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学生朗读训练

2023-08-19 18:17胡兆庆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素养情感

胡兆庆

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 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所谓“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朗读, 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而且朗读中,可以让某个字突出出来,让人更加能理解读的文字的意思。朗读的基本要求,读音要准确,一是要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读,二是要把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防止读错。吐字要清晰。一是要注意吐字的要求;二要加强练习。朗读前的准备工作。一要理解内容;二能看到形象;三需体会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时阅读的起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我呢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開展各种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通过本课题研究达到在朗读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研究和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生学业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学毕业生;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我以本校三、四年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研究,其他各年级班级作为对比班级。

(1)研究朗读教学中的问题。一是角色错位。教师仅仅是学生朗读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的个体学习缺乏指导。二是学而不思。学生在朗读中自读自悟,缺乏学习交流、情感体验。三是思而不学。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虽有交流,但仅是泛泛而谈,语言表达苍白空洞,缺乏个性。

(2)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一是节奏意识。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二是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 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三是问题意识。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3)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主要包括诵读、吟读、咏读、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朗读中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4)形成朗读教学策略。一是语言表达的形象化。促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二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化。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品尝,对语言文字地把握更为准确,追求一种独到的顿悟。三是语言表达的整体化。指导学生在依托具体的语境,整体着眼,上下联系,融会贯通。四是语言表达的想象化。指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 重组记忆表象,再造相关形象,并逐渐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去感受鲜活的人物、动人的场面、秀丽的景色,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能流畅地运用标准普通话, 并且融入感情地阅读课文, 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感知文字的魅力,体会语言独特的美学。学生语感能力的增强,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也都与朗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不过分追求朗读技巧, 这样学生的所有知觉器官在朗读的过程中都会被积极地分配调用。并且非常重要的是,朗读可以决定阅读量的积累程度,从中体现出个体的人文素养的差异,语文的文学技巧的偏差。

为了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朗读技能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和自信, 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一些好的文章,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文章的主旨,让阅读从朗读开始,在朗读中产生对阅读的兴趣。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对一切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的阶段,而朗读这一让孩子全身心都参与的阅读方式,能极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从中对小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朗读多加赞扬,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被人褒奖所获得的乐趣成为继续朗读的动力。不少学生因为发音或情感问题,在早读中对朗读失去兴趣,随意消磨宝贵的早读时间,这样是不利于学生阅读、朗读技能的提升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尊重每一个朗读的学生,耐心地引导他们接受朗读,让课堂气氛在朗读中更加融洽。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素养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