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慧,吴震陵
限制之于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天然的存在。没有限制的设计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从某种角度审视,设计就是面对诸多限制、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如果限制是动态变化并逐渐升级的,且在建成之后依然存在,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会逐渐侵蚀设计系统分析问题的基础,使全面解决问题更为艰难。这种情况在当代建筑师的设计实践中,也基本是常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何应对是建筑师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立足建筑全生命周期,在建筑的持续生态课题层面讨论这个问题,更为迫切而有意义。顺昌体育中心的设计历程比较典型也相对全面地经历了诸多动态变化的限制因素。随着设计和建造全过程的结束,到项目投入使用也一年有余,应对限制的策略也得到了某些反馈和印证。这也是将本该在前策划阶段进行的工作[1],与设计的全过程混杂起来,还要结合建筑的运行情况和使用者的真实感受,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应对之道也更有价值。
顺昌体育中心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南部,城南东路南侧白龙泉地块。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7hm2,规划有“一场四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排球馆、举重馆)及全民健身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9,000m2。设计、建造全过程中面对的最主要的困境就是不断变化的场地条件。限制在最初的场地条件下就已经凸显,而随着场地条件的一步步变化,限制的程度也逐渐升级(图1)。
图1 用地条件的变化
第一次变化——场地形状的改变。场地沿着城南东路的长界面被压缩,用地形状由矩形变为方形。城南东路是顺昌县城的一条主要道路,也是本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唯一对外界面。在最初阶段,只被告知交通大厦不能拆除,其余建筑都可以拆除。尽管变化后的用地面积基本不变,但是限制因素就此增多,第一轮最大限度利用城南东路界面的方案也不再成立。
第二次变化——城南东路现有的建筑和用地西侧的现有民房都不能拆除。展示面被进一步压缩。原本被缩短的城市界面还是有一定尺度的开放面,但交通大厦东侧的民房不拆除,就无法在这个相对较长的界面布置主要建筑群。交通大厦西侧用地是临城南东路的唯一开放面,但对应地块西侧也有大量拥挤的民房,而且用地纵深尺度也不够放置核心建筑群。
第三次变化——用地西南侧的泄洪渠不能改道,短期内在泄洪渠上也不能架桥。这一变化是在初步设计已经批复,在施工图的深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导致被泄洪渠分隔的一块用地成为飞地,原来四馆联合的布局也不可实施。限制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
动态变化的场地条件依次出现,这些变化看似逐渐压缩了设计的空间,使得最关键的开放性设想被一点点侵蚀,最主要的城市展示面被一步步逼退。通常面临这样的现状条件的变化,设计的创作空间似乎被逐渐压缩:开放界面唯一且长度有限,无论是塑造标志性的城市风貌层面,还是人流引入的功能需求层面,似乎都逐渐困难起来。
应对限制,克制的态度是前提,深入问题的本质,冷静思考:让设计的思考重新回到起点,从现状出发,从实际出发,挖掘之前并非优势的现存条件,更加关注集约和人的使用体验,回归人本[2];同时还要预判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的变化,提早准备,整体思考。
面对动态变化的限制条件,结合克制下的全面深入思考,只有适变的策略更有针对性。无论概念还是措施,唯有适当地应变,才能从雄心勃勃的城市更新所谓大格局,渐渐退回到关注场地的本来特征和使用者的真实需求,真正做到适宜,切实解决问题。
可以说,有了克制的态度和适变的策略,反倒使限制成为一种动力,推动设计向更“好”的状态靠近,而这里的“好”,是适宜和恰当,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视野下的综合评判(图2)。
图2 设计的主要变化历程
在前述总体思考的基础上,将问题拆分为几个最受关注的层面,进行细致具体的分析和探讨。每个层面都经历从克制态度的建立到适变策略的提出,虽不能以偏概全,但也相互印证,互为支撑。
一场四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排球馆、举重馆)中的四馆,无论形象体量还是功能配置都是体育中心的核心建筑群。第二次用地条件的变化,导致了用地北侧、交通大厦西侧一线是沿城南东路唯一开敞的界面,但用地的尺度、平整度都无法满足四馆的集中布置。而交通大厦东侧一线的住宅楼之间,虽然无法满足核心建筑群的尺度,但作为深入腹地的开口,尺度足矣。综合以上两点,一个新思路逐渐成熟:放弃主体建筑群临主要城市界面的设想。空间的引入和人流的导入,都会使深入场地内部的核心建筑群也能充分展示形象(图3、4)。
图3 鸟瞰
图4 三馆(体育馆、排球馆、举重馆)
全民健身中心位于场地唯一的临街面,建筑的风格延续主体建筑群的形象特征,在视觉上强化体育中心的整体性,而并不突出单体本身的特异性。功能上最利于广大群众参与的室内全民健身活动。这也是结合功能、建筑体量和场地条件的综合考量。对于这个单体,克制的态度也贯穿设计始终(图5)。
对标志性的追求是几乎所有业主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待,作为县一级的体育中心,更是如此,这就会影响建筑师的判断。因此带着克制态度的理性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重要。在回头审视设计对标志性诉求的应对时,几次用地条件的变化也让我们逐渐冷静。尤其是面对第三次用地条件的变化,更促使我们深入反思对标志性的追求——是否体量减小,分散布置,就削弱了标志性?体育场没有罩棚,就削弱了标志性吗?一个没有实体建筑的体育场地,能作为整个项目的中心吗?问题带来思考:还是应当立足设计本身,整体思考,适时适当地应变。
最终的方案将四馆合一的关系演变成三馆联合,游泳馆独立。三馆联合,是由于举重馆和排球馆不适合单独布置,体量过小。另外排球馆作为体育馆的训练馆,也不宜彻底分开。而以当地体育名宿命名的侯玉珠排球训练馆和张国政举重训练馆,功能和形象都要求独立完整。因此三馆的处理最终是各自均有独立的体量,独立的入口,并面对南侧和东侧主要道路各有其展示界面,同时通过各种尺度的平台与体育馆连接,从而做到了既分又合,分合有致。而完全拆离的游泳馆也更加独立,并接近城南东路的主入口,更适合独立对外的开放经营。方案修改后,对功能性的适配更加到位。事实证明,这种分散拆离的处理方式,更有着应对不确定性的适变条件,例如对场地标高的适应就更为灵活,而运营管理的界面也更加清晰明确。建成后的四馆,在很多视角依然是一个整体,实际又是不同程度的相互脱离(图6)。
图6 三馆+游泳馆——在很多视角,依然是一个整体,实际是不同程度的相互脱离
我们还原了对标志性的理解:形式结合功能,尺度适合环境——得体的标志性;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提供——口碑的标志性。只有这两重层面的问题都能得到恰当回应,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问题才能更加被重视,并得到适宜的解决。而最终的实现,就需要适变性的策略:面对变化,不断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也要找到规律,发现趋势,才能有对不确定性的预判。直到项目建成,体育中心南部的道路也没有实施,东侧的道路作为周边房产项目的施工堆料场地,也不算开放的城市界面。实际上,城南东路作为场地唯一开放界面的情况,在建成后依然没有改善。这一发生在建成之后场地条件的变化,就需要预判应对:设计中特别注意了三馆各个界面的均匀性和整体性,并没有特别强调某一临路界面的单一形象特征。按照目前的场地条件,反倒有种依山就势的自然和亲切。建筑融于山野形成的安静画面,与运动场地的喧闹人群形成对比,有种近处是市井生活,远处是诗意山林的别样体验(图7)。
图7 建筑融于山野形成的安静画面
这里所讨论的造价特指红线范围内的工程造价。尽管前面讨论的场地条件的变化,从根本上说也是造价问题,但却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层面的,即使能用经济数据去衡量,社会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很难估量,例如泄洪渠改道问题、周边的拆迁问题等。面对类似问题,克制的结果肯定是退让,适变的策略也均为适应。而红线内的造价限制,是相对独立并尚未发生的,所以是可优化的,应对的态度和策略也要变化。
控制不是一味地缩减,而是平衡取舍。例如,体育场放弃了大罩棚,首先是为了控制造价,但还是要保证效果:体育场的景观看台——结合场地特征的整体塑造,和一个大而无当的罩棚相比,哪个空间感受更好?大罩棚确实能在标志性层面更有帮助,但利用地形变化的场地塑造同样具有视觉和功能上的明显优势。正如《人性场所》(People Place)中所说,“具有适度但可感受到的地形变化的广场景观比那些完全平坦的广场更具有美学吸引力”[3]。同时还要保证功能的完备:尽管放弃了大罩棚,但是却没有舍弃体育场的照明。其实,在没有罩棚的情况下,4个高大的灯塔是很难融入整体环境中而不突兀的。但本案还是保留了灯塔,可能在某些视角,灯塔会对实体建筑有所遮挡,体育场周边也不会是清爽干净的界面,但这点遗憾,和建成后夜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比起来是可以接受的。而从运维角度考虑,灯塔也优于罩棚。在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目前来看,我们的选择仍是更恰当的(图8)。
图8 体育场的景观看台——结合场地特征的整体塑造
图10 夜景
外立面全部采用低成本的涂料,而不是更贵的石材或者金属板,效果肯定会打折扣,但在选样定样过程中,经过反复比较,多次试验,数次整改,在观感和工艺层面,在有限的预算内,争取做到最好。材料方面的 “节省”为设计过程中的造价增加项留出了余量(图9)。
图9 山林、廊道和被反射的阳光
关于游泳馆的观众席,在最初的设计中是没有考虑的。投资紧张的情况下,考虑到比赛的情况非常少,需要完备泳池及其配套,而观众席乃至整个观赛流线都没必要设置。但后来业主提出了要求:地区性的比赛频次还是很多,同时对培训和日常健身的观摩区有需求。设计团队在反复沟通的过程中,结合当时的平面布局,在不增加面积的情况下,利用原有的平台空间,设置了少部分席位,既满足了需求,造价增加也很有限。而游泳馆还经历了从最初的露天泳池到室内泳池的过程,造价增加不少。说明了在造价控制的过程中,要注重真实的需求和后期运营情况,关照城市的多元需求[4],关心市民的真实体验 ,以设计的专业判断去权衡取舍,综合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是一味缩减,走到另一个极端。
在造价限制的情况下,尽量保证效果和功能,也是克制的另一种态度——知进退的克制。不能一味退让,平衡取舍中,也要进。因此,适变的策略就重在应变。这也是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问题的综合考量,是建筑师在社会效益和专业判断之间负责任的适变取舍之道(图10-14)。
面对不断升级的限制,需要保持克制的态度,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在变化中寻找规律,从总体布局到材料的选择、构造的做法等全面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提出最适宜的应对策略,尽量贴近长期持续低成本运维的社会诉求。希望能在平衡建筑理论中的持续生态课题层面[5],结合实践案例,增添一层思考。体育中心目前运行一年多,我们仍会持续关注,不断总结思考,以期为接下来同类实践提供可以借鉴和探讨的基础。□
图11 三馆立面
图12 三馆剖面
图13 三馆一层平面
图14 三馆二层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