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华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标;语文高考命题;统编语文教材;引导教学;显性关联;深层衔接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颁布;2019 年秋季,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使用。对于新教材的问世,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是:这些内容高考会不会考?特别是对新教材中的一些新内容,如整本书阅读、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交流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持观望态度,或采取敷衍的办法。
当前,教材建设已成为国家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与教材相关联、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应该说是历史的要求与必然。伴随着2019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在“小步快跑”总原则的指导下,语文高考命题自2020年起新意迭出,不断推进,特别是在关联教材、引导教学方面作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
一、关联教材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1. 因应课标的追求
与以往相比,高中课标的一大亮点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其研制的目的,就是“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1]。
那么,教、学、考三者之间如何有机衔接,形成合力?其中的关键就是学业水平的划分和学业成果的描述。高中课标将语文学业水平分为五级,并对各级水平在四大核心素养方面的不同表现作出了具体描述。在这五级学业水平中,“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修习情况可供高校或用人单位参考”[2]。也就是说,四级水平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对应的就是四级水平的要求。
有了学业水平和学业成果的描述,如何把教、学、考有机衔接起来?其中的重要纽带就是教材。教材上承高中课标,是将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内容、要求具体化,是课程实施的具体依托;下接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因此,教材是课程、教学、考试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离开了教材,教、学、考衔接就成了一句空话。
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的原则、理念、内容、方法、实践等,自然要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落实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学业要求。以现行统编高中教材为例,整体框架以人文主题和语文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既体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符合以核心素养为纲设立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总要求,重点关注学生的必备品格、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从具体编排来看,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体设计单元核心任务和具体实践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置身具体真实的语言情境,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相互整合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自主建构基本知识,形成关键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样的编写精神、编排思路,不仅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也与考试评价的追求一致。因此,考试关联教材,既是回应课程标准的诉求,又是促进教、学、考衔接的有效方案。
2. 教材作为国家事权的必然
教材是国家事权,这是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3]。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从制度层面强调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即所谓“尺寸教材,悠悠国事”[4],可见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的重视。
教材既然是国家事权,特别是在语文教材国家统编的前提下,如何讓教材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的作用,如何让教材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也成为教材编者首先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意识形态属性很强的语文教材,其在“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5]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说,教材寄托着党和国家的巨大期望,那么,教师教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自然也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同时,作为高利害性的高考体现教材的要求也就成了必然。
3. 回应高考评价体系的诉求
在长期的教材使用跟踪调研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即一线教师最关心的往往不是新课程出现了哪些新理念、新要求及其在教学中的落实,而是关心某些内容考不考、如何考。比如,2019年秋季统编教材开始在一些省市使用后,一线教师经常问:《乡土中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会考吗?当代文化参与大概很难在高考中出现吧?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该不好命题吧?这些本来都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教材中以适当的形式安排是理所当然的,教学时认真落实也是应有之义,可相当一部分教师却以是否考试作为教学与否的依据,这恐怕与多年形成的高考不考教材内容的状况密切相关。
在大多数教师看来,除了名篇名句默写,高考是不考教材的。受这一认识的影响,有些教师或者将高中教材的选文变换为一道道模拟题,或者将教材内容匆匆过一遍而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高考训练,这就使得体现国家事权的教材的教学价值大打折扣。
近年来,高中课标对教、学、考一致性的追求,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作为三大核心功能之一,促使高考命题方向有所调整。事实上,敏感的教师会注意到,自2020年起,教育部考试院推出的各年度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都提到教、考衔接的问题。如果说开始主要还是比较宏观地强调与课程内容的衔接,或者大体还是与教材选文作者有关联的话,2022年的试题评析则明确提出“关联教材,提升课堂质量效率”,指出“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与教材的关联度……引导教学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以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6]。2023年的试题评析接续这样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使得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度大大增加,可以说处处可见与教材的不同程度的关联。
二、试题与教材显性关联,回应广大教师的关切
1. 名篇名句默写与教材直接关联
说到试题与教材的显性关联,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名篇名句默写的内容。在过去很多年,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基本上体现在这一板块,而且很长时间都是简单的纯记忆性默写。
为了减少机械背诵,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欣赏、传承、运用等能力,这一板块的考查方式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变化,理解式、运用式背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可以大致勾画出这一板块命题设计的发展线索:直接背诵—简单理解—复杂理解—文化融入—情境运用。其中的文化融入和情境运用,可以说将简单的背默考查提高到了带有高阶思维特性的文化传承与转化运用层面。
以2023 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为例,两份试卷中的名篇名句默写板块,最后一个小题均出现了“小刚”这一人物:
【Ⅰ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Ⅱ卷】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
Ⅰ卷小刚临摹诸葛亮画像后,老师提醒他可以直接用古人成句题诗,这个答案开放性很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应该都可以成为答案。Ⅱ卷小刚创作历史小说《正气歌》,情境是文天祥独步江边看到眼前壮阔景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这些与大江有关的诗句,应该也都可以成为答案(但需要注意,因为是文天祥吟诵,所以不能默写文天祥以后古人的名句)。这两份试卷,从为诸葛亮画像题诗,到写出文天祥可能吟诵的诗句,使得名篇名句默写这一最容易成为简单识记的题,如今由于有了具体的情境,便与理解、判断、应用等产生了密切联系,而且给予了考生比较宽泛的答题空间。
2. 材料选择、题干设计与教材中的作家作品直接关联
在引导教学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近年来的试题在选取阅读材料时会尽可能注意到教材中的相关作家或课文涉及的相关题材;在试题命制时也尽可能与教材中的作家或作品发生联系。这样的尝试拉近了试题与考生的距离,让他们有亲近感、亲切感、成就感,深切感受到命题者的友好,觉得学了有用,也会使考试时的极度紧张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以古代诗歌阅读这项考查为例,我们会看到命题者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选的是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教材中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相同,题材相似;同时设计了一个主观题:“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同年新高考Ⅱ卷选的是李白《送别》,其中一个选项是:“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像这样的题,作者熟悉、题材熟悉,但如果日常学习中没有对所关联的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选项正确与否就无从判断,对主观题更是无从答起。
2023年的四套全国卷里,像这样的直接关联、显性关联非常多,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题干的设计或具体的选项很容易观察到。比如四套试卷文言文阅读的第11题都有一个或两个选项与教材选文有关,其中新课标Ⅰ卷涉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举”的用法、《兼爱》中“劝”的含义,Ⅱ卷涉及《桃花源记》中“果”的意思;全国甲卷涉及《送东阳马生序》中“逆”的含义,乙卷涉及《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穷”、《愚公移山》中的“出入”等。又如语言文字运用板块,新课标Ⅰ卷用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初中推荐阅读),新课标Ⅱ卷第20题有两个选项分别与《沁园春·长沙》《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关,全国甲卷第21题要求学生讲的三个成语——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都在教材中出现过。
说到2023 年试题与教材的显性关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Ⅱ。这一题的阅读材料节选的是沈从文的《社戏》,从作者看,沈从文是教材中出现的作家,初中推荐阅读书目里有他的《湘行散记》,高中有节选的课文《边城》,考生对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会有比较多的了解;从文章内容看,初中教材里有鲁迅的《社戏》,这是多年存在于教材的经典课文,也是教师重点教读的课文,虽然课文在初中,但至少大部分考生一定会有记忆。同时,这一阅读的第7 题,其中三个选项也都与教材选篇相关:B 选项提到传统白话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初中教材里有一个单元专门讲传统白话小说,高中还有白话小说的节选,特别是有《红楼梦》整本书阅读;C 选项是将文本中的景物描写与鲁迅《社戏》中的景物描写作比较,鲁迅《社戏》中的景物描写在教材中有相关练习;D 选项则是与沈从文《边城》作比较,考生对《边城》中风土人情的描写应该有很深的印象。这样的题与教材内容有多方面关联,应该能更多唤起考生的亲近感、学习成就感。
3. 材料选择、题干设计直接指向看似难以测试的内容
与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以整本书阅读和实践活动为主的单元。而当统编教材逐年推行使用后,调研时一线教师问得最多的也是这样的内容会不会考。通过分析近两年的全国卷,大家一定已经看到了命题者探索的步伐。
首先看2020 年新高考Ⅱ卷的写作,题目要求考生以《中华地名》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带你走近____”的主持词。这个写作题与教材关联度极高。高中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是以活动为主的“家乡文化生活”,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要求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家乡值得记忆的某个人或某一物,关注的是发现过去;活动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文化,关注的是考察现在;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写建议书,为家乡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关注的是未来发展。同册第五单元是《乡土中國》整本书阅读,该书通过大量乡野调查,分析并阐释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多了解中国乡村的历史与文化、风俗与人情等。试想,如果这两个单元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实践过、阅读过、探讨过,又何愁他们不能顺利完成这样一篇作文呢!
再看2022 年全国卷,其中新高考Ⅱ卷信息类文本主要是关于《红楼梦》翻译的材料,甲卷写作引用《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材料,从形式上看都直接提到了《红楼梦》。当然,这两道题目设计和作文其实都与《红楼梦》本身无甚关联,都不是直接考《红楼梦》,但这一书名的出现似乎也在提醒教师,整本书阅读应该受到重视。
2023年全国试卷在这方面有了更多的体现。比如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材料题目指向对信息真伪的分辨,这与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密切相关。这一单元包括三个活动,从了解媒介的特点,到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再到辨识媒介立场、辨析信息真伪,安排得都很细致。而这一试题,材料本身有较多对多种媒介信息的引用和分析,考生如果认真学习过教材中的这个单元,对文本的阅读应该没有障碍;第4、5题又涉及对事实真相的甄别和作者辨析事实真伪的方法,如果有了教学中对信息真伪的辨别学习,完成起来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又如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材料二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其中第1题选项B又涉及毛泽东《调查的技术》的比较。这些内容都与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和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有关,其中第四单元的第二个活动就是调查研究,后边附的材料有毛泽东的文章;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的作者是费孝通,整部书都源于乡野调查,是基于调研的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思考。
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发微博,说“今年高考语文命题有‘回归教材与平时教学内容的趋势”,其中举到全国甲卷作文“人·技术·时间”与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作文题“如出一辙”,必修下册第四单元阅读材料《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也与这一作文题关系密切。其实,特别关注教材的教师会发现,新课标Ⅰ卷作文“故事的力量”,直接呼应选择性必修中册外国文学作品研习单元。这一单元的写作任务提供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讲话作为材料,材料的第一句就是“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
三、试题与教材的深层关联,体现课程改革的本质
直接的、显性的关联是很容易捕捉到的,看到这些关联,一线教师会觉得很欣喜,会觉得教材的内容真的有用。事实上,潜在的、深层的关联更值得关注,因为这样的关联更能体现出课程新理念、教材新思想,更加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适应新的挑战。
统编教材有很多创新之处,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见下表:
我们发现,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尤其是2023年的试题,对上表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充分的体现。立德树人的方向引领最为明显,大家可以参照历年考试说明深入理解,这里谈一谈其他方面的衔接与关联。
1. 强调整合
高中课标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7]统编教材也以单元学习任务为抓手,灵活地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活动,力求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建构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统编教材一问世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用整体的单元学习任务代替了以往的课后练习;而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按照教材编者的说法,充分关注了整合、情境、活动等语文课程新观念。[8]
从整合出发,近年来高考试题有了如下变化:
首先,高考试题从单一文本走向多文本阅读。最早出现的是实用类多文本阅读,紧接着思辨类、文学类多文本阅读也渐次呈现,甚至今年的文言文阅读也有两篇文本的组合。多文本阅读形态的出现,与统编教材设计了大量群文阅读形态是一致的,都是在整合、综合方面作的探索。如果说高考试卷中第一次出现组合阅读材料时,师生们还都有些出乎意料,不知所措,到今天,即便文言文出现多文本阅读,相信大家也都能泰然处之了。
其次,这种整合更体现在试题本身的综合上。近年来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后一个主观题基本都是引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材料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引发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将语文阅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探索。如名篇名句默写题,上边说过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尝试,有些尝试是将文化理解与记忆积累进行整合,有些则是将文化积累与实际应用发生联系,体现出简单的识记背默题也在向着综合、运用的方向推进。
又如2023 年新课标Ⅱ卷写作,要求结合语言文字运用Ⅱ提供的材料,围绕其中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以“青少年自己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典型的读写结合试题,是从阅读有感而发,延伸到写作表达,体现出整合的理念。其实,像这样的读写结合试题,在统编教材中是大量存在的,因为统编教材就是通过任务将语文实践的各个方面整合起来,单元任务的设计就是从阅读出发指向表达,整体思路基本是:从文本的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风格,到向外的延展阅读,最后回归自主写作。
2. 关注情境
“情境”一词在课程标准中出现34 次,主要用于“真实情境”“语言情境”“语言运用情境”“语言实践活动情境”等;在高考评价体系中出现43 次,主要用于“学习情境”“复杂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以具體情境为载体”,高考评价体系则“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9]。统编教材在设计任务时也充分关注到情境,力求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者很快就捕捉到了“情境”这一典型高频词,自2020年起开始进行不同方向的探索和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试题的命制。2020年共有五份全国卷,其中四份写作题充分体现出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全国Ⅰ卷提供了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材料,要求根据材料,选择感触最深的人,为班级读书会写一篇发言稿——读书会是设置的情境,发言稿是要求的文体。全国Ⅱ卷提供了中外名言和抗疫援助中的一些感人话语,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含义,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撰写一篇主题为“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中文演讲稿——中国青年代表是设置的情境,演讲稿是要求的文体。全国Ⅲ卷提供了一段带有比喻意义的“镜子”材料,要求结合材料,以“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主题,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给高一新生写信是设置的情境,信是要求的文体。新高考Ⅱ卷则要求考生以《中华地名》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带你走近____”的主持词——节目主持人是设置的情境,主持词是要求的文体。这些写作题有特定的情境,要求撰写的都是实用类文体,考生如果脱离情境就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如果不了解这种实用文体的格式、主要特点等,就难以恰切、得体地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2023年高考试题继承了这样的创新,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从写作扩大到阅读甚至语言文字运用。比如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该题假设考生是读书小组的一员,需要为提供的文学作品写一篇短评;题目还给定了甲、乙两组关键词作为限制情境,要求考生任选一组;最终任务是围绕关键词写出短评思路。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个学习任务就是写作文学短评,考生对此题应该不陌生;但因为题目中还有真实情境,有限定指向,考生必须将自己转换身份、适应情境,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一试题的特定任务。
上文提到的2023 年两份新课标试卷,其中的名篇名句默写板块均出现“小刚”这个人物,实际上就是典型的特定情境中的背诵默写,情境的设置也激发了考生的思维,考查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
3. 重视运用
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这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10]统编教材也特别重视语言素养的实现,除了设计专门的语言活动为主的单元,还在其他不同的单元中设计语言积累、梳理与运用的内容,力求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高考评价体系则从基础性、应用性出发,特别强调要重视这样的基础核心素养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运用的基础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首先,高考全国卷中有独立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内容涉及词语或成语(俗语)的选择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的衔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同语用情境下的语言表达等。这一板块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都是以客观题为主,考查相对独立的单一的语文知识或语言运用,内容之间彼此没有关联。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深化,命题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逐步将这一板块的考查向实际的语言运用方向推进。第一步,摆脱以往零散命题的限制,开始依托一定的语言材料设置不同的考查内容,重在考查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试题之间也依托语料有了相互关联。第二步,改变以往的纯客观题设计,开始出现主观运用题,比如用成语直接填空、直接补写语意连贯的句子、直接辨析并自主修改病句,甚至出现了与文学作品欣赏比较接近的对语言运用进行品析的考查。第三步,增加特定情境中直接的语言表达运用题。可以说,2023年的试题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如全国甲卷设计的“一拖五”语言文字应用试题。这一试题使用的材料节选自张志公先生的《说工具》,节选部分主要是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讲法。围绕这则材料,命题者一共设计了五道题:选用恰当的俗语填空;修改表述不当的语句;补写语意连贯的语句;选择两位教师的讲解写简要评论;以教师的身份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法,给小学生讲一则指定的成语。这五道题,从以往常见的词语选择、语句衔接、修改病句,到写评价文字,一直到给出情境让考生完成相应成语的讲解,体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语用情境,以及越来越符合语文生活实际的典型的语言任务,可以说把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考查到了极致。其中第五道题愈发显示出试题命制的创新性:
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
这道题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典型任务”:以教师的身份,给小学生讲成语,要求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法,最终任务是写出讲解要点。要想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知道面对的对象,还要能从给定材料中凝练出方法,最后要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这个任务的设计极为巧妙,能够考查出考生真正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品质。
其次,主观题的不断增加也是重视运用的突出表现。高考多年来都是以客观题为主的。客观题命题灵活,内容覆盖面广,答案客观。但是,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语言表达是其核心,文本解读又往往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所以大量使用客观题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考出真实的语文运用能力。正是基于此,全国卷自2020年起,特别是新课标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主观题。主观题不仅能考查考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等,还可以鼓励他们发挥创造,自主表达。以2023年新课标卷两份试卷为例,每卷各类阅读一共17题,其中6道是主观题(不包括断句和名篇名句默写),由此可见高考对学生建构语言、自主表达的重视。
其实,整合也好,情境也罷,最终都指向问题解决的实际应用,指向复杂情境中典型任务的完成。比如同样是考查下定义,从2003年和2020年的两份不同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命题理念的巨大转变。
【2003年全国卷第24题】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第4题】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2003 年试题给的是80 字左右的一个材料,所以题目要求是“提取”“要点”,参考答案50余字。从本质上看,这个题其实就是语段压缩、句式整合,考生只需依据下定义的基本方法与表述格式,将若干分句整合为一个单句即可。2020年试题是两段约1900字的阅读材料,考生需要准确解读材料、筛选并整合信息,并通过分析被定义概念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从而给出恰当的定义。这道题的参考答案80 字左右,从1900 多字的材料提取出80 字左右的信息,显然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高考试题与统编教材直接关联,固然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但事实上,深层衔接、潜在关联,更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因为这种关联代表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引导着语文的教与学发生更深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