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困境与路径

2023-08-20 01:04陈宏建郑梦云梁华玮
文教资料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困境

陈宏建?郑梦云?梁华玮

摘 要: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全新课程模式的有益尝试,也是“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劳动人才需求的根本途径。在实践中,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理念窄化、课程设置泛化、育人方式固化、师资队伍“业余化”等困境。破解上述困境,需要在育人理念、课程体系、载体平台、师资队伍方面下功夫,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推进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关键词:劳动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劳创融合 困境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高等学校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意见》充分体现了对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联动的重视,对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关切。然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仍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探寻行之有效的突破路径,发挥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中的协同功能和培养开拓性人才方面的引领价值,才能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一、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要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2]高校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内涵不仅是引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更深层面的旨归在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开拓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模式”[3],其核心教育内容是培养像企业家一样具备高度认同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精神所需知识、技能和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价值取向上相对一致、同构共生。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有利于打造全新课程模式,推进“五育并举”,推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一)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是高等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对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劳动教育的理念全面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推进,挖掘劳动教育中蕴含的敬业奉献、砥砺奋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形成对劳动创造价值的积极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怀;将劳动教育的价值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锻造新时代劳动精神,也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将劳动教育的价值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具有劳动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和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满足社会所需要的业务精进的高素质人才。

(二) 打造全新课程模式的有益尝试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比喻成“跑道”,认为一个课程要高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像“跑道”一样,要有清晰的方向,有两条平行线限制的活动区间。[4]在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自觉体现劳动理念、劳动精神,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全面融入劳动要素,从而构建科学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通过劳创融合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知识授受型课程模式,打破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割裂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劳动精神的相关理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劳动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业意愿,打造“劳创融合的通识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研讨访谈、线下见习实习等活动形式,深化“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打造“劳创融合的实践提升课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劳动教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三)推进“五育并举”的实践路向

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满足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具体而言,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团队沟通和合作共赢的意义,培育其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卓越品质;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检验劳动理论知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大学生的韧性,使其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提高其身体素质,“让体魄强健成为大学生标配”;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知自然美和创造社会美,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实践中出现了理念分化、课程设置偏化、育人方式固化、师资队伍“业余化”等诸多问题,导致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合力难以实现最大化。

(一)劳动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理念分化

高校在進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智育、轻视劳育的现象,使得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理念不统一,偏离了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内在价值追求: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劳动教育认知不够,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简单的体力劳动,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热情不高,无法形成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广大学生把劳动教育仅仅理解为培养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教育,对劳动教育的服务性、价值性的认可度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功利性倾向日盛。

(二) 劳动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设置偏化

当前,多数高校已经开设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劳创融合”课程设置形式与内容单调、目标模糊、评价体系不完善,“劳创融合”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结果,其根本问题在于“劳创融合”课程开发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首先,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差异化、融合式的教学内容体系。授课的内容只停留在教室和理论层面,并未内化于行动,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其次,课程目标设置不清晰。高校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只是简单地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进行叠加,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呈现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的局面,教师教学指导方向不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容易流于形式。最后,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式存在一刀切现象,评价结果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期末考核,不能跟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没有从多方面深入剖析劳创融合课程,培养的只是应试性人才,而不是社会所需的创造性劳动人才。

(三)劳动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方式固化

高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方式和途径比较固化,融合方式仅停留在表面,融合方式单一,缺乏深入探究,缺少多维思考,导致“劳创融合”实践育人成效不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勉强开展与劳动主题相结合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但活动规模有限,学生参与面不广,教师指导也不够,这样的竞赛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大多通过邀请企业家、劳动模范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创新创业工作坊、个别咨询,传递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缺乏校地、校企联合实践活动,多数学生受限于劳动场域而无法真实体验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

(四)劳动教育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业余化”

高校在创建融合教育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存在劳动教育教师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教学内容黏合度不够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师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属于“半路出家”,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且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数量很难满足现实需要。已有调查显示,从事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大多没有经历过创业实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模式僵化,涉猎面太窄,与实践联系不紧密,使有些学生想创新却不知道从何做起。[5]

三、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解决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困境,要求在融合路径的探索中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构建“融合共促”的课程体系,拓展“融合共建”的载体平台,打造“融合共育”的师资队伍,进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顺时而动、应势而为。

(一)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迫切要求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一方面,以劳动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对劳动的热爱态度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展现的积极人格气质与创造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对劳动的正向态度以及对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劳动热爱的态度在劳动主体身上的体现”[6]。高校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课程群,以劳动精神培育为核心,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合作精神等优良创业素质,还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造性劳动活动和实践体验训练,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意义,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时自觉地融入劳动精神,潜移默化地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另一方面,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验证劳动教育成果。创新创业教育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容和实践载体,成为验证劳动教育目标实现的实践活动。

(二)构建“融合共促”的课程体系

高校开设劳动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方面进行融合,贯穿每个学生、每门课程、每个教学阶段,满足大学生全程化、个性化、创新化学习需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既要融入现有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全领域,又要体现“分层次”“差异化”特征,按照劳动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特点,结合校内与校外两个场域,构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共促”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构建“通识+专业+拓展”的课程体系。从通识课程层面搭建必修课程体系,除了面对全部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课程外,还可以开设劳动思想理论必修课、专业融合课程、素养拓展课程,尤其要借助创新创业体验课专题教学,探究劳动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运用演绎与归纳方法对有关劳动的知识进行系统教学,增强劳动的合理性、思辨性与反思性,既要明晰问题的前因后果,又要澄明思想的困惑。”[7]另一方面,深入挖掘蕴含于劳动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之中的互补性要素,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校在开设培养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同时,将创新创业作为劳动教育的立脚点,及时关照其中蕴含的创新创业要素,在培养大学生基本劳动素养的同时,启迪大学生了解创新与创业之理;在创设创业课程过程中,高校应结合不同专业和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等特点,将劳动教育作为创新创业的着眼点,深化产教融合,凝练蕴含其中的劳动教育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将其有机融合于创新创业教育中,丰富劳动精神教育,鼓励大学生以劳动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项目为基础,更好地实现创造性培养目标和自身价值。

(三)拓展“融合共建”的载体平台

新时代高校要通过搭建载体平台拓展和丰富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场域。一是打造第二课堂实践体验平台。“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的过程不仅是个人发展的过程,更是劳动者融入社会化发展、实现社会化的过程。”[8]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就是通过模拟实践实现自主创业,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新时代高校在体系构建、平台搭建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关键主导作用,将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学生科研、科技社团活动、技能培训、创业训练、创业孵化、社会实践等活动及其资源加以整合,构建科学的、完善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一方面,高校主动走出去,与企业联合搭建校企合作基地,拓展实践体验平台,将大学生带入真实的劳动场域从事参与性强的劳动实践,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突破口,整合高校内部各部门资源和运作方式,出台相应的创新创业项目方案,为大学生理论知识转化升级与实践推广提供真实的创业体验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高校还要积极邀请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进校园,开展具有示范引领的教育活动,探索劳动教育“全国劳模讲劳动教育课”实践模式的构建,让大学生获悉市场对具有劳动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需求标准,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二是搭建网络媒介平台。一方面,搭建“网络+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媒介平台。高校利用慕课、云课堂、微课堂等方式打造劳动与创新创业相融的新课堂,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进行高阶式创造性劳动教育,为大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市场环境、行业动态创造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另一方面,搭建网络教学空间,高校灵活运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设虚拟环境教育情景,如网络成果展、虚拟仿真实验等,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云实践”活动,不断拓展载体平台育人的新空间。

(四)打造“融合共育”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既懂得融合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同育人。在理论知识培训方面,高校可通过开展系列劳动知识竞赛、创新创业知識讲座,将劳动科学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项目结合起来,培养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兼通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实践能力培训方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或地方参与管理、生产和挂职锻炼,践行“产学研用”结合,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高校要协同整合校外优质创新实践资源,组织落实好各领域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行业精英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机制,实现劳创融合理念、劳动价值观念、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多维度培养;在评价体系方面,高校应将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性指标纳入教学考核体系,把教师参与融合工作合理纳入职务评聘和业绩考核体系,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创新创业观念,提升实施融合工作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3.

[3] 刘丽红,曲霞.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1):103-109.

[4] 柳友荣. 高校劳动教育的三“非”倾向须关注[J]. 中国高教研究,2021(4):10.

[5] 张秀峰,陈士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北京市31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94-100.

[6] 檀传宝 .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7] 时伟.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架构与实施[J]. 中国高教研究,2022(6):85-90.

[8] 朱翠兰,孙秋野. 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7):67-72.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201 0371076),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项目(sztsjh-2022-4-29、sztsjh-2022-7-9),安徽省本科质量工程教研一般项目(2020JYXM139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20A0344),安徽省教育厅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jyjxggyj342),阜阳师范大学实践育人专项(2021SJYRZX08),阜阳市人文社科专项(FYSK2022FL0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