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更孤独的状态

2023-08-17 07:31苗炜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3年7期
关键词:私人生活大房子邮递员

苗炜

英国的《卫报》在2023年2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过去几周,我只跟邮递员说了几句话”,这句话来自一位受访者,他独居,邮递员上门的時候,两人会聊上几句,所以他希望邮局不要罢工,邮递员能缓解他的孤独。换在咱们的语境里,那就是你只跟快递小哥聊了两句,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社交。在《卫报》的这篇文章中,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许多人都已经学会了孤独,甚至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适应了孤独,这不是说大家都没有社交了,而是社交不能满足我们精神上的需求,我们也不太在意社交了。许多人不愿意在社交上花时间了,而那些缺乏社会资本的人,不掌握网络社交技能的人,身体不太健康的人,就更加边缘化。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自我决定的孤独》,作者伊丽莎白·冯·塔登是德国一家杂志社的记者,原书的标题叫“无接触社会”,中文翻译过来,编辑改了一个情感走向的题目,不过,改的也很有道理,我们处在一个“无接触的社会”,慢慢就决定过更孤独的日子。其中有一个章节,作者讲住房和孤独的关系,很有意思。

1903年的柏林,有一半以上的城里人生活在小公寓里,公寓里只有一个房间有暖气,每个房间平均住四个人。那个年代的社会学家齐美尔说,现代人生活中最深刻的问题,就是面对强大的社会时,该如何保持独立性,在城市中,人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同时失去了宽敞的生存空间,每个人都是一群自由的陌生人中的一个。上世纪50年代的德国,每个人的平均住宅面积是14平方米,现在是45平方米。相对宽敞的住宅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呢?2017年有一项调查叫“世界价值观调查”,对78个国家51年的数据进行评估,涉及到居住面积、独居和离异者数字等等,这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在增强,这种价值观强调个体的独一无二,个体要和集体拉开距离,个人要离开大家庭,要摆脱束缚,夫妻如果有矛盾,离婚就是顺理成章的。只要生活条件允许人们稍稍拉开与他人的距离,这个变化过程就会发生,其中钱的因素很重要,只要有点儿钱,人们就想给自己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一大家人住在一起,没有隐私,这就是贫穷的表象,这就是一种噩梦。

有个章节讲住房和孤独的关系,很有意思。我们买大房子时,就决意走向孤独了。

面对陌生人,我们是不是更想保持距离呢?有一本书叫《东京八平方米》,作者吉井忍在东京闹市区租了一间小房子,只有8平方米,8平方米的房间,意味着你必须把一部分私人生活挪到公共场所。房间里没有浴室,就要去公共澡堂子;没有功能齐全的厨房,就要去附近的咖啡厅解决一日三餐;没有洗衣机,就要去洗衣房用投币式的洗衣机;没有冰箱,那就每天去超市买新鲜的食物。吉井忍这个做法,是想重新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过,八平方米的房子实在太小。日本有一条标准,说是要保证身心健康,一个人的居住面积应该在25平方米。

几十年前,我们过的都是把私人生活挪到公共场所的日子,公共厕所公共浴池非常普遍,上世纪70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平均住宅面积不足3平方米。但几十年过去之后,我们的平均居住面积提升了10倍不止,我们对更大的房子依然渴望。

德国的调查显示,70%的德国人依然把独栋、带花园的房子视为自己梦想中的居住类型,换言之,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别墅梦。我们恐怕也喜欢大房子,这带来的问题就是你在年富力强时买了一个大房子,孩子大了,他们也想有自己的房子,你岁数大了,可能面临独居。我们买大房子时,就决意走向孤独了。

选自《新民周刊》

猜你喜欢
私人生活大房子邮递员
“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
盖房子
河马的大房子
快乐的邮递员
最后的美丽世界
52平米的“大房子”
冬天的邮递员
谈《私人生活》中的女性意识
小房子变大房子
从《私人生活》看陈染作品中的女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