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武晟琪
2022年国庆档,电影《万里归途》上线。该电影改编自“利比亚撤侨”真实事件,讲述了两位外交官带领一百二十四名被困同胞经历一段生死考验的回家之旅。该电影在营销和传播的过程中与其他主旋律电影不同,其对传播学理论尤其是传播仪式观的实践体现了突出的特点,极具代表性。《万里归途》类型电影中所蕴含的传播仪式观理论,一方面纠正了主旋律电影过度商业化和泛娱乐化的顽症,另一方面促使受众重新审视主旋律电影的现实意义。在2022年这样一个看起来十分沉寂的“国庆档”之中,《万里归途》无疑对电影行业的秩序和生活逻辑结构都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一、电影《万里归途》概述及相关理论介绍
(一)电影《万里归途》概述
2022年“国庆档”因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而格外冷清,但是电影《万里归途》依然强势来袭。据报道,截至2022年10月23日16时20分,《万里归途》票房突破14亿,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五名。[1]由电影《万里归途》以及后续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受众产生的极强的影响效果,受众的参与、讨论、评价数量呈现现象级特征,“主旋律”“爱国影片”等标签在受众中得到更新。期间,随着《万里归途》热度的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强传播效果。这改变了以往受众对“主旋律”电影的格式化认知,使其深入了解“撤侨”“大国外交”“大国担当”等含义,探究更深厚的精神底蕴。
(二)传播仪式观的理论简介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1957年第二期《传播》杂志上发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一文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2]他把“仪式”作为传播的隐喻,将传播视为文化,传播并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而是在传播过程中维系社会关系,形成了汇聚共同身份人的神圣典礼。[3]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理论是从文化角度出发的,突破了以往对电视节目效果的研究模式。在中国学术界,传播仪式观理论最早由潘忠黨(1996)在《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中提及,将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归为第三种模式,即“媒介是社会交往仪式和文化生存与再现的场所”,但后续并未进行详细阐述。[4]直到2005年,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的译本在国内问世,我国本土学者开始就此围绕传播仪式观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5]
在中国,“主旋律”这一概念最先运用于音乐领域,而在1983年3月,时任广电部电影局局长的滕进贤第一次将“主旋律”引入电视电影文化行业。[6]此后不断有学者展开相关研究。整体而论,以“仪式观”为理论背景,把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仪式媒介,其所表达出来的意义更具内涵和价值,也更好地深化了主旋律电影内容所表达出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从而实现了对主旋律电影社会与文化价值的深刻解读。
二、仪式的构建:电影《万里归途》的构成要素
(一)电影主体中仪式符号的构建
1.精神符号塑造:电影仪式化的“地基层”
精神符号是电影仪式化的最基础要素。影片《万里归途》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将其作为三个精神符号的外化,即“人性光辉”“大国担当”以及“和平至上”。电影在仪式传播中,利用镜头语言来塑造多元符号,它把象征的仪式意义编码,然后让观众去解码。此流程将仪式内涵深化,从而让观者更好地体验精神内涵。本文将影片中的精神符号分成人物符号和事件符号两部分。
人物符号即电影《万里归途》故事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该电影所设计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人物是电影中文化内核的主要载体,他们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极强的象征性意义。人物符号之外,事件符号是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中最高潮的场面莫过于“俄罗斯轮盘”,撤侨队伍被反叛军控制,反叛军首领要求宗大伟放下外交官的身份来一场“勇者的游戏”。这一场景直接展现出反叛军的惨无人道,以人命为儿戏的荒唐,侧面突出以宗大伟为代表的我国外交官在生死面前的坚毅。宗大伟两次应战的心态变化正面表现出了“人本脆弱,有信仰则刚”的精神。
2.环境背景符号布局:国际大环境的隐喻
环境背景符号重在表现国际大环境背后所隐含的象征含义。该电影虚构了一个以阿拉伯文化为基础的国家“努米亚共和国”。首先,以外交官的第一视角展现了我国侨居在努米亚共和国的同胞被外国战争所波及时遇到的威胁,为之后外交官们不畏生死,以带同胞回家为己任的精神做铺垫,为观众铺垫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但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的仪式大环境,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和平才是人类的大目标;其次,利用细节场景不断强化仪式环境,将“祖国是人民后盾”“呼吁世界和平”的基调打得更加坚实。
电影《万里归途》中常以“摇晃镜头”的拍摄手法来展现画面的真实感,仿佛观众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跟随外交官宗大伟进行一场回家之旅的。这场面构建出冲击力极强的仪式背景,以枪炮交战的场景激起了观众对身处战争国家同胞们的同情,加深反战的重要性和身处大国被国家保护的安全感。影片中所有的战争场面,不仅仅是仪式的组成部分,也代表着遭遇战争的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不但作为符号的能指而呈现,也蕴含着“反战行为”重要的所指内涵。
3.语言符号刻画:仪式内容的突破口
镜头语言和台词语言共同组成了电影的语言符号,语言是最能避免编码解码过程中出现误解的一种符号,是将抽象的仪式内容具象化的突破口。电影由镜头画面构成,用镜头的变化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体验,使观众产生与画面中的人物处于同一空间的感受,这种情景仪式构建是用于增强观众的参与感的。电影拍摄中拍摄角度的选择必不可少,平视、仰视、俯视等角度的选择能够传递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不同内容,观众的心理会随着镜头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比简单清晰的镜头语言,台词语言在仪式观的运用上更需要技术性和灵活性,既不能直白地喊口号,使观众反感,又需要干净利落地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电影之中,宗大伟带领着一百二十四位同胞在逃亡途中难得有片刻歇息,不禁聊起了回国之后大家想吃什么,有人脱口而出“火锅”,短短两个字的台词成功将观众圈画进影片剧情中,加深了观众的记忆点。这种台词符号无形中将仪式门槛降低,使受众更容易理解和认同。
(二)电影营销中仪式互动的构建
1.再部落化:“高质量观众”的形成
作为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万里归途》被定位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这种概念的叠加本身就意味着群体的聚集。[7]两种不同形式的影片融合在一起各取所长,就会使该电影在画面制作、文化输出等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让电影本身可以面向更多受众。
电影《万里归途》的受众群体构建既没有用单一的情怀来讨好主旋律受众,也没有花大价钱来制作特效,吸引受众的眼球,而是用剧情和特效进行合理的穿插,一切以电影故事主体为导向。大量受众被吸引,他们对电影质量和电影结构进行认知重构,形成了全新的更关注电影本身的部落化群体。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的文化进程外化显现为“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本文借鉴其“部落化”表述,认为《万里归途》被受众强关注的这个过程可被视为“再部落化”。
本文进一步将“再部落化”以后形成的群体命名为“高质量观众”,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很少会受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影评左右。“高质量观众”的数量在《万里归途》上映之后迅速增加,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万里归途》在群体构建上的成功,以及为“高质量观众”部落群体形成起到的催化作用。
2.延续互相注意力焦点:群体扩大的方法
“高质量观众”群体形成和延续的过程中穿插着注意力的构建。电影《万里归途》在上映前期几乎没有进行大面积营销宣传,但上映之后社交媒体迅速出现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官方也很快放出各种海报与花絮,以确保受众有可以发表评论的渠道,为受众提供了聚集平台以及可以关注的焦点,有利于凝聚受众的注意力。这是更新新鲜感的过程,《万里归途》电影内容吸引了各方受众,再用各种新的影像吸引更多新的受众去电影院观看电影。这些新的影像刺激最初的受众向话题中心靠拢,一层层受众的叠加使得群体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注意力构建的效果也受到话题本身价值的影响,微博上有关《万里归途》不同词条的讨论和阅读数量有很大的区别。用具有价值导向和主体倾向的词汇人为地“勾画”关键词,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完善了注意力构建逻辑链条的完整性,推动了群体的形成和规模的扩大。
3.表达共享情感:仪式维持的“粘合剂”
由于大量观众集中关注同一话题,并且相互意识到对方的认知焦点,所以他们开始被彼此的感情所吸引,情感状态会变得越来越强烈,也就是“共享的情感状态”。如果说注意力的构建是被命名为群体的雪球在不断向前滚动扩大,那共同感则是将群体雪球变得更牢固的“粘合剂”。
有关电影的沟通与互动是观点和情绪传达和接受的过程,不同的观众使用不同的符号来表达他们对电影的看法,寻找相同的观点和感受,并回应不同的评论。电影《万里归途》的受众聚集在超级话题、微博热点等平台上,鉴于他们对电影内容的兴趣,确立共同的情感体验,每个人都参与互动仪式,每个人都获得仪式感。这种受众与受众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对仪式的构建和仪式感的扩大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三)国际传播中仪式场域的构建
仪式传播场域,指能够承载仪式传播过程,能为参与者营造特定仪式氛围,并表征社会关系现实的物理场景或心理情境。仪式传播没有绝对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只有体验者。在我国国际传播亟待改善的大环境之下,摒弃意识形态的直接性输出,构建合适的仪式场域再进行文化传播是合理、有效、可施行的传播方式。
1.场域时间设定:仪式的限定性
据官方发布的消息,电影《万里归途》定于2022年10月21日在海外上映,这在一方面能满足海外华人的观影需求,另一方面是文化输出的必由之路。考虑到主旋律电影本身所承担的宣传主旋律精神的特殊性,国际传播的仪式场域构建上采用为更为独特的方式。该电影在国庆档上映,这一时间场域从外部奠定了电影的整体基调,是一部典型的爱国主旋律影片。这一宣传方式也体现了仪式的限定性,仪式的构建与认同并不是绝对没有边界的,而是相对具有一定的前提。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国庆档”之于中国电影的重要意义。电影《万里归途》以“国庆档”上映為宣传定位,利用仪式的限定性,使仪式感更强了,引发受众认同感的可能性也更大了。
2.场域空间营造:仪式的无限性
仪式通常会在特定的场所内发生,在这些仪式场域中,电影的文化输出也更加精准高效。情景塑造是仪式化空间构造的第一要素。电影《万里归途》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外交官站在发布台上唇枪舌剑的刻板印象,重新勾勒了外交官的形象——职责在身的普通人所迸发出的人性光辉,建立起更明确的“呼吁和平”的传播路径,传播内容更精准,理解门槛更平和。
地域塑造是仪式化空间营造的重点和难点。《万里归途》在拍摄过程中搭建了两万平方米的城市,服装以及习俗无限贴近阿拉伯国家,虚拟出“努米亚共和国”。据报道,有外国群演在拍摄结束后久久不能出戏,电影情节正真实发生在他的国家,共鸣感扑面而来。这种真实转移的方式更强调仪式感,能调动受众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地域隔阂。
生态逻辑塑造在仪式化空间构造中常以技术性因素出现。影片中宗大伟等人被当地武装人员扣押谈判结束时突然发生爆炸,此处的爆炸和气浪效果宏大而真实。这是中国电影特效技术大幅度提升的外化,体现出中国电影特效逐渐向特效大国靠近的步伐,使得该电影从外围技术层面率先得到认同,再吸引受众来观看内容。
三、强传播效果:传播仪式观下的《万里归途》
与以往的“魔弹论”“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论”相比,在新媒体时代的“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受众的参与方面,以“二创”和评论为代表的受众反馈才是传播效果的验证重点。
(一)受众的接触效果: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革新
1.范围层次效果:个体到群体的转变
电影《万里归途》的观众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主旋律电影群体,即上述“高质量观众”的一个分支,这类群体除了在各大社交平台发表评论以外,还在微博超话、百度贴吧、B站等平台形成团体,对《万里归途》进行细节性讨论,这类群体一般由一些“影视区大V”组织起来,被网友戏称为“显微镜女孩/男孩”。①
对电影的认识从个体发展到群体,是仪式观所体现的现象之一。电影《万里归途》在宣传过程中,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有兴趣探究电影细节的受众聚集在一起,先分别分析电影主体的画面,發布在社交平台上,再与其他兴趣相投的观众的发现进行整合,共同完善整部电影的细节分析,尽量做到逐帧讨论。
每个个体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用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或画面二创剪辑能力输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使其他受众赞同自己的观点,即“二创”。在相同场域中进行观点碰撞和融合的行为,都是在进行仪式传播。电影《万里归途》为这种意见和观点的表达提供了素材,无形中为群体的形成和扩大又增加了一份动力。
2.内容深度效果:低参与度到高参与度的转变
从低参与度到高参与度的转变,最明显的表现在讨论热度的上涨,最直观地表现为短时间内票房飙升和热度上升。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不同,观众更倾向于对电影内容进行评论和多次观影,具体原因集中在对外交官职业感到陌生的驱使和电影本身画面的艺术性推动,新鲜感的出现带来兴趣点的爆发。《万里归途》所展现了外交官视野下撤侨行动,在此之前还没有相关的影视作品,相当于这类情节第一次以画面和镜头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因此新鲜度远高于其他主旋律作品。
影片对“黑色幽默”运用得生动恰当,拍摄中的细节追求也直接提升了镜头的艺术性,这使更多观众在观看电影内容时发掘到二次艺术创作的价值。B站、抖音等二创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有关《万里归途》的衍生作品。截至2022年10月6日,B站排行榜有关该影片的二创作品的最高播放量达233万,足见观众的参与度之高。
(二)受众的需求效果:主观心理活动的变动
1.适应性转变:对主旋律概念认知的更新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导向带来的影响,主旋律电影数量渐增,与此同时,受众对高质量主旋律电影的需求程度有所提高。电影《万里归途》预设与接受了受众对这方面信息的渴求,截至2022年10月,观众给出了猫眼9.6的高评分。②由此可见,观众的认知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除了这些本身就有认知倾向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外,学生群体对主旋律的认知也得到成熟化的构建。学生在观影之后进行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尤其是在评论中寻找本人观影时产生的疑问解答以及未关注到的细节解析、暂未察觉到的情绪阐明,都是受众认知得到满足和更新的过程。电影《万里归途》涉及的方面有深度且有广度,在满足观众知识类需求的同时也能使其他相关需求得到满足。
2.塑造性转变:对主旋律概念的情感更新
影片《万里归途》以观众的情感满足为主线,构筑了主体仪式的象征意义,尤其是精神符号层面的构建,用“人性光辉”“大国担当”“和平至上”等场域符号来构建仪式感,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电影《万里归途》最注重的是大国情怀的塑造。这是一部基于当代国际环境和国家力量而创作的电影,提供了一种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例如电影中多次提到的“带你们回家”,让受众真正意识到了国家的重要性;又如,在小家和国家之间做抉择的外交官宗大伟,面对生死考验也会害怕,但作为外交官他身后是人民,他不能怕,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但普通人身上所凸显出的大国风尚更能激发受众的情感认同。观影之后,观众的精神容易受到冲击,以至于联想到现实环境,会加深其国家认同感和大国担当认知的扎实程度。从上述内容中可见,电影《万里归途》丰富了受众的情感层次,其挖掘的情感深度能较高程度的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
3.社会性转变:对主旋律概念的意志更新
认知观念、情绪需求的满足与更新,直接推动了观众意愿的更新,而对于整个主旋律观念的转捩,则促使观众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新的思考。
《万里归途》在总体上重新认识了主旋律的观念,其中包含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但并不是民粹主义,不是孤立与排外。虽然战争没有发生在中国国土上,但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大环境下中国人民也在被战争威胁着。尽管当下局势没有发展到大规模的热战,但地区对抗和其他方式的对抗依然存在。我们的意志应该向各个方面延伸,提升自己,提升国家实力,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实现全世界人类的大和谐。就其本身而言,电影《万里归途》的爆红圈画了一个得到大多数电影人认同的仪式场域——中国电影的发展要从电影大国发展到电影强国,并在仪式场域的作用下得到了一致认同:基于真人真事改编的中国故事,正以现代影片技术为基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受众的行为效果: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1.线上行为表征:网络热度上涨
观察研究显示,“高质量观众”线上行为的表征并不仅仅囿于影片鉴赏,同时,他们对外交官职业和日常工作状态,都产生了行为兴趣。截至影片上映期间,外交部微博官方账号拥有801.2万粉丝①,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B站账号拥有341.7万粉丝①。外交部相关账号巨大的粉丝数量,构成“高质量观众”的线上行为依据。
影视剧从业者也是电影《万里归途》受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万里归途》的“珠玉在前”,今后受众对影片的要求会更加严格,这对从业者的制作方向产生了新的影响,有理由期待今后出现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线下行为表征:多次观影数量上涨
受众的线下表征与线上表征的心理因素相近,仅靠网络的形式无法完全满足观众对于外交官视角下撤侨行动的兴趣需求,又因有关外交官视角的资料过少,很多受众会采取对《万里归途》多次观影的方式来弥补。例如截至2022年10月6日,微博热搜词条“二刷万里归途”的讨论次数达129.8万次。②
《万里归途》建构了一个涵盖社会各个层面的广阔领域,其范围之广,“野心勃勃”地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教育程度的观众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群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重新塑造思维逻辑与文化次序,推动观众理性思维的发展。
结语
近年来,不少电影持续探索新的叙事语态,不断丰富传统“主旋律”的含义,厘清“主旋律”的概念表达,这些电影在国家文化输出模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2年国庆档《万里归途》作为主旋律电影在文化共鸣、产生民族国家感认同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电影创作者只有继续提高电影的制作能力,不断加强电影的推广,才能使主旋律电影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繁荣中华文化,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新京报.《万里归途》票房破14亿,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五名[EB/OL].(2022-10-23)[2022-10-23].https://news.sina.com.cn/o/2022-10-23/doc-imqqsmrp3517353.shtml
[2]吴伊迪,许艳玲.传播仪式观视域下抗美援朝电影中的“仪式”构建[ J ].中国地市报人,2022,(09):38-40.
[3][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4]王丝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偶像“养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1.
[5]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 J ].当代传播,2010(03):32-34.
[6]刘璐.“主旋律”的提出及时代意义[ J ].学理论,2015(10):9-10.
[7]路春艳,王占利.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与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 J ].当代电影,2013(08):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