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就要睡硬板床”的观念在很多人心中仿佛根深蒂固,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睡硬板床会导致腰部肌肉、韧带、软组织的劳损,产生炎症刺激,同样也会加重腰突的病情。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要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并在卧床期间注意以下事项:
1.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俯卧位挺胸、后蹬腿等,动作要求轻柔、和缓而有节奏,运动量逐渐增加。
2.症状较重的患者,卧床休息要求完全、持续和充分,床铺褥子的薄厚、软硬最好是适度,床的高度要略高一点,最好能使患者刚坐起时大腿平面与上身呈大于90°的钝角,利于下床。
3.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水果、蔬菜,少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等热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患者仰卧时,髋、膝关节应保持一定的屈曲位,腰部可垫个枕头,以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
5.腰突患者卧床休息中最难坚持的是在床上大、小便。对于特别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如果不能平卧解决就需要求助家人帮助下床解决。切忌在床上坐起大小便,因为这时腰部过度前屈,椎间盘更易后突。
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最重要的两条韧带,在维持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叉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两条韧带交叉走行,形成一个十字交叉,因此又称为十字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最主要的功能是限制胫骨前移及维持其旋转稳定性。在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会出现短时间的膝关节肿胀、疼痛,等肿胀和疼痛消退后,大部分患者仍可以正常行走、生活,甚至部分患者可以继续跑步或低能量运动。尽管患者能完成以上动作,但是因膝关节不稳定,关节内部正在发生加速退变,容易出现半月板和软骨损伤。因此,对于小于50岁的患者,强烈建议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属于微创手术,通过取自体的两根肌腱,编织成一条粗细足够的肌腱替代损伤的前交叉韧带。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科学、循序渐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这个过程一般需耗时9个月到1年。术后如果“躺平”,认为不痛、活动不影响就不好好康复,萎缩的肌肉难以长起来,即使韧带长得不错,关节功能也可能大打折扣;而如果过早进行康复训练,或者训练过量,可能造成韧带的松弛、失效;康复训练如果进行得晚、做得不够,则可能使关节黏连、力量恢复差。
每到炎热夏季,高血压患者就容易出现头晕、食欲不振、失眠、情绪不稳等症状。高血压患者应该做到以下“八要”,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1.降溫要科学: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调得过低,以27℃为宜,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要超过8℃。避免对着空调直吹,也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否则可能出现头昏、不适、血压收缩等症状。从外面回到家里全身流汗时不要马上洗澡,先喝杯温开水,休息15分钟再冲洗。
2.喝水要匀速:夏天大量流汗后不能立即大量喝水,易造成血压突然降低,导致脑部缺血而晕倒。喝水要有规律,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一次喝200~300毫升即可,喝水要匀速,不要猛饮,时间间隔1~1.5小时。
3.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含钙、钾丰富的新鲜蔬果及豆类制品,如黄瓜、芹菜、绿豆、黄豆、桃子等。特别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得超过5克。要控制膳食中的脂肪,适当增加禽类及鱼类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4.运动要适量:在夏季运动一定要改变晨练的习惯,因为早晨血液黏稠度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可选择傍晚或晚上锻炼,运动方式为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时间30~40分钟,以微汗为宜,每周运动3~5次。
5.睡眠要充足: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起居规律很重要。最好晚上10点半之前上床睡觉,每天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很多老人夜间睡眠质量欠佳,所以建议中午休息40分钟左右。
6.血压要自测:夏季血压有波动在所难免,家中要自备一台血压计供每天自测。测血压有3个最佳时间段:早晨刚起床时、中午12点左右、晚上七八点吃完晚饭时。
7.药物要调整:由于气温高,全身外周血管扩张,患者的血压与平时相比可能会降低,服药的剂量可以减少,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但不能停药。
8.情绪要稳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避免急躁、焦虑、忧郁的情绪。
岔气多由屏气用力、姿势不当、筋肉过度牵拉而导致。当岔气时,可通过点按支沟穴来缓解。支沟穴位于手腕背侧横纹上3寸处,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其循行路线从锁骨上窝进入胸腔,分布在膻中,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而我们岔气的部位正是在肋间及膈肌,为手少阳三焦经主管。
方法:采取对侧取穴法,如果疼痛在身体左侧,就用力点右侧支沟穴,如果疼痛在右侧,就用力点左侧支沟穴。点按时,同时深呼吸,岔气3分钟左右就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