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路径探究

2023-08-15 05:47靳苗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1期
关键词:党性先锋第二课堂

[摘           要]  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是职业本科适应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做好职业本科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拟从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的重大意义、案例示范、路径体系三个方面来探究职业本科思政课与第二课堂,构建思政课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校企文化教育四位一体的路径体系,从而全面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先锋模范党员。

[关    键   词]  职业本科;思政课;第二课堂;大学生党员党性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1-0097-04

一、大学生党性教育现状及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党性教育现状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灵魂所在”,一直以来,高校党建都是我国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国职业本科快速发展,提高职业本科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对充实我党青年群众基础和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从当前大学生黨性教育状况来看,特别是在当今大学生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行为非主流化盛行等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针对大学生党性教育、修养提升:一是针对大学生党性教育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发挥引导和教育的主要基地,以学团处、辅导员为代表的学生工作者开展各类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三是借助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大学生党性修养。以上途径在提升大学生党性教育、修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当代大学生的党性教育现状仍有待完善,大学生党性修养依然存在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一些西方不良思潮涌入我国,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一些大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影响严重,党性修养有所弱化,严重影响了高校党员队伍的建设和大学生党性修养。

(二)提升职业本科大学生党员党性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及党性修养事关党和国家事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管理和提升大学生党性修养非常紧迫。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与大学生党性教育两者的终极价值都是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研究了解职业本科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状况,并针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思考新时代加强职业本科大学生党性教育的对策和路径十分重要,推动职业本科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大学生党性教育路径探索

(一)开展职业本科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现状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研讨、重点专访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党员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党性修养还存在一些问题:理想信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价值取向功利化”“集体意识淡薄”;“艰苦奋斗、奉献精神、服务大家的意识不明显”;“浮、虚、散、松”;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先进性并不能充分在学生党员身上体现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包括党性教育、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内涵与要求,探索寻求党性教育与思政课、第二课堂之间可能发生的链接和契合点。通过理论研究结合一线思政教学、党建教育,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党性教育,根据大学生党性教育现状和职业本科教育特点,以思政课的思政教育优势为切入点,探讨党性教育与思政课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的链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教育与第二课堂协同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开展思政课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校企文化教育,努力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

(二)构建职业本科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路径体系

通过对职业本科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职业本科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特色做法,结合一线思政教师、党建教育工作岗位上的丰富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思政课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机制,试点式践行,同步开展思政课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校企文化教育等,逐渐形成思政课教育为理论阵地、劳动实践教育为实践阵地、红色文化教育为认同阵地、校企文化教育为创新阵地的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的路径体系。

1.开展思政课教育,打造理论阵地

学校思政课教师教授学生党员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看问题,培养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广泛而深度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开展党史教育,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懂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学校多途径、强力度、全方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加强思想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帮助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校期间,学校高度重视职业本科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的教育。职业理想信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长期职业学习、实践的洗礼,在对其职业及其道德规范与要求深刻认识严格遵循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和扎牢的。热爱职业是职业理想信念建立的重要前提,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对职业的爱,就不会有职业理想信念的真正树立。与爱相伴随的是责任,热爱职业就意味着扛着一份职业责任。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爱与责任是职业道德的双魂。通过打造“树立职业理想   弘扬工匠精神”主题思政课,教育引导职业本科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时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理想信念,热爱自己的职业发展选择,树立当工匠的理想,自觉成为新时代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学习的延续,对所学专业了解的加深和对社会的观察了解增多,对新时代职业本科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的深刻理解,职业意识也会渐渐增强,在对职业的认识、情感、意志的提升中逐渐树立职业理想信念。这样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就更容易得到满足,获得职业幸福感,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2.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打造实践阵地

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进一步规范化、机制化,与思政课教学更紧密、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直接参与自我管理、劳动实践教育,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先锋软件文化走进思政课堂,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校如家、自觉担当的主人翁意识;先锋软件集团选择为中国软件事业发展担负起软件研发生产和软件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教育学生践行“学好软件、报效祖国”的青春誓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国家、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人品好,外语好,计算机好,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的国产软件人才。

学校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贯重视劳动教育,把它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学校更是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进一步规范化、机制化,与思政课教学更紧密、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进一步建好学校现有的——多亩的农场这一劳动教育的主要基地,完善劳动设施、配足劳动工具,健全劳动指导、管理、考核制度,使劳动教育有了更扎实的设施和制度保障。二是制订劳动教育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安排各班学生赴农场参加种养劳动,在农场师傅的指导下,直接与劳动工具、土地和种苗打交道,种花养鱼。每年由学生种植三季鲜花,每季200多亩,在此基础上,学校与南昌市联合举办花展会。三是坚持例行的劳动周制度,每周都安排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劳动小组,划定责任区,以捡拾室外垃圾、協助清洁工师傅收集垃圾、指导并监督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打扫卫生死角以及植树护绿等爱校护校的劳动实践。学生在实际劳动活动中锻炼坚毅、踏实的品质,在实干中获得真知、崇尚劳动,在创造成果中学会尊重劳动,为劳动而光荣、快乐,在分工协作中强化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当亲手种植的鲜花盛开时,学生欢呼雀跃;当校园整洁如洗时,学生打心里流露出自豪的神情。劳动滋养了学生的情怀,培育了学生的美德。

3.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打造认同阵地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和传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江西省教育厅印发的《红色文化教育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深挖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活动,依托学校党建教育基地和学校井冈山AR/VR红色展馆,开展“理论+实践”教学,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新模式,推动红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思政课教学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又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精神思想和素材来源。

校内党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与校外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得益彰,学生党员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中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党员党性认同,坚定听党活、跟党走的决心意志;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生动活泼、充满深情、富有感染力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和拥护;思政课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讲述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是思政课教学的任务。思政课与红色文化互为一体、相得益彰,思政课教学须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又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精神思想和素材来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红色诗文朗诵会、红色故事演讲会、家乡红色文化推介会。以生动活泼、充满深情、富有感染力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红色文化,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国家建设所需的栋梁之材;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中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坚定听党活、跟党走的决心意志,从而构建思政课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校企文化教育四位一体的育人路径体系。

4.开展校企文化教育,打造创新阵地

先锋软件集团创始于1994年,从最初借来1万元购买三台电脑和租用三间房子起步,从做高速公路收费软件开始,历经先锋软件公司到先锋集团,从做软件到办高等职业教育,从专科层次跃升到本科层次,从主攻一般软件教育到创新区块链教育,从国内教育到拓展国际留学生教育,实现了一次次跳跃发展。而今已形成了企业和学校连蒂发展的强劲格局,其企业已是全国百强软件企业,其学校已是全国率先升本的职业院校。先锋的发展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创新创业的生动范例,是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学校充分发挥自身这一特殊资源优势,将先锋发展及其文化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实例。编写出版《先锋软件文化》一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案例素材,积极开展先锋文化教育,先锋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创新创业的辉煌历程及所铸就的先锋文化是思政课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的鲜活素材,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生动范例。

将先锋创新创业发展史及其鲜明的文化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和教书育人的重要实例,将先锋文化运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全过程中,使学生党员全面系统了解先锋创新创业发展历程,全面深刻掌握先锋鲜明文化的内核和丰富内涵,全面感受先锋光荣的业绩和贡献;激励学生党员以校为荣、爱校如家,学好软件、报效祖国。学生党员身处于先锋事业发展的现实之中,目睹先锋的业绩,受着先锋文化的熏陶,因而能很好地从先锋创业发展的具体历程中切身感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意义和伟力,同时也受到了难得的直观、具体的创新创业的教育。用实用好先锋创新创业发展史及其鲜明的文化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中,能进一步增强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能进一步落实好职业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的特殊要求;能进一步彰显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的鲜明特色。

二十六年创办先锋公司、十六年创办先锋学校的艰难历程,是一部先锋人自强不息、敢于人先的创业史,先锋秉承“敢于想象、抓住核心、扎实工作”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勇于实践”的创业精神,先锋软件文化是江软学子创业创新、知识管理的价值引领。通过校企文化教育,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学习型人才,坚持以党团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营造知识型、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具备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等方面的核心政治素养,同时又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爱心捐款、济困助学、斥资办学、软件报国、生态惠民、服务就业是先锋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初心的真实写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以尊重人、爱护人、维护人民和人类利益、促进社会进步为核心,以求善、求美为基本特征的人文精神。

先锋文化,产教一体,职业本科深入校企融合,推行“学徒式”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党员分期分批到企业实训实习,用企业工程师来教学,拿真实项目给学生实训,在企业真实的岗位工作实践中锻造,锤炼学生党员敬业精益的工匠精神和专注突破的创新精神;职业本科把牢职业教育这一双重任务和使命,将两者紧紧地结合起来,在思政课教学中广泛而深刻地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業精神,为职业教育铸魂。

(三)职业本科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路径体系切实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

通过构建思政课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校企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路径体系,在增强职业本科学生党员个人党性修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意识,学生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能做到在大是大非前头脑清醒、政治立场坚定。二是大学生党员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能自觉加强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坚定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深入践行奉献精神和群众路线。三是能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提高学习主动性,认真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增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本领。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路径体系建设,广泛征求在校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学生对提升自身党性修养方式方法献言献策。其中,学生给职业本科的党建管理人员及思政教师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大量合理建议,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很多思路。

三、结论

以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党建教育实践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教育与第二课堂协同效应,探索思政课教育为理论阵地、劳动实践教育为实践阵地、红色文化教育为认同阵地、校企文化教育为创新阵地的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的四位一体路径体系,对协同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职业本科学生党员个人党性修养,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和群众路线。此外,思政课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校企文化教育四位一体路径体系对加强职业本科高校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重要作用,切实有效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巩固和深化高校党建成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方案。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易金华,钟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3(1):145-151.

[3]谢彩丽.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10):28-30.

[4]徐瑞鸿,王秉宇.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相关问题探究[J].文教资料,2022(17):47-51.

[5]程芳.基于红色文化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4):237-238.

[6]曾峥.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21(2):42-43.

[7]陶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育人共同体机制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1(4):92-95.

[8]黄蓉生,胡红梅.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21(8):21-27.

[9]汪斌.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价值、困境及路径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6):130-135.

[10]陈培杰,聂邦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95-96.

[11]卢献锁.新形势下高校党员党性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99):201-202.

[12]高国希,叶方兴.高校课程体系合力育人的理论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10-13.

[13]刘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问题及其应对[J].教育评论,2016(3):133-136.

◎编辑 栗国花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青年项目“民办高校思政课与第二课堂协同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DJQNO7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靳苗苗(1991—),女,汉族,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匠精神教育。

猜你喜欢
党性先锋第二课堂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第二课堂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