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凤, 杨忠林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4)
中国共产党百年跋涉,开创盛世图景,实现长期执政,全面从严治党是其密钥。在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举行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1],这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鲜明的实践指向。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逻辑,理性审视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语境,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领航定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党建设学说为理论起点,汲取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精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吏治思想的精华,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党建设学说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野。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了第一个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从唯物史观角度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必要性。《共产党宣言》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政党,“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并从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2个方面对政党建设提出要求,展现无产阶级政党擘画的政治蓝图。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革命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缘由是缺乏强有力政党的领导,恩格斯还在《权威论》中着重强调权威服从的重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政治纪律建设,对共产党人提出严格要求,在思想层面上要求其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在实践层面上要求其肩负历史使命,成为“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3],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坚持和贯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的思想。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坚持以政治纲领凝聚政治共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政治纲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千秋基业。中国共产党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先进品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理论飞跃。总之,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想行稳致远,应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党建设学说为理论根基。
列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党建设学说进行深刻阐释,强调工人运动必须坚持“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4],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想要稳固政权就必须加强组织纪律建设,认为这也是布尔什维克党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主要原因。列宁认为厘清阶级属性对政党建设至关重要,他要求无产阶级政党明确自身阶级属性,坚守阶级立场,重视党性锻造。列宁始终认为执政党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执政党内部,因此,他倡导建立廉洁政府,健全政府监督机制,使领导干部的权力在群众监督下行使;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提出把“混进党里来的人”驱除出去[5];及时整治党内不良风气,严惩党员队伍中出现的腐败分子,以遏制腐败现象及其发展势头。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出“思想建党”“制度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等举措,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不断完善日常监督、社会监督、考核问责等机制,努力建设廉洁型执政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吏治思想,主要表现在爱民、选才、礼法等方面。历史上,吏治多要求官吏爱民为民,要为老百姓做主,并把官吏在这方面的表现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之一。官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治理,“任贤臣者,国家之兴也”。因而,历史上着重选拔有立场、有担当的人为官,要求官员要有仁厚之心,要“为政以德”,还要有才干。礼法思想在官员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儒家提倡德治,“德者,政之始也”,主张以道德约束、管理官员。而法家提倡军功,强调法治。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吏治侧重不同。汉朝时期,重孝廉,看重个人德行;唐朝之后,法治思想更明显,唐朝的《唐律》、明朝的《大明律》、清朝的《大清律》等都强调以法治官。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吏治思想的深厚底蕴,不断向前发展。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指引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利、为国谋发展。在党员干部管理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德治和法治并举,注重党员素质的提升,在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中观层面,建设体制机制;在微观层面,提高思想修养。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时代长焦对准管党治党,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前发展,笃行不怠。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把从严治党摆在重要位置,“非有严肃的纪律不可”[6]。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指出地方执行委员会要严格监督党员同志,同时地方执行委员会要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党的二大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要加强党内组织纪律建设。在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对纪律建设进行论述的条目高达9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并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纠正了党内的不正风气。1937年,《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颁布,明确指出严惩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再次强调严惩贪污。从1942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摆正党内风气,贯彻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从严治党的深刻实践,概括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对党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7月,针对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时代课题,毛泽东作出回答,他严肃指出人民监督是跳出“历史周期率”时代课题的关键。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和《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公共房产问题的决定》相继颁布,对党内腐败问题予以纠治,加强自我净化,推动从严治党。
1950年5月1日,党中央颁布《关于在全党和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重点针对干部作风问题进行大力整顿,肃清党内错误思想,克服党员的功臣心态、自满情绪,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1951年12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矛头直指党内贪污腐败群体。接着开展“五反”运动,剑指行贿、偷税漏税等行为。195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颁布实施,作出18条详细规定,明确贪污腐败的处罚原则。从1951年到1954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对全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整顿,严肃审查共产党员具备的八项条件,逐一登记,使基层党组织的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生机与活力。为了防止破坏党纪党规行为的出现,中国共产党实行报告请示制度,并成立监督机构,通过纪律检查委员会监督党员的行为作风。“无论任何人,犯了错误都要检讨,都要受党的监督,受各级党委的领导,这是完成党的任务的主要条件”[7]。后期,监察委员会取代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八大对党员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全体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并重新确立党员的纪律处分条例。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要求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防止出现专断倾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强调要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规党纪,加强党内监督,打造风清气正的局面。1980年,邓小平提出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经过深思熟虑,党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从主体层面推动从严治党的有力开展。党的十二大再次强调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党中央严肃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应肃清党内出现的个人崇拜的现象。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全党作风进行整治,营造弊绝风清的政治生态。“从严治党”一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这也是我党从严治党的新起点。之后,从严治党在党的十四大上被写入党章总纲。1994年,《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提出“新的伟大工程”重大课题,对从严治党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五大从思想、组织等层面对党的建设作出重要论述。2001年1月,江泽民提出两大历史性课题,推动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强调“要坚持从严治党,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8]。党的十六大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现实考量,多措并举,推动从严治党向前发展。党的十七大从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目标等3个向度对从严治党作出总体部署,实现从严治党的长足发展,“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9]。同时,中共中央在党内开展5次大规模集中教育学习,从1998年开始的“三讲”教育到2012年的“创先争优”,历时长、辐射范围广,对培塑党的先进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探索管党治党的理论及实践,对党员同志提出更高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把“全面从严治党”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一环。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专题研究。这是我党历史上关于从严治党的首次专题研究,其围绕紧抓党内政治生活展开。2018年,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新时代党员“重整行装再出发”。2019年,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021年,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以党员权利的运行与监督为主要议题,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深层次讨论。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都是我党在制度层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的鲜明印证。
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才能通过时代的考验。
世界发展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目前国际局势博弈态势明显,各种意识形态多元并立,一些错误思潮沉渣泛起。“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10]。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一些西方国家设置贸易壁垒,企图阻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这种谋求单边主导的发展逻辑与世界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此外,“新干涉主义”打着人权的幌子鼓吹“中国威胁论”,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这些都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及政治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既是受益者,也是推动者。中国共产党要审慎把握时机,谋得发展主动权。同时,要提高警惕,防范外部环境对自身先进性的侵蚀。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要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增强风险意识,对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妥善应对,锻造走在时代前列的伟大政党。中国作为日益崛起的大国,中国共产党作为逐渐成长的大党,要认清自身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应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要求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强调工人阶级政党的重要性。提高长期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主动选择及实践自觉。回顾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主动严格要求自己,指出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党性修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要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结合世情、国情、党情,中国共产党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高度重视党组织的作风建设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管党治党作出重大部署,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表明党对提高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提高长期执政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应急民所急,盼民所盼,坚持人民至上。但在实践中,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忽视群众呼声,导致党内滋生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党的肌体健康。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党的政治生态,削弱了党的团结统一,阻碍了党的事业发展,必须严肃整治,以避免党出现脱离群众的倾向。因此,为了党内政治生态的良好发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党要加强自我监督,完善平时考核、专项评述、年终汇报等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党纪法规,严惩违法乱纪行为,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完善党内法规,形成党纪与国法有效且紧密衔接的局面,避免出现二者交叉重叠、界限混乱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要想在新时代继续铺展宏图画卷、筑梦星辰大海,必须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开展,及时问诊把脉,去腐生肌。
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要加强作风建设,重视理论学习,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培塑廉洁的工作作风,形成科学的工作方式。领导干部在从严治党中应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必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11],避免怯畏、利己心理,党委书记更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带领所在党组织向前发展。全体党员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的学习,充分把握“四个意识”的理论价值;要理解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深刻意蕴;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敬畏心,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同违反党规党纪的言行作斗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把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联系起来,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12]。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应注重整体推进、协同发力。一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结构体系,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坚持政治建设的统领性、思想建设的基础性、组织建设的关键性、作风建设的深入性、纪律建设的根本性和制度建设的全过程性,充分调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支撑要素和构成要件,从而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集成性,推动管党治党水平的提升[13]。二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完善党内各项法规制度,着眼于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等方面,从不同向度健全体制机制。三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严格划分责任内容,健全责任实现机制,并根据责任履行情况设计相应的追责条款,提升责任履行的现实针对性。四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体系,强化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方式,形成多面监督的工作格局,展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力量。与此同时,要始终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在党中央的集中领导下,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沟通交流,民主决策,要形成民主氛围,纠偏官僚主义。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诉求。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为民着想,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整治腐败问题,深入推进基层“微腐败”治理。充分发挥乡村党员作用,加强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坚持初心使命一以贯之,面对时代考验,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信仰,赓续为人民服务的天然基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旦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失去民心,就势必会失去执政资格,因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14]。因而,为人民服务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解决问题。二要学懂弄通主题教育的精神实质,充分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学习教育的核心要义,以“国之大者”的胸怀格局提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三要革除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形成水乳交融、风雨同舟的党群关系。同时,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标本兼治,永葆为民服务的价值底色。
制度的长久运行必须兼具稳定性和时代性。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面对的困难及问题很多,“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15]。因此,不能自乱阵脚,要聚焦核心问题,集中进行整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处理问题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只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只有针对问题进行靶向治理、直击问题要害,才能准确处理问题,提升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一要强化问责力度,唤醒责任意识,对问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精准研判。二要健全问责机制,整合问题制度,让问责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三要规范问责程序,强化程序意识,从问责的启动、调查、申辩等全过程严格把关。此外,要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领导干部是管党治党的“关键少数”。要抓好“关键少数”,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培养一支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全党作出表率作用,形成以重点带动整体的局面。抓住“关键少数”,才能管好“绝大多数”。广大党员是党组织的肌体细胞,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