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新
(刘庆新,从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轮岗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小学)
到清华附中上地小学交流轮岗后,我与语文组的教师们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上学期,我们共同研究语文课任务情境的创设,共同经历了通过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改变了一节课的过程。
我们选择的是《牛和鹅》一文,其所在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要设计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结起来。那么,真实的学习情境从何而来呢?一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来;二是从对教材的结构化分析中来;三是从学生关注的成长事件中来。
基于此,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访谈,据此了解到,学生很关注学校《紫荆》校报文稿征集活动,希望自己的作品或者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被推荐到校报。于是,我们和校报的编辑人员进行沟通,设计了单元任务情境:本期校报征稿的主题是“童年里的成长”,学生可以推荐自己的作品,还可以推荐名家名篇。
在单元真实任务情境之下,我们进行了《牛和鹅》这节课的任务情境设计:“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的大任务是‘童年里的成长’校报文章征集。校报编辑人员看到这篇《牛和鹅》后,也想把这样的名家名篇引入到校报。这样,不仅能让全校同学看到长辈童年里的成长故事,还能借助旁边的批注深入理解文章。编辑人员觉得‘见到鹅、被鹅攻击获救’这部分写得最精彩,想请大家在这个地方帮着批注‘我’当时的心情,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以任务情境的创设为统领,我们将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本节课教学围绕单元学习情境,设计了一个大任务和三个紧密相关的小任务,形成任务链条:一次批注,聚焦“我”的描写,体会“我”被鹅追赶、袭击时的心情;二次批注,对比鹅的描写,体会“我”被鹅追赶、袭击时的心情;三次批注,关联金奎叔的描写,体会“我”的心情变化。这样的任务链条引导学生借助批注逐步走向深度阅读。
一节课下来,教师们越来越感受到,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将内容单元转化为学习单元、将知识的习得转化为言语的习得、将解题能力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真正发生,真正实现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轮岗教研的过程是不同学校教师之间教研融合的过程,更是智慧碰撞的过程。在教研中,我们的学科教学变革更加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