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梁宝英,李秀琴,谢红玲
(1.山西大同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学院;2.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3.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急需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然而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陈旧,评价体系不合理,质量保障体系缺位,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不够重视,产教融合流于表面,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素质薄弱、毕业生就业率低等突出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极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等,因此,我们应用型高校必须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和市场需求,走开放办学,产教融合之路,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锲合度,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1]
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国内许多地方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高校,经过几年改革发展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主要问题有:
(一)教育理念滞后 教育理念滞后是影响产教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的教育理念滞后,譬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等贯彻落实不到位,个性化学习、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没有完全融入专业教育过程,深化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多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不强等,难以培养出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狭窄 由于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交叉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急需具有多学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学生所学知识只限于狭窄的单一学科领域,应用型人才知识体系尚不够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过专、过窄、综合能力弱,毕业生不懂管理、经营、缺乏人文修养,难以与山西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相匹配,亟需改革专业集群建设。
(三)课程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制定没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没有体现出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培养的特色,学科专业交叉渗透不强,课程体系比较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其应用性、职业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应用型课程和实践环节比例偏少,专业认证、技能等级证书等也未纳入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陈旧,融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不够等,造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人文素养低,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较为欠缺,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不足。
(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 地方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没有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以选修课或其他形式进行开展,与专业教育没有深度融合,其实践活动和实践训练学时比例很小,很难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也很难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对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此外,由于思政教育欠缺,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
(五)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地方高校只有开放办学,走产教融合之路,才能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开展的广度与深度不足,企业未真正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缺乏工程实践平台,无法实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训练,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脱节,高校很难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
(六)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陈旧 随着5G 信息网络技术出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使得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等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及教师的需求和结构等的不适应,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七)具有实践背景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主体要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具有很强工程实践背景,但目前地方高校严重缺乏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走进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实践能力薄弱;二是,地方高校在经费、师资、制度等资源分配中的边缘化,使其在引进企业优秀师资也举步维艰,从而抑制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缓慢。[3]
(八)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地方高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课程考核形式和评价主体单一,并且缺少对创新性和实践性内容评价,忽视实践过程性考核,综合性评价缺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也严重影响了高校转型发展进度。[4]
(九)缺乏产教深度融合有效机制 地方高校开展产教深度融合,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目前中央政府还没有用于支持产教融合的专项资金,地方政府所拨资金远远不够;国家还未出台支持产教融合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机制,导致企业参与度低,学校也缺乏完善运行机制。[5]
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为应对国家战略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新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新挑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整体上多维度进行构建,对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大同大学立足转型发展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初步取得一定成效。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变 产教深度融合最大的障碍就是理念滞后,地方高校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职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路径,以自身办学优势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办出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高校;构建“多主体”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完成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产教融合要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要深度融合,教学形态从单一走向多样,从而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6-7]
(二)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壁垒,构建特色专业集群 专业集群建设要突破“学科主导型”学科边界,专业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我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围绕学校专业优势,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开设了智能制造、智能采矿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助产学等新专业,构建多个专业集群。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构建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与地方产业结构匹配的智能制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工程应用型专业群,并打破专业壁垒,将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整合为产教融合创新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而且专业建设全面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和思路,通过省级一流专业的示范作用来引领集群内所有专业建设,整体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有效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锲合度。
(三)构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学校二级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邀请了企业高级专业人才参与,校企共同重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比例由原来15%增加到50%,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减少或合并专业必修课,增加应用型课程,开设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将专业认证、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等也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确保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教学内容的高效衔接。课程内容注重知识前沿性、创新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了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产教融合的理念,体现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和创新性特点。[8-9]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学校教师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打破以往对人才培养的时空限制和“以教师为主”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学校教育改革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以问题导入、项目驱动、案例分析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还根据需要可以把课堂延伸到企业、行业、实验室、室外等,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将“工匠精神”“爱国情怀”等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学中;课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各级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和基地 地方高校要积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近几年,我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多元化的实践育人平台。与大同齿轮厂、晋能控股机电装备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性产学研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大同市同华矿机有限责任公司、华为公司、内蒙神华等企业共同筹建产业学院,并组建产教融合组织机构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至少有一位企业专家,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应用型课程和应用型教材,共同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践教学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协同完成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从而推动产业链、人才链的融合发展,使高校与行业的衔接更加紧密,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建设,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六)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校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打破过去传统偏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学生知识、能力和思维发展,并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加大实践过程性在考核中所占比重,过程性考核比例应不低于50%,并且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除学校教师外,还有企业、社会等参与,学生进行项目开发、授权专利、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等均可获得相应学分,形成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10]
(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师资是关键。学校一方面出台一系列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到企业挂职锻炼、到国内外重点高校学习深造,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从行业企业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讲授实践类课程或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以及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等,有效缓解当前开展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的状况,此外,通过实施卓越人才计划,引进高端人才,发挥他们对学校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八)健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要想长期稳定发展,一是政府要构建起支持“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制度环境,同时要建立刚性约束机制;二是地方政府要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人身安全保障机制;三是学校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出台管理办法,对产教融合的一批学科及专业群给予资金等方面的倾斜与支持。我校已出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大对产教融合的学科或专业集群经费投入和倾斜,充分调动校友会、社会机构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运行保障。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学校二级学院采纳和借鉴,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主要实践成效如下:
(一)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基于产教融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得到应用,实践证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保障学生实践教学顺利实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创新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均取得可喜成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就业率。
(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服务企业能力,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与企业共同申报重大科研项目,促进校企合作、产教研融合稳定发展。近三年,我们教学团队为恒岳重工进行空压机底座结构技术改造,解决了空压机底座振动问题,为晋能控股机电装备公司解决了联轴器拆卸困难技术问题等,共同为企业完成技术改造20多项,与企业联合申报立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
(三)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近几年,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共同开发项目,实现互利互惠、校企共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多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激发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热情,学校分别与大同市同华矿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建设30个左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联合成立了5个产业学院,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承担本科生或研究生校外导师,共同开发应用型课程、编写应用型教材等,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 近几年,学校积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注重加强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等,并取得一定成绩。2021年,学校13 门课程被评为山西省认定一流课程,15 门课程被评为山西省建设一流课程,近10 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20 多个专业被评为山西省一流专业,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5 多项,获省级教学改革创新立项项目42项等。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当前重要抓手,地方高校必须开放办学,走产教融合之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发展需相适应,凸显实践性、应用型、职业性和创新性等,实现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