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赤眼蜂杀虫卡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报

2023-08-22 01:49:26吴丙成邓士雄
湖北植保 2023年4期
关键词:卵块赤眼蜂二化螟

吴丙成,邓士雄,杨 霞,张 玉,周 倩,苏 林

(1.松滋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心,湖北 松滋 434200;2.松滋市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湖北 松滋 434200)

赤眼蜂(Trichogrammaspp.)属膜翅目赤眼蜂科,属于一种专性卵寄生蜂,成蜂在田间主动寻找寄主卵(害虫卵),找到后,将蜂卵产在其中,吸食害虫卵内物质供其生长发育,最终害虫卵被吸干,害虫孵化率降低,从而降低田间害虫幼虫发生基数,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常用于生物防治[1,2]。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为钻蛀性害虫,幼虫多群集,数量大,在水稻生育期内都有危害,有明显危害中心,田间危害状明显。幼虫蛀食茎秆,苗期叶鞘造成黄褐色枯斑块,分蘖期造成枯心苗、枯梢,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蛀食严重,造成倒伏,严重影响水稻产量[3,4]。

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化学药剂的长期单一使用导致害虫出现抗药性,田间二化螟发生量和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且化学用药的过量使用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5,6]。因此,应用赤眼蜂的释放防治水稻二化螟,不仅能够减缓甚至解决抗药性问题,并且对生态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为松滋市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参考,对保障松滋市水稻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区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夹马槽村。试验水稻品种为中早33,灭病威浸种催芽处理,5月初直播下田。

1.2 试验材料

供试天敌:毒·赤眼蜂(稻螟赤眼蜂),由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产品名称为毒·蜂杀虫卡(生物导弹)。

常规化学防治药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由杜邦公司生产;助剂:63%激健(农药减量降残增产伴侣),由四川蜀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是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面积13.34 hm2(毒·蜂杀虫卡防治区);农药减半示范区,面积667 m2(化学药剂用量减半+助剂激健,即用量6 mL+15 g/667m2);常规化学防治示范区,面积667 m2(化学药剂常规用量,即用量12 mL/667m2);不防区,面积667 m2(空白对照,不防治病虫害);试验不设置重复。化学药剂防控示范区和不防区设置在距离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200 m外,确保不影响毒·蜂杀虫卡防治效果。水稻生育期内,农药减半示范区和常规化学防治示范区化学防治1次,防治时间5月5日。

1.4 放蜂安排

田间安装二化螟诱捕器,监测二化螟成虫发生情况,4月24日螟蛾盛期为第一次放蜂时间,放蜂量为15 000头/667m2/次(3~4卡),5月1日为第二次放蜂时间,放蜂量为12 000头/667m2/次(2~3卡),整个生育期连放2次。

1.5 调查方法及计算方法

赤眼蜂卵寄生率调查:第二次放蜂当日,各处理区分别田间查找二化螟卵块,并进行定点标记,5 d后带回室内,持续观察卵块孵化情况,并做记录,计算赤眼蜂寄生率。

螟虫危害率调查:在二化螟为害稳定后,4个处理区均按5点随机取样,每样调查20丛稻株,调查水稻枯鞘株率,并计算防效。

计算公式:

寄生率(%)=被寄生卵块数/总卵块数)×100

枯鞘株率(%)=(枯鞘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枯鞘株率-处理区枯鞘株率)/对照区枯鞘株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卡出蜂率及二化螟卵块寄生率调查结果

5月9日和5月16日从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田间随机取回4月24日和5月1日投放的杀虫卡各5卡,统计结果显示4月24日投放杀虫卡的出蜂率为78%,5月1日投入杀虫卡出蜂率89%,说明毒·赤眼蜂出蜂率良好,利于毒·赤眼蜂寄生二化螟卵块。

表2结果显示,放置毒·蜂杀虫卡的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中,毒·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块的平均寄生率53.5%,不防区的毒·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块的平均寄生率11.1%,农药减半示范区的毒·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块的平均寄生率4%,常规化学防治示范区的毒·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块的平均寄生率为0,表明毒·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块的平均寄生率受化学药剂的影响比较大。在不防治的区域内(自然条件下),田间存在少量的寄生蜂,寄生二化螟卵块较少,寄生率相对放置杀虫卡的绿色防控示范区低。

表2 二化螟卵寄生率调查

2.2 枯鞘株率和防效调查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不防区、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农药减半示范区、常规化学防治示范区的枯鞘株率依次为36%、10.9%、8.9%、7.2%,放置毒·赤眼蜂杀虫卡的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的枯鞘株率普遍稍高于农药减半示范区和常规化学防治示范区,但明显低于不防区。与不防区相比,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农药减半示范区、常规化学防治示范区的田间防效依次是69.7%、75.3%、80%,放置毒·赤眼蜂杀虫卡的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的田间防效略低于农药减半示范区和常规化学防治示范区,但差异不大。

表3 二化螟危害率调查

3 结论

毒·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田间放置毒·赤眼蜂杀虫卡的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毒·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块的平均寄生率为53.5%;与不防区相比,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农药减半示范区、常规化学防治示范区的田间防效依次是69.7%、75.3%、80%,田间毒·赤眼蜂对二化螟卵块的平均寄生率和防治效果均较理想。

采用毒·蜂杀虫卡进行生物防治后,通过田间观察,绿色防控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丰富,除常见被赤眼蜂寄生的卵块外,还多见被寄生性昆虫绒茧蜂寄生的卵块及捕食性昆虫蜘蛛。马晓慧等通过测定稻田主要杀虫剂对稻田主要天敌赤眼蜂的影响作用,发现稻田杀虫剂对赤眼蜂的毒杀作用很大,建议在人工释放生物天敌时应避开化学药剂施用期[7]。因此,在进行毒·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时,抓准螟蛾羽化盛期,确定二化螟产卵高峰期,先采用生物防治水稻螟虫,后期结合减半用量的化学药剂进行二次防治,有好的防治效果,既能较好的保护环境,又能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控害,保障水稻稳产增收。

猜你喜欢
卵块赤眼蜂二化螟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一种估算草地贪夜蛾卵块中卵粒数量的简易方法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湖北植保(2020年5期)2020-10-20 06:37:32
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与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
植物保护(2019年5期)2019-11-27 09:34:54
应用3种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防护林科技(2018年2期)2018-03-09 07:54:52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吉林农业(2017年15期)2017-08-29 13:56:25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