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博 奚宾
摘 要: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质量教学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因此对高质量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粮食行业特色高校河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目标、研究性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质量教学;金融学专业;行业特色高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38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而高质量教学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因此,只有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推进高质量教学改革,激发教学管理工作创新,提升本科教学质量,高等学校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崇高使命,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和行业特色高校,必须针对国内外的人才需求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一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聚焦于某一重要领域,从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突出优势的鲜明行业特色。这种行业特色必然会映射到所属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并最终体现到其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唯一的一所粮食行业特色高校,也是河南省“双一流”高校创建行动计划重点培育高校。该校金融学专业于1998年开始本科招生,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此为契机,该校金融学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对标“新文科”建设,深耕粮食期货行业,强化优质教学资源,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协同育人机制,进入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但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崛起,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学专业建设面临新的时代使命和挑战,亟须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金融人才。在此背景下,对行业特色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质量教学体系建设思路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 建设思路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育才”,然而我们在高校中看到的情况却常常是“育分”。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很多高校和教师,甚至用人单位陷入了“就‘分取‘才”的怪圈。只有跳出这种怪圈,并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路径依赖,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高质量教学体系。
2 坚持师资队伍引培并举,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教師是教学的灵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因此,行业特色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质量教学体系建设关键靠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青年骨干教师。在着力培养本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同时,还要大力引进省级教学名师等高端人才,使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金融学专业要为每位新进教师配备至少1名资深教授作为教学导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2020年,河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获批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立项。为加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该校金融学专业邀请品行德高望重、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担任基层教学组织的负责人,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指导,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打造线上线下一流课程。
3 推进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保持专业“特+新”优势彰显
行业特色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质量教学体系建设要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引,以金融学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为起点,深入贯彻OBE教育理念,充分结合行业特色的专业定位,推进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河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一方面坚守粮食金融特色优势,在课程体系中开设粮食金融专题、期货市场学和大宗农产品期货实盘操作等特色课程。另一方面,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新趋势,在课程体系中新增金融科技概论、大数据金融分析和区块链金融等前沿创新课程,实现金融学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的交叉融合。全新的课程体系设计,使得该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保持粮食金融特色优势的同时兼具金融科技创新优势,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学专业特色和创新的双向融合。
4 锚定教学目标,围绕能力素养打造专业一流课程
高质量教学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教学目标,要能够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要想实现学科专业高质量教学的崇高使命,就要在教学目标上下功夫。行业特色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质量教学体系构建要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体培养目标细化为高质量教学目标,并结合行业特色优势,积极进行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组建课程团队,重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将思政融入课程,提高“两性一度”。不但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金融学专业知识还原到生成它的历史背景中去,并且融合到当今世界的生活和应用场景中来。
5 开展研究性教学,塑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
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工作的中心是开展教学,而教学工作的中心是培育人才。因此,只有真正打通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间的融合通道,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教学,也才有可能塑造出科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项目是研究性教学最重要的素材来源,如果能够及时地将它们融入课堂教学,就能有效开展研究性教学,则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目前高校中教学科研“两张皮”的现象还很普遍。这就要求学科专业教师要将自己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在课堂上及时的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更重要的是还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专业知识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6 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夯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以致用是高质量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实践应用性,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学科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因此,行业特色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质量教学体系建设要继续加大与产学研基地的合作力度,拓展合作范围,落实学生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部分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和行业产业前沿课程可以由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导师承担授课任务。学校金融学专业结合本省“打造全球粮食交易和期货价格中心”及“做大做强金融豫军”目标,建成了粮食期货特色在线虚拟仿真实验和省级产学研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培育更多高素质粮食期货人才和高端金融行业精英奠定了良好基础。
7 贯彻学为中心,构建闭环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有什么样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行为导向。我们既不能仅仅根据专业教师的教案和讲义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也不能光看学生的评教分数来判断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是要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并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上。行业特色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质量教学体系建设要构建“学校—学院—专业—学生”四级联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要形成“检查—评价—督促—整改—提升—再检查”的闭环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从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两个方面加强金融学专业高质量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
8 结语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育的教学,高质量教学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石,因此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必然以高质量教学体系构建为前提。本文以粮食行业特色高校河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目标、研究性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其他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教学体系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彬.学科高质量教学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J].教育研究,2022,(8):8596.
[2]张杰.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J].经济研究,2020,(11):418.
[3]卢尚建,肖正德.怎样的教学才是高质量教学——新时代高质量教学的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5):1720.
[4]周彬.學科教学如何才能超越单纯的知识掌握——学科高质量教学的立意、格局与情景[J].人民教育,2022,(8):3234.
[5]罗静.略论高质量教学工作体系的构建[J].铜仁学院学报,2021,23,(3):17.
[6]付秀丽,王淑芳.何以为高,高质量教学是怎样练出来的[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2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