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昀萱
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布,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这一理念导向之下,引起学科教师的重视,纷纷积极在问题驱动式课堂构建及应用方面作重点分析,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及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学科能力。文章从四个阶段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活动,论述“自上而下”地进行“链式”问题设计,再“自下而上”地执行“链式”问题提出,使学生可以跟随教师进行“链式”问题分析,进而做到“链式”问题驱动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并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问题驱动式教学相关概述
(一)基本模式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者,而是起到引导、辅助等作用,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阶段还需从以下几点次序展开:
1.设计问题——“链式”的问题设计。
对新课标研读,教师需要明确教材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目标,在明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抓住知识核心,并依照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或多个关键问题来驱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2.提出问题——“链式”的问题提出。
问题的提出主要立足于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在实践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教师在提出已事先设计好的“关键问题”后,应当关注学生课堂反馈,判断学生对“关键问题”能够处理解决的程度,再相对应地提出预设的“小问题”。
3.分析问题——“链式”的问题分析。
在问题分析上,教师可根据“关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相对容易的“关键问题”,教师可选择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如学生分析过程存在问题,只需适当给出一至两个过程性“小问题”辅助学生分析即可;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关键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该“关键问题”之下的系列“小问题”,由一个个“小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实现“关键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4.解决问题——“链式”的问题驱动。
在问题解决上,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情况,要明确学生卡在哪一环节的问题,是否将前一环节的“小问题”真正解决。确保前一级“小问题”的解决能够切实有效地驱动解决下一级“小问题”的解决,确保系列“小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效地驱动下一层“关键问题”的解决。
(二)操作流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模式,还需强调师生角色的显著变化。在教师的组织及引导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保证学生能对学科知识更好地理解及扎实掌握。
首先,从课前设计问题开始,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现有水平,将本课时相关知识点拆解为系列“关键问题”,并设计系列相应的“小问题”用以解决“关键问题”,即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自上而下地逐层逐级设计问题。
其次,在课上应当按照课前的“链式”问题设计,按顺序提出“关键问题”,再根据每个“关键问题”按顺序提出“小问题”,自下而上地逐层逐级提出问题。
再次,学生在课上跟随教师的“链式”问题提出的顺序,由分析一个个“小问题”到分析一个个“关键问题”,逐层逐级分析问题。
最后,学生通过“链式”问题分析的形式逐步解决一个个问题,每解决完一个“小问题”便能驱动分析解决下一个“小问题”,分析完一系列“小问题”便能驱动分析解决相应的“关键问题”,进而实现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如此一系列问题的驱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由来有了明确的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获取、迁移、应用,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思维的成长。
二、小学数学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學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及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但在应用阶段还面临一些问题,还需对问题细致分析,掌握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措施,以保证新模式的应用效果。对此,关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探究。
(一)设计问题
1.关联性。
教师在备课阶段应注重教材内容的合理设计,对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精讲,在确保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例如,在“余数小于除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此条规定,结果是否会发生改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及探究,教师则以引导角色参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使其真正地理解此条规定的含义,自主得出结论:答案具有不唯一性和不确定性。
2.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需认识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对其自身学习产生的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本着“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正确应用教学方法、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等,以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例如,在教学内容生活化设计方面,首先,教师可把教材知识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次,设计前测试卷,便于掌握学生的学科能力,合理设计问题,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基于教学目标确定的情况,教师需要着手创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更具人文特色的方式引入问题。教师所构建的问题情境可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内容与学生存在密切关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及好奇心。
2.问题的表述。
问题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必要条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教师与学生明确分工,在课堂上有较强的互动,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三)分析问题
1.表现形式。
问题分析方法关乎问题探究乃至问题解决的效果。目前,在問题表征上呈多样化特点,教师需发挥引导作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例如,在“认识几时几分”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5分钟”,学生回答:“看分针。”教师再提出问题:“影响分针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答:“小格。”教师以随机叫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分钟小格的特点,学生答:“分针走1小格代表1分钟。”整体讨论的过程,既能突出教师提出问题的针对性特点,又引发学生思考,使教材中学生不易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化,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2.教师评价的导向性。
行之有效且恰当的课堂评价能够有序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表现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情况。教师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能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导向。因此,教师应以多样化的方式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
(四)解决问题阶段的影响因素
1.多样化的互动形式。
由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差异,在问题解决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生难以理解问题的表征,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教师可选择在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道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2.知识迁移及应用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在问题驱动式教学开展中,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及认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此推动知识的迁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所新学知识进行导入,使学生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反思,进而补充、重塑相关知识,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时,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是三角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最具体判断性的内容是三角形有三个角,长方形有四个角。教师可以展示具体图形以便于学生理解,还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直接训练,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解决知识点混淆问题。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对问题驱动式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设计的合理性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需详细掌握学生的综合情况,强调前期设计阶段教学目标的明确,对具体问题合理设计,为后续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做铺垫。教师需研读课标,制定课程内容的总体目标以及阶段目标,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基准点、生长点、延伸点和拓展点。在问题设计时,需要明确数学内容知识的来源,以保证后续教学活动的秩序开展。
2.遵循差异性原则,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教师需在问题设计方面重点考虑学生的学科能力,遵循差异性原则,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创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等均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实现重点知识、难点知识预期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问题确定好后,需要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性格特征,以规范语言对问题进行描述,使问题的描述既具专业化又具儿童化,以便于学生理解。
(二)提出问题的针对性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问题提出过程中,相应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也为问题增加一丝人文气息,在后期问题分析及问题解决上发挥导向作用。在小学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中,教师所建构的问题情境应当兼具趣味性及启发性,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问题展示。
2.注重问题的表述。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小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可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综合分析学生能力及学科内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问题,且随着学生各阶段的学科能力变化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还需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突出课堂主体,并非仅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和提出者,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下相互提出问题。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小组任务,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分析问题阶段的策略
1.多元化教学评价。
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定期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包括对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不仅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的详细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还为后续的教学调整和个性化指导提供重要依据。
2.注重问题分析的表征形式。
已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数学信息以及数学问题表征的认知,会由于教师所采用的表征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理解。目前常用的问题分析表征方式有语言、动作、图形以及符号等。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动作以及图形表征是常用的表征形式。
(四)解决问题阶段的策略
1.注重多样化的互动方式。
小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互相交流及合作,促进彼此的学习与进步。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及分享自己的观点,借助其他同学的帮助与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设立明确的合作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相互帮助。
2.知识点的有序衔接。
关于新知识教学,教师需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认知学习产生影响。此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有具体的说明与要求,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需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数学问题或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建立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驱动式教学需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实现从知识以及技能层面上升至学生思维逻辑的优化目标。驱动式教学主要由课堂实践中的一个个关键问题进行推进。这些问题的提出,来自教师在备课阶段的精心设计。在备课阶段,教师以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为基础设计“关键问题”,由此确定课堂教学实施的重点,以“链式”问题模型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