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忠
象以言著:象征精神意象的追求与洒脱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里的“象”,即自然界以及人身以外的客体;“意”,即作者主观方面的观念意识;“言”,即以语词为单位的人类语言的记录。在古代诗词创作中,好的作品总是“象”“意”一体,以“象”达“意”。其中“风”意象最具有标志性,《毛诗序》“风者,讽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说文解字》“风,从虫凡声。故虫八日而化”;《白虎通义》“风,条风。条者、生也”。所以,“风”,除了自然之风,还有讽(诵)、教、化、生等多种社会学意义。
1.托别寓情
风,虽然无形,但是可感,可以代表一种力量,一种情绪,一种寄托。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语文二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一首五绝,首句不入韵,押韵“荣”“生”,朗朗上口,蒙童传颂。从主题类型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一改类型性离情别绪的基调,有一种蓬勃向上、充满希冀的引力。游人不归而春草萋萋,是传统抒情的习惯与套路,比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而白居易立足“枯荣”生死往复的哲学视野,荣去枯来,枯去荣至,大自然、社会、人生就是如此,至于正常的离别欢聚更是不在话下。
从植物的自然习性而言,草,可以称为“草坚强”,可以烧一片,烧不了全部;可以烧了上部,烧不了根部。只要春天来临,残根就会萌芽。所以“野火烧不尽”是一个人生隐喻,即使分别之后遇到种种困难身处逆境,也要坚强忍耐,因为严冬总会过去,春风总会吹来。再说“春风”,亦不应是一般资料所言的双方友谊的比拟与强化,它既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季节推移的力量,又是诗人内心的一份自信:“春风”一定会如约而至。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语文二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送林子方时写了两首送别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景,表达对友人的真挚之情。此为第二首。在第一首“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的铺垫之下,直逼最有震撼力的荷花,而以“毕竟”二字领起,直逼主题,一气而下,不仅概写空间“西湖”,重点在时间上收放自如,则从“六月”到“四时”再到当下(送行时)。“毕竟”,仄声,适合仄起式,而且增加了力度与分量,这是宋代人的习惯写法,比如毕竟东山留不住(辛弃疾)、毕竟春归何处所(段克己),都是通过“毕竟”领起,形成抑扬顿挫转折有力的结构。
这里的“风光”,相当于“风景”,但又是实写荷花在“风”与“光”交织互动之下的特殊美景,三、四句就是对“风光”的具体展现,上句写叶,由近及远,直到“无穷”;下句写花,由远及近,特写荷花之艳丽,而这种红绿相间的效果是在“风”“光”交汇下达到的境界。“別样红”渲染开红花的荷花,俗话说“红花莲子白花藕”,开红花的荷花莲蓬饱满,所以观赏效果特别强烈、惊艳。
2.美刺暗讽
风,也可以从自然之风,到社会之风,也可以借“风”进行讽诵、劝诫、教化等,发挥风意象的社会功能。
林升《题临安邸》(语文五上):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入韵。诗歌的立意是讽刺、劝诫,而从描述杭州名胜西湖落笔,青山楼阁起伏叠翠,交错辉映,构成空间上的连绵拓展;而临安上上下下,均陶醉其间,歌舞升平,忘记了国家耻辱、山河破碎,构成时间上的回环往复。而要将批判、嘲讽的要害豁然托出,则需要在写景与抒情之间、绘景与言志之间、赞扬与批判之间形成一个过渡,这个过渡的转折就是“暖风”。
相传舜曾作《南风歌》曰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暖风就像是奏响夏天的第一个音符,是祥和、梦幻的,构成唐宋诗词描写的敏感意象,如暖风花绕树(李白)、暖风吹过一团香(花蕊夫人)、暖风鞭袖尽闲垂(晏幾道)等,林升借大家熟悉的“暖风”意象,笔锋一转,直击痛源,看似不由作意,气格自高,柔中有刚,非常到位,尤感过瘾。
再看李商隐《嫦娥》(语文四上):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入韵,属句深稳,出言华赡。嫦娥,是李商隐一直感兴趣的创作对象,如《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冷热对照,咏嫦娥亦咏己,看似同心相应,同气相求,其实是自己偃蹇蹭蹬、河落星沉、凝思深叹的体现。清何焯曰:“自比有才调, 翻致流落不遇也。” (《李义山诗集辑评》)
屏风,是实用性和装饰性兼有的传统家具,具有挡风、遮障、美化等功能。屏风,是唐宋诗词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意象,其中超过一半的诗词关涉男女情爱题材,已由具有物理属性的家具演变为承载儿女情的意象。李商隐《嫦娥》最具“托兴幽渺”的特点,一片云母装饰的略显奢华的“屏风”,象征着精神上的间隔,隔断了人间一切的美好。
罗隐《蜂》(语文四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入韵,作为咏物诗,托物言志,要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切于物”而“不粘于物”,达到抒情言志、说理批判的目的。
此诗一、二句写蜜蜂采蜜,蜜蜂享受了最美好的风光。这样的描写带有移情、拟人的意味,对于蜜蜂本身来说,它没有这种景观意识与鉴赏陶醉的乐趣。
我们知道,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上千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蜜。蜜蜂的最大贡献不是采集蜂蜜,而是传授花粉,世界上76%的粮食作物和84%的植物依靠蜜蜂传授花粉。罗隐,包括更多的唐代诗人,他们往往着眼于一时一地某一种灵感或情致而发,不注重理性实证,而是抓住一点,发挥到极点。对于蜜蜂来说,“平地”“山尖”都没有关系,主要是追赶季节性花卉的节奏,哪里有花哪里就有它们的足迹。
至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句反诘,在歌颂劳动、勤勉等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对分配不公、不劳而获等社会现象予以质疑批判,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诗意似有所悟,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刘熙载《艺概》:“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显然,“个中有我”是比较恰切的理解,解读至此即可,不必联系罗隐一生经历多次科考来发挥。一首小诗,不需要无所不包,不能以此烛照一生。
龚自珍《己亥杂诗》(语文五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839年,48岁的龚自珍辞官南归,人在归途,写下《己亥杂诗》,共315首。这是第125首,自序:“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青词,是道士在祭神时献给天神的祝文,因用青藤纸写就, 故称為青词。龚自珍本来就感慨万千,胸怀愤懑,于是借题发挥,一反献祭祈求之意,变得跟“天公”说理劝谏,一吐块垒,既是抒发自己的不满,表明自己的志向,又对“天公”提出要求,抖擞精神,打破沉闷的陈规陋习,荡涤污浊,任用贤才。
恃,依靠、凭借,而“九州生气恃风雷”,是一个因果关系,如果希望出现生气勃勃的九州,唯有依靠“风雷”,从献祭风神、雷神出发,引申为疾风骤雨、迅雷烈风,摧枯拉朽,一扫陈腐,那是何等之气魄。
这本来就是一首好诗,居然有人在解读时,一分为二地批评其“局限性”:诗人依然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天公”,寄托于陈腐老气的朝廷。这样的批评,看似四平八稳,实际上是“阶级性”诠释时代留下的痕迹。一是超越时代性的苛求,你要龚自珍拿什么精神武器?二是破坏了诗歌艺术的完整性,明明告诉你,是“道士乞撰青词”,既然写到“风神”“雷神”,那就应该写到管理“风神”“雷神”的“天公”,对“天公”大胆提出要求,正是诗人进步性的重要表现。
3.洒脱尽兴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人常用此典:“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又,《南史·宗悫传》记载,宗悫少时,叔父宗炳曾问其志向,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李白《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扶摇直上、长风破浪,常常为后人多次使用。
范仲淹《江上渔者》(语文六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不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五绝,为了防止混淆视听,还是称为“古诗”“古风”,比较确切。一是押仄声韵“美”“里”,像孟浩然《春晓》一样;二是平仄格律不规范。
一首小诗,居然标题与首句有“江上”二字重复,这是传统诗词写作上的大忌。这一现象体现了“古风”写作的宽松与相对自由的惯性,有一种质朴本真的意味:你看那些乘着小舟在江中来来往往的人,他们都是为了“鲈鱼”而来,由于视力所限,舟好像就贴在水面上。在泛写的基础上,就有了三、四句的“特写”:细看之下,有一叶小舟出没。
需要讨论的是“主题”,有人从“风波”引申发挥到渔民的劳作辛苦,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甚至联想到变动的形势。首先,这是江边渔民常见的普通生活,打鱼人自己并不认为苦。其次,小舟出没风波,有一种弄潮豪迈的感觉,如果小船被大风大浪打翻了,只要将小船翻正过来就行,并不那么危险。所以有一种危险,是文人眼中的危险,不是生活中当事人的危险。再次,“风波”,就是“风浪”,但不是惊涛骇浪,唐宋诗词中常常使用,如“如此风波不可行”(李白)、“江湖多风波”(杜甫)、“风波亦常事”(韩愈),它的意义无非是两种:一是直接写风波;二是借指一般性的“世路风波”,应无世道幽昧、人生险恶的境况,只是写作时一势唱起,顺流而下。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语文六上):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七绝首句入韵。在格律上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有出律的情况,第三句“忽”,仄声,此处应为平声。“忽吹散”,本应“平仄仄”,现在救为“仄平仄”;押韵也不在一个韵部,“山”在《平水韵表》上平十五删,“船”“天”在下平一先,习惯称为“押邻韵”,《平水韵表》上平十四寒:难、丸、寒;上平十五删:闲、颜。
诗题有“醉书”二字,有人解释为: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这也是望文生义的解释,其实,“醉”是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书法、绘画创作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喝点酒,或者带着酒激发的灵感,而不是真的喝醉了。傅抱石有一方白底朱文闲章,刻着“往往醉后”四个字,通常会钤在得意之作上。据傅小石回忆,傅抱石绝对不是喝醉了作画,喜欢酒但不嗜酒,只是在构思作画时,一杯在手。所以苏轼此处讲“醉书”,不是“醉”后而“书”,而是为陶醉、激发而书。
此诗写船行至望湖楼时所见之景。第一句写“云”,第二句写“雨”,第三句写“风”,第四句写“天”。其实,这首诗中第三句的“忽”字才是中心或者诗眼,贯穿全程,写得生动活泼。第一句,天空忽然飘来一片云,黑如翻墨,但远处青山依旧;第二句,忽然一阵大雨如注,雨滴如跳珠入船。到了第二句,才告诉我们,诗人在船上。第三句,忽然一阵狂风卷地而来,夹杂着碎叶、灰尘一扫而过,也吹走了云雨,忽然天又晴了。
有人认为这是倒叙,正常下雨的顺序应该是:一阵风、一片云、一阵雨。但我以为苏轼写的,正是夏天骤雨忽然来临忽然消失的特殊景象,这样的阴晴剧变,也是我们在夏天常常碰到的,富有冲击力。全诗有动有静,由远及近,有特写也有大手笔,看似随笔挥洒,实际上是大匠运斤不留痕迹。
4.操守自持
风,往往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含义。
郑燮《竹石》(语文六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入韵,也是押邻韵,“松”在《平水韵表》上平二冬;“中”“风”,在上平一东。在题材上,属于“题画诗”“咏物诗”,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咬定”“立根”都是拟人,比喻竹子的顽强意志、高洁品格,也隐喻诗人的坚韧不拔、刚正不阿。
郑板桥画竹之法,源于苏轼、黄庭坚的书法艺术,曾自题《墨竹图》云“东坡、鲁直作书非作竹也,而吾之画竹往往学之。黄书飘洒而瘦,吾竹中瘦叶学之;东坡书短悍而肥,吾竹中肥叶学之”。所以,在他的笔下,往往修竹安排错落有致,竹竿细密却又透着力量。竹叶以硬毫之笔挑、剃出来,且呈隶书之撇捺,竹干亦如篆书之笔意,背景用瘦叶,特写或空旷处用肥叶,肥瘦相间,摇曳生姿。
再说“风”,竹子经受的历练,除了“千磨万击”,还有“东西南北风”,这些,统统不在话下。郑燮曾经自述:“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雷雨风,终久不凋残。”有传其离任时,只带一盆兰花,一担书。其云:“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总之,无处不在的风,从自然到社会,从空间到时间,从感觉到感悟,就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如今,我们通过35首与“风”有关的诗词,掀开了它多姿多彩的一角帷幕,只不过见其初心,识其天性,远见轮廓,就已经感到精妙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