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剑,李琪
当代的博物馆建筑是承载文化性、时代性、城市肌理地标性和城市活动共享性的多义多向价值取向的精神场所。如何在建筑实践中挖掘恰当的文化“母题”、把握建筑本体与环境的互融互促、平衡各要素表达以及各要素关系之间的“度”(即恰如其分),是创作出一座气质上既浑然一体、又细致入微的文化建筑的关键。平湖博物馆新馆的创作与营造即是在建筑学情境要素的连贯性、互融性、平衡性空间叙事[1]的艺术表达上,尝试的实践与探究。
叙事性作为博物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自20世纪后期起,叙事语境与叙事学(法语:narratologie[2])的研究,使博物馆的意义从过去静态的英国博物馆协会(The Museums Association,缩写MA)所定义的“考古”“文物收集”的角度转向现代动态的文物与历史叙事、“非遗文化传承”的连贯叙事。“让文物会说话”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我国博物馆展览叙事的重要课题。平湖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深入挖掘了这座位于杭嘉湖平原、江南水乡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多主题历史情境要素的连贯与互融,隐喻地讲述“平湖故事”。创作中“得体、恰如其分”的故事性因子如何通过建筑学的转译,得以恰当地表述是建筑整体大局观念的关注重点。
据考,早有先民在平湖这座城市生息。“2004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以及该遗址中的两片石钺[3]上的早期文字刻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成为这座城市文明的烙印。设计有幸抓住了这一历史母题,以“千年古钺 文明曙光”[4]为本馆形式语言的主题进行演绎,通过简化、切削等建筑学构成手法进行隐喻与转译,使这两块作为镇馆之宝的远古石钺成为新博物馆场所体验的连贯记忆;并且精选出15个典型的庄桥坟遗址雏形文字刻符,大小不等地镌刻于建筑外墙竖向细纹的花岗岩收边石之上,使这种文化体验在不经意间随处而在,充满惊喜(图1-3)。
图1 对“千年古钺”的隐喻与转译,石钺图片引自参考文献[3]
图2 15个典型的庄桥坟遗址雏形文字刻符
图3 北立面对“古钺”造型的隐喻
半世文人半世僧——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西洋艺术的先驱[5]。距庄桥坟良渚遗址不远的染店桥村就是这位大师的故乡。平湖人早以“叔同故里”的文化认同感自居,著名建筑大师程泰宁先生的以白莲为母题的李叔同纪念馆[6]亭立于鹦鹉湖畔,也早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文人雅士喜爱的消夏物件——折扇,是李叔同书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留存颇多。其“楷書扇面七言诗”1)“萧俊贤山水成扇”2)等扇面作品更是大师一生风骨的折射。形式典雅的“折扇”母题,被方案恰度地运用在12m高的玻璃大厅(图4)立面之上。25根序列“扇骨”在空间上底扩上收,纤细的“扇骨”间嵌以超大尺度质感洁净的玻璃为“扇面”,扇面在平面位置呈三角齿形并连续曲线排列,在不同时间的阳光下,在室内与室外呈现出多变的色彩与灵动的光影(图5)。
图4 主入口玻璃大厅
图5 门厅多变灵动的光影效果
流水、荷塘的涟漪始终是江南水乡不变的气候文化母题。博物馆钢琴曲线的大厅平面轮廓、舒缓曲线的建筑天际线、广场地景的“涟漪”肌理,乃至广场上榉树树阵下略带弯曲的石条凳……均为对这一主题的建筑学转译。东方建筑舒缓曲线的建筑天际线是其建筑文化传统的重要符号,这种柔和而富有张力的气质迥异于西方古典建筑。设计中各处柔和曲度的屋顶天际线,一方面是对厚重体量感的削减与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对东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呼应。
1.4.1 容器与背景的相互意义
中国文化精神始终关注空间与背景的相互意义,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4)就有精辟的论述。博物馆展陈空间是否实用、流线是否顺畅是这类建筑设计的基底与内核。设计顺应大柱网与高层高的当代主流博物馆建构的趋势,在实用的室内展陈空间与曲线意向的公共空间(图6)以及立面表达三者之间取得平衡,看似曲线复杂的博物馆有着实用的展陈空间内核。大面积粗粝的石材幕墙是该建筑文化气质的背景,这些映射光影变换的石墙(墙面肌理有隐约的云纹变化),被赋予中国画和江南园林中“留白”的意义,又多了些微妙的光影变幻。
图6 实用的室内展陈空间与曲线意向的公共空间
1.4.2 建筑美学相对因子二元辩证的力量
中国古代就有朴素的辩证法传统。内外空间的模糊与交互、光与影、虚与实、重与轻、曲与直、粗粝与丝滑的二元对比,被恰当地运用在了整座建筑的空间营造和立面表皮的表达中。关注这些成对的两因子之间对立与统一(图7)的意义,并诠释这种传统二元辩证的力量,在沭阳美术馆(图8)和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图9)的创作实践中亦有阐述。这种表达既注重戏剧性的效果,又强调辩证的平衡与和谐。
图7 平湖博物馆局部立面
图8 沭阳美术馆
图9 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
“融于环境”的整体观,要求建筑师以更广阔的视角、视野去思考如何处理建筑本体与城市环境肌理之间的关系,更要关注建筑本体在城市设计规划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7]。
从宏观的城市肌理看,博物馆位于城市文化广场的西北角,广场北侧是行政中心建筑群,南侧为宽阔的明湖景区水面。从中观的城市空间结构看,博物馆至少需关照东南向文化广场、北向行政中心的地标观赏性,在正南向呈现文化馆的空间体量与尺度的和谐性。从局域城市空间看,需要考量博物馆与文化馆、城市规划馆共同组成的文化建筑聚落三者之间的关联。这些都是建筑本体设计的外延,是对关系的研究(图10)。正如特伦斯·霍克斯(Terence Hawkes)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中所言:“任何既定的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间的关系所决定”[8]。
图10 城市关系
基于上述城市结构,为尊重既有文化馆的城市肌理与总图的图底关系,这两栋建筑在新华南路侧的体量宽度取基本一致。“L形漂浮的石头盒子”的博物馆(底层玻璃肌理,图11)面向东北方向城市主要街角,市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富有雕塑感、水平向延伸的大型文化建筑的体量(图12)。在面向文化广场一侧,叠加“折扇”门厅的体积变量后,博物馆以更活跃而谦逊的姿态融入文化广场,并还于城市广场尽可能大的休闲与集会的空间。广场上的地下车库人行出口、榉树树阵及树下的曲条形石凳、镜面水池及“跳珠”喷泉的细节设计,都是这座“城市客厅”外部空间与场所感知的整体设计的延伸。
图12 城市界面:富有雕塑感的文化建筑体量
建筑能否有机地融入城市环境的整体,并获得良好的参与体验,研究与把握不同的“尺度”及其带来的视觉与心理感受是很重要的。设计有意兼顾城市空间“尺度”与触摸“尺度”两端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尺度”的整体关联与连贯[9]。开放性石材幕墙肌理的宏观整体性、“L形”阳角体量产生的视觉延展性、“折扇”门厅玻璃的超高“尺度”都突出了文化建筑的纪念意义;石材幕墙的切挖、人行大坡道、“峡谷”大台阶(图13)、入口雨棚、馆内不同标高的屋顶花园属于次一梯级的“尺度”……微小的触摸“尺度”可见于毛面石材的细纹肌理收边石上的文字刻符、与主入口雨棚一体化的低调的博物馆标识、榉树阵石条凳的自然崩裂面与镜面的强烈反差,以及广场铺地间偶见的当地文化地名的标准楷体刻字。这种细节与整体并重的连贯“尺度”处理可以使建筑体验更多义、连贯,使建筑气质逐渐脱离标签化而走向有机性与复合性。石材幕墙单位模块的条纹细节研究,以及条纹加密,在整体立面形成的如赵无极抽象画风格的隐约云彩肌理的手法,使博物馆在不同距离的“尺度”范围内,获得了远观整体统一文化感、中观粗粝历史沉淀感、微观细节灵动感的融合。
图13 “峡谷”空间
“尺度”是有形的,“尺度”以外设计手法的“度”的把握是无形的。恰当的“度”使诸多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与主题表达更合乎情理。适可而止、留白、惜墨如金、多样统一的取向都是正向的,过犹不及则为反向。“得体的气质”[10]一直是这座建筑的创作所追求的目标,为服务于博物馆整体气质的表达,最终选择了亲民而粗粝的普通花岗岩作为幕墙石材,摒弃了别致而细腻的进口变质岩,能最终说服业主单位做出选择是艰难但有益的。
感知的连贯、多义一直是本馆设计的价值追求。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大都如此,如诸多的“红学”5)研究的多义性一样。这里讲的“五向立面”,较传统的立面表达增加了对屋顶与广场视角的关注,尤其是在“无人机”视角盛行的当代。整合、“隐藏”的屋顶机电设备及零星体量,创造合适的屋顶活动空间是处理第五立面的关键。玻璃门厅屋顶上的碎石与木板铺地的花园适于观众游览和小型聚会(图14);第三层,向东侧文化广场开放的椭圆形草坪花园在内敛的气质中增加了远望的视角,适于观众遐思与休憩;第四层,办公、科研的两处微地形屋顶花园则是工作人员的私有领地。大部分的屋面都被用于合适的活动,且这些花园的构成风格是变化而统一的。
图14 玻璃门厅上的屋顶花园
设计关注 “五向立面”间的视觉连贯性和游历的流畅性;关注全视角的流动式的片段体验所产生的集合印象。诸如门厅与广场内外曲线与流水母题的连续性、广场地景的刻字与广场露天文物的展示空间,以及夜景水池的“跳珠”表演的趣味互动体验都是自然发生的。
在底层广场及北面“檐下”空间的游历体验是丰富的。北立面城市空间尺度的公共性长坡道与大台阶,实现了观众从南、北、和北侧二层平台“峡谷”空间均可进入博物馆玻璃大厅的流线随机性与多样性。多方向、多标高的出入口既满足了博物馆参观、文化交流活动、临时闭馆局部开放的本体功能需求,又丰富了这座“城市客厅”立体流线的场所体验[11]。
大型文化建筑的绿色、智慧的设计趋势已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博物馆设计在关注文化性的同时,应更多关注现代新科技带来的设计观念与营造技术的发展。
博物馆坚实的石材表皮使之在整体上获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玻璃表皮尽量位于全日或午后太阳阴影区内,避免直射(如底层内退的玻璃和“峡谷”体量的玻璃);架空的碎石、微地形的景观屋顶,在防水与保温两方面均为较好的选择。
这些被动式节能的方法[12],进一步被运用于避免西晒的玻璃“折扇”大厅。大厅平面的外轮廓,经日照模拟优化调整了曲线的定位,借助于西侧高且南凸的体量,使大部分玻璃表皮均位于午后太阳阴影区内;折线玻璃间的“扇骨”造型,进一步加强了垂直遮阳的效果(图15)。
图15 折扇门厅日照模拟
图16 折扇门厅的钢结构模型
博物馆形式风格的艺术性表述、观众参与的舒适性体验感均离不开各项恰当营造技术的支撑。表1为建筑师主导的多项技术策略所涉及的建筑部位、方法特点和达到的完成度效果。这些点看似是离散的,但都清晰地指向了明确的目标——更好地表达博物馆空间叙事的情境连贯性,更好地表达文化建筑气质多义的完成度。
表1 多义的完成度达成途径表,李琪 绘制
夜景灯光的表达以及光影的有趣变化,提升了这座博物馆建筑的艺术感和智慧感。夜晚的灯光设计在整体气质上进一步突出“漂浮的远古石盒组群”的文化意向,视觉对比强烈。白天消隐在大面石材立面中的水平线条灯带,产生类似赵无极“云纹”抽象画的写意效果(图17)。镜面水池的“跳珠”水景以及广场地面投影的“庄桥坟石钺”刻符,使这座建筑在夜晚具有更大的场所张力和更细腻、鲜活的体验感。
图17 “云纹”意向的泛光效果
设计致力于创建一座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现代智慧博物馆。各类先进的智能化服务系统,包括网上全天候博物馆、智慧导览、互动创意平台、多媒体全息技术等,为全龄段的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参观者提供了美好的观展体验。“让文物会说话”“让历史会交流”的互动参与式体验成为本馆新技术、新服务的亮点。
空间叙事的情境连贯性研究是博物馆等文化类建筑创作的一个视角。相较于简单的、通过立面与空间表达的建筑,参与体验者将获得更多义、深入、复合的沉浸式的心理感知。当代科技与文化艺术是建筑设计理想的两翼,其间诸多的因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在融于环境(包含在地性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结构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逻辑与直觉的一体化考量,进而采用有“度”的方法与技艺,达到跃升此广义的建筑场所在特定环境中的意义的目标。□
注释
1) “楷書扇面七言诗”,李叔同书法扇面,作品收藏于泉州开元寺。
2) “萧俊贤山水成扇,李叔同书法扇面,作品收藏于衍园美术馆。
3) “如鸟斯革”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形容建筑的大屋顶,就像鸟的翅膀一样轻盈。
4) 道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哲学家,论述了“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自《道德经》第十一章)的观点。
5) 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