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激,周欣,陈秋颖,吴启星
研究表明,智力与精神障碍者(简称智精人群)1)长期生活质量的维系需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让他们“有所事事”,以减轻家庭照护负担;如何促进他们与社区长期互动,使其在父母离世后仍能够以较好状态自立或在社区帮助下生活。两者均需促进智精障碍者与周边人群积极交往,并且需要保证这些交往发生在公共空间中。
但智精人群受限于认知局限,较难熟悉环境;并因其交往能力弱,在参与社会生活时易受阻碍或排斥[2]。一旦离开家庭庇护,这两个弱点会更为凸显。智精人群的交往需求与交往能力之间的矛盾,对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一般对智精人群的特殊性比较重视,却容易忽视他们与健全者的相似性。只有从一般性出发,才能真正理解智精人群需求的特殊性。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的空间需求金字塔模型[3]针对的就是这一点。
智精人群在认识活动和情感意志方面的缺陷[4],使其在基本生活、日常交流、环境理解、情感互动等[5]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外界帮助。他们也因此具有焦虑、敏感[6]等情绪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需求层次上与健全者有所差异。
空间需求金字塔模型列出智精人群从生理、心理到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一一对应到空间:第一层级对应基本生理需求,提出对空间的结构和支持作用的要求;第二层级对应安全感,提出空间的可预测性要求;第三层级对应归属感,提出空间的可标记性要求;第四层级对应成就感,提出空间的可参与性要求;第五层级对应自我认同,提出空间的意义和动力要求(图1)。
图1 3种“金字塔”,引自参考文献[3]a-M.A.P.S.金字塔培训法b-马斯洛需求金字塔c-空间需求金字塔
从这5个层级得出,无论是人的需求还是对应的空间需求,智精人群与健全人并无差异。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性是分析和理解智精人群需求的基础。尽管多数人主张对障碍人士(包括智精人群)要一视同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对特殊性过度强调。尤其在第五层级,人们(包括智精人群的家人)通常倾向于帮他们做好一切决定,无视智精人群也需要被认同和自我认同。事实上从某种程度讲,他们的自我认同比健全者更需要通过社会交往来实现。有研究表明,解决智精人群的心理问题,恰恰需要让他们能和健全人生活在一起[6],而不是与社会远离。
前4个层次的空间需求,在类似家庭的私密空间里可以被满足;而第五个层次的需求,则必须在公共空间中进行交往,才能获得支持。
需求结构的相似性与需求本身的特殊性是并存的。在交往中,智精人群行为的特殊性尤为明显。首先,智精人群缺乏边界感,对距离感的认知也相对较弱[7],这点是智精人群产生交往障碍的主因。在一些情境下,他们非常容易过度靠近彼此或他人,不自觉地侵入他人的私密空间;然而在另一些情境下,他们又会表现出过度的疏离,使交往无从发生。无论是过近还是疏离,都是交往距离的“失控”(表1)。其次,边界感和距离感也会诱发智精人群的过度防卫心理。与他们长期共处的家人或志愿者都会发现,智精人群的防卫心时强时弱,或面对一些人过强,面对另一些人过弱。而长期缺乏正确引导,时强时弱的反应最终会沉淀为过强应激,从而形成交往障碍。第三,研究发现,智精人群难以识别他人的行为信息表征,无法以适当措施应对,自我保护能力弱[8-9]。
表1 健全人与智精人群的行为特征及交往状态,周欣 绘制
以上三者,从空间与行为层面认知,都与交往距离有关。因此,引导并帮助他们维持合适的交往距离,也就成为针对智精人群的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交往需求和交往能力这一对矛盾决定了“前景庇护理论”(Prospect and Refuge Theory)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前景庇护理论关注“空间特性—使用者心理”关系[10]。“前景”(Prospect)指环境中可不受阻挠的观察机会,“庇护”(Refuge)指环境所提供的掩蔽可能(安全)[11]。具体到建筑中,即在进入某一空间前,人类会下意识地希望预先看到空间中的情况(交互),但同时又会希望有机会隐藏自己(庇护),以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同时满足掌控度与安全感的需要[11]。这对健全者而言,是有意识行为和潜意识心理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12]。智精障碍者在意识层面缺少必要的认知,而潜意识中的心理需求依然存在,造成空间交互障碍,因此,他们需要在帮助下建立完整的“前景”与“庇护”关系。
Nasar等[13]分析了4种空间的情境:“受保护的观察点” “不受保护的观察点” “封闭视野”和“开放视野”,并基于其组合关系,提出成功的设计来源于4种情境基于人类情感的组合匹配,即庇护与交互两种状态同时实现(表2)。在建筑上,前景庇护理论曾用于对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作品的分析,论者认为,赖特的“草原别墅”可满足庇护与隐藏需要,同时又有广阔的视野作为重要特色[14]。
表2 空间的庇护与交互状态,周欣 绘制
一般认为,赖特的草原别墅具有典型的现代性特质,即“流动空间”;前景庇护理论则进一步指出了草原别墅的另一个特色空间,不妨名之为“角落空间”。在草原别墅中,作为核心的壁炉(图2)、被压低的休息区(图3)、深悬的屋檐(图4)为空间限定了“角落”,从而提供了“受保护的观察点”;但又以半围合的组合形态确保了空间是“流动”的,从而保证了“开放视野”。
图2 作为核心的壁炉
图3 被压低的休息区
图4 深悬的屋檐
不同于密斯(Mies van der Rohe)更具有一般公共空间特征的“流动空间”,赖特的草原别墅为满足居住的私密性需要,公共性和私密性,或者说,交互和庇护同时被重视。草原别墅本身与智精人群的公共空间设计并无联系,但却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样本。赖特在追求更具现代性的“流动空间”的同时,基于对居住行为的了解和建筑师的敏感,设计了一系列形态各异但作用相似的“角落”空间,使得草原别墅成为同时满足庇护和交互需要的经典原型。
“庇护—交互”机制解释了智精人群在公共空间中产生行为缺陷及特殊需求的原因,“角落+流动空间”结构提出了适合智精人群活动的公共空间基本型。
智精人群需要被帮助建立“庇护—交互”机制,空间的庇护和交互具有紧密关联,必须同时存在,互相促进,同时发挥作用。对照空间需求金字塔模型,属于第二层面的“空间的可预测性”,同时指向“前景”与“庇护”,这也是“角落+流动空间”结构的特征。“庇护—交互”机制为智精人群补全其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缺失,“流动空间”提供了比非流动空间更多的“前景”(交互),“角落”空间则在确保交互不被阻断的同时提供“庇护”。
尽管“空间的可标记性”和“空间的可参与性”对智精人群掌握空间也具有重要作用,但“空间的可预测性”无疑是面向智精人群的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策略。
然而,“庇护—交互”机制所能实现的目标,与空间需求金字塔中“空间的意义和动力”要求尚有距离。对智精人群的持续关爱和广泛尊重,要在公共空间里实现,仅有空间的庇护与交互是不够的。符合“角落+流动空间”结构的草原别墅只是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样本,需要找到一个更加具有公共性的设计原型,“坊”2)的概念因此被引入。
对照“家”,“坊”不仅是一个空间单位,还是一个意义单位。这就不得不提到在各个智精人群照护机构中广泛存在的语境。智精人群走出家门来到照护机构,指导人员总是以各种办法让智精人群“活动”起来,尽可能地消耗他们的精力。指导人员总是会默认,所有发生在照护机构中的“活动”都是“工作”3),智精人群来照护机构,都是来“上班”。
“坊”是“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将智精人群参与的一部分公共空间命名为“坊”,是为了将智精人群嵌入工作情境中:从小有挑战但又力所能及的手工作业中获得乐趣,在交往协作的“工作”中回归社会生活,从而消解个人的无力感并找回迷失的价值感。
单独的“坊”是孤立的,有限的。积极的做法是,通过坊间营造,以“作坊—人群—网络”三级机制,构建智精人群与社会的联结(图5)。
图5 “坊间营造”的作坊—人群—网络机制
(1)作坊——“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的空间不可能很大。通过将内凹与转角空间嵌入,以半围合方式划分场所,以移动隔断定义领域,多种作业类型组合共存,营造空间在大小、高低和旷奥上的变化,响应智精人群在空间的可预测、可标记和可参与层面的需求,实现庇护和交互的目的。
(2)人群——接触多样人群是选择多种作业类型的依据和目的。幼、青、中、老4种年龄段,学生、白领、自由职业者等不同社群,社区、街道、城市乃至全国的辐射维度,拓展了潜在的社交对象。实践表明,智精人群既可在茶水铺、小超市等处进行传统小尺度活动,也可胜任网络直播等现代云尺度活动,从而同时实现线下的直接交往以及线上的虚拟交互。
(3)网络——以“作坊”和“人群”为基础,一种超血缘关系[15]的网络被编织起来。对内,在智精人群之间、智精人群和指导者之间形成一种协作聚落;对外,“作坊”和社区形成一个交互系统,“作坊”扎根于社区,社区也获益于“作坊”;此外,这样的网络借助新技术和新业态,可跨越地理障碍不断向外延伸。
通过设置具有庇护和交互作用的“角落+流动空间”,如边界、转角、壁龛等,既可提供恰当距离下的交互可能,又可为智精人群以空间手段限定领域,提供安全感,确保其在交往中可以随时退回舒适圈(表3)。
表3“庇护—交互”机制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周欣 绘制
“角落”空间固然提供了必要的“庇护”,但“交互”其实也是一种更加积极的“庇护”。空间的“可预测” “可标记”和“可参与”,既是形成人与人、人与空间交互的需要,也是保证人对空间的“掌控力”,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可见在“庇护—交互”机制中,“庇护”只是手段,“交互”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在此基础上,通过“坊”间营造,形成“作坊—人群—网络”机制,最终实现了面向智精障碍者的“意义”建立,构成完整的智精人群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弯湾共享体(以下简称弯湾)是浙江省内第一家收容成年智精人群的民办非营利托管机构。在弯湾改造项目中,“坊”间营造策略获得了一次可贵的尝试机会。
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坊”间营造策略的灵活运用,以“角落+流动空间”结构为核心展开设计。平面划分上,将一个个“坊”有机结合,营造出积极的互动关系(图6);在空间界面上,以温润的材质、统一中有变化的色彩、半透明的隔断,构成系列角落和流动空间(图7、表4)。
表4 基于庇护和交互视角的弯湾空间营造,周欣 绘制
图6 弯湾的坊间营造
图7 弯湾的角落空间与流动空间
图8 钢琴角
图9 以导光板的造型作为引导
图10 绿色的软性地垫
图11 艺术墙
图12 以知识树为中心的主活动区
项目设计了非常多的细节,通过与使用者的交互进行空间切换:钢琴角以内凹的围合感和蓝色软包的颜色提示,形成视野开放的角落;以有标识性的造型元素指示空间的方向;颜色鲜明的软性地垫、造型独特的知识树,是装饰、标识,更是流动空间的定位点;留白的艺术墙、可变的活动隔断、可变的桌椅摆设,鼓励使用者参与和改造空间,进而获得安全感、参与感和自我实现(图8-14)。
残障人群,包括智精人群,在社会中处于弱势,是接受帮助的一方,无形中被削弱了自信,也增加了与社会的疏离感。“坊”间营造,以“坊”为圆心,帮助他们通过协作、工作和创作向外辐射,同时也从外界获取爱与尊重,从而与社会形成牢固的网络。
未来,针对模型优化,可在更细分的人群中对“空间需求金字塔”和“庇护—交互”理论进行补充完善;针对策略优化,可对近人尺度的行为与活动进行更多梳理;针对具体实践,可对空间庇护和交互手段的效果进行更深挖掘……“坊间”的“庇护与交互”,还有许多拓展空间,值得进一步研究。□
注释
1) “智精人群”是业内常用简称,指智力障碍者群体与精神障碍者群体,本文用“智精人群”指代这两个群体。
2) 当“坊”发“fáng”音时,指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
3)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把孩子做的活动都称为“工作”。智精人群的心智发育程度和儿童相近,从蒙氏理念出发,将各种手工作业被称为具有启智、康复作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