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鸿
《回忆我的母亲》作为书写母爱的名篇,代替了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我们大概能看出编者收录此文的用意。《回忆我的母亲》和《我的母亲》都是纪实性文章,都是感人至深的叙事写人佳作。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也基本相同,质朴自然,平实中饱含真挚而热烈的情感。但不同的是,《回忆我的母亲》将母亲放在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书写,从贫苦的家境中展现那个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相较之下,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则是一种偏个人化的书写。可以说,《回忆我的母亲》的入选,不仅体现了编者对语文课程承载的立德树人这一使命的深刻认识,还体现了编者对选文思想价值的重视。
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一篇”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学生走进这一文本,领悟其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性。但如果过于强调此文的思想价值又不免会让这篇文章的教学失去语文味和人情味。因此,为了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平衡,更合理地挖掘“这一篇”的教学价值,笔者在进行此文的教学设计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
王荣生教授曾说:“阅读是对某一种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1]当接触一篇文章,体裁的确定很关键。而《回忆我的母亲》在体裁上呈现出多元性,在我们对文章体裁进行辨析的过程中,其教学价值也在一步步凸显。
《回忆我的母亲》最早发表在1944 年4 月5日的《解放日报》上,当时的题目为“母亲的回忆”。文章的开头写道:“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结尾部分写道:“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些句子采用的都是典型的悼文形式。因此,《回忆我的母亲》具有悼文的一般性特征。
但身为革命领袖的朱德同志在文中极力克制自己的哀痛,将个人对母亲的深切悼念上升到对千千万万像母亲一样的平凡而伟大的劳动人民的讴歌上。朱德写道:“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篇文是写给“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的,是广大劳动者的颂歌。[2]
在对悼文和颂文的辨析中,朱德作为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得以凸显,他之所以能跳脱出个人的苦乐哀痛,由母亲想到千千万万像母亲一样的在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想到中国人民的苦难,想到要将对母亲的深恩转化为为祖国人民奋斗的力量,主要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而这份崇高的人格、深厚的家国情怀恰是一般回忆母亲的文章所没有的,又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当前教育所需要的,也恰是“这一篇”的思想价值所在。
而从语用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教材中的单元提示已经表述得十分清楚: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可见教材编者将此文作为回忆性散文处理。在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时候,理解编者的意图也是至关重要的。按照单元提示的要求,教师在教这篇文章时可引导学生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掌握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特点。同时,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品德为纬线,撷取母亲一生中朴素而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再将其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以表现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堪称回忆性散文的典范,能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很好的范例。
朱德笔下的母亲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社会,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离学生的生活实在是有些距离,因而学生在阅读此文的过程中对很多情节不太理解,比如“溺婴”“退佃”等。加之此文的行文风格十分朴素,并不是十三四岁的学生所喜欢和欣赏的。所以,如何打破读者和文本的隔阂?
情境法是突破这一难点的不二法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入情、入境,笔者在设计教学时通过三个学习任务还原此文的写作背景,使得学生在深入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创设的三个情境解决问题。随着任务的完成,学生便对朱德写作此文时的复杂情感,渐渐地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认同,甚至产生共鸣。
教材预习提示中写道:“1944 年4 月10 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这一段引文介绍了写作背景,应该是编者希望能把学生带回朱德写作的年代。为此,笔者查找了当天的新闻报道,收集了部分照片和相关信息,并在预习环节将它们作为背景资料提供给学生。很多学生在预习中都提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全民来纪念这位母亲?这位母亲和其他母亲有什么不同吗?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些疑惑,笔者结合写作背景,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串联起整堂课。
表1 《回忆我的母亲》的学习任务
通过三个任务的层层深入,学生不仅把握了朱德母亲的形象,理解了朱德对母亲的真切怀念、对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深切愧疚、对母亲去世的沉痛悼念,更认识到身为革命领袖的朱德写作此文的良苦用心,这正如中共中央送的挽联中所写:“八路功勋大孝为国。”而学生撰写的读者反馈也让我看到他们读懂了朱德,读懂了这个“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的儿子深深愧疚背后的博大胸怀,也读懂了朱德写作此文的更深层次用意:一是激励广大劳动人民;二是坚持抗日,为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争取更美好的明天。这样的话看来是大话、空话,但是一旦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放在真真切切的朱德身上,就成了鲜活的文字。
学习至此,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朱德的母亲是英雄的母亲,但她更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而纪念她就是纪念人民,就是告诉广大民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来自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
这三个学习任务带领学生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了朱德创作《回忆我的母亲》的那个年代。但是好的阅读还是要回到今天,回到生活中,这才是本课阅读教学的终点。正如余党绪所言:“好的经典一定是人生的教科书,它所呈现的生命形式与人生内容,正是省察人生和借鉴他人智慧的镜子。”[3]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自己的母亲,笔者瞒着学生为他们的母亲布置了一份作业——读一读这篇文章,并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朱德先生的文字虽然质朴,倒让很多母亲深有感悟,她们撰写的文章更是真情流露。或许母爱是世界上共通的语言,这些“孩子他(她)妈”时隔多年后回忆自己的母亲时,沉淀着岁月的柔情和力量。其中最打动笔者的是这样一篇文章: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个子不高,但很和蔼。我在心里是很爱她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当面跟她说过。
在我的印象当中,母亲是一个勤奋、勇敢、坚强的人。因为我们小时候家庭条件很差,在我们那个年代,姐妹也算多的(三姐妹)。父亲也体弱多病,大小手术做了三次。这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撑着。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九八年,洪水来临的那个晚上。那年七月,河里涨大水了,父亲去抗洪抢险了,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姐妹三个在家。那天家里晒了好多稻谷,天也快黑了,母亲说可能会下雨,怕涨水把稻谷淹了(因为家门口有一片鱼塘)就一个人慢慢地把稻谷都挑上了二楼楼顶。
挑到最后一担的时候,母亲狠狠地摔了一跤,砰的一声倒在地上,当时我就在母亲旁边,立马过去把母亲扶起来,询问母亲有没有摔伤,母亲说没事又挑着担子进去了。我当时心里是很心疼母亲的。那时候我家有六亩多的稻谷,可想而知母亲挑了多久。
母亲在家基本上又当爹又当妈,但从来没有怨言。到了晚上十点多我们姐妹三个洗完澡,让母亲也去洗澡睡觉。母亲说:“你们先睡吧!我去把你们的衣服收一下,万一洪水来了也没那么急。”等我们刚睡着不久,就听见母亲急切的叫喊声,一睁开眼睛乌漆麻黑的什么也看不见,以为是做梦呢,又把眼睛闭上了。结果再一次听见母亲的叫喊声,说:“快点起来,跑啊!洪水来了!”
我们立马起来了,母亲立刻点了三根蜡烛给我们姐妹三个一人一支。我拿着蜡烛就往外跑,蜡烛燃烧后像眼泪一样流到手上,都不知道烫。我们害怕,父亲也不在家,母亲就拉着我们的手说:“不怕,有妈妈在,没事的,只要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大坝上去,就安全了,爸爸也会在那等着我们!你们愿意去试一试吗?”那一刻我们也就真的不怕了,跟着母亲一路跑着。幸运的是我们真的做到了,一家人在坝上团聚了。
母亲教会了我遇事一定要冷静、坚强、勇敢地向前冲,才会知道自己到底可不可以做到!
对于自己母亲的文章,孩子们很感兴趣。笔者在课堂上慢慢地读着这篇文章,孩子们静静地听着,不需要再谈什么感受,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且学生湿润的眼角告诉我,他们读到心里去了。我想,打动人的就是这份真情,而这样的真情是可以跨越时代的。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革命领袖朱德撰写的《回忆我的母亲》就天然具有这样的育人功能。可以说,其思想价值正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