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3-08-15 05:47刘珊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本科生应用型

[摘           要]  旨在构建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应包括创新思维、方法和工具培养、创新实践和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培养等方面。为此,建议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新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这些措施可为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提供参考,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创新素养的培育体系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大创项目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1-0081-04

新时代背景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发生改变,创新成为主要的竞争力评价标准。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其需要加大本科生的培养力度,培养出应用型本科生,并且让其具备较高的创新素养。但这需要良好的教学体系作为主要支撑,因此需要构建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创新素养概述

创新素养是个体在创新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系列综合能力和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个体在创新实践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推动变革的能力,它是创新素养的基础和外在表现;创新知识是个体通过学习和认知吸收到的与创新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和思考将其转化为适合自身使用的知识体系;创新意识在创新素养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促使个体将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有机结合,实现创新效果的最大化。创新意识使个体不断学习新知识,进行实践,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机统一。这三个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创新素养的内涵。具备较高的创新素养能够使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具有综合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创新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构建机理

(一)学校与家庭合作

应用型本科生是新时代下人才培养要求的具体体现,我省已有49所高校确定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创新素养也是当前人才教育的关键部分,想要构建创新素养培育体系,需要学校与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实现。家庭作为主要影响本科生的一个主体,其与学校之间协同互动,可以对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构建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学校主要引导应用型本科生的意识以及认知,让其对创新素养有较深的认知,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家庭可以在学校意识打造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优势来促进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提升。这个过程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机制,两者可以在学校举办家长讲座等活动,针对应用型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相应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家庭与学校需要借助学生这条纽带,不断探索创新素养培育的阶段性内容以及培育手段,进而构建适合学生的培育体系。

(二)学校与社会合作

学校是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主要阵地,但是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如果只停留在学校中,那其创新素养也只能停留在表面。学校需要与社会中多个机构联系,以进一步深化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内容。因此,学校需要与社会中的企业、机构、社区等主体进行沟通,调动合作的积极性。各方之间需要以共同利益作为主要的标准实现良好合作,激活社会的潜力,让学校与社会之间实现创新素养的良好培养,加强学生的发展[1]。

三、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构建措施

(一)明确主体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面向应用型高校,突出考察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教学成效等,促进该类高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地方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新工科”背景下更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2]。想要实现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构建,最先需要加强主体的职责落实,提升意识层面质量。在培育过程中,需要由外而内实现主体职能的转化。学校作为培育创新素养的主要场所,其需要负责主要的体系構建内容,包括计划、教学、评价、实践等[3]。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结合现今社会中创新素养提升的主要态势,对应用型本科生的能力进行开发。学校可以与当地的社区以及组织相互合作,打造实践场所。比如针对化工专业的应用型本科生,校方需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与当地的科技企业沟通开展合作,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研发实验室或创新中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创新技术和项目。企业的研发人员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前研发的创新项目,展示相关设备和技术应用。此外,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园进行创新技术讲座,与学生分享行业最新的创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组织创新竞赛或项目实践,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想法并实践落地,例如开展创新设计、科研项目等,提供资源和支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新背景和应用,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内部构建中,家庭主体需要发挥其教育责任,在意识与情感方面更多地提供有效支持。在家庭中,家长作为主要发挥作用的主体,其应该对本科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鼓励应用型本科生探索全新领域,培养其创新素养。比如家长可以在应用型本科生放假的时候带领其去当地的科技馆以及博物馆参观,了解全新的科技手段以及知识内容,积极参与到创新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来。多主体的通力合作可以从多个角度为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构建教师指导机制

交流、沟通、指导是保障应用型本科生在创新素养培育中获得良好发展的关键,学校主体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群体,其对应用型本科生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教师指导机制以加强沟通、交流。教师指导机制是指高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创新素养培养要求和内容,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互帮互助的形式,获得对创新素养培育的认识和体验。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的引领者。基于这一认知理念,高校应建立健全以本科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师指导机制:一是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要求、具体任务、工作机制等。二是加强教师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宣传工作,使全体教职工理解并支持这项制度。三是开展好本科生导师计划实施工作。将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纳入大学生管理服务体系之中,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形成全员育人格局,让师生共同为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贡献力量[4]。

(三)双回归创新素养培育

1.设置考核标准

双回归制度是两个不同的回归路径下的教学模式,其能够加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创新素养的培育方面具有普适性。想要将其落实在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中,学校需要加强考核标准的限定,完善顶层设计。应用型本科生自身的考核标准以学分作为主要的体现,分值的大小代表学生在课程中的综合表现质量。针对创新素养培育,学校可以设置创新学分,在学生专业必修课、非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之外加上创新素养课程。该种课程与传统大创理论课程不同,主要以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作为创新学分的主要依据,而非仅在教室内传授理论知识。为确保本科生在课外实践中获得有效锻炼,学校需强化核心能力考核学分设置,重点评估学生的应用型能力。例如,工程专业学生在创新项目学分考核中需通过制图、造价、测量等方面的能力考核确保其实践能力,并满足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基础要求。这样的考核措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高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养质量。以此为基本,对本科生的创新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审核,确认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学分数值[5]。

2.优化选拔机制

在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中,需要针对本科生自身的潜力以及特点,分层开展培育活动。其中学校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以合理的选拔机制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在机制测定中,最先需要保证学生可以全面参与到活动中来,学校方面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立创新基金,举办创新竞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创新素养培育活动中,进而提升创新素养培育的效果。在具体实施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素养的重要性,进而让其真正地认识到创新素养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选拔过程中,学校方面可以创建组队对决的形式,让其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主动性,进而对培育创新素养起到较好的作用。

(四)模块化教学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以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然而,与传统学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应用型本科在创新素养培养方面存在问题。传统应用型本科更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训练,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应注重构建学科基础知识和课程体系,并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集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忽视这些方面,创新素养培养将面临问题。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需要从国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需求出发,结合学院近几年“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综合集成”模块化教学实践与探索的经验与成果,在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模块化教学实践与探索进行了系统论述。以“知行合一能力模块化”课程建设为例,系统地阐述了该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和做法。该体系构建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素养培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6]。

在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以“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综合集成”模块化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知行合一能力模块化”课程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创新素养培育体系的模块化教学实践与探索。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聚焦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专业群建设,按照“技术知识模块化”“实践能力模块化”的思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模块+项目”的课程体系与模块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模块化课程考核方式,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实验实践基地建设等举措,搭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学院以知行合一能力模块化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学生的专业思想、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需求和学生素质能力特点,设计模块教学内容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模块化课程能够使学生学到与实际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该模块包含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儒家经典思想与当代价值、儒家经典典籍解读和历代学者思想研究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若干小模块,可以组合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通过不同模块之间的组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历史思想内容,并从自身视角进行创新发展。这种模块化课程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徑。

(五)第二课堂

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需要各高校陆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力、增强学习动力”,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如何利用第二课堂平台和载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校面临的一大挑战。各个学校要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和探索,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在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第二课堂教学中,高校应以应用型本科为办学定位,提出“一主多元”的发展理念。“一主”即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多元”即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培养体系。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和水平,对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育起到了良好作用。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平台主要有:(1)学术类论坛平台,如“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等。(2)校外实践类平台,如“挑战杯”竞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3)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这些平台的共同特征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提供有关的学习和交流信息,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同的是,学术类论坛平台和校外实践类活动平台侧重于理论知识、基础技能的培养,而创新创业大赛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校外实践类活动平台侧重于生产、科技服务等方面;创新创业竞赛则侧重于产品设计等方面。

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已构建了涵盖“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创新创业”及“志愿服务”等多维度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从机制上保证了第二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大胆探索,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第二课堂管理办法。同时,学校也根据不同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各二级学院可实施的第二课堂考核办法、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第一课堂以理论教学为中心,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课堂以学生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为中心,侧重能力素质培养。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也是高校內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除了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指导就业创业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和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示范,推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7]。

(六)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改善

创新素养培育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因此在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中,还需要构建起创新素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构建中,最先需要明确评价的要素标准,其中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内容:第一个要素是科学人文知识,其中不仅包含创新相关的指数理论,还包括高校学生在课程中需要学习的通用知识以及课程专业知识。第二个要素是发明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是应用型本科生的能力集合,其中需要本科生具备学习能力,可以了解新鲜事物,是创新的知识储备核心。还需要应用型本科生具备思维能力,可以将收集到的知识理论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方案,并就创新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实践能力也是其中关键的部分,其可以将学生的创新想法落实,是发明创造能力的具象化基础。第三个要素是思想,这代表一个人对于创新事业是否有追求与信念感,是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

在评价体系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上的标准对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情况进行评判。比如在某高校中,其开设了创新实践课,在针对课程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能力作用的评价过程中,该校采用了这种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将评价标准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几个标准。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发明创造能力可以达到优秀的程度,但是其思想的评价结果只能达到及格,其综合的评价为中等,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素养情况。因此,在创新素养的培育、评价过程中,需要加强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应用,进而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进度有一定的了解。

(七)更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阶段是学生的大学基础教育阶段,是打好基础、形成知识结构的关键时期。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素养培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还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四年间,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重使命。作为高等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化特点。因此,如何构建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至关重要。

总之,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能够为我国提供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储备。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创新素养培育体系需要优化各主体的职责,提升教师的指导质量。采用双回归的教学机制可提升创新素养的培育效果。这一研究角度关注应用型本科高校,旨在探索最佳途径,为社会提供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郭珊珊,郑直.大学生创新素养开放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青海社会科学,2022(3):72-81.

[2]秦洪庆,赵佳睿.“双创”背景下高校化工专业本科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2(5):289-290,304.

[3]杨秀芹,汪宇,徐叶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多元主体协同研究: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J].当代教育科学,2022(3):3-10.

[4]肖付刚,王德国,孙军涛,等.应用型地方高校食品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农产品加工,2022(4):93-95,100.

[5]李瑞鸽,杨国立,王小岗.应用型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双回归路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5):139-145.

[6]齐若冰,杜以恒,黄泽涵,等.大创项目助力医学本科生创新素养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1(17):185-188.

[7]张改清,蔡婷婷.基于应用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6):26-32.

◎编辑 马燕萍

①基金项目:2022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应用型本科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编号:2022CYB286)。

作者简介:刘珊珊(198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副教授,山东英才学院校长,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学生教育。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本科生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