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8-23 17:38陈训贤
家长·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古诗词

陈训贤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古诗词语言素养、弘扬中华民族古诗词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皆有积极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路径这一课题开启研究。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迎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并融合古诗词的内容与特点,开启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技巧。

小学低年级段的古诗词教学,古诗词课程量少,内容简单易懂。随着逐渐步入高年级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量开始增加,而且古诗词难度也在加大。这样的课程结构组织设计,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呈现为递进式、阶梯式的状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智力等发展规律,可以促进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推行。除此之外,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对古诗词知识的吸收能力、掌握程度不同,即使是同一年级段的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活动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除了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量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还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质,因材施教,开展针对性教学,保证教学活动层次性、有序性开展,为学生顺利掌握古诗词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趣味性原则

由于古诗词距离现代生活较远,因此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趣味性的古诗词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顺利突破知识难点,促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进行有效积累,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使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在传统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为满足应试考试的需求,单一讲解古诗词知识点,课堂氛围比较单调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了他们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随着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行,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出发,创造趣味性课堂,营造和谐的交流学习氛围,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创新古诗词活动内容,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到系统的古诗词知识,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水准。

(三)情感与意境结合原则

古诗词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代语言的典范,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的缩影,情感、意境丰富,无论是写景、状物亦或是抒发情感皆具备深刻的情感与意境,同时这是中国古代诗词作者情感的自由抒发。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秉持情感与意境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全身心地走进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经典,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领悟,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古诗词素养,促使其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能力、记忆能力等的形成。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需注重将古诗词当中丰富的情感与意境结合,全面塑造学生古诗词方面的文化素养。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除应试考核内容知识点的讲解之外,还需着重展示古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意境之美。教师以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探索古诗词的情感与意境,最终领悟古诗词深刻的思想、唯美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同古诗词创作者产生灵魂共鸣,实现情感与意境相交融的学习目标,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三维目标,促使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路径

(一)走进生活,开启生活实践任务

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可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具體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把古诗词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体系,体会到古诗词同自己生活的关联性,因为二者属于不可分割、水乳交融的整体。

以《悯农》教学为例,这首古诗非常有语言美感,读起来音韵谐恰,朗朗上口。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偏低,生活阅历尚浅,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以及主题思想的理解较为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古诗背景视频,呈现古代农人在田间稼穑耕作、烈日正盛、大汗淋漓的一段动态视频,促使学生一边听视频中的语音朗诵,一边感受农民劳作的真实画面。这样把诗句植根于特定年代的生活场景中,视频中形象生动的画面跃然而出,学生会在第一时间被视频中的动态画面吸引,从而很快理解这首诗的意蕴。同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生活化元素中体会到农人劳作的不易,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悲天悯人的家国意识,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洗涤。由于这首古诗的文字较为简单,所以教师可以将这首诗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生活中,且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反馈。比如,针对铺张浪费现象,学生自然会想到《悯农》中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生活中熟练应用这首古诗,让该诗句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古诗词的内在驱动力。

(二)借助绘画,创建审美实践活动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手段,需要学生基于绘画技巧与灵感开启美工实践,复现古诗词丰富的画面,丰富古诗词情感与意境色彩,充分释放学生的多元化情绪,使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创作思想、创作特点、语言特色等,丰富学生的语言审美体验,使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布置适宜的绘画任务,使学生植根于古诗词背景之下,开启艺术创作。

以古诗《凉州词》教学为例,这首古诗的前部分描述边塞环境的壮阔,后面部分描写了边塞生活的状况,全诗具有古朴苍凉、意境深远的特点,饱含作者忧国忧民的哀愁。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难以设身处地地理解这种情绪,也没有戍边的经历,所以对这首古诗存在一定的隔膜。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另辟蹊径,鼓励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古诗《凉州词》的内容与意境,引导学生描绘边塞气势磅礴的景致,同时描述戍边场景。为了完成这一艺术实践目标,学生需要深度理解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历程。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美术创作能力有限,因此可以以分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实践任务。考虑到学生绘画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画作的创作,教师可让每个小组的组员尽量参与自己擅长的任务,合作完成《凉州词》绘图任务,且在整个实践活动中融入个性化的艺术创意。比如,有的学生参与艺术策划,有的学生参与意境的营造,有的学生组织调色等。古诗词绘画艺术实践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绘画中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情感实质,为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效果奠定基础。

(三)利用诵读,开展语言实践项目

古代人在诗词的学习中非常注重诵读行为,诵读必须注重节奏、音律的深度契合。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的工具,组织学生开展语言诵读实践活动,促使其在品味古诗词的过程中获取独特的审美体验,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节奏美,提升学生的古诗词语言体验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使他们读出真实的情感,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诵读五言诗词的技能,对于诗句进行有效划分,体现“二三式”结构。当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诵读技能之后,教师再教授学生诵读过程中气息连贯、语言停顿的技巧。当学生掌握了诗歌的停顿技巧之后,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诗歌的韵律感,可以从诗歌中找到平声字与仄声字,并掌握它们的读音规则,最终到位地诠释诗词的韵律,达到有效理解诗词思想情感的目标。

以古诗《山居秋暝》教学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要求:“使学生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获取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美,提高古诗的阅读水平和热情。”

首先,组织学生诵读的首要任务是善于启迪学生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读准诗句的字音,使学生在语言、韵律、音调的训练过程中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并读通整个诗句;其次,对首古诗的停顿、节奏等技巧进行培养,要注重朗读中气息的流畅、语言的连贯性;再次,要求学生正确处理诗句的押韵规则,善于应用语言的平仄规律,精准诠释古诗的情感;最后,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喜欢探索新奇的事物,所以教师需要给足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束缚学生的天性,使学生以其擅长的表述方式“演奏”这首诗歌,并要学生尝试以多种方法诵读这首古诗。学生在自己喜爱的领域进行探索,会逐渐熟悉古诗词的节奏,精准把握古诗的韵律美与节奏美,切身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无限艺术魅力,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最终爱上古诗词,实现语言的全方位建构目标。

(四)组织表演,开启角色实践演绎

小学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对于趣味性的动作表演怀有强烈的实践欲望。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发展规律,立足于古诗词的内容,设计相宜的完整的剧情或剧情片段,组织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借助于古文语言、身体语言、表情符号等表情达意,传递古诗词中丰富的思想,使学生在角色演绎中深入走进古诗词。

以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为例,这首送别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因为现代人皆有送别的经历,有关送别背景的事物“西湖”“荷花”等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初步理解这首古诗的梗概,如了解诗歌的背景、诗作者的经历、与友人之间发生的事件、古代人对待友谊的态度等。之后进行角色演,让学生穿上古装,设计别出心裁的台词、表演动作、音乐背景等,使学生化身为诗作者与朋友,通过一系列剧情的对话描摹送别的情景。这种基于古诗词的剧情角色演绎,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人的友谊、历史背景、古诗主旨等。

剧情演绎实践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启交流、讨论,如舞台背景及服饰是否符合剧情需要、台词的设计是否契合人物的情感发展脉络、是否表达出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动作的设定是否符合詩人的气质、语言风格是否符合古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等。教师需特意传递给学生古代人的告别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知识,将学生引入诗作者的语言文化氛围,使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文化礼仪、风俗习惯,最终为古诗词的顺利学习保驾护航。

(五)创设情境,开展表演实践活动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情境实践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情境氛围中完成古诗词的整个学习历程。创设适宜于学生学习规律与发展特质的情境氛围,有助于使其在第一时间投身于古诗词的学习中,使学生在互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系统的古诗词相关知识,突破知识重点难点。小学古诗词教学情境实践活动的创设可以依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来设定,使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古诗词的有效学习,并在理解重点难点知识的基础上突破学习困境,迎来创新和发展。

以古诗《泊船瓜洲》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这首诗歌的情境画面。生动形象的画质和唯美动人的配乐,更加可以引发学生对这首古诗的探索热情。之后基于多媒体呈现出来的画面,教师可以顺势引导提出如下一系列问题:“你们认为这首诗作的创作时间是什么时候?”多数学生会回复道:“春天的晚上。”教师可以接着提出如下问题:“既然写作时间为春天的晚上,那诗人所处的地域在哪里?在什么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歌?”针对这一开放性问题,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会回答在江面上,有的学生会回答在岸边。此时,教师需引导学生描述整首古诗的情节,并将这些情节用白话文进行阐述。学生各自呈现自己的表述结果,在众议中力评高下。因此可以知悉,古诗词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在于将学生带入创作者的诗歌意境,洞察古诗词蕴含的丰富情感。借助于情境,可以将诗人屹立船头、远望故乡的思乡念阙的羁旅之情进行深刻诠释,将学生带入诗歌的具体情境氛围中,使学生全面融入这首古诗的主题与思想,并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之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对古诗词的意境和思想产生深刻共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星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实践方法做好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使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未来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努力。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