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东彬,秦菊香,陈玉玲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07105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技术革命加速拓展,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重塑财经领域的内涵和外延,社会对经济学等财经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1],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面临转型发展的要求。河北金融学院属于河北省第二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确立了“思政+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做出适当调整。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该校亟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是关于财经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必要性。有学者认为,财经类高校的学科门类较少,有的专业划分过细,难以形成较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平台,影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樊丽明,2015)[2],传统财经人才培养呈现培养目标工具化、通识教育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何永秀等,2011),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和就业引导、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重构(李刚,20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钱书法,2012),树立新培养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贾喜环等,2020)[3]。
二是关于新财经人才的内涵界定及实践研究。河北经贸大学自2019 年开始推行“新财经”教育改革以来,已取得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成果。新经济发展需要跨区域、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新财经属于新文科范畴,是经济、科技、教育的融合,财经类高校需要培养具备“家国情怀+财经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财经人才(冯文丽等,2021)[4],即新财经人才培养应重视质量、特色、创新(刘兵等,2021)[5],以多学科交流、交叉、交融为路径(张希颖等,2021)[6]。
三是关于转型发展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专业进行了研究,如经济学人才培养理念、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乔榛,2021)[7],会计学专业科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李玉菊等,2021)[8],金融学专业评价标准和资源共享(杨胜刚,2021)[9]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江世银等,2021)[10],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金梦洁等,2021),经贸类专业课程提质(于明远,2021)[11]。以上多集中于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因此,针对转型发展背景下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1949—1978 年,我国财经类大学生在全部大学生中的比例曾一度降低到2%。20 世纪50 年代院系调整后,经济学教育(或称财经教育)得以扩大,专业划分更细,在人才培养上强调专业化、部门化[12]。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增高,我国经济学专业恢复发展,1993 年全国各高校经济学类专业在校生人数达48.34 万,不过此阶段缺失应用性、国际性的市场经济学等理论[12]。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经济学类专业也快速成长,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到2000 年,经济学类专业当年的招生人数达到130 多万人,占当年高校新生总数的21%[12],该阶段各高校都开始注意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到2005 年前后,经济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日益受到重视,经济学类人才培养出现了国际化、差异化的需求,经济学类专业的招生规模进入稳定时期。到2021 年,财经类院校在校生人数达349.46 万,其中经济学专业在校生人数占28%。随着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技术革命的推进,社会对经济学等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须改革和创新。
新财经是经济、科技、教育的融合,呈现出鲜明的交叉融合化特征,重视质量、特色、创新,要求构建“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家国情怀+财经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新财经人才。
河北金融学院一直秉持服务金融行业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办学理念,形成“思政+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如图1 所示,在转型发展和“新财经”教育背景下,经济学专业需要围绕学校金融特色,立足应用,深化专业内涵,培养复合应用创新型新经济学人才。
图1 经济学新财经人才培养定位
经济学专业作为河北金融学院的优势特色专业,于2021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但经济学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有待持续提升。经济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双师双能型”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二是专业课程体系有待优化。在经济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下,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内容不能有效承载一流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课程建设尚缺失品牌和亮点,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三是实践育人环节尚不完善。科学规范、层次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实训基地、实验室、实操软件等投入不足[13],校企协同育人还存在一定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
河北金融学院经济学专业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一起点两方向三驱动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如图2 所示,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起点,专业方向聚焦于区域经济、经济金融、计量经济,立足“经济金融+经济学创新班”两个特色人才培养方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服务金融和实体产业;以“思政+专业+科技”为驱动,实施“师资升级—课程提质—共同体育人”三大工程。
(1)明确专业定位。
经济学专业以“四驱动态自优化”财经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指导,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依托,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面向地方服务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托区位优势,打造面向京津冀、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金融和实体产业、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学专业。突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经济金融专业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产业分析决策能力、数据分析预测能力,培养“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数据”复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2)关注学生的异质性,实施两类培养计划。
由于经济学专业招生范围较广、学生毕业规划不一,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异质性后,进一步凝练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构建“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从2020 级学生开始,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分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经济金融、经济学创新应用型人才: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和金融特色,设置“经济金融”培养方向;二是根据学生的求学意愿,设置“经济学创新班”培养方向。在新生入学后,通过专业宣讲,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自愿选择相应的培养方向。
(1)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对经济学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培训力度[14],构建“分阶段、全过程、递进式”思政育人体系,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和内驱动力。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探索“课程思政全覆盖+核心课程示范”的建设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建设了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资本论选读、国际经济学五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加强思政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协同,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2)构建应用型课程群。
以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产业分析决策能力、数据分析预测能力为落脚点,构建立足经济学学科发展、符合经济学专业职业要求的三大核心课程群,如表1 所示,即“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数据”应用型课程群,以突出专业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表1 经济学应用型课程群
针对两个培养方向分别开设特色方向课程,在创新班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课程,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为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在经济金融方向开设经济金融分析、金融经济学、经济投资实务、证券与投资案例分析、国际金融等金融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经济+金融”复合应用型人才。
对2020 级147 名学生进行学业问卷调查和职业意向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可知,特色方向能满足学生职业意向与进一步深造的需求,课程体系设置得到学生的认可。经济学创新班有81%的学生计划考研,考研学生中43%有目标院校、70%明确了考研专业;82%的学生认为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对后续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和对考研有很大的支持作用;经济金融班中有93.59%的学生认为金融特色方向的课程设置对未来在金融行业从业有较大帮助。
(3)科技驱动课程教学。
紧跟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发展前沿,开设“经济+数据”实践课程,将目前应用最广的两大软件MATLAB 和Stata 融入教学,构建了“经济+数据”应用型课程群,并将经济理论内容与现代实证分析模型相结合,如投入产出模型、趋势外推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数据包络模型等,切实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积极探索集成化、系统化教学改革模式。
经济学专业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求“教师、学生、一堂课、一门课、一个专业”间的逻辑关系,实施“三大工程”,促进协同育人。
(1)师资升级工程。
一流专业要有一流的师资来支撑。坚持“培养、引进、提高、服务”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打造一支师德高、素质优、业务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将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实施师德师风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推先等一票否决制,营造“明德守信、求真尚行”的师德、师风、学风、教风。二是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开展教学、科研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专业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使新入职教师尽快胜任本职工作。三是加大人才引入、培育力度。通过青年教师海内外研学计划,不断完善教师的学历结构。近三年来培养在职博士4 人、博士毕业2 人、引进博士2 人,经济学教学团队于2022 年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于2023 年获评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课程提质工程。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立足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将思政、金融、科技嵌入经济学课程,力求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如图3 所示,以“四大平台”为基础修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平台+模块”为核心、“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的课程体系。
图3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二是以课程设计促进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以“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数据”三个课程群为依托,实施“上好一堂课、建好一门课、提升一个专业”的“三个一”工程,开展专业课程设计工作,通过加强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环节设计等建设高效课堂。以课程设计工作小组统领课程设计、课程建设工作,构建包括“专业带头人+课程群负责人+核心课程负责人+三人小组+任务小组+专兼职教师”在内的六级组织结构,保证课程设计的整体性和一般性。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深化了对整个课程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能力。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并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技术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采用专题研讨、“双师”协同上课、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打造“一流课程+精彩一课”,以课程改革带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加大实施“互联网+教学”的力度,依托学校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共同体”育人工程。
一是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遵循“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理念,促进师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建有“《资本论》读书组”“基于Stata 软件的经济数据分析实训”“京津冀区域经济研究”三个师生学习共同体,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既掌握现代经济理念、又能够进行经济定量分析的“思政+专业+科技”复合应用型人才。“共同体”学习内容涉及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经典著作研读、经济数据分析与应用等领域,学生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形成独立的经济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并将研学内容有效转化为学科竞赛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和成长。
二是实现“教—研—学”一体。深入挖掘团队教师的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并与专业定位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科学研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实现科研支撑教学。教师吸纳学生骨干加入科研课题组进行学术研究,以专题研讨、案例教学、师生研学等形式,将前沿科研成果及科研动向及时融入课程教学中,把行业和领域内最新知识和前沿内容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实现教师科研、学生科研、教学改革三位一体;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将学、研、赛三者相互融合,2020 级、2021 级学生参与“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有47 人次,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9 项,实现了“以赛助教,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要围绕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立足点,以“双创”能力培养和“双师建设”为两翼,通过师资升级促进学生发展、通过课程优化促进专业升级、以数字技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以全面思政促进素质培养,继续探索“思政+专业+科技”驱动下新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促进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以“一流专业”为发展契机,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建符合经济专业职业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既体现国标课程设置要求,又要契合两个特色培养方向,注重专业知识深度和厚度,注意专业交叉课程之间衔接、融合和知识更新,主干课程彰显专业特色,形成基于“深度+厚度+广度”三个维度的“国标+课程群+特色化”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是构建多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依托“互联网 +”数字商贸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加强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紧跟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发展前沿,强化实践育人,完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实训课程”多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经济学沙盘综合实训、经济数据分析综合实训为主的“实践课程群”,打通“教师—课程—专业—学生”链条。二是探索“学校+政府+行业+产业的四方育人新模式。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和行业,巩固和扩大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提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水平,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一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河北省“互联网+”数字商贸实验教学中心、经济学实践课程群,培养懂理论、知实践、擅计量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实施青年教师行业素养提升计划。定期安排教师赴企业和行业进行业务培训和挂职锻炼,及时把新的实践知识补充到实践教学中,使教师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三是实施行业教师引进计划。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担任经济学专业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和实践指导。
一是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实施系统化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督评议小组”,由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行业教师构成,完善“校级督导+学院督导+教学质量监督评议小组+学生信息员督导”的四级督导体系,进行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常态化教学检查和评价,完善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二是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建立“重能力,重实践,参照平时”与教学方法协同的综合考核体制,实现“评价主体+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科学化、多样化、规范化。三是构建多维度多层次质量标准。根据专业课程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定课程质量评价标准。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检查,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考核、资源建设五个要素进行课程质量评价。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财经类本科院校以复合应用创新型新财经人才为培养目标,针对现有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存在的不足,本文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探讨了经济学专业“一起点两方向三驱动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展实践,该人才培养模式与原培养方案相比,其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清晰,操作性强,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专业定位,以国标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探究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财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