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徐刚
山水画自宋到元,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完整的流派体系。特别是“三远法”体系的建立,解决了之前模糊的空间透视理论问题。元代山水画在“三远法”体系基础上,更加注重将空间与意蕴相结合。从钱选到赵孟 [页],再到“元四家”——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他们将空间体系推向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其中,首当其冲者便是制造如诗如梦般空間的集大成者倪瓒,他能最大限度上呈现元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渔庄秋霁图》展现了秋天太湖边上的山光水色,画面空间广阔辽远,景物简单却别有情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画面分为三部分,近景为杂树小林,山石夹杂,树木或高或低,自由生长,树干挺劲,叶片分明,给人以自然清爽之感;中景为一汪湖水,奇妙的是这汪湖水没有任何涟漪,湖面平静辽阔,令人顿生空明灵动之感;远景为彼岸的山峦,在烟雾的缭绕下,隐约露出半截山头,让人浮想联翩。整个画面空间层次丰富,景与景之间距离明显。加之画家刻意没有添加任何人与动物的踪迹,使得画面更显孤寂。
《渔庄秋霁图》的空间塑造被后世很多画家研究并模仿,比如景物安排、疏密关系、画面题字等。这些布局看似漫不经心,却暗藏无限奥妙。他画树,寥寥几株,相互依存,不尽一致,有一种独特的空间意境;他画水,不着一笔,不做渲染,给人浩瀚无垠之感,自然呈现了空间的独立性,正如他所说的“无画处皆成妙境”;他画山,低矮两三座,用墨极简,或勾,或点,或皴,或擦,便令空间的苍茫感跃然纸上。陈传席先生描述这幅作品道:“全用墨笔,不着一色,干净、明洁、疏朗、清雅,如万顷湖水澄清于秋月寒夜之下,令人俗虑尽空,心脾俱畅。”倪瓒塑造的空间是一种人生境界。这既是对自然的观照,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纯粹至上的人文表达。
他是江苏无锡人,少时习画,饱览群书,工诗文,谙音律。中年时,他家道中落,浪迹太湖一带,但仍勤于书画。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松林亭子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等。
这幅画完成十八年后,画家做了题跋。跋曰:“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赏画再品诗,空间的萧疏让人产生太虚的空间幻境。这幻境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精神之大美。
《幽涧寒松图》描绘的是幽静清凉的山中景色,空间意境强烈。画家构图时未用传统的“一河两岸”三段式常规章法,不画远景,压低中景,背景大片留白,直接表现空间的辽远,让观者难以区分哪里是水,哪里是天。近处松石缓坡,两棵寒松挺立在无人的涧底,当风而立,松枝以杆为主,枝头上松叶萧疏;中间小溪、幽谷等景色有序展开,流泉远岫,起伏有致,淡墨轻岚,灵动雅洁;远处山石依次渐远,意境荒芜,超然出尘。在这空寂、寒荒的境界中,画家传达出一种洒脱的风度。
倪瓒此幅作品,笔墨无多但意境幽深。山石墨色清淡,笔法干净秀逸,笔力劲拔,渴笔侧锋作折带皴,焦墨只用于点染苔痕或写景树丛。倪瓒根据渴笔所形成的具体形态,再对物体略加勾勒,使得树木枝干更具千姿百态。倪瓒喜用干笔皴擦,笔墨总是圆的,尤其是石头的转角位置也藏着笔触。他用轻重干湿不同的侧锋巧妙地画出山石的顶面与侧面,以表现其苍幽虚静,富有变化的空间美感。
这幅画隐喻了仕途之路的困难险恶以及归隐田园的怡然自得,目的是召唤友人周逊学早日归隐。画上题五言诗:“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涧松,清阴满庭户。寒泉溜崖石,白云集朝暮。怀哉如金玉,周子美无度。息景以消摇,笑言思与晤。”倪瓒历经两个朝代,从荣华富贵到穷困潦倒,目睹了太多人世间的不幸。所以,他清高持节,一生不仕,常年在太湖边创作,过着潇洒自如的生活。
倪瓒是开辟山水画新画风的一代巨匠。他于寒山瘦水中着萧疏林木,境界之高,无人能及。清代著名画僧担当曾高度评价他:“大半秋冬识我心,清霜几点是寒林。荆关代降无踪影,幸有倪存空谷音。”倪瓒的空间作品,全无烟火气,一片空灵,将空间艺术发展到了极致,成了自然生命之绝唱,为一代之逸品。
倪瓒师法自然,直抒胸臆,于冷漠中追求温情,于清冷中寻求自由。他的创作思想对明清画坛有很大影响。他也被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世界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