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艺术在理念和表现方面的异同

2023-08-16 16:31:36张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异同表现理念

摘 要:在绘画艺术中,理念和表现方法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作者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突出绘画意境的核心内容。从整体上看,中西方绘画艺术由于文化发展和环境的差异,在理念和表现方面的对比较为突出。为了促进绘画艺术行业的稳定进步,要认真地剖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在理念和表现方法方面的异同点,把握核心精髓,发扬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色,提高艺术行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艺术;理念;表现;异同

中西方传统观念有所不同,因而催生的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色均非常明显。因此要重视中西方绘画艺术在理念和表现方面的共同之处,差别优化当前的艺术创作方案,凸显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

(一)中国绘画艺术

首先,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之一是追求自然和真实。在中国绘画中,注重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反映自然和社会的真实状态。这一点在山水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绘画的这一特点也被称为“以形写神”,这种表达方式需要画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的深刻认识[1]。

其次,中国绘画艺术讲究构图和色彩的协调。中国画家注重画面布局的合理性和整体画面的美观性。不同的画家对画面构成和全局把控有着不同的认知,但他们都追求画面的和谐与美感。在色彩运用方面,中国画注重色彩的晕染和渐变,利用色彩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情感表达。中国画家常常将画面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层次感和空间距离感。

最后,中国绘画艺术还注重笔墨的运用。中国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人物性格。中国画家笔墨的运用非常注重韵味和意境,讲究意犹未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二)西方绘画艺术

西方绘画艺术同样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它以广泛的题材、多样的风格和技法、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内涵,成为西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西方绘画艺术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在西方文化中,绘画被看作一項高度技术化的艺术形式。西方绘画艺术家对于颜色、光影、空间、透视等方面的掌控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这种技术性的要求是绘画艺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古代到现代,西方绘画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绘画技术水平,从而推动了西方绘画艺术的持续发展。

其次,西方绘画艺术具有多样化的风格和题材。在西方绘画艺术中,有许多不同的风格流派。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达·芬奇,到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鲁本斯,再到印象派的莫奈、后印象派的凡·高和立体主义的毕加索,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最后,西方绘画艺术注重表现内在的思想和感情。在西方绘画艺术当中,艺术家们不仅仅是在创作富有形式美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在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例如,印象派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注重表达自然的变幻,追求光与影的结合,进而使作品反映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知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家则更加强调通过作品表现出作者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对社会和人类的思考和期望。

二、中西方绘画在理念和表现上的异同

(一)理念

1.理念方面的不同

(1)时间的不同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独立但又相互影响的艺术体系。虽然二者都属于绘画艺术范畴,但是在艺术理念和实践上的差异却是如此巨大,让人感叹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时间上来看,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不同的。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最早的绘画作品是出现在陶器上的图腾、图案和器物上的纹样。在历史长河的不同阶段,绘画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古代石窟壁画、工笔画等。在中国绘画艺术中,虽然笔墨为主要表现手法,但古人同样注重线条的运用,着重刻画表现出物象的神形兼备等气质意蕴。因此,在绘画作品中,人物、山水、花鸟等具象自然景物都得到了丰富的表现和发展。

在西方,绘画艺术的历程也是非常悠久的。有部分观点认为,西方绘画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窟壁画,又融合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绘画艺术,以严谨的几何学表现方法和真实再现的人物形态赢得了艺术爱好者们的青睐。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绘画艺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艺术家将对古典主义的喜爱转变成主观的对审美的追求。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强调透视法和色彩的运用,对画面中建筑物和空间的透视要求极其标准,对画面中色彩的应用和再现要求极其真实,同时强调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流派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如印象派、立体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2]。

(2)主题的不同

在绘画的主题上,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表现,追求笔墨的意蕴和境界的把控。西方绘画则注重表现对象的真实性和情感的表达,追求画面的逼真和情感的共鸣。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绘画在主题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式绘画通常以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为主题,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注重对自然景观和生物形态的描绘和表现。西方绘画主题则较为广泛,包括宗教、历史、人物、风景等诸多方面,重点在于表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文化内涵[3]。西方绘画强调解构和再创造,通过艺术家自身的想象和创造力,赋予现实世界的事物全新的内涵和意义,如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等。

(3)受众角度的不同

从绘画受众的角度来看,中西方绘画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的是画家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表达,受众主要是文化精英和雅士。由于西方绘画的主题会涉猎宗教、神话故事等,所以一部分作品为皇家、贵族、教会而服务;到了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商人出现在历史舞台,所以这一时期的画作是为出资人服务;再随着时间的推移,绘画越来越平民化,这一时期的绘画则注重的是大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受众主要是广大群众和消费者。综上所述,这也反映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方式的差异。

2.理念方面的相同

绘画艺术是一项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但是,尽管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东方和西方的绘画艺术在某些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4]。

首先,在理念层面上,中西方绘画艺术都注重对自然的表现和对生命的探索。无论是中国的山水画,还是欧洲的风景画,都试图通过绘画将大自然中美好的风景展现出来。这种对自然的追求也体现在西方的静物画和中国的花鸟画中。无论是描绘一个水果,还是一只小鸟,作品的目的都是表现生命的美丽和韵味。

其次,在表现手法上,中西方绘画艺术都善于使用明暗对比和构图来表现主题。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作品,通常会运用透视和光影的技巧,将画面分割成多个平面,以突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中国的山水画则强调线条和墨色的运用,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景深和空间感。此外,中西方艺术家在表现人物的时候,也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欧洲的肖像画通常会突出人物的神态和描绘对象的相似度,表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中国的人物画则善于通过笔墨的运用和陈设来表现人物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二)表现

1.表现方面的不同

绘画艺术是一门追求美感与艺术表现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绘画艺术也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在细节上有着明确的差异。

(1)表现形式的不同

绘画是一种以线条、色彩、形态等手段表现形象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表现力。中西方的绘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5]。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中国绘画注重笔墨的运用,追求墨色的浓淡变化和运笔线条的韵律;西方绘画则注重色彩的运用,追求光影的变化和色彩的层次感。这体现了中西方的审美观和文化认知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工笔画、写意画的表现技法非常重要。工笔画讲究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去描绘物象,如北宋画家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名作《千里江山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反映市井生活的名作《清明上河图》等。写意画讲究用极简、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情感,如明代画家徐渭笔墨酣畅的《墨葡萄图》、近代画家齐白石的《牡丹》等。这些绘画形式都重视笔墨的流动与变化,强调“形状、神韵、意境”等艺术概念。西方的绘画艺术则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如印象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等,这些绘画艺术形式通常会用鲜亮的色彩和生动的形态来表现主题和意境。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注重的是画面的平衡和谐,其所追求的形式美在于表现出画家笔墨修养。从古至今,中国画以水墨为主体,其表现方式在于追求“神似”,在一些花鸟、山水等作品中,画家往往在造型上控制得很严格,通过笔墨来表现山水之间的人文气息。中国画更注重意境,从画面所表达的意蕴中汲取更多的灵感和启示,观赏者可以从画面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从而达到一种超越平凡的艺术境界。

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强调的是对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力的表达。西方绘画艺术对色彩的运用更加敏锐,画家将各种颜色融入画面中,并通过配合和变化的手法,将画面的细节和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表现力上,西方绘画艺术更加崇尚画家个人的独立性和创新性。许多西方画家都在创作中使用了独特的表现技巧,将主观意识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受。

(2)表现手法的不同

在表现手法上,中西方绘画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中式绘画注重的是笔墨意境,更加重视手法,力求通过简洁、流畅的线条表现事物的形态和神韵,追求意境、气韵的效果。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色彩和光影的处理,强调的是细节和逼真的描绘,通过对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表现出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和画家主观感受,如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等。同时,西方艺术家更加重视形式的变化和创新,习惯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创新的表现手法,不断拓展艺术的边界和领域,如20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杜尚的《泉》等。

2.表现方面的相同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画笔和颜料为媒介,将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和思想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来。虽然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历史、风格、传承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表现上却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首先,在表现对象上,中西方绘画艺术都着重描绘人物、风景、静物等客观事物。无论是中式山水画还是西方油画中的风景画,都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背景,中式人物画和西方肖像画都将人物的神态、表情和动作作为表现的重点。这种相似的表现对象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和人性的共同关注,也是为绘画艺术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奠定基础。

其次,在表现手法上,中西方绘画艺术都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中式山水画注重墨色的浓淡和勾勒,西方油画则更注重颜色的明暗和层次。无论是中式的工笔画还是西方的写实主义作品,他们都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来表现事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在绘画艺术中,色彩和线条既是表现手段,也是表现内容的载体,将二者协调运用才能体现绘画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最后,在表现风格上,中西方绘画艺术也有着相似的地方。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绘画,艺术家都追求形神兼备,既注重对象的形态和结构,也关注对象的内在情感和精神世界。他们通过艺术手段的运用,让观者先对艺术作品中的事物产生共鸣,再升华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艺术家的意图和目的。

三、结语

中西方绘画艺术在理念和表现形式方面的异同点非常突出,深入地剖析二者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对绘画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要做到雅俗共赏,共同促进文化的源远流长,秉承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去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的精髓,再和我国本土绘画艺术模式进行协调,构建现代化的艺术流派,促进绘画艺术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雨花.中西方古代绘画特征的异同比较与思考[J].流行色,2021(9):123-124.

[2]王庭兰.中国山水画家与西方风景画家在画面空间处理与表现手法上的差异[J].视界观,2021(15):89-90.

[3]杨波.中西方绘画中的个性与共性创作[J].美与时代(中),2021(4):34-35.

[4]冯静.中西方艺术思维在油画静物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中),2022(12):35-37.

[5]李亚楠.论中西方绘画艺术表现的异同[J].美术文献,2021(17):13-14.

作者簡介:

张悦,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美术概论、美术造型基础、幼儿园手工制作与环创等。

猜你喜欢
异同表现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14:41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3:55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39:46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32:07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8:27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