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诗经”

2023-08-17 22:03:10蓬山
阅读时代 2023年8期
关键词:海山大西洋印度洋

蓬山

“花盆鼓海丘”“堂鼓海丘”“腰鼓海山”……这些具有浓郁中国风的名字,最近被收入国际海底地名库中,用以命名印度洋国际海域海底的地理实体。

在从地理大发现迄今的600多年时间里,地球上的大多数岛屿、湖泊、海峡都被欧美国家命名。从20世纪中期开始,海洋强国掀起了新的竞争,对海底地理实体如海沟、海山、海丘进行命名。

这种竞争并非只是风花雪月的文字游戏,而是需要雄厚的科技实力来支撑——必须对海底地理实体的范围、高度、水深等进行精准勘察、测绘、标示,才能提交命名申请。十几年来,随着中国海洋科考水平的提升,大洋深处也悄然上演了东方文学与科学的浪漫邂逅。

如“莺时海丘”“鸣蜩海脊”“菊月海山”,名字分别来自三月、五月、九月的雅称;“谷雨海山”“小满海丘”“芒种海盆”,命名来源于三个节气;“徐霞客断裂带”“苏轼海丘”“郑和海岭”,则是以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航海地理先驱的名字来命名。

而数量最多也最为大家称道的,则是“诗经”系列。2013年,中国科学家从“诗经”“三国演义”“帝王年号”三个命名体系方案中选定了前者,并且别出心裁地将《诗经》的“风”“雅”“颂”三部分,分别用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理实體的命名。

如今,大西洋有“洵美海丘”,出自《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印度洋有“骏惠海山”,出自《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太平洋有“湛露海山群”,出自《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丰草”。这些名字铭刻在海底,中华文化也随之远渡重洋。

(源自《大公报》,有删节)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海山大西洋印度洋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On the heat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thruster immerged in a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
梦里鲜花开放
37°女人(2019年4期)2019-04-20 02:17:42
大西洋海雀,你真倔
飞越大西洋
去印度洋
滇池(2018年1期)2018-01-17 21:34:30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1:00
佐藤海山的诗
作品(2016年10期)2016-12-06 10:41:54
迎春花
大江南北(2016年3期)2016-11-22 07:37:20
印度洋上接“嫦娥”回家:远望3号船精确测控探月三期试验返回器顺利再入返回侧记
太空探索(2014年12期)2014-07-12 15: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