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提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产教融合为支撑的设计思路,论述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构建以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为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技能型幼儿保育专业人才,以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 幼儿保育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7-0028-04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实施和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幼儿保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强、能够进行婴幼儿照护、能够为家长解决困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行业缺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创设真实的生产、实训条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满足幼儿保育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广西钦州农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开设的幼儿保育专业处于探索阶段,实践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搭建贴合教学实际的平台,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要求有机融合,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有机融合,致力构建适应产业岗位变革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主要体现在中职学校与企业、行业开展深度合作,密切幼儿保育专业的学习场和工作场,实现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一体化。幼儿保育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中职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实际应用。为此,中职学校构建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重构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实训平台、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育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幼儿保育相关知识,让学生具备幼儿保育、安全健康照护、儿童早期发展支持等能力,具有教育情怀和信息素养,成为能够从事托幼园所幼儿保育、幼儿照护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精准对接托幼行业岗位需求,我校依据幼儿保育专业培养要求和实践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保教技能、艺术技能、沟通技能与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拓展到未来职场的其他能力,通过系统训练使学生实现毕业与就业无缝衔接,快速适应一线保育工作。基于此,我校设定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儿保育事业的情感,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人文素养,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加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而具备从事幼儿保育事业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三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将技能培养与职业生涯教育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加深对幼儿保育职业的理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二、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校幼儿保育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我校专业转型升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而实践教学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一环,为此,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产教融合为支撑,多渠道协同共育,注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将学习场和工作场结合,强化工作岗位任务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培养具有现代科学保育观和教育理念,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实践型技能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动态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此外,教师要考虑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为学生创设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真实教学情境,理实结合,通过感知、理解、运用、提升等途径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实践技能。
其次,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关键在于培养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校以社会对保育人才的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保育人才岗位职业能力标准设定教学任务,并根据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实践能力要求,依据托幼机构保育人才需具备的“卫生、心理、教育、营养、家长沟通、环境管理、健康、安全、生活管理、行为观察、配合教育”等能力要求,将幼儿保育专业理论知识与专门化技能设计成不同的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校内实训、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深入了解保育人才岗位的工作要求及技能需求,增强自身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将来适应岗位技能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以产教融合为支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实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实践教学在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学校要与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突出校企合作,实现“双主体”协同育人。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托幼行业、幼儿园、企业的参与,中职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要求有机融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弥补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全面提高學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岗位胜任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三、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构建
为了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优化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提升教学内容的层次,推进产教融合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中的落实,我校从实地调研入手,依据幼儿保育行业要求、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能力要求,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在选择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兼顾通识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加强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构建了“课内实践+综合实践”与理论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内容,由学校的课内实践到企业的综合实践,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形成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学校办学、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课内实践
为保证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接轨、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接轨,建立与理论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课内实践教学内容,我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研发团队将现有的课程进行拆分,提取各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针对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重构,与企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匹配,形成产教融合课内实践教学内容。课内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包括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训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能够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为达到此效果,学校不仅要加强学生英语、计算机、口语表达等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且要加强学生在沟通、观察等幼儿保育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以及幼教相关岗位能力的难易程度分步骤实施教学。教师还要尽量将校内实训场所布置成幼儿园、托幼机构真实的工作场景,以实现学习场和工作场的无缝衔接,让学生在实践演练过程中加深对岗位要求和文化理念的了解,从而塑造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在实践教学中,我校通过“引进来”的形式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幼儿园骨干教师、生活教师等进入课堂进行专题讲座或线上授课,分享宝贵的岗位实践经验,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实践熏陶。
(二)综合实践
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助教活动等,它是对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學体系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对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例,教育实践主要有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贯穿学生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我校在第一、第二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让学生初步感知丰富的幼儿园生活,观察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等各生活环节、幼儿园清洁卫生工作细节及三餐两点的营养搭配,初步感知幼儿保育岗位的工作特点与岗位要求等。第三、第四学期则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跟岗实习,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幼儿园保育岗位要求的职责与保育指导技巧,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行为表现,夯实幼儿护理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幼儿保育岗位的职业特点。到了第五学期,学生则要到企业或育儿机构进行跟岗、顶岗实习,通过观摩、体验和初步参与,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等,从中熟悉幼儿保育工作要点,强化职业技能,及时发现幼儿保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最后是第六学期,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这是学生快速成长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只有让学生直观了解岗位的职责与需求,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积极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定期到企业参与实践;同时,邀请企业参与学校办学,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学校对人才培养吻合度的反馈情况调整实践教学内容,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相符的问题,促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技能水平,使学校办学紧密贴合幼教行业发展方向。
四、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条件
实践教学条件是中职学校实施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实践教学需要有相应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支持。我校通过构建教学管理机制、创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教学考核形式等,为幼儿保育专业实施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保障。
首先是构建三级联动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一是完善实践教学中的组织管理形式。我校建立从学校、教务科、教学部三级联动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实现由大到小全面推进、全程跟踪。二是完善实践教学中的运行管理形式,建立常态化、周期性、螺旋式的自主诊断与改进机制。我校运行“8”字质量改进螺旋,建立专业建设诊改制度,围绕专业建设的目标链和标准链,主抓开始环节、中期检查、期末总结和成绩评定等环节的工作落实情况,通过信息化平台反馈职能部门检查、学部自查、企业反馈和学生评教等结果,完成定期监测预警、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等过程性质量监督。三是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我校制订了相对完善和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实习实训方案、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手册、实践教学评价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其次是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我校目前投入200万用于改善幼儿保育专业校内实训条件。通过整合原有实训室,稳步推进建设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婴幼儿感统实训室、婴幼儿生活保育实训室、婴幼儿卫生保健实训室、语音实训室和智慧教室等校内实训室;学校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一批稳定、优质的校外实践基地,先后与钦州市实验幼儿园、钦州市人和春天幼儿园、钦州市松宇幼儿园、北海市浦北县金浦幼儿园、钦州市万花筒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结成稳定的实践共同体,通过教师互聘、“双导师制”,使校企双方取长补短、协同共育。
再次是打造一支了解行业前沿、科学保育意识高、保育实践技能强、教育教学能力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我校要求专业任教教师深入托幼机构进行为期一年或几年的企业实践,幼儿保育专业核心课的任课教师每周至少安排1.5天到托幼机构,近距离了解幼儿园保育工作,深切体验企业文化和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选派教师参加广西职业院校素质提高计划幼儿保育骨干教师培训班、“1+X”幼儿照护师资培训班,通过强化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提升实践智慧,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二是重视引进“双师型”教师。我校通过聘请有工作经验的幼儿园保教园长、保教主任和医护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与专任教师规模相当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从而为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奠定基础。
最后是完善以考查学生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校结合幼儿园保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设置专业实践教学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指导和管理。在学生开展校内实训前,教师发布实践任务,针对实训项目开出率、工位使用率、学生参与度等指标进行校内实训过程性考核,并由任课教师评定成绩、做好记录;同时,由教务科牵头教学部制订校外实践能力考评方案,由校内外实践指导教师、班主任对学生任务达成度、学习能力、制度遵守情况、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考评,由此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我校基于产教融合背景,高度重视组织与实施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结合本校实际引入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为基础,提高了能力;学校实践教学管理逐步规范化,实践教学比重有所提升,更加注重需求導向、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保障了实践教学的输出质量;有效加强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了反馈调节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我校已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课程科研项目开发等。今后笔者将进一步深入、细致地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策略,使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木田,刘哲.新时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2).
[2]惠春丽.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0(15).
[3]张银燕.三融合 三对接 三研习:基于幼儿保育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宁波实践[J].潍坊学院学报,2022(1).
[4]谢双.基于产教融合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探索:以职业本科教育为视角[J].科教文汇,2022(24).
[5]郑周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转设幼儿保育专业可行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6]谢桂新.基于“标准”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40).
[7]徐燕.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教学平台的幼儿保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GXZZJG2021B119)、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1+X证书制度下幼儿保育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22ZJY22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兆艳(1991— ),广西灌阳人,教育学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保育。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