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晓国
研究背景
“老师,今天我们玩什么?”
一声提问,打断了正在整理图书的我。我指着安排表说:“今天我们在户外二区玩,有梯子、平衡板、体操垫。”
教师思考:游戏是否应该由教师发起?给幼儿提供以游戏为中心的探索活动,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并参与活动,制订计划,这才是真游戏。
研究现状
大班上学期,教师让幼儿试着在纸上画一画每天早上的户外运动游戏,有的幼儿随便画几笔,有的幼儿乱画,有的幼儿则机械重复,等等。于是,教师分析本班幼儿的游戏特点,以“计划”为媒介,试图将幼儿的游戏思维与游戏行为融合,实现自主的真游戏。
研究过程
阶段一:问题驱动,感知计划
教师问:“今天你们想怎么玩?”
当幼儿面对这个问题时,基于他们的年龄和表达能力,他们通常使用行动、手势或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计划。此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计划有关联,自然而然形成了在游戏之前做计划的意识,幼儿的自主游戏便从游戏计划这个环节开始了。“计划—工作—回顾”的课程模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儿童主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游戏走向深入。
“我们为什么要做计划?”
“可以知道用什么材料。”
“可以找好同伴。”
“想好要玩的游戏是什么。”
……
于是,教师基于“计划”这一要素分析幼儿的“三知经验”。
《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一书指出,计划包括认知和社会性两部分。在认知上,为了做计划,幼儿在头脑中必须对自己想要做的事形成一个心理表象。幼儿想象或形成心理表象的能力并不与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发展。
剛开始,孩子的计划是有问题的:画面凌乱、游戏成员太多、游戏的玩法不清楚、日期不准确等。
阶段二:画面表征,解读计划
“你们知道有怎样的计划吗?”
“爸爸说每天晚上计划陪我玩1小时。”
“妈妈计划明天要买什么菜。”
“我明年要上小学了,妈妈计划给我买一个大的书桌,算算钱够不够。”
“奶奶计划上午烧饭,下午去田里干活。”
……
原来有生活计划、工作计划、购物计划、学习计划等。
于是,师幼开始商量,在写游戏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经过梳理,幼儿知道可以写清楚日期、材料、同伴的学号、游戏的材料、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等,开始考虑计划的整体性。
从社会性发展来看,幼儿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想法。当他们能够成功实施这些想法时,就有了主动性。计划不同于简单的选择,因为计划包括幼儿想做什么以及准备怎样做的具体思考。这就是计划的意义所在。
阶段三:抽象过渡,进阶记录
学习被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将新信息增添到已有的认识中,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改变以前的思维方式。
在每天晨间的计划时间,孩子选择自己的区域游戏,或者在了解了今日的户外游戏后,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写计划。
有一天,计划似乎跟之前的有些不同,多了一些数字和符号。
成成说:“我今天在美工区玩,需要用到剪刀、胶棒、水彩笔、彩纸。”
琪琪说:“这些是我今天做枪需要用到的积木,长方形10个,十字形27个。”
计划书已经脱离了形象思维的局限,向抽象思维过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对计划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有了书面计划的意识,也能看出计划随着幼儿的成长变得更加复杂和详细。同时,幼儿也意识到游戏材料的重要性。
阶段四:格式约定,完善计划
幼儿计划中的元素逐步增多,他们的问题也更多了。涵涵注意到了家长园地张贴的周计划,问:“周计划也是计划,怎么是一张表格呢?”
“把计划做成表格有什么作用?”
“看起来比较清楚。”
“一下子就能找到星期几。”
“我们的游戏计划可以变成一张表格吗?”
大家对照之前的计划罗列出现有计划中的元素:日期、人员、游戏标志、材料和工具、游戏玩法。于是,我们改进了之前写计划的方式,尝试采用表格拟计划,进一步完善计划。
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幼儿将被“同化”——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行为探索新事物和“顺应”——改变心智模式。“同化”和“顺应”需要许多经验才能促成思维改变,并体现在行动中。成人的支持逐渐延伸幼儿的学习,教师首先确认并支持幼儿的既有水平,然后再逐步鼓励他们将思维和理解更深入,支持计划的复杂化和合理化。
研究成果
研究结论
一、从被动计划到主动计划
起初做计划时,幼儿是被动的、打卡签到式的,需要教师提醒和引导才会去完成计划。经过几个阶段,幼儿已经有了自主和主动意识,开始了解制订计划的意义和步骤,在户外游戏、区域游戏时都能积极主动地制订计划。
二、从图像计划到书面计划
从阶段二、阶段三到阶段四,幼儿从简单的“画”事件,到理清计划中所包含的各类元素,如同伴、材料、日期、数量等,并且幼儿会将游戏中的计划与实际联系,找出相同点,这些都表示幼儿在制订计划时更加趋向书面化,更接近游戏的本质。
三、从单个计划到多元计划
幼儿的一切行为都将遵循“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规律。计划是从幼儿的游戏中产生的,幼儿的学习和经验是有连续性的,当幼儿在游戏中习得了制订计划的经验时,自然而然会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以幼儿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就产生了“暑期计划”“小学生计划”等,学会了制订更多元的计划。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