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辉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涌入了大量移民,作为党报的《解放日报》持续关注移民群体。本文通过对《解放日报》关于移民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了《解放日报》为移民树立了哪些媒介形象,如何通过报道动员群众来到边区“落地”并在边区“生根”等问题,明晰了《解放日报》在移民群体中的宣传方式,旨在揭示该报在移民生产组织形成以及移民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移民;陕甘宁边区;《解放日报》;延安时期
中图分类号:G2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8-0074-04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徽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红色文化传播研究”(YJS20210100)。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我国的人口流动非常活跃,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移民潮。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高度重视移民、难民的安置与生产动员工作,针对移难民群体,颁布了减租减息、三年免交公粮、优先发放农贷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先后有289180人移入边区,占当时边区总人口的20%”[1]。大量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移民涌入边区,形成了庞大的移民群体。在边区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发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动员,由此,党报党刊对移民群体的报道角度发生了转变。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本文发现目前学界对《解放日报》的研究颇多,但对该报有关移民报道的研究尚少。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陕甘宁边区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结合《解放日报》的办报实践及其对移民的相关报道,阐述了《解放日报》如何通过报道动员移民支持边区建设,从而使移民成为“打仗军队”背后的“劳动军队”,为持久抗战贡献力量。
一、群体形象:融入边区建设的移民区
毛泽东同志在谈及农业组织时曾说:“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2]这意味着农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陕甘宁边区,构建移民区形象是将移民组织起来的第一步。在这一层面,《解放日报》通过连续性报道对移民组织的形象进行了描摹,为建设什么样的移民组织、怎样建设移民组织提供了建议。
第一,《解放日报》构建了一个高度自治、移民享有民主權利的移民区形象。例如对甘泉移民区的报道:“甘泉半年来,共自外移来难民四百四十三户,千九百余人,除能自找亲戚乡里安身以外,余均由政府招待在‘难民新村居住。”其中,耕地在新村附近,可自由开垦。有关志丹县的政务会议报道中,提到“决定要吸收加强移难民的政治教育,吸收移难民中的积极分子,到乡、村政权中工作”。《解放日报》认为“这些移民不仅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而且是新民主主义政权下的优良工作者。”同样,在报道南泥湾移民区时,《解放日报》着重报道了移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在去年乡选中,村政干部多系外来移民充任”,甚至在报纸中,移民乡的乡长因表现优异获得了褒奖。《解放日报》通过具体事例和政策来报道、宣传移民区的民主化,更能获得移民群体的认同。
第二,《解放日报》对移民区的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报道,增进了移民与边区群众的情感联系。例如,《解放日报》报道绥德四十里铺区移民抵达延长县后,县政府召开了欢迎大会,并且各个机关也送来了慰问品,政府还“发动有牛老户帮助移难民每户一耕牛,用来突击开荒三天”。这样的报道事例中,移民与边区群众互帮互助,不仅有利于移民进行生产,也密切了移民与边区群众的关系。报道中一位移民说:“吃米不忘种谷人———恩情记在心里。”《解放日报》对互帮互助事例进行报道,不仅建构出团结友爱的移民区形象,也能够促进移民区的内部团结。
第三,经济上的组织也是《解放日报》报道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指出:有了合作社,“我们就可以把群众的力量组织成为一支劳动大军”[3]。既清楚表明了团结农民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强有力的组织是将农民联系起来的关键,而这在移民群体中更为明显。在《解放日报》的报道中,合作社是帮助移民生产的重要组织。例如,绥德全县合作社在会上决定“运农具到南路,廉价供给移民使用”;马栏区的合作社不仅优先向移民发放农贷,还动员本地居民主动借农具给移民。此外,《解放日报》还强调了变工队、札工队等互助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例如在报道梁家河的移民札工队时,表明这个互助组织是由移民马德贵找“空子”组成的。在政府两千元农贷的支持下,梁家河移民札工队不仅完成了对移民的教育,形成了强有力的互助组织,而且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色,成立的第一天就开荒九亩。由此可见,团结功能是《解放日报》构建互助组织形象的侧重点。
第四,《解放日报》对移民组织的形成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列宁认为,报纸的脚手架功能应当是“依靠报纸并通过报纸自然而然会形成一个固定的组织”,这一观点强调报纸对组织发展具有监督的责任和功能。在如何建设移民农业组织方面,《解放日报》既对移民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些意见,又及时报道了组织移民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总结移民区建设成功经验时提出,“按赤水县去年经建工作成绩之获得,有赖组织工作的严密”,但也存在工作报告不够认真、组织策略单一的不足;在绥德干部会的报道中批评了移民政策有主观主义与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可以看出,《解放日报》在边区政府移民制度的实践中起到了监督和建议的作用。
二、媒介话语:引发移民共情
虽然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赢得了民心,但对移民群体来说,“集体认同并非是‘理所当然地存在着,而是取决于特定的个体在何种程度上承认它”[4]。移民来自不同地区,是通过各种机构被组织起来的,所以要在精神上构建集体认同。毛泽东同志认为,“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因此,“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对于边区政府来说,“完全合作化这一条件本身就包含有农民的文化水平问题”[6]。从这一层面来说,要使移民对边区产生政治认同,需要对移民进行政治教育。
在此方面,《解放日报》首先大力宣传了边区政府对移民群体的特别优待政策。例如,报道《安塞农贷发放多多照顾难民》介绍了安塞政府“今年百万农贷,不再于各区平均发放,为特别照顾难民移民计,偏重向三区、四区、五区等地多发放。”又如,在报道固临县政府对移民的优待办法和措施时,着重强调了对移民的教育,提出要“使他们在政治上提高一步,对政府的政策法令有清楚的认识”。此外,《解放日报》还重点报道了切实履行优待移难民条例的事例,例如,报道安塞县政府借给移民刘喜一头价值六千余元的大耕牛,并在他三月迁入边区时“帮助他向老户借得三斗食粮渡过”。这类报道表明了政府对移民的特殊优待,对安抚和教育移民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解放日报》在报道中采用了大量的真实事例,着重刻画边区政府帮助移民生产、移民积极拥护边区政府的团结形象,例如“由于移民在开始时生活多无着落,故得到政府在当地设立之农场和林场帮助不少,且与部队按夥子种地,因此就大大地密切了军民关系,如今军民相处,基为融洽。”在报道政府帮助移民的事例时,《解放日报》大量运用了采访对象的直接话语,增加了采访事例的真实性。例如,在报道合作社优先给移民发放农贷时,强调了移民对优待政策的反应:“由政府发放农贷帮助难民生产,是我们以前在外面从来没有过的。”“这里的政府帮助老百姓生产,谁不积极参加生产;就对不住政府的好意。”又如,前文所述的移民刘喜在报道中称:“我从河南起身,一心就想来边区的,这地方实在太好了”;移民劳动英雄郝福在来边区之前日子十分拮据,来到边区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丰衣足食,还被评为劳动英雄,他在报道中说:“这些都是革命给我的,帮助人也不算啥,只要多在地里下功夫,自己的光景就会好起来,公家的困难也解决了”;盐池移民赵福自来到边区后辛勤劳作,“每天五更起床耕地,完工后即去野地挖白草喂牛”,不仅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被边区政府评为了劳动模范;黄花洼的移民周射鸿受政府资助一百五十元,买了两把锄头上山开荒,他在报道中说:“在前方打不了鬼子,到后方生产也好”,还称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征粮号召,他认为“这是‘鱼帮水,水帮鱼的道理”。《解放日报》通过这种方式报道移民优待政策,能够引导、教育移民群体,并且善于从真实事例出发、从移民自身角度出发,更易引发移民共情,让“鱼水互助”的情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三、学习号召:创设移民向模范学习的情境
《解放日报》在报道劳动英雄时,着重聚焦他们的移民身份。到边区前缺衣少食,来边区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丰衣足食,这是《解放日报》报道移民模范时常用的对比叙事手法。例如,劳动英雄马丕恩、妇女劳动英雄马杏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来延安之前的穷困,到一年后除新置衣物外还有细粮九石,牛、猪若干;又如,一些移民在政策的号召下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了自给自足,报道《新正二区移民英雄何富全,秋收打粮册二石,够全家七口人一年半吃用》,介绍了新正二区的移民何富全自四年前来到延安,靠自己的努力垦荒七十亩,实现了脱贫致富。《解放日报》报道的移民劳动英雄故事大多相似,都是在边区政府的帮助下靠自己的努力,從贫困转变为殷实。有的报道事例还加入了衣锦还乡并宣传移民区的传奇色彩,例如,在报道《绥德汪丕应请抗大宣传队,将去年下南路移民发展情形,编成秧歌向群众宣传》中,移民劳动英雄汪丕应在边区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主动承担起向群众宣传边区新生活的工作。《解放日报》采用这种方式报道劳动英雄,既有利于群众信服,又提升了英雄事迹的传播力。
除劳动英雄外,《解放日报》还将发动群众迁至边区的移民组织者称为“移民英雄”,而这些移民英雄往往也是拥护边区政策的模范。例如,移民英雄冯云鹏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还积极拥护边区政策,组织移民乡成立劳动互助小组,并在运动中“苦口规劝破坏分子,使四乡新户中的防奸运动,得到了最大的胜利”;又如,移民英雄汪丕应在绥德县四十里铺组织了二百二十九位移民南下互助开荒,他作为整个移民团体的组织者,不仅领导移民制定好当年的集体互助生产计划,还设立了四个分队组织,“由于汪丕应移民有功,专署决定奖他大耕牛一头”。从《解放日报》的报道方式和报道事例的选择上可以看出,相较于劳动英雄,移民英雄的称号不仅限于表彰个人农业生产方面的成就,也包含在边区政策引导下努力生产的劳动学习对象、拥护边区政策的模范,还包含组织与号召移民的意见领袖。
1942年末,毛泽东同志在边区高干会议上指出,《解放日报》等报纸应大力提倡向劳动模范学习式的生产运动,并由此产生更多的劳动模范,通过有目的性地寻找与树立模范,引发大范围的学习运动。劳动英雄和移民模范作为一种被创造的媒介符号,通过《解放日报》所号召的学习仪式,能够使移民群体自发认同他们所传达的意识形态。“个人颂扬自己的角色,实现自己的价值,完全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传统的新化身。”[7]在颂扬模范的过程中,《解放日报》发挥了设置议程的作用,通过聚焦劳动英雄的移民身份,并将他们移民前后的生活进行对比,展现了他们进入边区后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解放日报》并非单纯聚焦英雄模范的劳动技术和农业产量,而是将劳动标准与政治标准相结合,比起“如何劳动”,《解放日报》中关于移民劳动模范的报道更侧重于宣传“为谁劳动”。
四、结语与讨论
做好移民的团结工作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移民自力更生,走出贫困;另一方面,能为整个边区增加劳动力。在严峻的战争局势以及战斗和生产人员不足的形势下,移民的加入大大推动了边区的经济建设,也为抗战提供了物资上的支持。《解放日报》的报道建构了移民群体的形象,为移民形成有力的组织提供了蓝图;通过教育移民、号召移民向劳动模范学习等方式,使移民群体自发地认同边区政府,让移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红军的胜利是因为“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已在他们区域内的全体人民中,造成了一种磐石般的团结”[8],这种团结自然包括移民群体。从《解放日报》的报道中,移民群体认识到自己是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摆脱了贫困,他们也在教育中对自身的边区建设者身份产生了认同,从而自觉拥护边区政策,成为了“打仗军队”背后的“劳动军队”。
《解放日报》认为,要做到真正组织群众,“必须深入农村,进行广泛的宣传,利用实际生动的例子去向农民揭示”。“报纸不单反映现实,还要指导现实、组织运动,指导一定工作。”[9]在移民“落地”的过程中,《解放日报》不仅在移民区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强调移民群体在边区的政治意义,教育和引导移民从心理上认同边区,使移民真正组织起来,成为了拥护边区抗战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组编.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260-261.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28.
[4] 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36.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6] 列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7]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2.
[8]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82.
[9] 复旦大学新闻系编.中国报刊研究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354.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