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惟学无际”一词来自于马一浮先生作词的浙江大学校歌。校歌是每一个浙大人心中浙大精神的启蒙,更是浙大精神不断传续的载体。2023年是浙江大学建校126周年,也是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UAD)建院70周年。在悠扬的校歌余韵中,我们充分感受到其蕴含的学无止境的追求和兼济天下的情怀。其中的厚重,也将浙大院和浙大深深地联系在一起。“惟学无际”首先表述的是对学问和知识的认识——学习学问没有边际,探索知识于天地寰宇。为学求知、培育人才是浙大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社会责任;UAD也一直践行这一点,重视学术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在眼界和胸怀之中透现一份心怀和情怀,一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际学识于天地之时,亦充大爱于寰宇。学习知识只是一个开始,大学要做的还有更多。这不禁使人想起竺可桢老校长问新生的两个问题: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竺校长的发问指向了浙大人的责任担当和社会贡献:在求学致知之基础上,更要知行合一、经世济用,体现“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浙大精神中 “明德济世,修齐治平”的责任感代表了现代大学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在UAD建院70周年之际,从这个层面出发去思考其作为高校设计院的历史进程、发展路径和性格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设计院依托大学创建和发展,其精神气质、历史担当和社会价值始终和大学保持一致,并与其同大学的紧密互动息息相关。
国内各大高校设计院都拥有类似的发展路径。19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和建筑教育改革催生了附属于大学的设计室,并逐步发展为相对综合的建筑设计院。其设计人员基本由建筑和土木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担当,主要服务于当时因院系调整带来的校园扩建,以及快速发展的国家、地区的公共设施。师生投入紧张快速的实际项目,从而合并生产、教学和研究。面对统一组织、自上而下的设计任务,采用集体创作、多快好省、集约高效的工作方式,培养又红又专、技术全面、能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国家设计人”[1]。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设计院逐渐进入市场,并进行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的现代化改革,继而成为业界领先的设计力量并持续至今。与其他国有或民营的设计机构不同,高校设计院始终依附于大学发展,在市场化浪潮中保持一种学术性和批判性,并延续“产学研”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对行业和学科的发展均起到核心的推动作用。
UAD的发展也印证了上述历程。1953年建筑设计室成立,承担玉泉校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任务,涵盖教学楼、宿舍、食堂、实验室等(图1-3)。1957年为贯彻教育改革的方针,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设计室业务在文革期间未有中断,范围逐步拓展到校外。1981年获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浙大建筑设计院,伴随改革进入设计市场;1984年更名为“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87年获得甲级工程设计证书,1999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10年获批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从玉泉校区旧址(图4)整体搬迁至西溪校区新址(图5),2013年改制为有限公司,2014年获得“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型优秀企业”称号,并持续发展壮大至今。
图4 UAD在玉泉校区的老办公楼,1988-2012年
图5 UAD建院70周年之际的西溪校区新办公主楼,2012年至今
经历了70年的成长,UAD现已成为业界领先的大型综合性工程设计咨询公司。70年历史带来厚重的文化积累,支撑新的发展理念走在时代前列,促成UAD在人才、团队、理念、品牌等方面的特色发展优势。UAD拥有优秀的人才梯队,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近500名,注册建筑师、工程师600余名,国家级设计大师1名,省级设计大师6名,中国当代百名建筑师2名,中国杰出工程师4名,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工程师奖获得者12名。UAD构建和谐多元的团队,其中既有传统的、作为生产部门的综合设计分院,也有差异化、创新型的创作团队和专项技术团队,更有平衡建筑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工作室等共建机构。在设计思想方面,UAD注重理论建构和价值反思,形成了以“平衡建筑”观为代表的、承接关联的理念话语体系并与实践合一。在品牌建设方面,UAD坚持以精品立品牌,历年来荣获17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国际级设计奖和工程奖。2022年,UAD入选“建筑中国·十大中国建筑设计品牌企业”和“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国有企业TOP30”(排名第五)。同时,UAD重视媒体平台建设,展开协同化架构(浙江大学、UAD、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三位一体)和全方位布局(官网、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B站),以展现UAD自身的发展特点,传播建筑设计能量。
图1 由“浙大建筑设计室”设计的玉泉第二、四教学楼历史照片
图2 玉泉第一教学楼主立面施工图
图3 位于玉泉校区中轴线上的校门、教学楼和图书馆等校园建筑
今日高校设计院的特殊性得益于其所处的市场与大学之间的特殊位置:首先依附大学之背景,其次为历史和时代所造就。建国后“设计室”的迅速成立,就是将建筑教育迅速投向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学以致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设计市场中迅速壮大虽是时代所需,而背后的人才、技术、科研和理论的支撑,也拜大学所赐。特殊的位置汇聚各种优势资源,但位置形成的历史条件也会带来不少局限。比如,“设计室”成立伊始所崇尚的集体主义、实用主义和效率主义,造成对建筑学科自主性忽视、对建筑学本体理论缺乏原创深入思考等历史问题[1]25-26,并影响至今;又如,因体制机制所限,设计院对大学教育中相关学科的回馈也不尽充分:设计团队难以有效介入学科教育从而培养面向实践的设计人才,难以进一步引领专业实践和学科研究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特殊的位置上,高校设计院的作为除了发挥自身优势和改进历史不足之外,还应充分体现大学的精神。在面对时代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之时,需展现出业界领导者的历史担当,并实现其社会价值。
UAD在建院70周年之际开展自我总结与反思,并努力在新的发展时期,明晰“在位”的优势,克服历史局限性,并以浙大精神为指引,展现担当和价值。UAD“在位”的特殊性可以归结为3个基本维度: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学术与市场之间、在教学与运营之间。而“在位”责任和价值则源自对历史局限性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弥补原创性理论建构的历史性缺失,以此推动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是责任之始,也是一种勇于担当、业界领先的“在位而谋”。UAD以丰富实践为基础展开持续性的价值反思和理论建构,在“营造和谐、放眼国际、产学研创、高精专强”“设计创造共同价值”“平衡建筑”等观念所构成的一套相互承接的理念体系之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指向“在地共生,走向平衡”的核心主题;并坚持践行“知行合一”之思想,将哲学思考与实际行动辩证统一、合一互惠。以此,UAD为建立中国建筑学原创的学术话语体系、重构中国建筑的现代性、并呼应“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做出了自身努力。
在实现社会价值方面,UAD呈现一种“在位奉献”,将于3个方向持续做出贡献:促进学科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构建社会生产“和合共生”的局面。
第一,UAD努力持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并创新为“产教研”。在全力支持浙大“建筑规划学科联盟”的基础上,由董丹申院长牵头,UAD以5年两个亿的投入,依托浙大成立校设独立研究机构——平衡建筑研究中心,并将西溪校区逸夫科教馆改建为其教学科研场所(图6)。中心以“平衡建筑观”为指引,探索差异化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及教学实践模式,并承担前瞻性、应用性、交叉性的学科研究。作为设计院和高校之间的共享平台,其尝试打破体制机制之藩篱,以建筑学为龙头融合相关学科理论、实践、科研和教育。在“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专职的价值反思和理论建构工作能够全面开展,建筑类学科教育也可与实践、科研和理论反思充分结合。历史的“产学研”模式被升华为“产教研”模式:高校设计院主动介入并贡献建筑类学科教育,以探索高校设计院与学科同构发展的创新模式。
图6 由浙大西溪校区逸夫科教馆更新而来的“平衡建筑研究中心”,2021年至今
第二,UAD倡导“为人民而设计”的核心职业价值观。UAD将“平衡建筑”纳入“人本、在地、共生”的框架之中,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设计中努力了解民众所需,与民众共情,并以此作为职业情感的出发点。UAD努力将人民利益放在建筑创作的首位,努力通过对建成环境的精心规划与设计,为人民群众带来幸福美好的城乡生活。
第三,UAD力图通过在地性的建筑设计带来“和合共生”的社会发展格局,作为其“平衡建筑”观念的最终目标。在地共生体现一种建筑设计的“社会生态学”视野,期望通过设计的介入,实现建筑营造全程所关联的各人群和各要素的在其位、尽其用,互惠互利,和谐共存的状态,展现一种理想的“动态平衡”。
为实现以上目标,UAD努力精于建筑学的本体(以“情理合一、技艺合一、法象合一”为代表),而又超越建筑学的本体——建立对于空间发展和设计作用的综合多维理解,并倡导建立由设计引领的全过程发展框架。建筑设计的龙头位置不仅在行业向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咨询等模式的转型中变得至关重要,还能充分保障为人民而设计,回馈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实现过程。但是,对于空间发展的综合性认识的建立和建筑学龙头角色的倡导,还需通过回归建筑教育来实现,这一点不仅指向建筑类学科教育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指向依靠“大学”对社会各层面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化与感染。
70年来,UAD一直依托浙大而发展。未来,UAD将继续立足浙大,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在深化“产教研”一体化模式之基础上,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行业发展,回馈学科建设,开展理论研究,努力探索出具有“浙大特色”的建筑学发展道路。UAD将继续传扬浙大精神之内涵,成为新时期的“国家设计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进程中,努力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贡献社会需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