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嘉楠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仁家村小学,山东 日照 276800)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过程。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包括很多,如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卫生健康管理、文明礼仪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等。小学道德与法治各册教材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强化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教育,这些与班级常规管理教育有诸多重合之处。因此,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树立整合、融通意识,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助力班级常规管理,凸显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延伸性,实现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综合设计、顶层设计。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助力班级常规管理做的实践探究: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树立学习自信,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班主任面临的首要挑战。尤其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内容的加深,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烦恼和学习困难也相应增加,如果不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学生可能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厌学心理,严重的还会出现品行问题,导致班级教学管理危机。
整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针对小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编制的。一年级上册“校园生活真快乐”单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懂得校园新生活的相关规则和制度,以引导学生规范学习秩序。一年级下册“我的好习惯”单元侧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二年级下册“我会努力的”针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加以指导。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学习”,尝试用新学习观引导学生知晓学习意义,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掌握学习方法,体验学习快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和班主任要基于教材的编写思路,开展班本化教学,让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主动的学习和践行。
如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对学习方法、自信心、意志品质等重要学习主题进行探讨,以解决部分小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轻度厌学情绪和习得性无力感等问题。教授《学习有方法》时,笔者首先设计了项目式学习单,一是进行了调查问卷,找到几个多数学生都提出的学习困惑,如不敢举手发言、背不出课文、考试总是粗心等,二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学习“小窍门”。然后在课堂中,笔者与学生将这些学习困惑和学习“小窍门”一一对应,并邀请语文教师介绍鲁迅先生的“五到法”,心理健康教师讲解相关经验等。其次,鼓励学生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开展一个月的实践大比拼。最后在主题班会中,比一比哪组同学突破难题快、进步大。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同小学生自主活动空间的逐渐扩大,大大增加了他们面对危险的概率,加之自身心智尚未成熟,安全意识匮乏,好奇心强烈,就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安全教育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也是班主任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有相关话题。
如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单元,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安全入手,教会学生一些重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方法。《生命最宝贵》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安全记心上》设置了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等内容,教会学生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习得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心中的“110”》包含防盗、防骗、防拐、防性侵教育内容,提醒学生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再如,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和二年级下册《安全地玩》两课,分别聚焦交通安全问题和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意在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若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便会犹如天性,坚不可摧。在小学这个关键时期,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进入小学生活后,孩子们虽已初步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是文明的表现,但他们年龄小,自控力尚不足,不能保证自己不出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行为,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如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内容讲解完毕之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如通过展示图片来让学生明确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的危害,然后参照真实的案例,加深学生的感触,结合班级内发现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纠正,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及心灵的危害,能够学会拒绝。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和水平,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学会时时规范自身行为。再如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和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两课,重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学生追求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华优秀礼仪文化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讲文明懂礼仪,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在传统文化视域下,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阵地,通过开展游戏、体验、思辨的品德活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并以此为渠道,在班级管理和学校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全员育人、一体化育人的目标,使文明礼仪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的好习惯。可以利用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首先带领学生分别到安静和吵闹两种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对比亲身体会到安静的环境带来的舒适感和吵闹的环境带来的焦躁感,然后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不同的公共场所分别需要怎样的音量,这样在感知和实践中,帮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纠正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所以笔者在班会课中再次以“文明的声音”为主题,帮助学生持续感悟,反思与内化,达到知行合一。
再如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一课,以“学会理性对待分歧;懂得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为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前着重思考:学生在沟通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课前下发的调查问卷统计发现,班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时常与他人发生矛盾,其主要原因有意见不统一、沟通误解、语言偏激、讽刺挖苦他人等。于是,笔者将教学目标调整为:真诚与人沟通,学会倾听,勇敢、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宽容以待。以此为目标,以鲜活的学生案例为素材,最终取得了较有成效的育人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用绘本故事告诉学生要守规则,懂礼让;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让学生懂得诚实在人与人交往中是立身之本和处事之道;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教会学生调解冲突,互相尊重,友好交往;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帮助学生分析尊重他人的具体言行等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建设如同建造一座精美的宫殿,需要夯实牢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与管理。没有这样的基础,创建有特色的和谐班级等许多教育理想就只能停留在纸上、书上,而这也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大多数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渴望自由,自觉意识差。班规的约束性难免和孩子们的这些天性冲突。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自觉行为等,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教育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让班级规章制度走进学生心中,使其外显为自觉行动。
如: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中第二板块“大家一起来约定”是对班规制定的启蒙。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班规我们订》引导学生了解班规的作用,制定、修订过程中的民主程序和民主方式。学生积极参与班规的制订,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有利于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并实际践行,增强管理有效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从学生的角度考量问题,民主讨论制定出班级规则,再结合班会课,共同讨论班规有效执行的评价策略,尤其是自我成长性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提升。当然,班规制定后重点在落实,这就需要班主任常抓不懈,科学调整管理内容,以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从而构建愉快和谐的班集体。
一个人的力量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很难做到随时监督班级的动态,及时对班级问题作出改正,因此,教师需要选举班干部来帮助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后,他们会更好地为班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班级班干部队伍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刚好有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与班会课进行横向贯通性融合授课。
如:在学习完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后,学生对班委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公正的方式在班会课上选举班干部,班干部有一定的职责,同时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希望选举成功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秉承认真负责、公正的态度参与班级管理,帮班主任分担一些工作。当然,其他同学对于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然后会酌情考虑,最后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共同把班级管理做得更好。
一草一木皆传情,一墙一壁皆育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内教师与学生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我们可将其划分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环境,营造积极进取、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凝聚班级力量,沁润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潜能,塑造学生品格,助力学生成长。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实现横向、纵向延伸性融合,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助力班级文化建设。
如二年级上册《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紧密相关。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创设良好的教室环境。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设计了“学学他们的‘金点子’”“班级装饰设计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班级环境的集体观念,在学习借鉴其他班的设计优点的基础上,分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本班教室的装饰方案,然后投票选出最终设计方案,最后在主题班会课中带领学生分工合作,一起动手装饰教室,互评互赏,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又如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可以很好地助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完成后,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传统美德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一起来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在讨论中我们明确,班主任与每一位同学都需要认真执行班规中的各项条例,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诚实守信,热爱班集体。随后,笔者又组织开展了多样化的班级活动,诸如:图书“漂流”活动、争做“小雷锋”活动、每日一善事活动等,让学生在健康积极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方寸之间,育人无声。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切勿操之过急,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助力,在教学与管理中,与学生共生共长,相融相促,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它的教学目标与班级常规管理目标存在着一致性,班主任要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归纳总结,可以从课程角度出发,获得更多鲜活、真实、丰富的案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模式,让学主动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助力班级常规管理是一种新实践、一个新挑战、一组新课题,我们的目标是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助推班级管理,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