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栓
[摘 要]成本核算与控制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构成,是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精准有效的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预估、决策及规划任务的基础内容,合理的成本控制又是实现既定成本管理目标的主要工具。只有推动成本核算与控制落地,方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现实意义,其次分析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最后提出加强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措施,以此促进制造企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中圖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5-0076-03
开展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能够协助制造企业详实记载各项经费的实际情况,采用搜集、整合及梳理等方式,指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内部财务的运行情况,促进制造企业财务的具体化、全面化和透明化。
开展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能够精确预估企业的生产转移价值和成本费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工作失误率。实施成本核算,可促使制造企业的每笔管理费用均能得以彻底清查、每项资源均能得到优化配置,指引内部财务管理人员清晰明确地掌控产品生产制造全过程及各环节,从而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有效对比规划费用与实际支出费用,保证企业每笔费用使用效率达到最优。同时,通过整合相关数据,为制造企业提供数据保障。
开展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也能够实现制造企业生产、制造、产出项目全过程的动态化追踪,结合项目的阶段性变化定期调整费用配置,确保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核心建立符合企业后续发展趋势的成本配置机制,做好产品成本的实时更新。面对多种成本核算方式,制造企业能够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产品属性等要素选择合理的核算方法,严格监控产品设计、人工成本等内容,识别其中的差异,以此提高产品数据的精确性与精细度[1]。
(一)成本核算范围不清晰
在制造企业以“重产品生产、轻非生产范围成本管理”为重心的固定成本核算模式下,部分企业仍将生产环节发生的成本作为成本管控的关键内容,即忽略内部其他领域的成本影响。其中,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对生产环节的不可控成本比重划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技术优化、售后维护等环节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也颇为深远。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范围局限于会计准则与财税法规层面,重心集中于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核算,尚未对成本消耗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引起高度重视,忽略绝对费用降低对产品品质与企业发展的影响。
制造企业的固定成本分为直接物料、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三个部分,企业也非常重视对固定成本的核算,而对存货成本与销货成本的核算却不够明确;即使是对于与特殊产品有对应费用关系的物流成本及售后成本,也因其复杂的核算方法与落后的核算软件导致产品成本计入不合理,无法反映出特殊产品的全面成本,难以为制造企业的经营分析和产品定价提供指导[2]。
(二)成本管控目标缺乏合理性
一般情况下,制造企业的成本管控重点内容集中于企业的生产环节,忽略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品质、成本和时间要素等基本要求,在产品设计与流程决策等环节未嵌入客户导向,造成后续发展的时间与回购等成本不合理。
(三)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尚未完善
1.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不完善
制造企业的固定成本计算是依据生产环节的物资消耗量与实际发生费用,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成本,以用工数量与业务量设定分摊标准,合理分摊制造费用,汇总其他环节产生的期间费用并计入利润表。对于发生间接制造费用的不同成本动因,如服务数量与类别、业务单元与数量等因素,如果仅采取某一标准配置手段,无疑会造成成本组织架构失真。只有在间接制造费用所占比重偏小的情况下,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方可忽视成本分摊的不合理问题。通常企业业务量大而工艺流程简单的部分容易被高估,反之业务量小而工艺流程繁杂的部分容易被低估。对于自动化水平高和劳动密集的产品,采取统一费用配置手段易导致成本失真严重。由于制造企业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有待完善,成本控制缺乏清晰明确的目标,因此难以贯彻落实成本责任,影响了后续计划的执行与考核分析,引发资源严重浪费等重复频发的问题[3]。
2.对信息化管理重视不足
当前,部分制造企业对财务核算与控制信息化认知水平有限,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远远不足,或者仅仅在部分环节使用信息化软件,导致数据流并未贯穿于全过程,而且环节之间的对接难以实现流程优化,影响成本数据共享成果的精确性,更无从谈及全价值链的成本核算与控制。
(四)成本核算对象不明确
当前仍有部分制造企业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初步作业未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开展项目建设,导致成本与预估值差异过大,难以第一时间补救。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对象能够发挥成本核算的价值,由于企业对发展情况缺乏全面了解,对财务运行状况预估不一致,导致成本核算结果精确性降低、评估与实况脱节,无法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实际作用[4]。
(一)明确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范围内容
制造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前,需要明确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成本内容,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生产制造成本三项。
一是直接材料成本内容。在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阶段,材料成本占比最大,是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的主要部分。因此,企业要对材料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给予高度重视,逐步完善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与管控制度。一方面,在采购环节设定核算标准,规定财务部门必须在物料采购环节提供具体的核算数据信息,以便采购人员依据核算数据信息严格管控成本发生;另一方面,应围绕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包装材料及辅助材料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核算工作,划分清晰明确的成本控制范围,保证企业有效控制直接材料成本。
二是人工成本内容。在实际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中,人工成本管控也是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部分,主要负责核算员工薪资待遇成本、奖金发放成本、福利成本等,特别是对于自动化建设水平偏低、员工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制造企业,往往人工成本占比偏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人工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精确性,以便于后续管控工作的开展。
三是生产制造成本内容。制造企业同样需要关注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管控,结合生产制造过程的实际情况分别核算具体的成本,如消耗成本、“三废”处理成本、设施维护成本及试验成本等,从中得出精确的核算数据信息,加大相关部门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力度[5]。
(二)创新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
首先,按照会计准则与制度条例,建立对应的成本核算工作模型,引进企业内部的各项成本要素,自动化提供核算结果。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现代软件的系统化、自动化性能规范开展成本核算,为各机构的运行提供成本支持,制约员工的操作行为,借助软件系统促进企业实现全面管理,采取数据分析手段详细掌控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实施情况,以便开展后续的工作。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均已引进了ERP、SAP等软件系统,着重应用于企业内部采购、生产及销售等环节的管理作业,实现了成本核算的高度整合,充分发挥出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作用。
其次,在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创新环节,需借鉴先进的实践经验,要求核算人员详细调研当前成本核算与控制适用的最新方式,即在国内会计准则和政策机制执行的环境下实现会计核算协作,加大各部门的协作力度,形成成本核算与控制合力。同时,制造企业核算人员在掌握物料消耗程度的前提下,应采取作业成本法落实成本核算工作,逐步革新成本计算方式,明确资源消耗管控职责,要求各部门严格管控各项目成本,在确保生产效率的同时将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加强对人工成本、库存运输成本、成本费用的全面控制
1.人工成本
首先,依据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定岗定员工作模式,深入了解职位需求,配备对应的员工,防止员工数量过多的情况;其次,定期组织培训与教育活动,协助员工尽快适应岗位,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优势;最后,结合企业的岗位规划情况,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提前做好市场调研活动,避免人才流失。
2.库存运输成本
由于制造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会消耗大量的物料及设施工具,因此需要不断加大库存运输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力度。首先,在生产作业运行阶段,需保证内部库存达到合理的饱和状态,其中周期性产品的储存周期不可过长,否则会引发产品质量问题;其次,严格控制库存,详细登记产品的仓位与时间要素,利用信息化技术标注其属性;再次,在产品输出环节,遵循库存管理宗旨,依据产品品质与规格制定合理规划,最大程度地节省库存空间的使用率;最后,建立运输与库存管理的直接关系,深入考虑物料输入与产品输出的实际情况,尽量避免零散运输方法,采用全过程管理方法,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运输工具,设定可行的运输路线[6]。
3.成本费用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背景下,制造企业应要求各部门员工严加审核各项成本要素,在原材料采购环节,采用招投标方法获得低价格、高品质的原材料。为持续提高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应逐步维护、革新内部的生产设施,开展日常保养工作,为提高企业系统的生产运行效率提供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制订规范合理的生产方案,维持各环节的正常运转,深挖企业的发展潜力。
(四)组建成本核算专业队伍
为保证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精确性与全面性,组建专业的成本核算队伍必不可少。制造企业要引进专业的成本核算人员,使其各司其职,方能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稳健发展。企业应组织成本核算人员参加进修与培训活动,不断吸收可靠经验,与时俱进,持续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保证企业发展不脱轨、不滞后,在国际市场占据显著地位,并为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同时,网络信息化作为制造企业革新发展进程的重要契机,利用互联网与高新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效率,增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制造企业还需建立健全、规范的晋升机制与薪资架构,结合成本核算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采取奖励惩处的措施,调动成本核算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加快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
深入应用ERP软件系统,在经营信息管理系统中集成人力资源、销售下单、采购需求、生产方案、库存管理等环节,根据管理需要在部分板块建立细致规范的协助系统,比如协助落实精细化管理需求的生产管理系统、预算系统、渠道销售激励系统及办公系统等,促进标准系统与核算管理系统的深度结合。
在制造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成本核算与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制造企业需及时识别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措施,确定成本核算的具体范围及内容,创新具体方法,加大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及库存运输成本等的控制力度,组建专业队伍,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1]郭云丽.工业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2(16):163-165.
[2]郭扬.工业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1(22):152-153.
[3]曹星星.化工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分析[J].财会学习,2020(19):109-110.
[4]陳琴琴.对化工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及控制的分析与研究[J].时代经贸,2020(13):50-51.
[5]张荣凯.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20(06):68-69.
[6]王玲.谈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J].大众投资指南,2019(18):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