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世界茶看中国,中国茶看福建”,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福建地区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茶文化,这是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与茶之间生活方式和密切关系的总和,是至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福建茶文化底蕴丰厚、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是人类历史上比较早且相对成熟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出华夏文明质朴的生态哲学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哲学智慧。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和思维方式,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延伸与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之一,对福建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1]。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整体概述福建茶文化的主要内容及核心价值追求,深度解析福建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及生态文明精华,进一步明确当前福建茶文化的健康化、生态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加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
中国是茶的故乡,福建更是中国茶名副其实的“茶乡”,福建地区茶业发展历时千年,不仅茶类数量最多,茶艺也是最为顶尖,福建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乃至世界茶业发展史上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福建茶文化,是指在福建地区生活的人们,在生产和享用“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多种思想、意识形态的总和,其内涵丰富、外延多彩,不仅涵盖茶树种植养护、茶叶采摘制作等相关经验技术,还包括茶饮器具、茶艺文学、文化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由茶而衍生的种种意境、意蕴及思想等等[2]。福建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生产基地,茶是福建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会亲访友时都要以茶为媒招待亲朋客人。步入现代社会,“茶”仍然是茶乡人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茶文化也成为滋养一代又一代茶乡人的重要养分,构成了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景象。
生态价值观,是衡量并协调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福建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充分贯彻了中华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包涵了自然圆融、冲淡平和的意蕴,认为自然的平衡稳定状态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的最佳状态就是与自然相统一。福建茶文化这一核心价值追求,也充分体现在福建茶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福建茶文化中的重要标准,如安溪茶艺,展现了“纯、雅、礼、和”的精神追求,而武夷茶艺则将“品茗”“观景”与“赏艺”融为一体,以上都表达了福建茶乡人希望以茶为媒,实现心灵宁静愉悦的期盼之意。
生态文明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永恒母题。从生态文明视角来审视和剖析福建茶文化,可以看到,福建茶文化作为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其中蕴含了丰富、质朴的生态文明观念:其中,从物质层面分析,茶树乃多年生常绿植物,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在维持福建地区水土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茶不仅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表征,也是大自然中光、水、土等多种元素综合作用的宝贵馈赠;从精神层面分析,以“茶”为中心的福建茶文化,融儒之“中和”、佛之“中道妙理”、道之“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于一炉,形成了成熟完善的生态文明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综上,福建茶业似乎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的最佳外显。
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福建地区茶业及茶文化发展。2021年初春,在视察武夷山星村燕子窠生态茶园时,习近平做出福建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重要指示,打造“福建茶叶这张名片”[3],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福建茶文化,可以尝试从源头、根基、历程三个维度切入,积极促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福建茶文化融合发展:
传统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建茶文化同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二者有着极为相近的亲缘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观的总结、继承与发展,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也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中华民族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儒、释、道三家是作为中华传统哲学体系的主干构成,均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虽然在细节及表述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俱都强调应当“敬天爱人”,认为人与自然界不应对立起来,而应当在尊重自然规律、遵守自然法则、敬爱生命的前提下,做到有所节制、避免过度索取,努力促成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天、地、人三者相融相通的境界。福建茶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与侧影,作为中华传统哲学的重要载体,同样也在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华传统哲思中享受自然、热爱自然的价值取向。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中国建立的70多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奇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在奇迹创造之中诞生的,是党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社会发展实践所做出的战略谋断,是立足于生态文明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广大人民走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上,党和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的力度持续增强,在重视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信心和决心愈加坚定。步入新时代,福建茶文化正是处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在党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愈加科学、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在福建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得以检验、完善和发展的。目前,福建省坚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大省的战略目标并取得重大成果,福建茶文化作为地区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表征与关键成果,将进一步获得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大的治国方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是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正确回答,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4]。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日趋成熟与完善,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为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中国智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总结福建茶文化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坚定下一阶段的前进方向,从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切入,通过全面整理福建地区茶文化历史,深入发掘茶文化习俗,切实强化茶文化价值认同,进一步完善福建茶文化保护系统,从而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获得更多的持久动力,重新建构并助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增厚并丰实福建茶文化体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与科学发扬,是共产党执政经验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和深刻总结。步入新的历史阶段,福建省茶业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与考验,为了把握机遇、应对考验,福建茶文化也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科学道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完成丰实与蜕变,形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发展形态,打造福建茶叶更美好的未来。
“生态+”长效机制,即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以实现“生态化”发展方式为目标,制定维持生态文明的相关制度体系。“生态+”长效机制,是福建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使之生态化特征更为鲜明的有力保障。福建茶文化本身就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载体,步入新时代,建议依托现有的社会发展环境,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实,贯彻“生态惠民、利民、为民”的价值追求,锻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生态特质,彰显新时代福建茶业的文化风采,赋予福建茶文化以新的生态文明内涵、丰富福建茶文化的外在形式,以实现福建地区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从制度、观念、人才、科技等多个维度,通过促进福建茶文化发展,探索“生态+产业振兴”的新模式,探索“生态+文化振兴”的新思路。为优化茶乡生态环境,打造高品质的生活条件,营建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确保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维护代内和代际公平。
文化品牌特色,即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福建地区风情为特色,以茶精品为优势独特的,能够代表本地区茶文化的重要特质。自古以来,福建地区就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地,渴望以茶为媒与自然相融,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在精神方面崇尚平淡冲和,在物质方面讲究质朴淡然的生活方式;而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回归,福建茶乡人更期待慢节奏的生活、更注重追求美好感受,希望能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一隅安静的空间。消费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导性逻辑,健康生活中应包括健康的消费观念,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健康消费,过度消费主义必然会加剧生态系统失衡、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突出文化地域特征,强化并发扬福建茶文化中返璞归真、珍爱自然思想因子,培养人的健康生活观,通过平衡人的消费对自然界所造成的损耗、引导人的消费对商品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加强福建茶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议宣传倡导健康的“茶饮”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消费,是推进生态文明与福建茶文化融合共创的关键举措。
物态文化是文化构成的“基底层”,茶产业是福建茶文化的物态表现,是福建茶文化所依附的重要实体。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来指导茶产业经济发展,通过做大、做强、做优福建茶业来促进茶文化的科学发展,是新时代福建茶文化变革中的题中应有之义。茶业经济本身就需要大搞茶树种植,注重茶产业地区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将可持续发展观念深植于茶业生产实践中,切实提高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以破坏生态环境的方式获得经济受益,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福建茶文化建设,可以尝试促进物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前行的目的,积极探索集约、高效的茶产业经济发展道路,为生态化的福建茶文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确保人、茶、自然三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美好关系。目前,福建茶产业主要包括茶叶种植及生产、茶艺展示及体验、茶具打造及销售三个方面,可以尝试加入茶文化产业,切实打好“文化牌”,打造优势品牌或者名牌产品,不断丰富茶产业的文化内涵,提高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创新是进步的永恒追求,科技是发展的持久动力。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是引发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重大变革的关键动力,也为福建茶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托与发展思路。建议利用包括互联网、物联网、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内的信息技术应用,全力打造“互联网+闽茶文化”创新模式,让信息技术创新成果惠及福建茶文化发展,也为福建茶文化生态化转型提供新的契机与发展思路:一是,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福建茶文化发展,如利用数据技术搜集资料,把握茶文化发展动态,打造茶文化电子知识库,留存福建茶文化珍贵资料等;二是,文化传播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制作福建茶文化主题的官方网站、成立线上福建茶文化学院、手机应用APP等,福建茶文化得以依托互联网广泛传播开来。
文化建设共同体,是指在文化建设方面共同努力的多方主体。福建茶文化的受益者是多方的,福建茶文化的建设者也应当是多方的,促成多方利益主体合作,必然会形成“1+1>2”的合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浓烈的民族情怀和人类关怀,始终具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格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观照福建茶文化发展,同样也要有这样的高远站位,凝聚多方共识,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发展的逻辑基点,充分发动地方政府、行业产业、茶业机构及其他利益主体的力量,将一切力量整合在一起,使之形成最强劲的动力,共同建构福建茶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模式,优化茶产业资源开发的方式,降低排碳量,实现生态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和生态治理效果的最优化,为福建茶文化发展力量。
茶文化,是一种在茶叶种植、加工和饮用过程中所积淀而成的文化类型。茶最早是由中华民族发现并引用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历时千载,茶已经从一种饮品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最终成为一种融汇了宗教、哲学、民族精神、传统民俗等意蕴内涵的宝贵文化,甚至成为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文化象征之一。福建是中国著名的茶叶区域,福建茶文化是福建茶乡人与茶共生共融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统一,福建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成果,经过不断丰富和实践验证,为重新规划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布局,谱写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绚丽篇章贡献了重要的思想力量[5]。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讨福建茶文化建设,用生态优化的眼光研究福建茶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积极探索相应的福建茶文化有效路径,为福建茶文化海纳百川,走上发展新征途做出新的更大贡献。