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文化底蕴、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3-08-20 09:58张丽峰
文教资料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

张丽峰

摘 要: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底蕴缘起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在革命文化中淬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展。新征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呈现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现阶段,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继续推进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发挥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育人效果,运用好新媒体传播效能,满足精神文化多样性需求。

关键词: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民亦劳止,汔于小康”,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完成迎来了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人民迈向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精神生活作为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所突显的时代价值也愈发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解决精神相对贫乏的问题,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才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离不开精神层面的充实,由此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在1986年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2]在共同富裕富裕的问题上,邓小平坚持“先富带动后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艰苦创业获得“先富”,再去带动“后富”。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论述中主要强调了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浪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邓小平也指出精神生活同样的发展必须跟上物质生活的发展步伐。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概念,但是通过他提出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建设方针可以看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也包含着精神生活的富裕,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从而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条件和精神动力。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再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在逐渐提升,不同领域的学者也都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上进行探讨分析,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有学者从时代内涵出发,论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例如潘玉腾等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精神生活的视角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种理论阐述,其逻辑起点是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前提在于丰富且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精神文化发展成果是关键要义,内在要求是推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均衡化发展,将目标分为个人发展全面、社会精神健康、国家文明昌盛这三个样态,强调以强烈的精神自觉,通过精神创造、精神交往、精神享受的联动优化,满足人民的多元精神文化需求”[3]。段妍等指出,“精神生活无法通过人均收入水平、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具体的数字指标去衡量,但是可以从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精神生活富裕的基本内涵进行全面把握,首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在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保持一种丰盈均衡的状态;其次,人民群众精神境界与文明素质在实现整体性前进之后,迎来全社会文明风尚澄明向善的样态;最后,在国家层面上精神生活便是要求焕发出强大的文化自信,展现恢弘自信的质态”[4]。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

罗会德指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要、是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必然要求、耸立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根本选择”[5]。李茹佳认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回应”[6]。万平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内心富足的人生理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内心富足的人生理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国家梦想”[7]。万华颖指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是对社会实践的理性反思”[8]。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挑战

王瑞、郭苗认为,“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和不协调的挑战阻碍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實现,即城乡精神文化和区域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利用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充分;精神文化发展的对象覆盖和内容覆盖不全面;精神文化产品质量和数量以及需求和供给的不协调”。王金、孙迎联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存问题概括为“物质发展与精神享受不充分、美好需要与精神供给不对称、理论认知与可行能力不匹配”三个方面。柏路、包崇庆从文化维度出发,认为文化建设的成败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息息相关,指出文化领域的社会再生产存在着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放缓,强调“文化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精神生活的享有程度、文化消费主义膨胀制约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动力、文化转型焦虑与西方文化渗透影响精神生活的自信状态”[9]。

(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王洪波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放在一起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提出“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推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通过美创建好生活促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10]。代玉启认为,“除了要继续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之外,还需要在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建设,基于数字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激发同心同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等这几方面下功夫,从而在打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基上,促进精神生活丰富与提升、凝聚全民的 思想行为共识、促进精神生活交流交融、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要、增强全民精神力量”[11]。

以上研究成果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时代价值、现存问题以及实践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析,既在理论层面进行内涵与价值的阐发,又在实践层面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困境挑战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和路径,为进一步探讨这一主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基础。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到路径可以看出,学者们是基于精神生活本身的富裕程度来进行探析论述,将其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要求相区别开来,但是缺乏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同富裕”后缀做出明确的界定,即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更多体现在与物质生活之间的“共同富裕”,也就是二者的协调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地域或者行业间的不平衡现状,而是解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协调与不平衡,虽然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精神领域可能会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二者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区间,这样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所以不管是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还是价值出发,落实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上关键点在于促进精神生活本身的富裕程度。

基于此,本文分别探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意蕴,论述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性,再在实践上提出促进精神生活本身富裕起来的路径,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底蕴

马克思主义始终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自由全面发展既需要生命体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也获得渴望“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人超过动物本能需求的对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那个年代还没有大量提出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追求,但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已经零零散散地分布着对精神生活重视的星星之火,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探讨提供了思想支撑、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追求也一直延续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思想渊源。

(一)在马克思主义中缘起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产主义的忠实追求者,而共产主义最终要实现的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发展,从而获得在各个方面的自由,实现人向“自由王国”的奔赴。“‘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12],马克思认为人首先要满足自己生存下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础资料,于是要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也获得了劳动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当其基础的生存资料得到满足后便会产生追求探索其他层次的需要,呈现出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金字塔上升趋势,渴望其他的安全、社交、尊重等方面的需求,进而也激发着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实现自我螺旋式的发展。同时,精神生活的富裕所涵盖的内容和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健康等多个领域,只有对各个领域的需求得到满足,个人精神境界的充裕才能真正实现。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人的发展论述中,既有个体物质方面的解放,也蕴含对精神领域的解放,虽然没有明确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论述,但是在谈及物质发展中辩证地对待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为当下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分析讨论提供了思想启发。

(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文明根植的文化沃土、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根脉。在诸侯争霸、战乱频起的年代,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表达了百姓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最高憧憬,除了在财富分化问题上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还提倡统治者应推行“仁政”的治国理念,用“仁义”和“礼乐”来调整人际关系、以求社会秩序的稳定。[13]“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景在当时就已出现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强调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民生保障,在此前提下去充沛人民的精神生活,构筑内在的精神世界。其中,儒家用来规范人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本准则,即“五常”,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方面便占有重要地位,人们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进行修身养性,以致拥有高尚的品格以及富足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德性圆满的最高理想。“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核要求相契合之处便在于对人类整体利益和谐发展的重视,诠释了中华儿女对美好人文主义精神的不懈追求,并且一直流淌在华夏儿女的精神血液之中。[14]

(三)在革命文化中淬炼

“革命文化承载了革命先驱为挽救国家危亡、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战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具备浓厚的爱国主义底蕴和穿越时空的感召力、生命力。”[1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将为中国人民谋解放、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前进目标。在革命斗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同样认识到了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为了顺利推进革命事业走向胜利,通过广泛的思想教育和宣传来联合青年、工人等各阶层人民群众形成统一战线,创办期刊报纸、办各类院校,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进行思想启蒙,促进思想觉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革命的胜利。在敌强我弱的艰难困境中开展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鼓舞士气,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战士坚定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信念和信心,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也要坚决与敌人抗争到底。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躯镌刻的红色记忆是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宝贵资源,深厚滋养着人民的精神家园。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革命文化融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威武不能屈”“天下为公”的高尚品格在血与火中淬炼成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充实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赓续红色血脉,坚定革命理想

信念。

(四)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一段特定的时期,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摸索中展现出来的先进精神文化力量的凝聚与发扬,它承载着的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多样、多元发展的价值追求,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休戚与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毛泽东思想再到现如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升华跃进,体现着人民群众新的精神追求。根据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环境下,邓小平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思想建设,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下的社会生产力一定要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不能掉链子,还得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能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相继提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重视精神生活上的富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去,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深层次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斗志昂扬的活力。

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精神生活的星星之火到中华文化发展中对精神生活的不断探讨与实践追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萌芽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与时俱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从始至终都是要使人民思想文化方面得到充实,感受到精神生活的美好,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享受到内心世界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追求个体道德素质的提升、文化涵养的深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更多的是要求精神层面的丰富,并且与物质生活之间达到协调、动态平衡,物质生活不能贫乏,精神生活也不能空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富裕才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價值意蕴

无论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系列论述,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人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体现出了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备着重要的价值功能。

(一)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应有之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元素早在千年前就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在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铸造新的时代特征,涵养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延续。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作为坚实底气,也不能缺乏来自人民内心的精神支撑,更不能缺少文化自信给人精神领域的强大依靠。“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6],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尊重,也是对自身文化顽强生命力的自信表现。在对精神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运用中,在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对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人民的精神世界因此充实、丰裕,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也会更加坚定,构筑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文化自信越是坚定,中华文化愈加繁荣兴盛,人们越是能够在文化思想的激荡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形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力、向

心力。

(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直以来,人们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的需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是为了满足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17]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蜜蜂筑巢那种动物的本能活动是不同的,它是有意识的、有能动性的,它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人的主观世界的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于是为精神生活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接口,去追求更加高级的需求。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又分为心理生活富裕、文化生活富裕以及信仰生活富裕,从而享受积极的健康心理、开放的丰富文化和崇高的价值信仰,同时在精神文化资源拥有的富裕程度和精神生活是否更加充实、精神境界是否更高这两个方面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量”与“质”的协调统一。[18]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为了转化为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体现在物质和精神的双层满足。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精神生活的确依赖于物质基础,但并非完全是被动地约束,而是以其相对独立性、主观能动性给物质生产活动质的提升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于是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人的自我超越以及全面发展。所以,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仅在物质发展上加注活力,以精神的需要来引领物质需要的前进方向,使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得到加强,同时从自我完善的价值维度,实现自我价值,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中,要解决物质贫困的问题,更要走出精神贫乏的困境,雄厚的物质基础加持充实的精神世界才能构建起人民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仅是要推动物的现代化,也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基于物质基础的不断累积,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滋养,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当于跷跷板的两端,任何一方的“偷工减料”都会导致整个主体失衡,当下的物质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但是物质越是满足,越是需要积极的精神力量去平衡,去巩固物质的发展果实,人的现代化才会因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而得以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将伴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比翼双飞”。追求个人精神的成长与民族精神的强大,顺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精神标识。

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基础,也离不了精神力量的支持与推动,物质社会的高度发达更需要精神的力量来加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脱贫攻坚收尾的关键节点,党和政府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推进脱贫攻坚。现如今,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新难题,在这个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要把握时机和发展机遇扎实推进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继续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在下一个雄关乘风破浪。

(一)继续推进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已经由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首先,物质生活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政治、精神生活过程保驾护航,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始终建立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之上。所以,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在强国目标面前、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前必须持续发力、继续推动,只有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物质需要,提高其物质方面的生活质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物质富裕对精神富裕的需求供给才有源源不断的底气。

其次,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的基础上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做到生存资料全面保障、发展资料基本保障、享受资料逐步保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除了经济物质的供给,也涉及民主政治、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关注,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继续推动五个文明发展,提升社会发展质量和

效益。

最后,发挥精神力量的创造性、能动性,保持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双方螺旋式的提升、协调性发展。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精神力量所催生出来的内生驱动力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灵魂支柱。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一是能够发挥出每个人的主体力量,明白个人的价值和使命所在,激发出实现中国梦、奔赴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决心和信念;二是将决心和信念实践在行动中,将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实现自我价值更要实现社会价值。以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来助力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在双方扶持、辅助下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发展。

(二)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在润物细无声中启智润心

中华文化凝结着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人生智慧,是在历史沉淀中凝聚的民族瑰宝,它传承着精神智慧,在呼唤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中滋养身心、沁人心脾。发挥好文化的价值引导力、精神凝聚力,要着眼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20]的目标指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方在创新创造中勇担使命、唱响主旋律,在学习新知中提升自我,从而达到对自身思想的洗涤与陶冶。精神文化需求方则在各种文化氛围、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中增强精神力量,精神面貌也更加奋发昂扬。人民群众既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在全民族的精神文化活动互动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中国精神、培育时代新风貌,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

提高。

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沿着历史深处找寻涵养精神谱系的基因链条。理想信念牵头筑牢思想基础,在“仁、义、礼、智、信”的修养中培育高尚品格、丰富精神境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中铸魂育人,为时代新人的培养继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构建精神依靠,强化民族归属感。通过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发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增强文化自信自强进程中为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提供浓厚的文化底蕴涵养。

(三)发挥新媒体传播效能,满足精神文化多样性需求

互联网时代,更多的主体通过网络参与进来,单向的信息传播转变为“多对多”的立体传播新格局。[21]在当下以微博、抖音、微信、小红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整合能力,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在发达的智能技术支持的加成下,成为网络内容信息触达的主渠道。互联网的发达对人们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内容之多以及覆盖范围之广也催生出更加多元性、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以自身庞大的网络系统、强大的包容功能反哺各种各样的需求。

通过互联网获取个体性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对个人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时信息的瞬间发布、网民之间的双向互动甚至是多向互动以及海量的信息传播等等对个人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要求对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的思考与思辨,培养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在多样性、个体性的文化碰撞中要求具备兼容并包的能力,这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但是在享受新媒体传播效能所带来的精神文化供给的同时必须加强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巩固壮大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一是要营造风清气正、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有效防范治理例如高额诱导网络直播打赏、劣迹艺人违规付出等网络乱象,维护网民合法权益,为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摆正轨道、肃清正源,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提供健康安全的平台。二是保证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输出,能够发挥出教育人、熏陶人的思想文化是那些向上向善的充满正能量的精神文化作品。对精神文化传播的筛选工作要加以重视,负能量的产出、社会谣言的大肆宣扬要加以制止,打击网络暴力事件,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精良的精神文化作品。

五、结语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经济实力强、人民物质生活富裕是前提条件、扎实基础,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物的全面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体现在“吃、住、行”的基本需求也体现在“真、善、美”的高层次表达,追寻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蕴的文化自信自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巩固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19] [20]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2,43.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

[3] 潘玉腾,金程远.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9,168.

[4] 段妍,刘冲.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逻辑、时代内涵与现实进路[J]. 教学与研究,2023(3):38-46.

[5] 罗会德.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192-196.

[6] 李茹佳.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蕴、意义与推进[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0):1-5.

[7] 万平.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内涵[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3-15.

[8] 万华颖.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思想渊源与评价指标体系[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11):22-33.

[9] 柏路,包崇庆.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之维[J]. 思想理论教育,2022(12):33-40.

[10] 王洪波. 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支撑、探索历程和实践方略[J]. 社会科学辑刊,2023(2):23-29.

[11] 代玉启. 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与路[J]. 精神文明导刊,2023(5):21-23.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

[13] 张零,孟文科. 对“天下大同”社会理想的几点思考[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47-51.

[14] 黄小珊,赵金科. 儒家“五常”的历史价值及时代意蕴[J]. 攀登,2017(4):112-116.

[15] 崔利萍. 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J]. 学术交流,2017(12):58-62.

[16]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7-02.

[17] 張占斌.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内涵、理论与路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6):52-60.

[18] 卓越,卓成刚. 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3-29.

[19] 刘爱玲.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转换与重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35-138.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