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MPAcc教育适切性发展研究——基于对22所培养单位的考察

2023-08-20 23:31曾雄旺杨亦民李阿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科融合

曾雄旺 杨亦民 李阿利

学术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MPAcc教育适切性发展研究——基于对22所培养单位的考察

曾雄旺 杨亦民 李阿利

基于教育适切性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维度分析涉农MPAcc培养单位实化知农助农会计人才培养使命、推进与涉农学科融合、强化乡村财会专业实践与实务研究等现实行动,发现存在适切培育德才兼备会计人才有待加强、与涉农及数字智能等学科融合不够深入、服务乡村振兴等战略需求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拓展等问题。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MPAcc教育应强化爱农等思政引领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基于科技产业融合情境推进与新农科等学科深度交融、适切大国“三农”等重大需求提升学科服务经济社会的成效。

适切性发展;MPAcc教育;涉农高校;乡村振兴;会计与财务;研究生教育

我国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及MBA研究生教育等基础上于2004年实施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项目,现有MPAcc培养单位292个,辐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综合、财经、农林、师范、理工等国家或地方等所有类别高校,累计招生超过16万人,授予学位10万余人,在校生突破6万人。乡村振兴背景下MPAcc教育如何适切经济社会发展?尚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基于对22所涉农高校MPAcc项目的探索展开研究。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MPAcc教育适切性发展的意蕴

适切性(Relevance)概念较早见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Relevance教育发展理念要求高等教育的适切性“应以高等院校的作为是否符合社会期望来衡量”。学者结合高等教育质量观提出高等教育适切性有教学、科研、提供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直接参与社会服务四个目标,还有学者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比较的角度认为二者分别对应了高等教育的内部适切性(关注个体的智慧与理性的培养)与外部适切性(关注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培养个体参与社会工作的职业能力)[1-2]。乡村振兴背景下MPAcc教育适切性发展可从人才培养适切性、科学研究适切性、社会服务适切性三个维度进行解析。

1.乡村振兴有助于丰富MPAcc教育内容,推进新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或称个人适切性,是高等教育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和人才,高等农林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创造科技成果和培育知农爱农助农的新型人才[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需熟悉涉农学科及产业背景、通晓国际会计惯例、擅长涉农行业资本经营和财务管控等农商融合应用型高级财会人才。MPAcc教育适切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需求拓展乡村产业主体会计核算管理、环境资源会计、会计诚信与价值观建设、会计监督管理、乡村数智会计等内容将有效满足会计人才全面发展需求,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

2.乡村振兴有助于创新MPAcc学科内涵,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

科学研究的适切性或称内部适切性,是高等教育自身的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统筹部署,支持涉农相关学科群建设。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及社会治理新发展情境将拓展和深化MPAcc学科的生物资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财务及绩效评价[4]、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价值共创、碳排放权资产与应缴碳排放权负债核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内容,促使与新农科、新工科等多学科融合发展。

3.乡村振兴有助于拓展MPAcc实践模式,服务经济社会效益提升

MPAcc教育源自适切经济管理变革发展与会计财务实务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于1948年出现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Austin)。统筹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MPAcc等赋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明确健全了校地间交流机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服务于“三农”事业,扩展了MPAcc项目的校所联合、校企对接、产教融合等多元实践模式,强化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促使MPAcc研究生增强职业能力,提升服务“三农”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MPAcc教育适切性发展的现实行动

目前全国共有25所涉农高校设有MPAcc项目,其中已招生的22所高校(另3所高校暂未招生)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8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山东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14所地方高校,分布在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各有11所、5所、2所、4所[5]。22所涉农MPAcc培养单位在实化知农助农新型会计人才培养使命、推进涉农学科与财会学科融合、强化乡村财会专业实践与实务研究等方面开展行动,探索构建了适切社会需求的教育体系。

1.实化知农助农涉农会计人才培养使命

涉农高校MPAcc项目探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服务三农会计财务领域为主要导向,产学研深度结合的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路径,引领培养更多具有爱国爱农主义情怀、知农助农本领的新型农商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涉农高校MPAcc教育目标包括满足学生、社会的共同需求,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思政观念。以思政思考题、案例为手段的全方位、多层次思政内容供给体系,推动会计诚信教育浸润教学全过程,探索以会计诚信助力建设信用乡村,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熟练运用现代会计及涉农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发现、分析与解决“三农”领域财务与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涉农高校MPAcc研究生招生呈增长态势,由2017年的800人增加至2021年的1662人,五年累计招生培养了6227人,约占MPAcc项目总录取人数的1/12,校年均招收60人左右,其中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地方高校招生增长较快。在培养质量方面,不少在读研究生积极参加隆平高科、温氏股份等名企行活动,践行袁隆平院士“做一粒好种子”的箴言,在《会计与经济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家庭农场成本控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本管理、畜牧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等主题论文,获评全国MPAcc优秀学位论文、优秀案例、国家奖学金等奖项,不少毕业生主动服务社会发展需求,扎根“三农”领域,在农村基层会计、乡村财务管理、合作社经济改革等工作中取得成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贡献。

2.推进涉农学科与财会学科的融合

涉农高校MPAcc项目立足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背景,将会计财务信息编制及管理决策等基础与农、林、水产学等优势学科紧密融合,结合涉农经济或管理学科,推进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和吸引农商融合前沿领域优秀财会教师或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涉农案例教学,探究学科间的跨界融合和专业间的融会贯通,并按照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研究生相关领域知识技能的培养要求与对接乡村振兴等人才需要,持续细化涉农财会特色课程建设,如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财务与会计专题、沈阳农业大学的合作社财务和农村金融专题、安徽农业大学的现代农场管理和徽商文化与经营管理会计、湖南农业大学的涉农组织财务与会计管理等。部分培养单位进而探索形成了一批MPAcc特色研究方向,如中国海洋大学的财会职教师资、南京林业大学的资源与生态会计、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生物资产会计和三农三牧保险保费补贴绩效、华南农业大学与湖南农业大学的涉农财务管理、浙江农林大学的“绿色+会计”等方向。

涉农高校开展MPAcc项目以来,会计和工商管理学科特色得到增强:中国海洋大学获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A级质量认证,其依托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打造的“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理实一体的财会专业研究生教育特色资源共享平台”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以农商特色高质量地完成工商管理硕士一级学科评估,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增授权工商管理硕士一级学科;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的“农商特色、产学研融合”获袁隆平院士的肯定;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及湖南农业大学6所高校获批会计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专业,部分高校还探索了MPAcc学科思政特色。

3.强化乡村财会专业实践与实务研究

涉农高校MPAcc项目严格专业实践,在生产实践中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管理部门以及北大荒、唐人神等涉农名企协作建设培养基地,如南京农业大学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助力现代乡村会计人才培养;中国海洋大学加入“一带一路”涉海科教合作伙伴;东北林业大学依托国有林区林权改革、天保工程、森工集团改革、绿色食品涉农优势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会计”特色实践基地等。严格专业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六个月的要求,采用集中与分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实践,其形式包括参加企业实习及调研、专题讲座和案例编写与案例大赛、涉农名企行活动等,具体实施过程中增配实践(基地)导师,注重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加大学校与基地双主体协同管理和监控,形成对实践成效的考核,如湖南农业大学凝练的研究生“四双制”培养模式。

涉农高校MPAcc项目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及对外交流合作的贡献和声誉不断增强:中国海洋大学助力“一带一路”涉海科教合作,与海上丝路沿线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加强财会文化交流,开展人员培训及藻类产业发展等服务;南京农业大学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助力现代乡村会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东北林业大学在林区改革及东北亚林业技术经济合作方面的碳汇经济核算与审计获国家林草局肯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MPAcc项目利用与校地、校垦合作共建两园四院一所等试验示范基地,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教支撑作用;湖南农业大学烟农专业合作社内控机制与绩效评价课题组累计服务烟农14.82万人,累计服务面积531.54万亩,获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奖,财会赋能精准扶贫首倡地武陵山片区的茶产业“互联网+品牌”项目带动5万余名茶农年均增收2000余元,入选全国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案例。

三、涉农高校MPAcc教育适切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的问题

涉农高校MPAcc教育实现研究生数量与质量可持续增长、学科特色凝练、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的同时,基于教育适切性分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维度,发现涉农高校MPAcc适切乡村振兴还存在德才兼备会计人才培育有待加强、与涉农及数字智能等学科融合不够深入、服务乡村振兴等战略需求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拓展等问题。

1.人才培养维度上,德才兼备会计人才培育有待加强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6]。农业乃国之根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部分MPAcc项目对农村、乡村振兴“重中之重”与农业强国建设等关键问题的认知和助力不够,对面向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创新性、实用型的爱农助农强农兴农财会人才使命意识不强,对会计诚信、资本向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与实践不尽到位,在智能会计发展等情境下高质量推进涉农会计课程教学与方法创新、专业实践与产学研融合、案例合作开发与研究等培养环节不够,对研究生的会计与“三农”理论分析、数据处理、文字表达等硬技能和交流沟通、合作协调、团队领导等软实力及学习领悟、探索创造、知识整合等创造力培养有待加强,对涉农领域的专业特长挖掘不够,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近五年22所涉农MPAcc培养单位仅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2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会计专业优秀学位论文,参与全国学生案例大赛及入库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明显偏少,且有3所涉农培养单位MPAcc项目被暂停招生。

2.科学研究维度上,与涉农及数字智能等学科融合不够深入

构建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导、各相关学科渗透融合的学科群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有效模式[7]。涉农高校的作物、畜牧等优势特色学科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商科赋能,MPAcc项目与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等具体业态模式结合,可促使业财融合推进学科创新。然而部分涉农高校MPAcc项目主动对接涉农学科不够,下乡入村等田野实践不多,未能深入探究MPAcc与涉农学科的内在联系及其在资源优化配置价值共创等方面的功用,局限于处理传统农业资源、生物资产等账务。不少传统农科认为“软科学”会计的作用不明显,且其属于工商管理范畴,与涉农学科价值共生共创不紧密,在学科建设资源分配中对其“另眼相看”,致使会计学科在不少涉农院校被边缘化。新兴技术背景下,涉农高校MPAcc与大数据财务、战略管理、智慧农业等新兴智能学科融合相对迟滞或不够深入,区块链、云技术等数字智能技术效应有待增强。

3.社会服务维度上,服务乡村振兴等战略需求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拓展

学科承担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现代会计管理、资本经营和财务管控等赋能和服务[8]。但部分涉农MPAcc项目没有充分结合既有学科基础与涉农学科协同适切乡村振兴情境扎实推进科学研究;会计信息系统、智能会计、共享财务等未有效服务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在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创新管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设计、环境资源会计、村账管理与乡村财务治理、监督乡村振兴资金安全和绩效等方面赋能不足;对服务乡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方面挖掘不深;研究生社会服务大多走马观花式局限在寒、暑假期,下沉乡土深入农业生产经营全周期服务不够;毕业生涉农就业率不高(据笔者询查,大多培养单位在30%左右),部分研究生对乡村发展广阔前景意识不到位,甚至宁可延缓就业也没下基层助推乡村振兴。MPAcc服务经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MPAcc教育适切乡村振兴等战略需求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探索

在“双一流”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MPAcc教育应强化爱农等思政引领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基于科技产业融合等情境推进与新农科等学科深度交融、适切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求,提升学科服务经济社会的成效。

1.强化爱农等思政引领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面向经济主战场和重大战略需求是“双一流”建设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任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需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传统文化认同等观念的培育[9],促进学生全面发展。MPAcc教育应强化思政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切行业特色、技术应用等经济社会需求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实做细导师教师队伍、课程教学、基地建设与专业实践、论文研究等培养体系与条件保障,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培育研究生理论分析、数据处理、文字表达、交流沟通、合作协调、团队领导等硬实力和软实力,如适切乡村振兴战略强化知农爱农助农的观念和强农兴农责任,通过农林产学研科技项目引导学生深入“三农”领域,调研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数字乡村治理等形势,利用财会知识完善农业企业成本管理、财务监督等现实问题,成立与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交叉的学科导师指导组,开发“前沿导引+专题研讨+项目实训”等立体化运用多学科课程教学资源,搭建“全国涉农高校会计学科专业联盟”平台等,着力培养具有“三农”情怀、思想素质和职业技能兼优、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财会人才。此外,当前MPAcc初试科目类同招收在职人员的MBA、MPA等类别研究生,未设会计学等业务科目,复试时各培养单位虽增加财务会计或财务管理等考核科目,但选拔工作量大、矛盾化解效率偏低,建议在MPAcc初试中增加财务与会计科目[如金融硕士(MF)招考环节在政治、英语、经济类综合的基础上设有金融学综合等],以高效率选拔出厚基础、强业务的会计人才。

2.基于科技产业融合情境,推进与新农科等学科深度交融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境,深入推进学科渗透融合是加快知识生产方式变革、促进协同创新、改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相关学科点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区域或行业新战略新需求,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新农科+、新工科+等学科群。在规划与建设学科时,强化科技赋能,运用现代数字等技术推进学科智能化升级,协同推进学科群建设,努力打造特色学科方向,如会计与涉农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资源环境会计和绿色会计,大数据财务与会计融合形成的智能会计等特色研究方向,推进乡村振兴下中国式现代化学科深度交融。当前会计学科归属于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农林牧渔业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相关会计未能“实至名归”,财政财务、家庭理财等没有被涵盖,统筹进行学科建设与协调存在困难[10-11]。鉴于此,建议在管理学或经济学门类下增设“会计与财务”(Accounting & Finance)一级学科,统筹包括各类组织或主体会计、大数据财务与会计、财务信息与资本市场、战略财务与风险治理等领域价值创造与管理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

3.适切大国“三农”等重大需求,提升学科服务经济社会成效

适切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等背景下,涉农高校MPAcc教育应基于新发展理念和加速变化发展的新情境,对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科技、人才、文化等需求,在研究生专业实践与基地建设、论文选题与研究中强化“三农”问题等导向,加强与实践基地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科技小院、企业诊所、乡村振兴中心、“涉农公司云校招”等平台,做实科技特派员、三区挂职、管理咨询、人才就业赋能等社会服务[12],对实务界人士开展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理论与实务培训等,全面提升学科服务乡土经济社会的成效。与此同时,相关学科点在适切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职能拓展与特色凝炼。

[1] 周光礼. 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2): 62-69.

[2] 李小波, 韩春梅.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适切性问题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 183-188.

[3]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EB/OL]. (2019-09-06).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9 06/c64094-31340883.html.

[4] 罗仁福, 刘承芳, 唐雅琳, 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发展路径[J]. 农业经济问题, 2022(7): 41-51.

[5] 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MPAcc简介[EB/OL]. http://mpaccesc.ruc.edu.cn/gyMPAcc/MPAccjj.htm.

[6] 陈婕. 新时代我国大学发展要服务国家战略[J]. 中国高等教育, 2022(2): 53-55.

[7] 张炜. 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12): 1-5.

[8] 周谷平, 辛越优. “双一流”建设服务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逻辑、问题与政策路径[J]. 高教探索, 2020(8): 19-25.

[9] 陈弘, 吴波. 新发展格局下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教育路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5): 79-85.

[10] BOYCE G, NARAYANAN V, GREER S, et al. Taking the pulse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reform: liberal educatio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exploring ways forward[J]. Accounting education, 2019, 28(3): 274-303.

[11] 张先治. 新中国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发展历程及改革探索[J]. 会计研究, 2020(8): 3-17.

[12]崔盛, 田浩然. 地方高等学校专项招收农村学生的现状与优化[J]. 教育研究, 2023, 44(2): 101-111.

10.16750/j.adge.2023.07.010

曾雄旺,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MPAcc教育中心副教授,长沙 410128;杨亦民,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湖南省会计学科专业联盟副理事长,长沙 410128;李阿利(通讯作者),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长沙 410128。

湖南省会计科研课题“会计服务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编号:2022HNKJB05)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科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