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在“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在就业方面目前面临一些困境,如缺乏全员联动的就业队伍,[1]缺乏精准到位的就业指导等问题。高校的根本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要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树立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两全”就业工作理念,秉持“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化、精准化”工作思路,[2]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就业工作质量,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求职大潮中有规划、有底气、有目标、有自信,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将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
(一)就业队伍上缺乏全员联动 高校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是就业工作顺畅发展的坚实基础。全体辅导员及所有班主任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群体,但是这一群体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辅导员的观念较落后,在辅导员和老师的观念里,多数人都认为学生最好的出路就是考研和考公考编,不断给学生灌输考研考公考编的好处和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毕业后去向的多样性,这就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接收到关于职业观的教育太过狭隘,眼界不宽。其次,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上知识匮乏,辅导员缺乏系统的培训,且大多数辅导员都是从学校毕业进入学校工作,没有丰富的求职面试经验分享给学生,因此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效果不佳。第三,辅导员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主动性不强,执行力较弱,没有将就业指导与思政工作有机融合,在学生工作中没有突出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辅导员和学院就业联系人都是被动工作,缺乏提前规划就业指导相关工作,都是等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安排,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活动,精准施为与个性指导有一定的欠缺,[3]创新求变较少。因此,辅导员在就业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其次,授课教师缺乏就业育人意识。目前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以OBE 模式设定,而毕业要求却不能与就业完全契合。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较多的融合就业指导,且大多数老师认为学生就业工作与其无关,就业指导意识淡薄。目前在全员育人方面,高校没有真正形成人人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的氛围。
(二)就业指导上欠缺精准到位 首先,在学校制度和政策方面,人才培养与就业有待进一步紧密结合。作为应用型高校应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产出导向”应该就是“就业导向”。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每年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整,学校的党政部门应结合每年的就业质量报告进行相关工作的调整,从而使就业指导在政策上更具有实效性。
第二,在课程强化上效果不佳。课程以讲授为主,体验式教学、线下实践活动较少,课程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未能突出实践性和思政性。授课师资大多数为辅导员,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大多数纸上谈兵,生搬硬套生涯规划和就业理论,效果不显著。就业指导的欠缺导致学生“高期望”与“慢就业”加剧,自我定位不清晰。学生期望从工作实际来看,就业情况与现状不符,大学生就业时盲目地追求安稳和高薪资。在岗位上缺乏工作经验,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就业岗位相脱节,导致大学生需要进行“再培训”,这样一来便造成了“有业不就”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的存在。学生的就业选择大多数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更全面地了解,存在理想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关键性问题,没有考虑自身综合能力被限制与工作经验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必定会造成在求职过程中受挫的局面。
由于高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完善精准的就业指导,导致学生在生涯规划与就业探索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学校要在就业指导上进行精准滴灌,大学一年级时就要进行自身情况评估,做出明确且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着眼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明确自身喜欢的职业;三年级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提升,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四年级基本完成从大学生到就业者的角色转换,切实增强自身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因就业引导的欠缺,许多同学对自身的职业目标较为模糊不清,沒有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念和技术专业结合在一起,不清楚未来发展方向,不重视职业整体规划,职业目标制订的不太有效。在长期性中国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下,在校大学生通常欠缺职业文化教育和职业整体规划,一直找不着恰当的职业精准定位。
第三,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发挥校友工作联系机制,没有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没有建立完善的校友推荐就业机制等。第四,在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回访工作中有所欠缺。部分高校没有将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回访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从而信息缺乏更新,无法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进行课程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调整,无法为即将就业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三)就业实践上缺乏全方位贯穿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全方位的就业实践会直接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1]但是在就业实践中,部分学生就业意识淡薄,缺少对自身的探索及对职场的认知。近几年来高校线上线下招聘会很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是被迫去参加招聘会,毕业生没有意识到参加秋招和春招是提升自我和求职的最佳时机。部分学生都是毕业后才意识到要找工作,陷入“毕业即失业”的状态,且很多学生没有就业紧迫感,意识不到校园招聘的优越性。其次,大多数学生因未在大学期间接触到就业实践,实习也大多数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就业概念模糊,求职能力较匮乏。毕业生对就业、求职、“应届生身份”、“三方协议”、“报到证”等概念非常模糊。[4]部分毕业生都认为毕业后才开始找工作,没有意识到大四开学后就进入到求职状态,没有意识到大四参加校园招聘是最好的求职机会;其次,由于就业实践的缺乏,毕业生非常在意自己的“应届生”身份,以为只要找到工作就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对“应届生身份”概念模糊,因此很多有意向考编制的学生宁愿不找工作也不愿失去自己的“应届生身份”。部分学生在求职技能、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方面能力都很欠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参加过一些职场体验活动,实习也仅仅停留在为了完成学校层面的安排,没有自主进行过职业探索,因此,求职经验欠缺,求职能力匮乏。自我能力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很多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自身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不匹配。
(四)就业观念上缺乏全过程引导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高校和家庭缺少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全过程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意识淡薄,严重影响学生就业状况。学生就业观念落后,部分学生存在“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等现象。毕业生更加看重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据调查,学生很在意自己的职业与专业对口度,要求自己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度很高,学生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再等等看。还有一些应届毕业生优先选择继续坚持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又或者准备各种专业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等。大学毕业生“就业懈怠”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是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思维已不再深受“毕业即工作”的规则限制;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的刻板印象发生了适应性转变,从“有饭吃就满足”逐步转变“要找到一个金饭碗”。在选择就业单位时,较少考虑企业,大多数都致力于体制内工作的备考。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就业岗位总量有所减少、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新就业形态不适应、高期望与慢就业趋势加剧、部分群体就业难度持续增加等形势,这就需要学校学院上下齐发力,主动出击,谋划落实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5]切实做到就业创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创新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保驾护航。
(一)全员参与,构建就业工作新格局第一,学校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5]做到书记院长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做到领导带头抓就业、班子带头跑就业,切实把促进学校毕业生就业摆上各级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合力做到毕业生就业“高比例”、就业“高质量”、服务“高水平”。
第二,学校党委应定期研究部署就业工作,构建“政治引领抓就业、学院领导政治辅导员包班、专任教师包学生,全员参与就业、奖惩问责并重”的就业包联帮扶工作机制。通过一系列制度政策,激发全员抓就业的工作热情,坚持一个学院一盘棋思想,强化院系班相互协同,营造形成网状就业工作格局。
第三,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全体辅导员参与就业服务,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共同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实习实践等,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学校要积极打造一支以辅导员为主体,其他教师为辅的专业化就业指导团队,开展学业、就业、职业一体融合实践指导。政治辅导员、任课教师、论文指导教师、家长联合提升就业指导业务素养和能力,引导全员进行就业育人,转变所有教职工的择业观,使教师在课堂中不断融入就业指导,形成课堂有就业,活动促就业的局面,评选“优秀就业工作指导教师”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培训、走访、学习、调研、交流、研讨等形式加强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能力,转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观念,在辅导员考核办法中强化就业指导,评选“优秀就业工作者”、“优秀就业工作指导教师”,在“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的评选中优先就业导向,加强辅导团队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建设,建立学生咨询督导机制,强化职业培训和专业资格证书;促使辅导员牢固树立“就业育人”理念,了解职业的多样性,拓展就业指导的渠道,积极主动做好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执行力,在做稳做实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举措和活动将精准指导与个性指导有机融合,在工作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破译学生心理密码,读懂学生就业需求,切实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形成人人重就业,个个抓就业的局面。
第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由校领导带队访企拓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真正落地,与企业携手尝试“订单式”培养学生。提升在校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依托校友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建设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起校内学生人才培养和校外社会实际需求的无缝连接。大力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和沟通,定向联系优秀校友,积极向他们推荐在校优秀学生,增进校友对学校、对在校生的了解和沟通;邀请知名校友来校举办专场报告,通过典型带动,激发学生就业的主动性。
(二)健全指导体系,“全方位”就业育人 首先,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线下就业指导课,通过案例分享、小组讨论、现场模拟等形式,指导学生一起探讨职业生涯中的问题,帮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寻找盲点,拓宽思路,获得自我提升和成长,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结合就业讲座、竞赛、培训等,深入解析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求职创业能力。结合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及早做好职业规划。学工部和团委要举办各类活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及时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求职竞争力。依托辅导员工作室、心理咨询中心和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为毕业生提供简历诊断、面试训练、职业适应、求职压力缓解等个性化的生涯指导和求职辅导。
其次,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辅导员工作室,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化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老师,工作室的成员应分批参加培训,需持有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以及国家职业规划师(二级)等资格证书,或具有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经历,或熟悉学科发展前景和就业创业领域。工作室主要采取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主题沙龙和专题讲座等方式作为日常辅导模式,开展诸如就业知识大讲堂、学长学姐说、校友vlog、导师下午茶、校友就业经验分享会、“就业之星”评选等各类面向新生的“引航”和毕业生的“护航”活动,逐渐形成“线上线下宣传”“课内课外辅导”“校内校外联动”的全方位就业和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三)注重精准施策,“全过程”就业育人 就业指导部门要灵活运用部、省、校三级联动的就业网格体系和社会职业招聘平台,提升和健全网招服务项目。融合职业辅导、就业管理、信息追踪、招聘管理等信息,为学生、公司单位、政府机构等多元化行为主体提供贴心服务。将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贯穿学生学习成长和求职创业全过程,将就业质量评估、监测贯穿学院学科设置、招生计划及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毕业生就业跟踪和用人单位评价反馈系统,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相衔接,形成学生成长发展和用人单位评价数据库,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延长就业指导周期,服务不断线,为离校毕业生继续提供长效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赋能,推动学生更加充分更加高质量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民生工程、责任工程,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环,高校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的就业工作方针,多方位、立体式地将毕业生推向高质量的就业平台。继续深入拓宽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优质渠道,扫清大学生就业路上的障碍。毕业生也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摒弃懒就业、不就业的情况出现。只有在政策上持续发力,在学生身上付真情,将补丁打在真的缺口上,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大学生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