次年春,他终于坐上由法国巴黎开赴中国香港的“霞飞”号邮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果断结束求学生涯的乔冠华,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的抗日救亡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时代洪流。
途经香港回到广州,乔冠华由留德同学赵一肩(余汉谋部参谋处处长)举荐,结识了余汉谋并在赵负责的参谋处任职上校参谋,主要搜集外国军事情报和国际动态,协助赵一肩主编《国际新闻》三日刊。至广州沦陷,虽说仅几个月时间,但这段“打工”经历成了他不可或缺的新闻“热身”,为日后独当一面地在香港和重庆施展拳脚打下了基础。
后来的乔冠华,风生水起,那成名香江、誉满山城的新闻业绩十分了得:创办《时事晚报》并担纲主笔,撰写系列国际述评,举办各类时事讲座,创建香港中国通讯社,参与创办或复刊《华商报》《大众生活》《世界知识》并出任编委,团结在港新闻和文化界人士开辟抗日文化战场,等等。香港沦陷前后,他与廖承志等一起,组织了惊心动魄的香港秘密大营救。成功撤出香港并经韶关辗转至重庆后,他又出任《新华日报》编委,主持《国际述评》专栏,主编《群众》周刊,组织各类读书会或国际时事讲座。在此期间,他幸运地结识同为新闻人的才女龚澎,收获了被毛泽东和周恩来交口称赞的“才子佳人”姻缘。
抗战胜利后,乔冠华与夫人龚澎在南京和上海虽有短暂停留,却未及如愿返乡便又奉命结伴前往香港,协同章汉夫等创办英文沪港版《新华周刊》《中国文摘》以及主持《文汇报》《群众》在香港的出版工作,参与《华商报》等进步报刊的复刊,具体负责筹建新华社香港分社并出任首任社長。
整个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尽管乔冠华在香港、重庆还参与了诸如安置民主人士和旅港文化人工作、香港沦陷前后的秘密大营救、党在香港地区的统战工作、党在重庆的重大外事活动、党在香港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交往的恢复,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港民主人士和知名文化人秘密北上的组织和护送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但他的公开身份就是一个具有重大建树的新闻媒体人、一个有着丰厚成果的“自由撰稿人”。由于这一时期工作的地域范围远在香港和重庆,加之身份特殊又处于战争年代,乔冠华自然没有返乡可能。
1949年9月,乔冠华奉命陪护最后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和知名文化人秘密撤出香港北上,并安全抵达北平。11月8日晚,周恩来主持召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在随后宣布的外交部领导成员名单中,乔冠华任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周恩来兼)并代理亚洲司司长(司长夏衍因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未到任)。此前,他已任政务院办公厅副主任和政务院出版总署下的国际新闻局局长,而政务院出版总署署长,正是四年前在重庆谈判期间与他巧遇的胡乔木。时值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初创期,短期内是无法了却返乡之愿的,好在还能与同乡、校友胡乔木时常见面,互说一点家乡事,缓解一下思乡情。与乔冠华一样,胡乔木自1933年在上海与他擦肩而过,也从未回过家乡盐城。
纵观乔冠华成长路径,既简单又特别:由校门到校门、由国内到国外、再由国外到国内,由清华才子到留日学生,由留德博士到新闻战士,再由媒体文化人到职业外交官,虽说缺少了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所经历的那种危亡时刻的艰难抉择和生死考验的历练磨难,却具有传统文化、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三样皆通的真本领和大本事。新中国成立前,博览群书、学贯中西的乔冠华,写有大量激情澎湃、说理透彻、预见性极强的时事评论,其战斗力被毛泽东赞誉为“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了新中国几乎所有重要对外谈判和国际论战,展示出卓越的才华。但凡国际大事或要事,毛泽东都亲自点将“乔老爷”出阵。
1950年,乔冠华受命以顾问名义随伍修权首次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控诉美國侵略行径,提出“美国侵略台湾”案;1951年,受命以顾问身份随李克农赴朝参加朝鲜停战谈判;1954年,奉命由朝鲜回国,随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向世界展示新中国外交风采;1955年,以顾问名义随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促成了万隆十项原则的产生;1961年,以顾问名义随陈毅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1963年12月至1964年3月,随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访亚非欧14国;1969年,受命出任中苏边界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1971年,受命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大,那幅被称为“震碎了联合国议事大厅玻璃”的《乔的笑》,作为中国外交的自信“符号”已成为经典。此后,连续出任第26届至第31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团长的乔冠华,在联合国字正腔圆的历次发言或辩论,始终夹杂着浓浓的盐城乡音,仿佛至今仍在回荡。这期间的1972年,乔冠华还受命参与尼克松访华期间的“乔基会谈”,最终促成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诞生。
世事难料。“四人帮”被粉碎的1976年,乔冠华出席完第31届联大会议,刚回到国内即被隔离审查。从巅峰一下子跌落谷底,其情其状可想而知。后在王震过问下,习仲勋、陈丕显受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委托,于6年后的1982年12月22日下午在中南海约谈乔冠华。习仲勋对他说:“过去的事一风吹了,一笔勾销。你是党内老同志,受点委屈要想得开。”为了安慰并劝乔冠华振作起来,陈丕显还跟他讲述了自己受过的不公正对待。陈丕显说:“我们入党几十年,差不多都经过这样那样的挫折,受过委屈,你也不要计较了。你有那么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还要为党的外交事业多作贡献。”半年后,乔冠华被安排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担任顾问。然而,此时乔冠华已身患肺癌,且癌细胞已在扩散。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乔冠华与章含之
在跌落“谷底”、生命进入“倒计时”的7年里,乔冠华的思乡之情尤为浓烈。他一直为从清华毕业留学日本后,50多年未曾返回家乡而叹息不止,那抑不住的乡思乡愁一发而不可收。他的子女乔宗淮、乔松都曾多次跟笔者谈起:
父亲最爱说的话题,就是他的家乡盐城和他的童年少年。我们就是在他早年家乡生活日复一日的叙述中,知道盐城东乔庄的那座开阔四合院,院落东、南两边小小的花园和青青的竹林,庭院后面东乔河上颇具水乡特色的木栏“启明桥”,想象着父亲当年在河中畅游、在桥上吹箫弄笙的水乡少年景致;知道在庭院北面不远处有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中树竹成林、绿荫如盖,林中有座被称作“读书亭”的书屋,亭前是一对长满荷藕的硕大荷缸,亭内窗明几净、满壁书画,笙箫胡笛等管弦丝竹排列有序——祖父的这个书画室后来成了父亲童年的“小岛书屋”。我们还知道在盐城旧县衙旁有座著名的学校——盐城第二高小,在盐城秦南仓有座宋泽夫烈士创办的亭湖中学,在盐城县城有座著名的教会学校淮美中学,由此想象着父亲恰同学少年时的“疯狂”与风光。此前,我们从未去过盐城,是父亲关于家乡的讲述,让我们对盐城有了深刻印象。
乔冠华在失落和病重的晚年,后妻章含之始终陪伴左右并细心呵护照料。每每谈及家乡盐城的话题,章含之总能对他新中国成立前夕没能为突然去世的父亲奔丧表示理解,因为当时的乔冠华正在香港参与组织并陪护最后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和知名文化人秘密北上,但她不理解,为何新中国成立后那么多年,咋就没想起回去看看呢?乔冠华只是一声叹息,说:“一解放,我就忙。除了几次生大病被迫休息,我这30多年来,从来就没有休过一天假,也根本顾不上想念家乡,没有时间想这些。再说,解放后当了官,就更不好回去了。如果回去一次,不知要给地方上添多少麻烦。周总理也是苏北人,解放后也从未回过家乡。”他又说:“现在好了,不当官了。等这次病好了,你和我一起回家乡看看。”就这样,乔冠华一直眷恋着家乡、思念着故土,期盼能尽快回盐城看看。
然而,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带着未了的家乡情缘,不舍地离开了人间。1985年11月,他的骨灰被安葬在苏州东山。家乡的乔冠华故居亦被修葺一新。2013年乔冠华百年诞辰之际,其故居广场树立了高大的乔冠华铜像。尤其可告慰他的是,子女乔宗淮、乔松都自退职后,每年都会不止一次地回家乡盐城,既祭奠父亲又看望乡亲,虔诚地在为父亲了却那隔世未了的家乡情缘。
长眠江苏故里、魂系家乡盐城的乔冠华,终于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