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龙立交为北京东路延伸段起点立交,已竣工通车7 年,运行情况良好。 该立交是贵阳市北京东路延伸段起点,该节点作为典型的两条主干道交叉, 山区城市互通立交利用地形的布局选型,对于类似的工程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北京东路延伸段项目承担贵阳市中心城区与乌当区各功能区间交通的快速迂回; 通过与乌当区内部6 条射线的连接组织进出城交通,是贵阳市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东路延伸段的实施,是实现城市环线公路在城市空间内的连通,形成一个各组团内外沟通方便,高效快速的交通网,通过这一城市内外交通联结的纽带, 缓解项目建设前主城区至乌当区只有新添大道这唯一通道的交通压力,方便物流集散,建成内外畅通、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将乌当区与城市中心区紧密地联系起来。
1)北京东路(现状):北京东路在与128 县道(见图1)连接处为一调头匝道,匝道桥墩跨度制约(见图2)。
图1 128 县道为两车道
图2 北京东路调头匝道
2)龙水路(规划):地处低洼,两条线路交叉点的高差为18 m。
3)现状交叉点东、南两侧地形较高,高差达70 m(见图3)。
图3 拟建立交处地形高差大
4)与汪家大井一级水源保护区的距离。
5)建设中的白龙铁路隧道。
6)主线、各匝道设计指标等内容。
拟建的北龙立交必须利用现状地形, 避让水源保护区[1],尽可能对山体破坏最小,减少削坡和填筑;另外方案平面上需避让北侧安置小区(见图4);白龙铁路隧道埋深60 m,立交平面上在与铁路相交处尽量不布设桥梁隧道等结构物。
图4 北京东路安置区(需避让)
交叉点位于北京东路延伸段与龙水路结合点, 北向为北京东路延伸段,西向为北京东路,南向为龙水路,东向为128县道至永乐乡,属于十字交叉,两条相交道路横断面如下:
北京东路:“三环十六射”中十六射中的一条城市主干路,控制红线宽度为40 m,设计车速为60 km/h,双向6 车道。 近期实施断面宽度为34 m=3 m(人行道)+12 m(车行道)+4 m(绿化带)+12 m(车行道)+3 m(人行道)。
龙水路: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 m,设计车速60 km/h,双向6 车道。 横断面为设计为:40 m=6.5 m(人行道)+12 m(车行道)+3 m(绿化带)+12 m(车行道)+6.5 m(人行道)。
根据远景年道路交通流量预测结果分析(见图5),此节点相交两条道路的交通量将会较均衡且均较大。 故设置信号灯控交叉口将会降低交叉口通行能力, 北京东路与龙水路交叉口有条件应尽量设置互通立交,减少冲突点[2]。 通过交叉口转向交通流量比例(见表1)分析可知,北京东路延伸段、北京东路与龙水路3 条路之间相互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128 县道与其他3 条路的交通流较小。
表1 预测年末各转向交通流量占总流量比例
图5 远景年道路交通流量预测
针对以上分析,形成了以下可行的两个立交方案。
方案一(见图6):主线为北京东路(西)—北京东路延伸段(北),其余方向的左转交通:龙水路(南)—北京东路(西)、北京东路延伸段(北)—128 县道(东)为苜蓿叶定向回转匝道,北京东路(西)—128 县道(东)的双向直行采用上跨匝道。
图6 方案一平面图
方案二(见图7):比方案一多设一条128(东)—龙水路(南)的左转匝道,并对方案一中龙水路(南)—北京东路(西)匝道的线形进行调整。
图7 方案二平面图
两个立交方案均满足前面分析的主要交通: 北京东路—北京东路延伸段—龙水路交通流转换功能要求, 方案一为对角象限变形苜蓿叶方案,占地小,北京东路—北京东路延伸段为主要交通流向,指标高,线形流畅,然而方案一缺点较明显:缺少128 县道左转至龙水路的交通流转向功能, 对未来永乐片区的交通需求缺少考虑, 龙水路至北京东路的左转苜蓿叶匝道破坏128 县道与北京东路延伸段间独立山体, 山体挖方量大,造价高,景观效果差;方案二是对方案一的优化,通过对龙水路至北京东路的左转苜蓿叶匝道圆曲线半径40 m 调整增加至65 m,保护了独立山体,降低了山体挖方量,同时增设128 县道左转至龙水路方向的左转匝道,改善了与北龙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
通过综合比较(见表2),可看出两个方案均能够达到主要交通流的交通转换功能,且通过综合比较可知,风景区道路应避免大量挖填,应保护天然植被,景观设计应以借景为主,宜将道路和自然风景融为整体[3],因此,推荐方案二。方案二建成实体如图8 所示。
表2 立交方案综合比较表
图8 推荐方案建成实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